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嬰兒床,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遠程通信的嬰兒床。
背景技術:
零至六個月的嬰兒不能坐,也不能豎向用力,所以只能以平臥為主;新生嬰兒每天睡眠時間在20個小時左右以上,非常需要監護人員照料,所以嬰兒床就成為了新生兒家庭必備的家具。同時,照顧嬰兒也一直是讓眾多父母心力交瘁的一個問題。現代生活節奏很快。父母往往不能一直值守嬰兒,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嬰兒床隨之出現,它利用各種手段實現了嬰兒床的自動運行控制,同時還附帶有各種不同的功能。但是現在智能嬰兒床大多通過電控搖晃嬰兒床、播放預制音效等手段哄嬰兒入睡,卻忽略了影響嬰兒入睡最重要的兩個原因:饑餓和便溺,當嬰兒有進食需求或者發生便溺時,不經過處理,嬰兒是很難入睡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嬰兒不能及時喂食和處理便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遠程通信的嬰兒床,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遠程通信的嬰兒床,包括橫桿、懸掛桿、立板、護欄、床體、控制板、溫奶器和智能床墊;所述控制板安裝于立板;所述溫奶器安裝于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包括通信模塊;所述智能床墊安裝于床體內并監測濕度、溫度和壓力變化,并將監測數據發送給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接收智能床墊傳送的數據并將該數據通過通信裝置傳送給遠程設備;當控制板發現智能床墊傳送的數據出現異常時,通過通信裝置發送警報給遠程設備并控制溫奶器開始工作。
本發明應用時,智能床墊監測濕度、溫度和壓力變化并將監測數據發送給控制板,控制板通過通信模塊將監測數據發送到監護人員所在的遠程設備,監護人員通過遠程設備可以了解嬰兒狀況;當控制板發現智能床墊傳送的數據出現異常時,即認為嬰兒已經醒來并有進食需求或者發生便溺;然后控制板控制溫奶器開始溫熱奶瓶,同時向監護人員所在的遠程設備發送警報;監護人員收到警報后可以及時趕到嬰兒身邊處理便溺或者喂食。
現有技術中,智能嬰兒床僅通過電控搖晃嬰兒床、播放預制音效等手段哄嬰兒入睡,忽略了影響嬰兒入睡最重要的兩個原因:饑餓和便溺,當嬰兒有進食需求或者發生便溺時,不經過處理,嬰兒是很難入睡的。即使監護人員趕到,但溫熱奶瓶的等待時間較長,也會影響嬰兒的及時進食。本發明遠程將通知監護人員和溫熱奶瓶同步進行解決了嬰兒及時喂食和處理便溺的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橫桿水平安裝于立板;所述懸掛桿一段套于橫桿上,另一端與床體鉸接安裝;所述護欄安裝于床體兩側;所述床體發生水平位移時,所述懸掛桿與床體構成單擺運動結構,所述床體做單擺運動。
本發明應用時,監護人員到達處理完喂食和便溺問題后,通過輕推床體使得床體在懸掛桿的懸掛下做單擺運動,有助于嬰兒入睡。嬰兒對聲音、晃動和監護人員的面孔非常敏感,僅僅通過現有技術中電控搖晃嬰兒床和播放音效遠遠達不到讓嬰兒快速入睡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智能床墊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安裝的底墊層、壓力監測層、溫度濕度監測層和頂面層;所述壓力監測層設置壓力傳感器監測壓力變化;所述溫度濕度監測層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監測溫度濕度變化。
本發明應用時,壓力傳感器監測壓力變化,嬰兒醒來后,身體發生位移,壓力傳感器可以立刻感應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監測溫度濕度變化,嬰兒發生便溺時,頂面層的溫度和濕度會發生變化,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可以立刻感應到。
進一步的,所述頂面層采用吸水透氣材料,有利于嬰兒睡眠并提高了監控準確性。
進一步的,所述溫奶器采用保溫溫奶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一種基于遠程通信的嬰兒床,將通知監護人員和溫熱奶瓶同步進行解決了嬰兒及時喂食和處理便溺的問題。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智能床墊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控制板,2-溫奶器,3-橫桿,4-懸掛桿,5-立板,6-護欄,7-智能床墊,8-床體,71-底墊層,72-壓力監測層,73-溫度濕度監測層,74-頂面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基于遠程通信的嬰兒床,包括橫桿3、懸掛桿4、立板5、護欄6、床體8、控制板1、溫奶器2和智能床墊7;所述控制板1安裝于立板5;所述溫奶器2安裝于控制板1上;所述控制板1包括通信裝置;所述智能床墊7安裝于床體8內并監測濕度、溫度和壓力變化,并將監測數據發送給控制板1;所述控制板1接收智能床墊7傳送的數據并將該數據通過通信裝置傳送給遠程設備;當控制板1發現智能床墊7傳送的數據出現異常時,通過通信裝置發送警報給遠程設備并控制溫奶器2開始工作。
本實施例實施時,智能床墊7監測濕度、溫度和壓力變化并將監測數據發送給控制板1,控制板1通過通信模塊將監測數據發送到監護人員所在的遠程設備,監護人員通過遠程設備可以了解嬰兒狀況;當控制板1發現智能床墊7傳送的數據出現異常時,即認為嬰兒已經醒來并有進食需求或者發生便溺;然后控制板1控制溫奶器2開始溫熱奶瓶,同時向監護人員所在的遠程設備發送警報;監護人員收到警報后可以及時趕到嬰兒身邊處理便溺或者喂食。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橫桿3水平安裝于立板5;所述懸掛桿4一段套于橫桿3上,另一端與床體8鉸接安裝;所述護欄6安裝于床體兩側;所述床體8發生水平位移時,所述懸掛桿4與床體8構成單擺運動體系,所述床體8做單擺運動。
本實施例實施時,監護人員到達處理完喂食和便溺問題后,通過輕推床體8使得床體在懸掛桿4的懸掛下做單擺運動,有助于嬰兒入睡。
實施例3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智能床墊7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安裝的底墊層71、壓力監測層72、溫度濕度監測層73和頂面層74;所述壓力監測層72設置壓力傳感器監測壓力變化;所述溫度濕度監測層73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監測溫度濕度變化。
本實施例實施時,壓力傳感器監測壓力變化,并發送給控制板1,嬰兒醒來后,身體發生位移,壓力傳感器可以立刻感應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監測溫度濕度變化,并發送給控制板1,嬰兒發生便溺時,頂面層74的溫度和濕度會發生變化,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可以立刻感應到。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