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液體加熱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68321閱讀:244來源:國知局
液體加熱容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液體加熱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電水壺等液體加熱容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小家電,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電水壺來燒水。但是,現有的電水壺等液體加熱容器,在開蓋的過程中,沒有緩沖或者緩沖不理想,導致開蓋速度過快或者壺蓋晃動過大,容易將壺蓋上殘留的高溫水滴甩出,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容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體加熱容器,包括:壺體,具有一端開口的容納腔;手柄,設置在所述壺體的側部,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座和封蓋所述手柄座的手柄蓋,所述手柄座頂部的容置腔內設有安裝座;壺蓋,所述壺蓋上固設有向外伸出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安裝座可轉動地連接,所述安裝座內設有供所述連接部活動的安裝槽;彈性緩沖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裝槽內,且所述彈性緩沖件在所述連接部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連接部摩擦接觸。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熱容器,通過設置彈性緩沖件,利用彈性緩沖件提供的緩沖阻力來降低壺蓋的開蓋速度,并利用彈性緩沖件的彈性變形來保證壺蓋能夠順利打開,從而在保證順利開蓋的基礎上,有效地降低了壺蓋的開蓋速度,減緩了壺蓋晃動,避免了壺蓋甩水,有效地提高了液體加熱容器的安全性,且結構簡單,構思巧妙。

具體地,開蓋時,對壺蓋的尾端(即連接部)施加作用力,如按壓開蓋按鈕,解除壺蓋與壺體之間的限位,壺蓋開始打開,至少在壺蓋的部分打開過程中(即在連接部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壺蓋的尾端與彈性緩沖件摩擦接觸,故而彈性緩沖件對壺蓋的尾端施加緩沖阻力,使壺蓋的打開速度降低,則壺蓋的晃動也得到有效緩解,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開蓋過快或壺蓋晃動劇烈造成的甩水問題;同時,壺蓋的尾端也對彈性緩沖件施加作用力,使彈性緩沖件發生彈性變形,有效地避免了彈性緩沖件對壺蓋尾端施加的阻力過大導致壺蓋開蓋過于不順甚至較難打開的情況發生,從而獲得了理想的緩沖作用,進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當彈性緩沖件變形到一定程度時,對壺蓋尾端施加的緩沖阻力消失,壺蓋打開,而彈性緩沖件則釋放彈性勢能復位。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中的壺蓋,可以是單層結構,也可以是多層結構,如包括上蓋、內蓋和下蓋三層結構的組件等;“至少在壺蓋的部分打開過程中”,指的是彈性緩沖件可以在壺蓋的整個打開過程中均與壺蓋尾端摩擦接觸,也可以僅在壺蓋打開過程中的一部分階段與壺蓋尾端摩擦接觸。

優選地,當所述壺蓋打開至預設角度時,所述連接部開始與所述彈性緩沖件相接觸;其中,所述預設角度大于0°。

當壺蓋打開至大于0°的預設角度時,壺蓋尾端開始與彈性緩沖件相接觸,則開蓋過程的初始狀態,壺蓋尾端與彈性緩沖件并沒有接觸,亦即開蓋過程中,彈性緩沖件與壺蓋并不是始終接觸的,這樣減少了彈性緩沖件受到的作用力,進而延長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壽命。當然,壺蓋打開的過程中,彈性緩沖件也可以始終與壺蓋尾端相接觸。

至于預設角度和壺蓋完全打開時的角度的具體值,應當根據產品結構和用戶需求來決定,比如:預設角度可以為15°-90°,具體可以為15°、30°、45°等,壺蓋完全打開時的角度可以為45°-85°,具體可以為45°、60°、75°等。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液體加熱容器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彈性緩沖件包括:緩沖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緩沖塊的頂部在所述連接部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連接部摩擦接觸;和第一彈性件,其一端與所述緩沖塊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槽的底壁相配合。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彈性緩沖件包括:緩沖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緩沖塊的頂部在所述連接部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連接部摩擦接觸;和第一彈性件,其一端與所述緩沖塊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與所述手柄座頂部的容置腔的底壁相配合。

