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
背景技術:
目前門窗已經廣泛使用,但是現有技術中對門窗的固定往往是通過上墻片連接窗框,具體為在墻上打洞,采用射釘將上墻片固定到洞口中,或使用鋼副框與墻體連接后再與窗框打釘連接,但是該連接方式存在安全隱患、門窗安裝的緊固性、氣密性及可拆卸性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達到了提高門窗固定緊密性、氣密性及可拆卸性能的技術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所述預埋件包括:緊固件,所述緊固件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線與所述墻體的墻面垂直,所述緊固件與所述門窗的框架在所述螺紋孔處通過螺栓連接;限位件,與所述緊固件固定連接,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緊固件具有一夾角。
優選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與所述緊固件連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段連接,所述第一段與所述緊固件具有所述夾角。
優選的,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緊固件夾角小于45°。
優選的,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緊固件平行。
優選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與所述緊固件連接,所述第三段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段連接,所述第四段為開口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四段的開口的朝向為背離所述緊固件的方向。
優選的,所述第四段的開口的夾角為30°-45°。
優選的,所述緊固件和所述限位件具體為一體化結構。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所述預埋件預埋在墻體中,通過緊固件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線與所述墻體的墻面垂直,所述緊固件與所述門窗的框架在所述螺紋孔處通過螺栓連接;提高了門窗固定的穩固性,避免了采用射釘將上墻片固定到洞口中;提高了門窗固定緊密性、氣密性及可拆卸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緊固件連接,增大了所述緊固件在墻體里的穩固性,增大了所述預埋件的承載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本申請一較佳實施方式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又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100-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1-緊固件,11-螺紋孔,2-限位件,21-第一段,22-第二段,23-第三段,24-第四段,200-門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申請一較佳實施方式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的結構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申請提供的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100,所述預埋件100包括緊固件1及限位件2。
所述緊固件1預埋在墻體里,所述緊固件1上開設有螺紋孔11,所述螺紋孔11的中心線與所述墻體的墻面垂直,所述緊固件1與所述門窗200的框架在所述螺紋孔11處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緊固件1和所述限位件2具體為一體化結構。
請參閱圖2,所述限位件2預埋在所述墻體里,所述限位件2與所述緊固件1固定連接,所述限位件2與所述緊固件1具有一夾角。所述限位件2包括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的一端與所述緊固件1連接,所述第一段2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段22連接,所述第一段21與所述緊固件1具有所述夾角。所述第二段22與所述緊固件1夾角小于45°,有效提高了所述緊固件1的承載力。所述第二段22與所述緊固件1平行,有效提高所述預埋件100在墻體內固定的穩定性及承受力。
請參閱圖3,所述限位件2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限位件2包括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所述第三段23的一端與所述緊固件1連接,所述第三段2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段24連接,所述第四段24為開口狀結構。所述第四段24的開口的朝向為背離所述緊固件1的方向。所述第四段24的開口的夾角為30°-45°。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門窗緊固的預埋件,所述預埋件預埋在墻體中,通過緊固件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線與所述墻體的墻面垂直,所述緊固件與所述門窗的框架在所述螺紋孔處通過螺栓連接;提高了門窗固定的穩固性,避免了采用射釘將上墻片固定到洞口中;提高了門窗固定緊密性、氣密性及可拆卸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緊固件連接,增大了所述緊固件在墻體里的穩固性,增大了所述預埋件的承載力。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