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庭日用工具,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剝栗指套。
背景技術:
糖炒栗子是當前市場上十分暢銷的產品,它的味道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但它食用時程序繁瑣,一般采用指甲剝或者用牙咬破栗子外殼,比較費時費力,而且栗肉容易被咬破,易使指甲破損,栗子殼還會劃傷手指。市場上雖有少數用于剝栗子的工具,也因其不便操作,而沒有被廣泛應用。現有的剝栗裝置有兩類,一類是較大型的專用設備,效果較好,但隨時取用不方便;另一類小型的塑料制品,使用效果較差,用力過大容易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剝栗子的剝栗指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剝栗指套,包括指套本體,其特征在于:指套本體包括指環,指環包括第一指腹、第二指腹和指背部,指背部連接第一指腹和第二指腹,第二指腹與第一指腹貼合,第一指腹上設置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鋸齒,指背部設置有剝片。指背部連接第一指腹和第二指腹,第一指腹與第二指腹貼合,即形成了一個可調節的開環,在把指環套在使用者的手指上時,可以先根據使用者的手指粗細程度,將指環直徑的大小進行調節,讓指環能夠適應不同使用者的手指,增加了指環的實用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指腹上設置有底臺,底臺包括底面和頂面,底面的面積大于頂面的面積,底面與第一指腹連接,頂面與鋸齒連接;底臺設置成類四棱臺,鋸齒設置成四棱錐。由于錐頭與栗子殼的接觸面基本處于一個點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接觸面越小,產生的壓力越大,錐頭更容易進入栗子殼內,讓開縫更方便快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剝片設置有弧面。現在指環上設置剝片,把剝片沿鋸齒開好的開口處嵌入到栗子殼內,然后用力剝除殼體,避免栗子殼對食用者的手指和指甲造成損傷;剝片設置有弧面,讓剝片使用起來更安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指腹包括第一套壁,第一套壁上設置有第一卡塊,第二指腹包括第二套壁,第二套壁上設置有用于第一卡塊嵌入的若干第一卡槽。在把指環套在食用者的手指上時,先根據食用者的手指粗細程度調節指環直徑的大小,在調節完成后,指環會發生形變,產生反作用力,導致第一指腹和第二指腹恢復到原來位置,所以第一指腹需要固定在第二指腹上,把第一卡塊卡進第一卡槽內,第一指腹在發生恢復作用時,第一卡塊嵌入到第一卡槽內阻止了其發生恢復運動,達到固定的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卡塊上設置有倒角,第一卡槽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設置為傾斜面,倒角貼合第一槽壁。在固定第一指腹時,第一卡塊的倒角貼合傾斜面滑動到第一卡槽內,實現固定;在需要繼續調節指環大小時,第一卡塊的倒角貼合斜面滑出第一卡槽,傾斜面和倒角都是給定的運動方向,方便第一卡塊的嵌入和滑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二槽壁上設置有第二卡塊,第一卡塊與第一套壁之間形成用于第二卡塊嵌入的第二卡槽。在第一卡塊嵌入到第一卡槽內時,只有單方向的固定,設置了第二卡塊和用于第二卡塊嵌入的第二卡槽,達到雙向固定,加強了固定的效果,讓第一指腹與第二指腹的連接更穩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卡塊兩端設置有滑片,若干第二套壁上設置有用于滑片滑動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與第二滑槽相貫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滑片與倒角連接,第二滑槽與第一卡槽貫通。在食用者把指環調節小時,分別按住第一指腹和第二指腹,用力擠壓使第一指腹會沿第二指腹的弧壁向指背部移動,從而讓滑片沿第一滑槽移動,在需要固定時,滑片從與第一滑槽貫通的第二滑槽內滑動到第一卡槽內,第一卡塊嵌入第一卡槽內,第二卡塊嵌入到第二卡槽內,實現雙向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指套本體運用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的主要優點是耐腐蝕或耐高溫,屬于一般的耐酸性介質,不銹鋼材料比起塑料材料,不容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鋸齒比刀片安全,不容易劃傷人;剝片的片頭設置有弧面,使用時比較安全;剝片代替指甲,避免剝片栗給人的指甲造成傷害;指環套在手指上,隨時可用,方便快捷,便于攜帶;指環可調大小,適合不同人群。本實用新型結合了割和剝兩個功能,既能讓食用栗子更加方便,又能保護指甲,給生活帶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底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第一指腹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第一指腹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第一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施例第二指腹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施例第二指腹的平面示意圖。
附錄:
1、指套本體;2、指環;3、第一指腹;4、第二指腹;5、指背部;6、鋸齒;7、剝片;8、底臺;9、底面;10、頂面;11、弧面;12、第一套壁;13、第一卡塊;14、第二套壁;15、第一卡槽;16、倒角;17、第一槽壁;18、第二槽壁;19、第二卡塊;20、第二卡槽;21、滑片;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所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
參照圖1至7所示,