彈性緩沖部包括緩沖塊和第一彈性件,緩沖塊能夠與壺蓋的尾端摩擦接觸,對壺蓋施加緩沖阻力;第一彈性件為緩沖塊提供彈性,保證緩沖塊能夠在壺蓋尾端的作用下,相對安裝座往復運動,進而保證了壺蓋能夠順暢打開;且第一彈性件保證了緩沖塊能夠及時復位,進而保證了彈性緩沖件能夠多次重復使用,保證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具體地,至少在壺蓋的部分打開過程中,壺蓋尾端接觸緩沖塊,帶動緩沖塊相對安裝座運動,同時緩沖塊帶動第一彈性件發生彈性變形,儲存彈性勢能;當緩沖塊對壺蓋尾端施加的緩沖阻力消失時,壺蓋完全打開;此時,第一彈性件釋放彈性勢能復位,緩沖塊在第一彈性件的復位彈力作用下,也反向運動復位,保證了下次開蓋時仍然能夠發揮緩沖作用。

至于第一彈性件的具體安裝方式,其一端與緩沖塊的底部相配合,可以是相互抵靠,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連接結構使第一彈性件與緩沖塊的底部相連;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可以與安裝槽的底壁相配合(即第一彈性件完全位于安裝槽內),也可以貫穿安裝座后與容置腔的底壁相配合(即第一彈性件部分位于安裝槽內或完全位于安裝槽外),配合方式同樣既可以是直接抵靠,當然也可以通過相應的連接結構連接起來。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安裝槽的底壁上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導向滑槽,所述緩沖塊縱向貫穿所述導向滑槽,并能夠沿著所述導向滑槽的軸向往復運動。

導向滑槽的設置,對緩沖塊起到了限位作用和導向作用,保證了緩沖塊與安裝座之間的有效配合,避免了緩沖塊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移位等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緩沖塊的底部設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夠抵靠在所述安裝座上,以限制所述緩沖塊向上脫出所述導向滑槽。

限位凸起的設置,對緩沖塊的運動幅度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當緩沖塊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限位凸起抵靠在安裝座的下表面上,有效地避免了緩沖塊向上脫出導向滑槽,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緩沖塊的底部設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槽中。

限位槽的設置,對第一彈性件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保證了第一彈性件與緩沖塊之間的有效配合,避免了第一彈性件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移位甚至脫離緩沖塊的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緩沖塊的頂部形成為弧面。

緩沖塊靠近連接部的一端(即緩沖塊的頂部)形成為弧面,則緩沖塊與壺蓋尾端的接觸面為弧面,這一方面增加了緩沖塊與壺蓋尾端之間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加了緩沖塊提供的緩沖阻力;另一方面弧面能夠避免壺蓋在打開過程中與緩沖塊之間發生卡滯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壺蓋打開的順暢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彈性件為彈簧。

第一彈性件為彈簧,彈簧彈性好,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有利于進一步節約產品的成本。當然,第一彈性件不局限于彈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彈性的構件,如彈片等,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液體加熱容器還包括鎖合結構,能夠把所述壺蓋鎖合在所述壺體上;所述連接部上設有開蓋扭簧,所述手柄上設有按鈕,所述按鈕穿過所述手柄蓋上的通孔插入所述容置腔內;其中,所述按鈕被按壓時,能夠解除所述鎖合結構對所述壺蓋的鎖合作用,使所述壺蓋在所述開蓋扭簧的作用下自動打開。

該技術方案中,開蓋扭簧能夠為壺蓋提供向上的作用力,用于使壺蓋自動打開;鎖合結構用于為壺蓋提供扣合作用力,以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保證壺蓋能夠扣合在壺體上。其具體的開合蓋過程為:按壓按鈕,解除鎖合結構對壺蓋的鎖合作用,開蓋扭簧帶動壺蓋自動打開;合蓋時,手動按壓壺蓋,以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直至鎖合結構將壺蓋鎖合在壺體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鎖合結構包括:鎖止件,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且所述鎖止件的中部通過轉動軸與所述安裝座轉動連接;其中,所述鎖止件靠近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能夠在所述壺蓋扣合在所述壺體上時止抵所述連接部的下表面,以限制所述壺蓋被打開;所述鎖止件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按鈕的下方,能在所述按鈕的按壓下向下運動,使所述鎖止件靠近所述連接部的一端向上運動,以解除對所述壺蓋的止抵;和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二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鎖止件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容置腔的底壁相連。

