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折疊式床護欄。
背景技術:
目前,床護欄已經成為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床護欄的受壓板一般放到床墊下而與床體固定,床護欄框架上裝布套,從而能夠將嬰幼兒擋在床上,防止嬰幼兒從床上掉落下來,確保嬰幼兒的安全。現在的床護欄一般也都具有了折疊裝置,在需要將嬰幼兒從床上抱下來時,可以將床護欄框架向外側翻轉并折疊放下。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床護欄的折疊裝置結構復雜,床護欄在折疊時操作不便,更加沒有自動折疊的功能。
本發明就是基于這種情況作出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自動折疊和展開的床護欄。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置于床墊下方的受壓板1、下欄桿2、上欄桿3,所述受壓板1與下欄桿2的下端連接有能帶動下欄桿2正向朝下翻折的第一翻折裝置4,所述下欄桿2的上端與上欄桿3的下端之間連接有用于能帶動上欄桿3反向朝下翻折的第二翻折裝置5,所述第一翻折裝置4與第二翻折裝置5通過聯動裝置連接。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裝置包括有置于所述下欄桿2內用于帶動所述第二翻折裝置5動作的傳動桿6。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裝置4包括有殼體7,所述殼體7上設有能帶動所述下欄桿2翻折的第一轉動件8,所述下欄桿2的下端緊固在第一轉動件8上,在殼體7內設有第一傳動軸22及被第一傳動軸22帶動轉動的內齒輪件13,所述內齒輪件13的外圓面上設有多個用于帶動第一轉動件8轉動的凸柱1301,所述內齒輪件13通過所述凸柱1301與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壁外端的凹槽801配合以與所述第一轉動件8緊固。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軸22通過第一齒輪組帶動所述內齒輪件13轉動,所述第一齒輪組包括有設在第一傳動軸22上的第一圓柱齒輪10及與第一圓柱齒輪10外嚙合的第二圓柱齒輪12,所述第二圓柱齒輪12與所述的內齒輪件13內嚙合,所述第一傳動軸22由電機25驅動轉動,所述電機25輸出軸的軸心方向與床邊平行;所述第一傳動軸22上還設有第一錐形齒輪11,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1上嚙合有第一雙聯齒輪14,所述第一雙聯齒輪14包括有錐形齒輪部和圓柱齒輪部,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1與第一雙聯齒輪14的錐形齒輪部嚙合,第一雙聯齒輪14的直齒輪部上嚙合有帶動所述傳動桿6轉動的第三圓柱齒輪15。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折裝置5包括有與所述上欄桿3的下端固定連接的第二轉動件19、設在第二轉動件19內由所述傳動桿6通過第二齒輪組帶動轉動的第二傳動軸23,所述第二傳動軸23的端部設有帶動第二轉動件19轉動的傳動塊21。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齒輪組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傳動桿6上端的第四圓柱齒輪16、與第四圓柱齒輪16外嚙合的第二雙聯齒輪17,所述第二雙聯齒輪17包括有圓柱齒輪部和錐形齒輪部,所述第四圓柱齒輪16與第二雙聯齒輪17的圓柱齒輪部嚙合,第二雙聯齒輪17的錐形齒輪部上嚙合有第二錐形齒輪18,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上固定在所述第二傳動軸23上。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設有第一卡勾802,所述第一傳動軸22外部設有隨第一傳動軸22一同轉動并在床護欄展開時能夠勾住第一卡勾802以鎖定床護欄的第一鎖勾20。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欄桿2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內設有第二卡勾901,所述第二傳動軸23外部設有隨第二傳動軸23一同轉動并在床護欄展開時能夠勾住第二卡勾901以鎖定床護欄的第二鎖勾24。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壁設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雙聯齒輪14的第一定位管803,所述第三圓柱齒輪15與所述傳動桿6的下端緊固連接;在所述殼體7內設有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上設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圓柱齒輪12的第二定位軸28和定位件29,所述第二定位軸28穿過第二圓柱齒輪12并插入定位件29的孔內,所述定位件29通過螺絲3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7上。
