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清掃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掃地拖地機器人。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勞動力逐步從科技中解放出來,更多的智能設備和產品進入生活,使我們從繁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掃地機器人和拖地工具,掃地機器人只能掃地,清掃地面垃圾和浮塵,而不能進行拖地工作,達不到徹底清潔地面的目的。而拖地工具需要人力進行拖地,拖布臟了,還需要人力進行清洗拖布和擠水,既費時又費力,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同時進行掃地、拖地工作的掃地拖地機器人。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掃地拖地機器人,包括機架、拖地滾筒、掃地滾筒、掃地刷子、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從動滾筒、拖地皮帶、水箱、滾筒驅動機構、連接桿、行走機構,拖地滾筒、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從動滾筒、水箱、滾筒驅動機構、行走機構均固定在機架上;
掃地刷子固定在掃地滾筒上,掃地滾筒與拖地滾筒并列貼靠設置,且通過連接桿連接,掃地滾筒與拖地滾筒依次設置在機架的前方;
拖地皮帶由傳動帶和固定設置在傳動帶上的拖布組成,第一驅動滾筒、拖地滾筒、從動滾筒成倒“V”形設置,第一驅動滾筒與第二驅動滾筒成上、下設置,且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之間存在間隙,拖地皮帶與拖地滾筒、第一驅動滾筒、從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相對應連接構成傳動系統,拖地皮帶經過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之間的間隙時,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對拖地皮帶有擠壓作用;
滾筒驅動機構與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相連接,從動滾筒位于水箱中。
進一步的是,掃地刷子可拆卸固定在掃地滾筒上。
進一步的是,掃地刷子為毛刷或者膠刷。
進一步的是,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成上、下平行設置,且同步運行。
進一步的是,滾筒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減速機、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的結構、大小相同,減速機與電機相連接,第一傳動齒輪固定設置在減速機傳動軸上,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一驅動滾筒相連接,且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二傳動齒輪外嚙合匹配連接;第三傳動齒輪與第二驅動滾筒相連接,且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外嚙合匹配連接。
進一步的是,拖布可拆卸固定在傳動帶上。
進一步的是,拖布為棉布。
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清洗刷子,清洗刷子固定設置在機架上,且位于從動滾筒處。
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智能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設置在機架上。
進一步的是,還包括蓄電源,蓄電源對滾筒驅動機構、行走機構、智能控制系統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時,在水箱里加入水,掃地刷子將地面上的垃圾清掃至拖地皮帶上,通過拖地皮帶將垃圾傳輸至水箱里,從而完成掃地工作;同時,水箱對拖地皮帶進行打濕、清洗,特別是拖布,當拖地皮帶經過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之間的間隙時,第一驅動滾筒、第二驅動滾筒對拖地皮帶有擠壓作用,從而對拖布里的水進行擠壓,然后通過拖地滾筒帶動拖地皮帶進行拖地工作。所以,本實用新型的掃地拖地機器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夠同時進行掃地、拖地工作,而且對拖布能夠自動清洗、擠水,不需要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掃地、拖地的工作效率高,掃地無死角,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掃地滾筒1、拖地滾筒2、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從動滾筒5、拖地皮帶6、水箱7、行走機構8、連接桿9、清洗刷子10、掃地刷子11、智能控制系統12、蓄電源13、支撐桿14、閥門15、機架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掃地拖地機器人,也可叫掃地拖地機,包括機架16、拖地滾筒2、掃地滾筒1、掃地刷子11、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從動滾筒5、拖地皮帶6、水箱7、滾筒驅動機構、連接桿9、行走機構8,拖地滾筒2、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從動滾筒5、水箱8、滾筒驅動機構、行走機構8均固定在機架16上。