該技術方案中,鎖合結構設置在容置腔內,包括鎖止件和第二彈性件,鎖止件用于與壺蓋尾端相抵靠,以克服開蓋扭簧的開蓋作用力,使壺蓋能夠保持在扣合狀態;第二彈性件用于與鎖止件相配合,使鎖止件在合蓋狀態下能夠保持不動,進而實現其鎖止功能,而在開蓋時,保證鎖止件能夠發生轉動,以解除鎖止功能,實現壺蓋打開,而在開蓋后,使鎖止件及時復位;按鈕也與鎖止件相配合,通過驅動鎖止件轉動,使其解除對壺蓋尾端的鎖止功能,來實現壺蓋打開。可選地,所述第二彈性件為彈簧。

具體地,開蓋時:按壓按鈕,按鈕下壓鎖止件遠離連接部的一端,使鎖止件的該端向下運動,由于鎖止件的中部通過轉動軸固定在安裝座上,故而鎖止件靠近連接部的一端則向上運動,并脫離壺蓋尾端;此時壺蓋尾端受到的鎖止被解除,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壺蓋自動打開,同時鎖止件復位。

合蓋時:手動按壓壺蓋,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及鎖止件的摩擦力,使壺蓋尾端運動至鎖止件的上方,此時松手,鎖止件靠近連接部的一端與壺蓋尾端相抵靠,限制了壺蓋打開,保證了壺蓋能夠保持扣合狀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鎖合結構包括:鎖舌,設置在所述壺蓋和所述壺體中的一個上;和卡槽,設置在所述壺蓋和所述壺體中的另一個上,所述鎖舌能夠卡入所述卡槽中,以將所述壺蓋鎖合在所述壺體上。

該技術方案中,鎖合結構位于容置腔外,通過鎖舌和卡槽的配合來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實現壺蓋和壺體的扣合,這種情況下,按鈕則與連接部相配合,通過按壓連接部來解除鎖舌和卡槽的鎖合作用,當鎖舌從卡槽中拔出時,壺蓋即可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自動打開。具體地,可以在壺蓋上設置鎖舌,在壺體上設置卡槽,或者交換鎖舌和卡槽的位置,將鎖舌設置在壺體上,將卡槽設置在壺蓋上。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緩沖件為整體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緩沖件。

彈性緩沖件整體由彈性材料制成,如彈性橡膠塊或彈性硅膠塊等,一方面彈性橡膠塊和彈性硅膠塊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韌性,因而能夠對壺蓋尾端施加緩沖阻力,以降低壺蓋的開蓋速度;另一方面彈性橡膠塊和彈性硅膠塊等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發生適當的彈性變形,以保證壺蓋能夠正常打開,且保證彈性緩沖部能夠及時復位;同時,彈性橡膠塊或彈性硅膠塊等材料取材容易,便于成型,能夠根據需要加工成所需形狀,有利于進一步節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液體加熱容器為電水壺。

當然,也可以是咖啡壺、煮茶器等。

下面以電水壺為例,來詳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開蓋過程和合蓋過程。

開蓋時,按壓按鈕,按鈕下壓鎖止件遠離連接部的一端,使鎖止件順時針轉動,解除對壺蓋的鎖止,則壺蓋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開始打開;當壺蓋打開至預設角度時(如30°),壺蓋尾端與緩沖塊開始接觸,在緩沖塊的緩沖阻力下,壺蓋的打開速度變慢;同時壺蓋尾端對緩沖塊施加作用力,使緩沖塊向下運動,并壓縮彈簧;當緩沖塊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對壺蓋尾端的緩沖阻力消失,壺蓋打開至最大角度(如75°),同時彈簧復位,使緩沖塊向上復位。

