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家用烹調器的輔助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飯煲用蒸籠。
背景技術:
蒸籠又稱為蒸屜或者籠屜,蒸籠用來收容經調味或加工的食材,在一定時間蒸汽的作用下,使蒸籠內食材的蒸熟。
目前,市場上的電飯煲產品,一般都配備有懸掛在內鍋上邊緣的蒸籠,可以蒸煮食物,部分產品還配備有單獨放在內鍋內部的蒸蛋架,方便蒸蛋,但沒有兩者結合的蒸煮器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電飯煲用蒸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飯煲用蒸籠,所述蒸籠為上端開口的中空圓臺狀,其底部或側面設置有過氣孔,所述蒸籠開口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環狀懸掛邊緣,蒸籠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凹坑。
所述蒸籠的內側壁處設置有至少兩個抓手。
所述蒸籠側壁至上而下逐漸縮徑,底部設置有支撐腳。
所述蒸籠底部向上凸起形成球面。
所述過氣孔在蒸籠底部呈陣列分布。
所述懸掛邊緣與蒸籠側壁之間的夾角大于內鍋的唇邊與內鍋側壁之間的夾角。
所述凹坑為上大下小的圓錐面凹坑,且沿蒸籠的徑向對稱設置。
所述抓手沿蒸籠的徑向對稱設置。
所述支撐腳設置于凹坑外壁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呈上端開口且至上而下逐漸縮徑的中空圓臺狀,開口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環狀懸掛邊緣,使蒸籠能夠懸掛在內鍋上部使用,蒸籠底部或側面設置有過氣孔,使蒸籠內部食物能夠被蒸汽蒸煮,蒸籠底面設置有可以穩定放置蛋類食物的凹坑,使蛋類食物能夠穩定放置在蒸籠上,烹飪過程不滾動,防止蛋類碰撞打破;凹坑外壁處的支撐腳使放置得蛋類食物向下露出部分接觸到臺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置于內鍋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 蒸籠 2 內鍋
3 過氣孔 4 懸掛邊緣
5 凹坑 6 抓手
7 支撐腳 8 唇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飯煲用蒸籠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電飯煲用蒸籠,所述蒸籠1為上端開口且至上而下逐漸縮徑的中空圓臺狀,其底部或側面設置有過氣孔3,所述蒸籠1開口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環狀懸掛邊緣4,蒸籠1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凹坑5。
所述蒸籠1的內側壁處設置有至少兩個抓手6。
所述蒸籠1底部設置有支撐腳7。
所述蒸籠1底部向上凸起形成球面。
所述過氣孔3呈細長橢圓形,其在蒸籠1底部呈陣列分布。
所述懸掛邊緣4與蒸籠1側壁之間的夾角大于內鍋2的唇邊8與內鍋2側壁之間的夾角。
所述凹坑5為上大下小的圓錐面凹坑,且沿蒸籠1的徑向對稱設置。
所述抓手6為連接在蒸籠1內側壁的弧狀連桿狀外凸抓手,且其沿蒸籠1的徑向對稱設置。
所述支撐腳7設置于凹坑5外壁處。
所述的蒸籠1由食品級導熱材料制成。所述的材料為食品級塑料,金屬,木材,陶瓷,硅膠,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
當需要使用蒸籠烹飪食物時,將蒸籠1放置于內鍋2中,將蛋類食物放置于凹坑5處,非蛋類食物正常放置于蒸籠1底部,豈可實現多種食物同時蒸煮。
本實用新型呈上端開口且至上而下逐漸縮徑的中空圓臺狀,開口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環狀懸掛邊緣,使蒸籠能夠懸掛在內鍋上部使用,蒸籠底部或側面設置有過氣孔,使蒸籠內部食物能夠被蒸汽蒸煮,蒸籠底面設置有可以穩定放置蛋類食物的凹坑,使蛋類食物能夠穩定放置在蒸籠上,烹飪過程不滾動,防止蛋類碰撞打破;凹坑外壁處的支撐腳使放置得蛋類食物向下露出部分接觸到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