如上所述的可折疊式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塊21為方形塊,所述傳動塊21一體成型在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上,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通過方形塊與第二轉動件19上的方形槽1901配合來與第二轉動件19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9內設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雙聯齒輪17的第二定位管902;所述第二轉動件19包括有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所述固定件9設在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之間,且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上分別設有與固定件9端部配合的環形定位槽903,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設在第二傳動軸23上,所述第二傳動軸23穿過所述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將所述第二轉動件19、所述固定件9連接定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床護欄具有自動折疊和自動展開功能,當開啟電機正向轉動時,電機驅動下欄桿往遠離受壓板方向向下翻轉,上欄桿往靠近受壓板方向向下翻轉,實現自動折疊;當開啟電機反向轉動時,電機驅動下欄桿往靠近受壓板方向向上翻轉,上欄桿往遠離受壓板方向翻轉,實現自動折疊,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2、本發明在不使用電機驅動的情況下,也可以手動折疊和展開。
3、本發明電機的軸心線方向與上欄桿的水平段軸心線方向平行,即與床邊方向平行,使得該床護欄不會因為多了電機而占用床邊的橫向空間。
4、本發明在兩個翻轉裝置內都設置了限位用的卡勾和鎖勾,在將下欄桿展開成豎直狀態時,第一卡勾剛好與第一鎖勾接觸卡住,在將上欄桿展開成豎直狀態時,第二卡勾剛好與第二鎖勾接觸卡住;便于快速展開床護欄而又能夠避免過度翻轉而將展開的床護欄反向折疊,同時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床護欄展開時的立體圖,圖中的箭頭代表上下欄桿翻轉的方向;
圖2是本發明床護欄折疊中的立體圖,圖中的箭頭代表上下欄桿翻轉的方向;
圖3是本發明床護欄折疊后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轉動件的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一翻折裝置、傳動桿、第二翻折裝置的爆炸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一翻折裝置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第二翻折裝置的剖視圖。
圖中:1為受壓板;2為下欄桿;3為上欄桿;4為第一翻折裝置;5為第二翻折裝置;6為傳動桿;7為殼體;701為底殼;702為面殼;8為第一轉動件;801為凹槽;802為第一卡勾;803為第一定位管;9為固定件;901為第二卡勾;902為第二定位管;903為環形定位槽;10為第一圓柱齒輪;11為第一錐形齒輪;12為第二圓柱齒輪;13為內齒輪件;1301為凸柱;14為第一雙聯齒輪;15為第三圓柱齒輪;16為第四圓柱齒輪;17為第二雙聯齒輪;18為第二錐形齒輪;19為第二轉動件;1901為方形槽;20為第一鎖勾;21為傳動塊;22為第一傳動軸;23為第二傳動軸;24為第二鎖勾;25為電機;26為第一定位軸;27為固定板;28為第二定位軸;29為定位件;30為下橫桿;31為加強板;32為螺絲;33為保護罩;34為第三定位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所述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
一種可折疊式床護欄,如圖1至圖7所示,包括有置于床墊下方的受壓板1、下欄桿2、上欄桿3,所述受壓板1與下欄桿2的下端連接有能帶動下欄桿2正向朝下翻折的第一翻折裝置4,所述下欄桿2的上端與上欄桿3的下端之間連接有用于能帶動上欄桿3反向朝下翻折的第二翻折裝置5,所述第一翻折裝置4與第二翻折裝置5通過聯動裝置連接。兩段欄桿朝兩個相反方向翻折,才能實現床護欄的完全折疊。
進一步地,所述聯動裝置包括有置于所述下欄桿2內用于帶動所述第二翻折裝置5動作的傳動桿6。
所述第一翻折裝置4可通過電機25驅動,使得通過電機25可以驅動該床護欄自動折疊或展開。折疊時,下欄桿2往床外側向下翻折,上欄桿3往床內側翻折,當然也可以手動折疊和展開。折疊中和折疊后的狀態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該床護欄的下欄桿2至少為兩根,所述上欄桿3為將兩根下欄桿2連接的彎折桿,在兩根下欄桿2的殼體7之間還連接有下橫桿30。每個下欄桿2上都設有電機25,折疊時,兩電機同時工作,驅動各自的下欄桿2向床外方向翻折,兩根下欄桿2同時帶動其上的上欄桿3向床內方向翻折,實現床護欄的自動折疊,電機25的軸向方向與下橫桿30的軸向方向相同,這樣不會因為增加了電機25而不方便安放床護欄。