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具,具體涉及一種電磁爐加熱自動恒溫鍋具。
背景技術:
:現有在電磁爐上使用的鍋具,只要電磁爐在持續加熱,鍋具溫度就會持續升高,易使食物營養流失、焦化、無法解決油煙問題,甚至達到燃點,導致安全事故;如果是不粘鍋具,持續加溫時涂層就會被破壞,因為不粘涂層的受熱溫度最高不能超過260度。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鍋底恒溫,安全性能好,保護食物中營養成分不被破壞,以及有效抑制油煙的產生,降低PM2.5值的自動恒溫鍋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恒溫鍋具,包括鍋身和鍋底,所述鍋底和/或鍋身外表面,或者內表面,或者內表面與外表面之間還復合有恒溫層,所謂恒溫是指能夠將溫度控制在一個恒定的區間內。所述恒溫層由精密合金材料制成,優選由精密合金材料中的熱敏電阻材料制成,所述精密合金材料和熱敏電阻材料均具有一種“PTC”效應,即正溫度系數效應,這是因為這些精密合金材料具有特殊居里點(或居里溫度)的物理特性,當這類精密合金材料在電磁爐上受到電磁效應后開始發熱,溫度升高,當溫度超過這類材料的居里點溫度后會失磁,從而限制電磁效應的發熱,溫度降低;當溫度降低過該材料的居里溫度后,恢復磁性,再次受電磁效應、升溫,周而復始,從而達到恒溫效果。本實用新型恰是對該原理的應用。所述精密合金材料的居里點溫度在30攝氏度至260攝氏度之間,進一步優選為180攝氏度至230攝氏度之間。所述精密合金材料優選為居里點溫度在180攝氏度至230攝氏度之間的材料,譬如精密合金4J36(上海凱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或精密合金4J32(上海凱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精密合金4J36是一種具有超低膨脹系數的特殊的低膨脹鐵鎳合金,其居里點為230攝氏度;精密合金4J32合金又稱超因瓦(Super-Invar)合金,其居里點溫度為220攝氏度。除此之外,所述精密合金材料還可以優選為如下合金材料:所述鍋底和/或鍋身至少由一層金屬層組成,比如由單層鐵或鋁組成,而恒溫層可以位于金屬層外側,即外表面,也可以位于金屬層內層,即內表面。優選的,所述鍋底和/或鍋身由三層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層為鋁層,第二層為鐵層或鋼層,第三層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三層外側。優選的,所述鍋底和/或鍋身由四層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層為鋼層,第二層為鋁層,第三層為鋼或鐵層,第四層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四層的外表面或第一層的內表面或第三層和第四層之間。優選的,所述鍋底和/或鍋身由五層金屬層組成,第一層為鋁層,第二層為鐵或鋼層,第三層為鋁層,第四層為鐵或鋼層,第五層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五層的外表面或者第二層和第三層之間或者第三層和第四層之間或者第四層和第五層之間。優選的,所述鍋底和/或鍋身由六層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層為鋼層,第二層為鋁層,第三層為鋼或鐵層,第四層為鋁層,第五層為鐵或鋼層,第六層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六層外表面或者第五層和第六層之間。將鍋底和/或鍋身設置成多層結構,一方面可以減小鍋底或鍋身的形變,增強鍋具的使用壽命,尤其對于鍋底來說,按照行業標準,鍋底并不是水平設置的,而需要一定程度的內凹,如沿圖1所示鍋具中軸線向上彎曲,以此來防止鍋底因形變發生凸起造成鍋具的放置不穩定。鍋具的多層結構可以有效減小鍋具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形變,而且層數越多,形變越小。另外,鋁層和鋼層均具有良好的導熱效果,而且熱量傳遞均勻,可以避免導熱不均造成的局部溫度過高或過低。除以上優選實施例外,所述恒溫層也可以為兩層或多層分別復合在鍋底或鍋身的優選的,所述鋁層厚度為0.1至8毫米,所述鋼層厚度為0.1至1.5毫米,所述恒溫層厚度為0.1至3毫米。所述自動恒溫鍋具的下方還設有電磁加熱裝置,自動恒溫鍋具底部與電磁加熱裝置之間的距離為0~10cm,優選為0.1~3cm。也就是說,本申請所述自動恒溫鍋具既可以通過與電磁加熱裝置直接接觸的方式進行加熱,也可以不與電磁加熱裝置接觸,這是因為,電磁加熱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將產生磁場,所述自動恒溫鍋具底部的恒溫層材料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電磁感應而產生渦流并開始發熱,當溫度超過恒溫層材料的居里點溫度后,恒溫層材料將會失去磁性,從而限制電磁效應的發熱,使溫度降低;當溫度降低過該材料的居里溫度后,又能夠恢復磁性,再次受電磁效應、升溫,周而復始,從而達到恒溫效果。另外,本專利還改變了以往鍋具必須與電磁加熱裝置接觸才能加熱的思維定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動恒溫鍋具不會因受到高溫而破壞掉涂層的使用壽命,可保護其不粘性及食物安全性;烹飪時食物營養不會被破壞,真正做到營養煮食,健康生活(最健康烹飪溫度不超過230度);電磁爐和/或電陶爐加熱時,恒溫鍋具控溫在30—260度之間的任一溫度值,起到節能作用的同時,做到恒溫且低溫煮食,能夠有效降低油煙排放,徹底解決煮食時忘記關電磁爐而導致安全隱患。