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建筑設計制圖時進行支撐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設計制圖板架。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建筑設計制圖板架是一種用于建筑設計制圖時進行支撐的裝置,其在相關技術領域中得到此行業技術人員的廣泛使用和青睞;現有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包括底架、支撐板和放置板,底架安裝在支撐板的底端,放置板安裝在支撐板上;這種建筑設計制圖板架使用中發現,其整體高度無法按照技術人員的身高進行適應性調節,從而導致其適應能力較差;并且放置板與支撐板為固定設置,無法進行角度調節,也導致其適應能力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進行高度和放置板角度調節,從而提高適應能力,更為實用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包括支撐板和放置板,還包括底板、四組螺紋管和四組螺紋桿,所述底板的頂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分別設置有左前放置槽、右前放置槽、左后放置槽和右后放置槽,并在左前放置槽、右前放置槽、左后放置槽和右后放置槽的內部分別設置有左前滾珠軸承、右前滾珠軸承、左后滾珠軸承和右后滾珠軸承,四組螺紋管的底端分別插入至左前滾珠軸承、右前滾珠軸承、左后滾珠軸承和右后滾珠軸承的內部,四組螺紋桿底端分別插入并螺裝至四組螺紋管的頂端內部,并且四組螺紋桿頂端分別與支撐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所述支撐板頂端左前側和右前側分別設置有左前滑槽和右前滑槽,并在左前滑槽和右前滑槽內分別設置有左滑軌和右滑軌,還包括左滑柱和右滑柱,所述左滑柱和右滑柱底端均設置有滑道,所述左滑柱底端通過滑道與左滑軌前后滑動配合,右滑柱底端通過滑道與右滑軌前后滑動配合,左滑柱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左前側可旋轉連接,右滑柱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右前側可旋轉連接,所述支撐板頂端左后側和右后側分別設置有左后卡槽和右后卡槽,并在左后卡槽和右后卡槽內分別設置有左上滾珠軸承和右上滾珠軸承,還包括左上螺紋管、左上螺紋桿、右上螺紋管和右上螺紋桿,所述左上螺紋管底端插入至左上滾珠軸承內,右上螺紋管底端插入至右上滾珠軸承內,左上螺紋桿底端插入并螺裝至左上螺紋管頂端內部,左上螺紋桿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左后側連接,右上螺紋桿底端插入并螺裝至右上螺紋管頂端內部,右上螺紋桿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右后側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頂端通過阻尼轉軸與支撐板前側底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還包括四組滾輪和四組連接柱,所述四組連接柱頂端分別與底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四組滾輪分別安裝在四組連接柱的底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四組螺紋管的旋轉進行整體高度的調節,從而提高對技術人員的身高適應能力;并且通過左上螺紋管和右上螺紋管的旋轉可進行放置板后側高度調節,而放置板前側可通過左支柱和右支柱進行前后移動調節,完成整體角度調節,更為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包括支撐板1和放置板2,還包括底板3、四組螺紋管4和四組螺紋桿5,底板的頂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分別設置有左前放置槽、右前放置槽、左后放置槽和右后放置槽,并在左前放置槽、右前放置槽、左后放置槽和右后放置槽的內部分別設置有左前滾珠軸承、右前滾珠軸承6、左后滾珠軸承和右后滾珠軸承,四組螺紋管的底端分別插入至左前滾珠軸承、右前滾珠軸承、左后滾珠軸承和右后滾珠軸承的內部,四組螺紋桿底端分別插入并螺裝至四組螺紋管的頂端內部,并且四組螺紋桿頂端分別與支撐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支撐板頂端左前側和右前側分別設置有左前滑槽和右前滑槽,并在左前滑槽和右前滑槽內分別設置有左滑軌和右滑軌7,還包括左滑柱和右滑柱8,左滑柱和右滑柱底端均設置有滑道,左滑柱底端通過滑道與左滑軌前后滑動配合,右滑柱底端通過滑道與右滑軌前后滑動配合,左滑柱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左前側可旋轉連接,右滑柱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右前側可旋轉連接,支撐板頂端左后側和右后側分別設置有左后卡槽和右后卡槽,并在左后卡槽和右后卡槽內分別設置有左上滾珠軸承和右上滾珠軸承9,還包括左上螺紋管、左上螺紋桿、右上螺紋管10和右上螺紋桿11,左上螺紋管底端插入至左上滾珠軸承內,右上螺紋管底端插入至右上滾珠軸承內,左上螺紋桿底端插入并螺裝至左上螺紋管頂端內部,左上螺紋桿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左后側連接,右上螺紋桿底端插入并螺裝至右上螺紋管頂端內部,右上螺紋桿頂端通過轉軸與放置板底端右后側連接;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四組螺紋管的旋轉進行整體高度的調節,從而提高對技術人員的身高適應能力;并且通過左上螺紋管和右上螺紋管的旋轉可進行放置板后側高度調節,而放置板前側可通過左支柱和右支柱進行前后移動調節,完成整體角度調節,更為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還包括顯示屏12,顯示屏頂端通過阻尼轉軸與支撐板前側底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設計制圖板架,還包括四組滾輪13和四組連接柱14,四組連接柱頂端分別與底板底端左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和右后側連接,四組滾輪分別安裝在四組連接柱的底端。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