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泡茶器具,具體涉及一種方便握持的茶壺。
背景技術:
中國自古就有飲茶的傳統,茶具在這個傳統的繼承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現有和曾有的茶壺大多在材質和外部裝飾上進行改進,由于壺把大多較為光滑,人們在把持的時候很容易滑動,容易造成燙傷,因此人們需要一種可省力地拿起茶壺,并且不會被較高溫度的壺體燙傷的一種新式茶壺。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提供了一種自動出水茶壺,授權公告號為CN 201782456 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方便把持的茶壺,包括壺體、壺蓋、壺嘴和壺把,其特征在于:壺體上端設有開口,開口處活動連接壺蓋,壺把固接在壺體一側,壺把整體為半圓環形,壺把上段弧形表面設有凹面,壺把下段弧形向內彎折,形成圓滑缺口,壺體一側設有縱向透明視窗。該種方便把持的茶壺使用時將無名指第二指節放于壺把的圓滑缺口處,中指和食指穿過壺把并將其握緊,拇指自然搭在壺把上段弧形表面的凹面上,在小型的茶壺上一個壺把上用四根手指握持,操作不便,因此現有茶壺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握持的茶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方便握持的茶壺,包括壺體、壺蓋、壺嘴和壺把,所述壺體上端設有開口,所述壺蓋活動連接于開口處,所述壺嘴與壺把對稱布置于壺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壺把為弧形的封閉式結構,且整壺把中段設有一弧形缺口,該弧形缺口與壺體相對。
進一步的,壺蓋上設有紐蓋,該紐蓋設置于壺蓋中心外、且靠近壺把的一側。
進一步的,紐蓋頂部設有一用于大拇指按壓的凹坑。
進一步的,弧形缺口中設有彈性墊。
進一步的,壺把內壁設有彈性墊。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方便握持的茶壺,使用時,將食指勾住壺把,中指背面與壺把上的弧形缺口抵觸,此時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呈三角形布置,將茶壺夾緊,保持壺體的平穩,彈性墊對手指起到一定的防滑、防燙、緩沖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方便握持的茶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所示,方便握持的茶壺,方便握持的茶壺,包括壺體1、壺蓋2、壺嘴3和壺把4;
壺體1上端設有開口11;
壺蓋2活動連接于開口11處,壺蓋2上設有紐蓋21,該紐蓋21設置于壺蓋中心外、且靠近壺把4的一側,紐蓋21頂部設有一用于大拇指按壓的凹坑211;
壺嘴3與壺把4對稱布置于壺體1上;
壺把4為弧形的封閉式的弧形結構,且整壺4把中段設有一弧形缺口41,該弧形缺口41與壺體相對,弧形缺口41和壺把內壁上設有彈性墊42。
本實用新型的方便握持的茶壺,使用時,將食指勾住壺把4,大拇指按壓在紐蓋21的凹坑211中將壺蓋2壓緊,以保證壺蓋2在握持時候不會掉落,同時也方便握持;中指背面與壺把4上的弧形缺口41抵觸,此時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呈三角形布置,將茶壺夾緊,保持壺體的平穩,彈性墊42對手指起到一定的防滑、防燙、緩沖作用。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