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
背景技術:
茶文化的歷史悠久,一直是人們生活閑暇之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茶具的種類也愈發繁多。現有茶具頗為講究,多為瓷器、紫砂等材質制成,在攜帶中往往容易損壞,不便于攜帶。
為解決上述問題,授權公告號CN 202636422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茶具包括:上蓋、茶海、出水線、茶杯、凸臺;上蓋設置在茶海上;茶海上設有四條出水線;茶杯放置在茶海內;凸臺設置在茶海兩側。該種便攜式茶具將茶海和茶杯組成一個套裝,套裝中缺少泡茶所必須的茶壺,茶壺還需要另外攜帶,此外現有的茶杯容量不同,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造型古樸、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的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包括茶壺、公道杯、茶杯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壺包括茶壺本體和與茶壺本體相適配的上蓋,該茶壺本體為直筒結構,所述公道杯為直筒形結構、且公道杯的內徑大于茶壺本體的外徑,所述茶杯組包括至少一個茶杯,該茶杯的外徑小于茶壺本體的內徑。
進一步的,茶壺本體的高度高于公道杯的高度。
進一步的,茶壺本體上設有一對墊塊,該墊塊設置于茶壺本體高于公道杯部分的外壁上。
進一步的,公道杯的口沿設有用茶壺本體墊塊嵌入的限位凹槽。
進一步的,茶杯組包括多個茶杯,多個茶杯的高度相加之和小于茶壺本體的高度。
進一步的,茶杯底部設有一圈與茶杯口沿相適配的凸緣。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將茶壺、茶杯和公道杯等沖泡功夫茶所需的全部工具相互嵌套組合,該攜帶式功夫茶攜帶時茶壺本體和公道、茶杯之間不會劇烈碰撞,造成破碎,該種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造型古樸、外形美觀、體積小巧,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滿足對審美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攜帶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圖2所示,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包括茶壺1、公道杯2、茶杯組3;
茶壺1包括茶壺本體11和與茶壺本體相適配的上蓋12,該茶壺本體11為直筒結構,茶壺本體11的高度高于公道杯的高度,茶壺本體11上設有一對墊塊111,該墊塊111設置于茶壺本體11高于公道杯2部分的外壁上;
公道杯2為直筒形結構,公道杯2的內徑大于茶壺本體11的外徑,公道杯2的口沿設有用于茶壺本體墊塊111嵌入的限位凹槽21;
茶杯組包括多個茶杯3,該茶杯3的外徑小于茶壺本體11的內徑、多個茶杯3的高度相加之和小于茶壺本體11的高度,茶杯3底部設有一圈與茶杯口沿相適配的凸緣31。
參照圖1、圖2所示,上述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將茶壺、茶杯和公道杯相互嵌套組合,茶杯的墊塊111嵌入的限位凹槽21中、茶杯3之間通過凸緣31卡接,保證在移動時茶壺本體11和公道2、茶杯3之間不會劇烈碰撞,造成破碎,該種攜帶式功夫茶具組合造型古樸、外形美觀、體積小巧,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滿足對審美的需求。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