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I部分的放大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II部分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實施例1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電磁爐加熱的自動恒溫鍋具,包括鍋身1和鍋底2,鍋身1和鍋底2均采用鋁材料制作,鍋身1和鍋底2為一體鑄造而成,鍋底2外表面還復合有恒溫層3,所述恒溫層3由精密合金材料制成,就本實施例而言,該精密合金材料優選為精密合金4J36(上海凱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或精密合金4J32(上海凱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所述恒溫層3厚度優選為0.1至3毫米,本實施例為1.5毫米,恒溫層3通過釬焊或者摩擦壓力沖床打底等方式使其與鍋底2復合在一起。當然,本實施例所述恒溫層3也可以設置在鍋底2的內表面。除此之外,所述精密合金材料還可以優選為如下合金材料:合金類型合金牌號居里點鐵錳合金4J5970恒彈性合金3J53110恒彈性合金3J53Y110彈性合金Ni44MoTiAl120恒彈性合金3J58130彈性合金3J54130彈性合金3J58130彈性合金3J59150非晶態軟磁合金(FeNiCo)78(SiB)22150彈性合金3J53155彈性合金3J61160彈性合金3J62165精密合金4J36230精密合金4J32220實施例2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參照圖2,本實施例所述鍋身1采用鋼材料制成,鍋底2采用鋁材料制成,鍋底2外表面涂覆有一層恒溫層3,恒溫層3采用精密合金材料制成,精密合金材料為精密合金4J36或精密合金4J32,恒溫層3厚度為1毫米,恒溫層3通過釬焊或者摩擦壓力沖床打底等方式使其與鍋底2復合在一起。當然,所述恒溫層3也可以設置在鍋身1和鍋底2的內表面。實施例3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參照圖3,所述鍋身1和鍋底2采用兩層鋼鋁復合制成,鍋底2的最外層為恒溫層3,其余技術特征如實施例1。實施例4本實施例鍋底2和鍋身1均由三層金屬層組成,從里向外分別為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其中第一層為鋁層,第二層為鐵層或鋼層,第三層為鋁層。第三層的外表面復合有恒溫層,所述恒溫層既可以只復合在鍋底2外表面,也可以復合在鍋身1和鍋底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層和第三層的鋁層厚度優選為0.1至8毫米,所述第二層鐵層或鋼層厚度優選為0.1至1.5毫米,所述恒溫層3厚度優選為0.1至3毫米,所述鋼層和恒溫層分別通過釬焊或者摩擦壓力沖床打底等方式復合在鍋底2上。當然,所述鍋身1也可以設置成和鍋底2一樣的三層結構,所述恒溫層3也可以設置在鍋身1或鍋底2的最外側,除此之外,所述恒溫層3也可以設置在鍋身1或鍋底2的最內側或者第一層與第二層金屬層之間或者設于第二層和第三層金屬層之間。實施例5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本實施例所述鍋身1和鍋底2均由三層金屬層組成,從里向外分別為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所述三層金屬層全部為鋼層,其余技術特征與實施例4相同。實施例6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如圖4、5所示,本實施例所述鍋底2由四層金屬層組成,從里向外分別為第一層21、第二層22、第三層23和第四層24,其中第一層21為鋼層,第二層22為鋁層,第三層23為鋼或鐵層,第四層24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四層的外表面或第一層的內表面或第三層和第四層之間。實施例7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如圖6、7所示,本實施例所述鍋底2由六層金屬層組成,從里向外分別為第一層21、第二層22、第三層23、第四層24、第五層25和第六層26,其中第一層21為鋼層,第二層22為鋁層,第三層23為鋼或鐵層,第四層24為鋁層,第五層25為鐵或鋼層,第六層26為鋁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六層外表面或者第五層和第六層之間。實施例8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本實施例所述鍋底2由五層金屬層組成,從里向外分別為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其中第一層為鋁層,第二層為鐵或鋼層,第三層為鋁層,第四層為鐵或鋼層,第五層為鋁層,第五層的外表面復合有恒溫層,所述恒溫層位于第五層的外表面或者第二層和第三層之間或者第三層和第四層之間或者第四層和第五層之間。實施例9本實施例在自動恒溫鍋具的下方增設了電磁加熱裝置,電磁加熱裝置包括電磁發熱裝置和置于電磁發熱裝置上方的加熱板,所述自動恒溫鍋具置于電磁加熱裝置之上,即自動恒溫鍋具底部與電磁加熱裝置加熱板之間的距離為0~10cm,優選為0.1~3cm,即本專利鍋具可以不用和電磁加熱裝置直接接觸,通過在電磁加熱裝置上設置提升裝置,如支撐座,使得鍋具底部脫離電磁加熱裝置,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可以是電磁爐或其他具有電磁加熱功能的設備。上述實施例中的鍋具在電磁爐上使用時,當電磁爐加熱,鍋底的溫度就會上升,經測,鍋底溫度上升至230度時,在精密合金4J36或精密合金4J32的作用下,鍋底溫度不再繼續上升,鍋底自動回調溫度并一直保持溫度在180至230度之間,若鍋底設有不黏層,由于不黏層的受熱溫度不能超過260度,則不黏層不會因受到高溫而破壞掉涂層的使用壽命,保護其不粘性及食物安全性;由于營養烹飪的最佳溫度一般不會超過230度,則烹飪時食物營養不會被破壞,真正做到營養煮食,健康生活;并且由于電磁爐加熱時,本實用新型自動控溫在180至230度之間,節約能源,做到恒溫且低溫煮食,能夠有效降低油煙排放,同時徹底解決生活中有人煮食時忘記關電磁爐而導致安全隱患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