掃地刷子11固定在掃地滾筒1上,掃地滾筒1與拖地滾筒2并列貼靠設置,且通過連接桿9連接,掃地滾筒1、拖地滾筒2依次設置在機架16的前方,這樣設置掃地滾筒1可以清掃任何地方,清掃徹底,無死角,掃地效果好。
拖地皮帶6由傳動帶和固定設置在傳動帶上的拖布組成,第一驅動滾筒3、拖地滾筒2、從動滾筒5成倒“V”形設置,第一驅動滾筒3與第二驅動滾筒4成上、下設置,且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之間存在間隙,滾筒驅動機構與第一驅動滾3、第二驅動滾筒4相連接,既是滾筒驅動機構為第一驅動滾3、第二驅動滾筒4提供旋轉動力,從動滾筒5位于水箱7中,拖地皮帶6與拖地滾筒2、第一驅動滾筒3、從動滾筒5、第二驅動滾筒4相對應連接構成傳動系統,拖地皮6帶經過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之間的間隙時,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對拖地皮帶6有擠壓作用。
掃地滾筒1與拖地滾筒2并列貼靠設置,當拖地滾筒2隨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轉動時,如圖1中箭頭所示,拖地滾筒2與掃地滾筒1之間的摩擦力帶動掃地滾筒轉動,從而進行掃地工作,減小動力的損耗,降低運行成本,同時也方便將地面上的垃圾清掃至拖地皮帶6上。
由于掃地刷子11屬于消耗品,經常更換,為了方便掃地刷子11的更換,掃地刷子11可拆卸固定在掃地滾筒1上,掃地刷子11為毛刷或者膠刷,毛刷或者膠刷吸附性強,清掃效果好,掃地刷子11直接通過套裝的方式即可安裝在掃地滾筒1上。同樣,拖布可拆卸固定在傳動帶上,拖布優選選用棉布。
為了提高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對拖地皮帶6的擠壓效果,拖地皮帶6的擠水效果,從而提高拖布的拖地效果。第一驅動滾筒2、第二驅動滾筒3成上、下平行設置,這樣設置第一驅動滾筒2、第二驅動滾筒3擠壓力大。更進一步,第一驅動滾筒2、第二驅動滾筒3同步運行,降低第一驅動滾筒2、第二驅動滾筒3的擠壓力對拖布皮帶的損耗。為了達到第一驅動滾筒2、第二驅動滾筒3同步運行,本實用新型滾筒驅動機構采用的結構具體為:滾筒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減速機、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的結構、大小相同,減速機與電機相連接,第一傳動齒輪固定設置在減速機傳動軸上,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一驅動滾筒相連接,且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二傳動齒輪外嚙合匹配連接;第三傳動齒輪與第二驅動滾筒相連接,且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外嚙合匹配連接。
在使用中,拖布皮帶6可能存在不易直接通過水沖刷掉的垃圾,為了保證并提高拖地皮帶6在水箱7中的清洗效果,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清洗刷子10,清洗刷子10固定設置在機架16上,且位于從動滾筒5處,清洗刷子10對拖地皮帶6垃圾進行進一步的清理,特別是不易通過水沖刷掉的垃圾。為了進一步提高拖地皮帶6的清洗效果,可在水箱7中設置鋼絲刷,鋼絲刷通過電動機帶動旋轉,水箱7里的水通過鋼絲刷旋轉而流動起來,從而提高拖地皮帶6的清洗效果。
為了減小拖地滾筒2、第一驅動滾筒3、從動滾筒5、第二驅動滾筒4、拖地皮帶6構成傳動系統的阻力,從動滾筒5優選設置在水的表面。
為了便于本實用新型掃地拖地機器人的操作,減少勞動力,實現遠程控。還可設置智能控制系統12,智能控制系統12設置在機架16上。智能控制系統12可以是單片機控制系統或者PLC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12通過程序編輯,簡單的可控制掃地拖地機器人運行和停止,復雜一點可控制掃地拖地機器人的清掃路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行走機構8是掃地拖地機器人行走系統,包括萬向節、車輪、電機、減速機等,為了提高掃地拖地機器人的行走效果,如圖1所示,行走機構8為兩套單獨的行走系統。行走機構8可以通過智能控制系統12控制,方便操作。
由于本實用新型掃地拖地機器人工作時需要行走,有線電源的電線可能影響其工作,本實用新型在機架16上設置有蓄電源13,蓄電源13對滾筒驅動機構、行走機構8、智能控制系統1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掃地拖地機器人工作時,在水箱7里加入水,掃地刷子11將地面上的垃圾清掃至拖地皮帶6上,通過拖地皮帶6將垃圾傳輸至水箱7里,完成掃地工作后,打開閥門15,將垃圾取出進行處理;同時,水箱7對拖地皮帶6進行打濕、清洗,特別是拖布,當拖地皮帶6經過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之間的間隙時,第一驅動滾筒3、第二驅動滾筒4對拖地皮帶6有擠壓作用,從而對拖布里的水進行擠壓,然后通過拖地滾筒2帶動拖地皮帶6進行拖地工作,在完成掃地、拖地工作后,通過支撐桿14將拖地滾筒2、掃地滾筒1支撐起來進行晾干。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掃地拖地機器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夠同時進行掃地、拖地工作,而且對拖布能夠自動清洗、擠水,不需要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掃地、拖地的工作效率高,掃地無死角,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