合蓋時,按壓壺蓋,壺蓋尾端對緩沖塊施加作用力,使緩沖塊壓縮彈簧下降;當緩沖塊下降至一定高度時,壺蓋尾端越過緩沖塊,此時彈簧帶動緩沖塊復位;直到壺蓋完全扣合時,松開手壺蓋尾端恰好與鎖止件相抵靠,保持在扣合狀態下。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電水壺壺蓋關閉時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電水壺壺蓋打開過程中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電水壺壺蓋完全打開時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C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安裝座、緩沖塊和第一彈性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電水壺(去掉壺蓋和手柄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D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9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電水壺,10壺蓋,20安裝座,21安裝槽,22導向滑槽,23安裝孔,24避空位,30緩沖塊,31限位槽,32限位凸起,40第一彈性件,50轉軸,60壺體,70手柄,71手柄蓋,711按鈕,72手柄座,721容置腔,81鎖止件,811轉動軸,82第二彈性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9,以電水壺為例,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液體加熱容器。

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熱容器,包括:壺體60、手柄70、壺蓋10和彈性緩沖件。

具體地,壺體60具有一端開口的容納腔;手柄70設置在壺體60的側部,手柄70包括手柄座72和封蓋手柄座72的手柄蓋71,手柄座72頂部的容置腔721內設有安裝座20;壺蓋10上固設有向外伸出的連接部11,連接部11與安裝座20可轉動地連接,安裝座20內設有供連接部11活動的安裝槽21;彈性緩沖件至少部分位于安裝槽21內,且在連接部11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連接部11摩擦接觸。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熱容器,通過設置彈性緩沖件,利用彈性緩沖件提供的緩沖阻力來降低壺蓋10的開蓋速度,并利用彈性緩沖件的彈性變形來保證壺蓋10能夠順利打開,從而在保證順利開蓋的基礎上,有效地降低了壺蓋10的開蓋速度,減緩了壺蓋10晃動,避免了壺蓋10甩水,有效地提高了液體加熱容器的安全性,且結構簡單,構思巧妙。

具體地,開蓋時,對壺蓋10的尾端(即連接部11)施加作用力,如按壓開蓋按鈕711,解除壺蓋10與壺體60之間的限位,壺蓋10開始打開,至少在壺蓋10的部分打開過程中(即在連接部11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壺蓋10的尾端與彈性緩沖件摩擦接觸,故而彈性緩沖件對壺蓋10的尾端施加緩沖阻力,使壺蓋10的打開速度降低,則壺蓋10的晃動也得到有效緩解,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開蓋過快或壺蓋10晃動劇烈造成的甩水問題;同時,壺蓋10的尾端也對彈性緩沖件施加作用力,使彈性緩沖件發生彈性變形,有效地避免了彈性緩沖件對壺蓋10尾端施加的阻力過大導致壺蓋10開蓋過于不順甚至較難打開的情況發生,從而獲得了理想的緩沖作用,進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當彈性緩沖件變形到一定程度時,對壺蓋10尾端施加的緩沖阻力消失,壺蓋10打開,而彈性緩沖件則釋放彈性勢能復位。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中的壺蓋10,可以是單層結構,也可以是多層結構,如包括上蓋、內蓋和下蓋三層結構的組件等;“至少在壺蓋10的部分打開過程中”,指的是彈性緩沖件可以在壺蓋10的整個打開過程中均與壺蓋10尾端摩擦接觸,也可以僅在壺蓋10打開過程中的一部分階段與壺蓋10尾端摩擦接觸。

優選地,如圖4所示,當壺蓋10打開至預設角度時,連接部11開始與彈性緩沖件相接觸;其中,預設角度大于0°。

當壺蓋10打開至大于0°的預設角度時,壺蓋10尾端開始與彈性緩沖件相接觸,則開蓋過程的初始狀態,壺蓋10尾端與彈性緩沖件并沒有接觸,亦即開蓋過程中,彈性緩沖件與壺蓋10并不是始終接觸的,這樣減少了彈性緩沖件受到的作用力,進而延長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壽命。當然,壺蓋10打開的過程中,彈性緩沖件也可以始終與壺蓋10尾端相接觸。