本實施例的一種剝栗指套,包括指套本體1,其特征在于:指套本體1包括指環2,指環2包括第一指腹3、第二指腹4和指背部5,指背部5連接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第二指腹4與第一指腹3貼合,第一指腹3上設置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鋸齒6,指背部5設置有剝片7。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指背部5連接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第一指腹3與第二指腹4貼合,即形成了一個可調節的開環,在把指環2套在使用者的手指上時,可以先根據使用者的手指粗細程度,將指環2直徑的大小進行調節,讓指環2能夠適應不同使用者的手指,增加了指環2的實用性。在剝栗子的時候,把指環2套在手指上,把第一指腹3上設置的鋸齒6用力按入栗子中,鋸齒6會進入到栗子殼內,由于鋸齒6均勻分布,所以鋸齒6會在栗子殼的表面形成多個孔,孔在鋸齒6不斷按下時逐步擴大直到和相鄰的孔貫通,形成一條開縫,再把鋸齒6拿出把剝片7嵌入到開縫里,用力掰開栗子殼,便可以達到快速便利的剝除栗子殼的效果。避免直接使用指甲剝殼時,對指甲造成損傷或者劃傷食用者。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指腹3上設置有底臺8,底臺8包括底面9和頂面10,底面9的面積大于頂面10的面積,底面9與第一指腹3連接,頂面10與鋸齒6連接;底臺8設置成類四棱臺,鋸齒6設置成四棱錐。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栗子一般較小,鋸齒6本身不能設置的太大太高,設置底臺8后,增高了鋸齒6的高度,鋸齒6設置成四棱錐,在食用者用力按入栗子殼內時,由于錐頭與栗子殼的接觸面基本處于一個點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接觸面越小,產生的壓力越大,錐頭更容易進入栗子殼內,讓開縫更方便快捷。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剝片7設置有弧面11。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鋸齒6在栗子殼上開出一條開口后,如果還是直接使用手指,需要花較大力氣,而且栗子殼在被破除后,會形成各種形狀,如果有尖銳的殼體裸露,會在食用者用手指剝離時容易劃傷食用者的手指。現在指環2上設置剝片7,把剝片7沿鋸齒6開好的開口處嵌入到栗子殼內,然后用力剝除殼體,避免栗子殼對食用者的手指和指甲造成損傷;剝片7設置有弧面11,讓剝片7使用起來更安全。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指腹3包括第一套壁12,第一套壁12上設置有第一卡塊13,第二指腹4包括第二套壁14,第二套壁14上設置有用于第一卡塊13嵌入的若干第一卡槽15。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把指環2套在食用者的手指上時,先根據食用者的手指粗細程度調節指環2直徑的大小,在調節完成后,指環2會發生形變,產生反作用力,導致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恢復到原來位置,所以第一指腹3需要固定在第二指腹4上,把第一卡塊13卡進第一卡槽15內,第一指腹3在發生恢復作用時,第一卡塊13嵌入到第一卡槽15內阻止了其發生恢復運動,達到固定的效果。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卡塊13上設置有倒角16,第一卡槽15包括第一槽壁17和第二槽壁18,第一槽壁17設置為斜面,倒角16貼合第一槽壁17。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固定第一指腹3時,第一卡塊13的倒角16貼合傾斜面滑動到第一卡槽15內,實現固定;在需要繼續調節指環2大小時,第一卡塊13的倒角16貼合斜面滑出第一卡槽15,傾斜面和倒角16都是給定的運動方向,方便第一卡塊13的嵌入和滑出。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二槽壁18上設置有第二卡塊19,第一卡塊13與第一套壁12之間形成用于第二卡塊19嵌入的第二卡槽20。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第一卡塊13嵌入到第一卡槽15內時,只有單方向的固定,設置了第二卡塊19和用于第二卡塊19嵌入的第二卡槽20,達到雙向固定,加強了固定的效果,讓第一指腹3與第二指腹4的連接更穩定。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卡塊13兩端設置有滑片21,若干第二套壁14上設置有用于滑片21滑動的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第一滑槽22與第二滑槽23相貫通;滑片21與倒角16連接,第二滑槽23與第一卡槽15貫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食用者把指環2調節小時,分別按住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用力擠壓使第一指腹3會沿第二指腹4的弧壁向指背部5移動,從而讓滑片21沿第一滑槽22移動,在需要固定時,滑片21從與第一滑槽22貫通的第二滑槽23內滑動到第一卡槽15內,第一卡塊13嵌入第一卡槽15內,第二卡塊19嵌入到第二卡槽20內,實現雙向固定;在食用者把指環2調節大時,食用者用力擠壓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第一指腹3還沿第二指腹4的弧壁向指背部5移動,第一卡塊13的倒角16貼合傾斜面滑出第一卡槽15,滑片21沿第二滑槽23滑入第一滑槽22,再根據手指粗細把指環2拉大。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指套本體1運用不銹鋼材料。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不銹鋼材料的主要優點是耐腐蝕或耐高溫,屬于一般的耐酸性介質,不銹鋼材料比起塑料材料,不容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綜上,在食用者把指環2調節小時,分別按住第一指腹3和第二指腹4,用力擠壓使第一指腹3會沿第二指腹4的弧壁向指背部5移動,從而讓滑片21沿第一滑槽22移動,在需要固定時,滑片21從與第一滑槽22貫通的第二滑槽23內滑動到第一卡槽15內,第一卡塊13嵌入第一卡槽15內,第二卡塊19嵌入到第二卡槽20內,實現雙向固定;把指環2套在手指上需要剝栗子時,把第一指腹3上設置的鋸齒6用力按入栗子中,鋸齒6會進入到栗子殼內,由于鋸齒6均勻分布,所以鋸齒6會在栗子殼的表面形成多個孔,孔在鋸齒6不斷按下時逐步擴大直到和相鄰的孔貫通,形成一條開縫,再把鋸齒6拿出把剝片7嵌入到開縫里,用力掰開栗子殼,便可以實現快速便利的剝除栗子殼。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