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座籃,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
背景技術:
小孩在3-12個月時,由于其尚未完全學會走路,這個時間段的孩子也是發育的黃金期,在此期間,現階段沒有一個合適的座籃可以輔助孩子站著,需要一種這樣的座籃,它具有坐籃和站欄和學步車等功能,坐籃對寶寶非常安全,而且從小能鍛煉寶寶的腳力、腰力、增強寶寶的體質,減少“O”形腿的發生,并可培養寶寶從小養成自然良好的獨立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可以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輔助孩子站立,對其進行教育、照看等,同時座椅可以360°旋轉,可以增加孩子的靈活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座籃,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包括底板、支柱、欄板、面板、座椅、防滑桿、腳踏板、螺釘、加固板、銷軸、支撐板和橫支桿,可以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輔助孩子站立,對其進行教育、照看等,同時座椅可以360°旋轉,可以增加孩子的靈活性。
面板上設有圓孔;
底板與支柱相連接,欄板與底板相連接,面板與橫支桿相連接,座椅與防滑桿相連接,座椅與支撐板相連接,支撐板與腳踏板相連接,螺釘與加固板相連接,加固板與底板相連接,且加固板位于底板的下端,銷軸與加固板相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所述的面板上設有圓孔。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所述的帶孔的加固板與帶孔的底板的連接方式為套孔粘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所述的螺釘的數量為兩個。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可以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輔助孩子站立,對其進行教育、照看等,同時座椅可以360°旋轉,可以增加孩子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的側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的正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板1;支柱2;欄板3;面板4;座椅5;防滑桿6;腳踏板7;螺釘8;加固板9;銷軸10;支撐板11;橫支桿12。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座籃,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的嬰兒座籃,包括底板1、支柱2、欄板3、面板4、座椅5、防滑桿6、腳踏板7、螺釘8、加固板9、銷軸10、支撐板11和橫支桿12,可以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輔助孩子站立,對其進行教育、照看等,同時座椅可以360°旋轉,可以增加孩子的靈活性。
面板4上設有圓孔4-1;
底板1與支柱2相連接,底板1與支柱2的連接方式為粘接,欄板3與底板1相連接,欄板3與底板1的連接方式為鉚接,面板4與橫支桿12相連接,面板4與橫支桿12的連接方式為鉚接,座椅5與防滑桿6相連接,座椅5與防滑桿6的連接方式為粘接,座椅5與支撐板11相連接,座椅5與支撐板11的連接方式為粘接,支撐板11與腳踏板7相連接,支撐板11與腳踏板7的連接方式為粘接,螺釘8與加固板9相連接,螺釘8與加固板9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加固板9與底板1相連接,加固板9與底板1的連接方式為粘接,且加固板9位于底板1的下端,銷軸10與加固板9相連接,銷軸10與加固板9通過螺釘8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二:
下面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面板4上設有圓孔4-1。
具體實施方式三:
下面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帶孔的加固板9與帶孔的底板1的連接方式為套孔粘接。
具體實施方式四:
下面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螺釘8的數量為兩個。
工作原理:底板1與支柱2相連接,底板1與支柱2的連接方式為粘接,欄板3與底板1相連接,欄板3與底板1的連接方式為鉚接,面板4與橫支桿12相連接,面板4與橫支桿12的連接方式為鉚接,座椅5與防滑桿6相連接,座椅5與防滑桿6的連接方式為粘接,座椅5與支撐板11相連接,座椅5與支撐板11的連接方式為粘接,支撐板11與腳踏板7相連接,支撐板11與腳踏板7的連接方式為粘接,螺釘8與加固板9相連接,螺釘8與加固板9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加固板9與底板1相連接,加固板9與底板1的連接方式為粘接,且加固板9位于底板1的下端,銷軸10與加固板9相連接,銷軸10與加固板9通過螺釘8連接,通過固定銷軸10后,座椅5的底面碰到銷軸10的頂端,銷軸10穿過腳踏板7形成活動連接,這樣人坐在座椅5上,手扶著防滑桿6,腳踩在腳踏板7上,也可以趴在面板4上,在銷軸5上旋轉。同時孩子的活動范圍在這個座籃內,四周是欄板3,使其運動范圍局限在座籃內,保障孩子安全。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