至于預設角度和壺蓋10完全打開時的角度的具體值,應當根據產品結構和用戶需求來決定,比如:預設角度可以為15°-90°,具體可以為15°、30°、45°等,壺蓋10完全打開時的角度可以為45°-85°,具體可以為45°、60°、75°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7所示,彈性緩沖件包括:緩沖塊30和第一彈性件40。

可選地,緩沖塊30至少部分位于安裝槽21內,緩沖塊30的頂部在連接部11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連接部11摩擦接觸;第一彈性件40的一端與緩沖塊30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與安裝槽21的底壁相配合。

可選地,如圖2、圖4和圖6所示,緩沖塊30至少部分位于安裝槽21內,緩沖塊30的頂部在連接部11的至少部分轉動過程中與連接部11摩擦接觸;第一彈性件40的一端與緩沖塊30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與手柄座72頂部的容置腔721的底壁相配合。

上述實施例中,彈性緩沖部包括緩沖塊30和第一彈性件40,緩沖塊30能夠與壺蓋10的尾端摩擦接觸,對壺蓋10施加緩沖阻力;第一彈性件40為緩沖塊30提供彈性,保證緩沖塊30能夠在壺蓋10尾端的作用下,相對安裝座20往復運動,進而保證了壺蓋10能夠順暢打開;且第一彈性件40保證了緩沖塊30能夠及時復位,進而保證了彈性緩沖件能夠多次重復使用,保證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具體地,至少在壺蓋10的部分打開過程中,壺蓋10尾端接觸緩沖塊30,帶動緩沖塊30相對安裝座20運動,同時緩沖塊30帶動第一彈性件40發生彈性變形,儲存彈性勢能;當緩沖塊30對壺蓋10尾端施加的緩沖阻力消失時,壺蓋10完全打開;此時,第一彈性件40釋放彈性勢能復位,緩沖塊30在第一彈性件40的復位彈力作用下,也反向運動復位,保證了下次開蓋時仍然能夠發揮緩沖作用。

至于第一彈性件40的具體安裝方式,其一端與緩沖塊30的底部相配合,可以是相互抵靠,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連接結構使第一彈性件40與緩沖塊30的底部相連;第一彈性件40的另一端可以與安裝槽21的底壁相配合(即第一彈性件完全位于安裝槽內),也可以貫穿安裝座20后與容置腔721的底壁相配合(即第一彈性件部分位于安裝槽內或完全位于安裝槽外),配合方式同樣既可以是直接抵靠,當然也可以通過相應的連接結構連接起來。

進一步地,安裝槽21的底壁上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導向滑槽22,如圖2、圖4和圖6所示,緩沖塊30縱向貫穿導向滑槽22,并能夠沿著導向滑槽22的軸向往復運動。

導向滑槽22的設置,對緩沖塊30起到了限位作用和導向作用,保證了緩沖塊30與安裝座20之間的有效配合,避免了緩沖塊30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移位等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進一步地,緩沖塊30的底部設有限位凸起32,限位凸起32能夠抵靠在安裝座20上,以限制緩沖塊30向上脫出導向滑槽22,如圖2、圖4、圖6和圖7所示。

限位凸起32的設置,對緩沖塊30的運動幅度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當緩沖塊30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限位凸起32抵靠在安裝座20的下表面上,有效地避免了緩沖塊30向上脫出導向滑槽22,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進一步地,緩沖塊30的底部設有限位槽31,第一彈性件40的一端插入限位槽31中,如圖2、圖4和圖6所示。

限位槽31的設置,對第一彈性件40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保證了第一彈性件40與緩沖塊30之間的有效配合,避免了第一彈性件40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移位甚至脫離緩沖塊30的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彈性緩沖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緩沖塊30的頂部形成為弧面,如圖2、圖4、圖6和圖7所示。

緩沖塊30靠近連接部11的一端(即緩沖塊30的頂部)形成為弧面,則緩沖塊30與壺蓋10尾端的接觸面為弧面,這一方面增加了緩沖塊30與壺蓋10尾端之間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加了緩沖塊30提供的緩沖阻力;另一方面弧面能夠避免壺蓋10在打開過程中與緩沖塊30之間發生卡滯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壺蓋10打開的順暢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40為彈簧,如圖2、圖4、圖6和圖7所示。

第一彈性件40為彈簧,彈簧彈性好,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有利于進一步節約產品的成本。當然,第一彈性件40不局限于彈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彈性的構件,如彈片等,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9所示,液體加熱容器還包括鎖合結構,能夠把壺蓋10鎖合在壺體60上;連接部11上設有開蓋扭簧,手柄70上設有按鈕711,按鈕711穿過手柄蓋71上的通孔插入容置腔721內;其中,按鈕711被按壓時,能夠解除鎖合結構對壺蓋10的鎖合作用,使壺蓋10在開蓋扭簧的作用下自動打開。

上述實施例中,開蓋扭簧能夠為壺蓋10提供向上的作用力,用于使壺蓋10自動打開;鎖合結構用于為壺蓋10提供扣合作用力,以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保證壺蓋10能夠扣合在壺體60上。其具體的開合蓋過程為:按壓按鈕711,解除鎖合結構對壺蓋10的鎖合作用,開蓋扭簧帶動壺蓋10自動打開;合蓋時,手動按壓壺蓋10,以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直至鎖合結構將壺蓋10鎖合在壺體60上。

進一步地,連接部11靠近壺蓋10的一端設有軸孔,安裝座20上設有安裝孔23,轉軸50穿過安裝孔23軸孔和安裝孔23,使連接部11靠近壺蓋10的一端能夠轉動地連接在安裝座20上;開蓋扭簧套設在該轉軸50上,且其固定臂固定在安裝座上,其活動臂抵接于連接部11上。

可選地,如圖1至圖9所示,鎖合結構包括:鎖止件81和第二彈性件82。其中,鎖止件81設置在容置腔721內,且鎖止件81的中部通過轉動軸811與安裝座20轉動連接,如圖8和圖9所示;其中,鎖止件81靠近連接部11的一端能夠在壺蓋10扣合在壺體60上時止抵連接部11的下表面,以限制壺蓋10被打開,如圖2所示;鎖止件81遠離連接部11的一端位于按鈕711的下方,能在按鈕711的按壓下向下運動,使鎖止件81靠近連接部11的一端向上運動,以解除對壺蓋10的止抵;第二彈性件82的一端與鎖止件81遠離連接部11的一端相連,第二彈性件82的另一端與容置腔721的底壁相連,如圖2、圖4、圖6和圖9所示。

該實施例中,鎖合結構設置在容置腔721內,包括鎖止件81和第二彈性件82,鎖止件81用于與壺蓋10尾端相抵靠,以克服開蓋扭簧的開蓋作用力,使壺蓋10能夠保持在扣合狀態;第二彈性件82用于與鎖止件81相配合,使鎖止件81在合蓋狀態下能夠保持不動,進而實現其鎖止功能,而在開蓋時,保證鎖止件81能夠發生轉動,以解除鎖止功能,實現壺蓋10打開,而在開蓋后,使鎖止件81及時復位;按鈕711也與鎖止件81相配合,通過驅動鎖止件81轉動,使其解除對壺蓋10尾端的鎖止功能,來實現壺蓋10打開。可選地,第二彈性件82為彈簧。安裝座20遠離壺蓋10的一端設有避空位24,鎖止件81遠離連接部11的一端穿過該避空位24。

具體地,開蓋時:按壓按鈕711,按鈕711下壓鎖止件81遠離連接部11的一端,使鎖止件81的該端向下運動,由于鎖止件81的中部通過轉動軸811固定在安裝座20上,故而鎖止件81靠近連接部11的一端則向上運動,并脫離壺蓋10尾端;此時壺蓋10尾端受到的鎖止被解除,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壺蓋10自動打開,同時鎖止件81復位。

合蓋時:手動按壓壺蓋10,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及鎖止件81的摩擦力,使壺蓋10尾端運動至鎖止件81的上方,此時松手,鎖止件81靠近連接部11的一端與壺蓋10尾端相抵靠,限制了壺蓋10打開,保證了壺蓋10能夠保持扣合狀態。

可選地,鎖合結構包括:鎖舌和卡槽。其中,設置在壺蓋10和壺體60中的一個上;卡槽設置在壺蓋10和壺體60中的另一個上,鎖舌能夠卡入卡槽中,以將壺蓋10鎖合在壺體60上。

該實施例中,鎖合結構位于容置腔721外,通過鎖舌和卡槽的配合來克服開蓋扭簧的作用力,實現壺蓋10和壺體60的扣合,這種情況下,按鈕711則與連接部11相配合,通過按壓連接部11來解除鎖舌和卡槽的鎖合作用,當鎖舌從卡槽中拔出時,壺蓋10即可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自動打開。具體地,可以在壺蓋10上設置鎖舌,在壺體60上設置卡槽,或者交換鎖舌和卡槽的位置,將鎖舌設置在壺體60上,將卡槽設置在壺蓋10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彈性緩沖件為整體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緩沖件。

彈性緩沖件整體由彈性材料制成,如彈性橡膠塊或彈性硅膠塊等,一方面彈性橡膠塊和彈性硅膠塊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韌性,因而能夠對壺蓋10尾端施加緩沖阻力,以降低壺蓋10的開蓋速度;另一方面彈性橡膠塊和彈性硅膠塊等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發生適當的彈性變形,以保證壺蓋10能夠正常打開,且保證彈性緩沖部能夠及時復位;同時,彈性橡膠塊或彈性硅膠塊等材料取材容易,便于成型,能夠根據需要加工成所需形狀,有利于進一步節約成本。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液體加熱容器為電水壺1。

當然,也可以是咖啡壺、煮茶器等。

下面以電水壺1為例,來詳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開蓋過程和合蓋過程。

開蓋時,按壓按鈕711,按鈕711下壓鎖止件81遠離連接部11的一端,使鎖止件81順時針轉動,解除對壺蓋10的鎖止,則壺蓋10在開蓋扭簧的作用力下開始打開;當壺蓋10打開至預設角度時(如30°),壺蓋10尾端與緩沖塊30開始接觸,如圖4所示,在緩沖塊30的緩沖阻力下,壺蓋10的打開速度變慢;同時壺蓋10尾端對緩沖塊30施加作用力,使緩沖塊30向下運動,并壓縮彈簧;當緩沖塊30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對壺蓋10尾端的緩沖阻力消失,壺蓋10打開至最大角度(如75°),如圖6所示,同時彈簧復位,使緩沖塊30向上復位。

合蓋時,按壓壺蓋10,壺蓋10尾端對緩沖塊30施加作用力,使緩沖塊30壓縮彈簧下降;當緩沖塊30下降至一定高度時,壺蓋10尾端越過緩沖塊30,此時彈簧帶動緩沖塊30復位;直到壺蓋10完全扣合時,松開手壺蓋10尾端恰好與鎖止件81相抵靠,保持在扣合狀態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熱容器,通過設置彈性緩沖件,利用彈性緩沖件提供的緩沖阻力來降低壺蓋的開蓋速度,并利用彈性緩沖件的彈性變形來保證壺蓋能夠順利打開,從而在保證順利開蓋的基礎上,有效地降低了壺蓋的開蓋速度,減緩了壺蓋晃動,避免了壺蓋甩水,有效地提高了液體加熱容器的安全性,且結構簡單,構思巧妙。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南通市| 鱼台县| 锡林浩特市| 仪陇县| 南皮县| 东城区| 富川| 潞西市| 竹山县| 温州市| 扎赉特旗| 孙吴县| 锡林浩特市| 平顺县| 威信县| 凭祥市| 河东区| 广昌县| 吉水县| 宜君县| 辽中县| 兰溪市| 沂南县| 师宗县| 新晃| 池州市| 庆阳市| 通榆县| 化州市| 班玛县| 交城县| 岳西县| 叙永县| 太白县| 凤翔县| 眉山市| 溆浦县| 石棉县| 二手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