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翻折裝置4包括有殼體7,所述殼體7上設有能帶動所述下欄桿2翻折的第一轉動件8,所述下欄桿2的下端緊固在第一轉動件8上,在殼體7內設有第一傳動軸22及被第一傳動軸22帶動轉動的內齒輪件13,所述內齒輪件13的外圓面上設有多個用于帶動第一轉動件8轉動的凸柱1301,所述內齒輪件13通過所述凸柱1301與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壁外端的凹槽801配合以與所述第一轉動件8緊固,同時內齒輪件13的外圓面卡在第一轉動件8的內壁。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傳動軸22通過第一齒輪組帶動所述內齒輪件13轉動,所述第一齒輪組包括有設在第一傳動軸22上的第一圓柱齒輪10及與第一圓柱齒輪10外嚙合的第二圓柱齒輪12,所述第二圓柱齒輪12與所述的內齒輪件13內嚙合,所述第一傳動軸22由電機25驅動轉動,所述電機25輸出軸的軸心方向與床邊平行;所述第一傳動軸22上還設有第一錐形齒輪11,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1上嚙合有第一雙聯齒輪14,所述第一雙聯齒輪14包括有錐形齒輪部和圓柱齒輪部,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1與第一雙聯齒輪14的錐形齒輪部嚙合,第一雙聯齒輪14的直齒輪部上嚙合有帶動所述傳動桿6轉動的第三圓柱齒輪15。
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設有第一卡勾802,所述第一傳動軸22外部設有隨第一傳動軸22一同轉動并在床護欄展開時能夠勾住第一卡勾802以鎖定床護欄的第一鎖勾20,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快速展開。由于第一齒輪組的傳動,所述第一鎖勾20的轉動方向與所述第一轉動件8的轉動方向相反,即與第一卡勾802的轉動方向相反,第一鎖勾20的安裝角度很有講究,要使得下欄桿2展開成豎直狀態時,第一卡勾802剛好與第一鎖勾20接觸卡住,這樣才能起到限位、快速展開的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801設于所述第一轉動件8的一端,所述第一卡勾802設在第一轉動件8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錐形齒輪11、第一圓柱齒輪10、第二圓柱齒輪12的軸心方向水平,所述第一雙聯齒輪的軸心方向豎直。
所述第一傳動軸22固定連接有驅動第一傳動軸22轉動并進一步驅動床護欄展開和折疊的電機25。在電機25及第一轉動件8的外部設有保護罩33。
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1和所述第一圓柱齒輪10一體成型在所述第一傳動軸22上。電機25體積較小,且其軸心線方向與上欄桿3的水平段軸心線方向平行,即與下橫桿2的軸心線方向平行,使得將該床護欄安放在床邊時電機25不至于占用太多橫向空間。
所述第一轉動件8內壁設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雙聯齒輪14的第一定位管803,所述第一雙聯齒輪14通過插入第一定位管803內的第一定位軸26進行定位,所述第三圓柱齒輪15與所述傳動桿6的下端緊固連接;在所述殼體7內設有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上設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圓柱齒輪12的第二定位軸28和定位件29,所述第二定位軸28穿過第二圓柱齒輪12并插入定位件29的孔內,所述定位件29通過螺絲3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7上。
所述殼體7包括有底殼701和面殼702,所述底殼701和面殼702之間設有加強板31;所述第二定位軸28一體成型在固定板27上。
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第二翻折裝置5包括有與所述上欄桿3的下端固定連接的第二轉動件19、設在第二轉動件19內由所述傳動桿6通過第二齒輪組帶動轉動的第二傳動軸23,所述第二傳動軸23的端部設有帶動第二轉動件19轉動的傳動塊21。傳動塊21帶動第二轉動件19轉動從而帶動上欄桿3轉動折疊或展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齒輪組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傳動桿6上端的第四圓柱齒輪16、與第四圓柱齒輪16外嚙合的第二雙聯齒輪17,所述第二雙聯齒輪17包括有圓柱齒輪部和錐形齒輪部,所述第四圓柱齒輪16與第二雙聯齒輪17的圓柱齒輪部嚙合,第二雙聯齒輪17的錐形齒輪部上嚙合有第二錐形齒輪18,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上固定在所述第二傳動軸23上。
所述下欄桿2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內設有第二卡勾901,因為固定件9不轉動,所以第二卡勾901也不會轉動,所述第二傳動軸23外部設有隨第二傳動軸23一同轉動并在床護欄展開時能夠勾住第二卡勾901以鎖定床護欄的第二鎖勾24,所述第二鎖勾24與上欄桿3的轉動方向相同,第二鎖勾24的作用與第一鎖勾20的作用相同,固定件9的外形與第一轉動件8的外形相似,在上欄桿3展開成豎直狀態時第二鎖勾24與第二卡勾901接觸卡住,這樣才能起到限位、快速展開的作用。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塊21為方形塊,所述傳動塊21一體成型在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上,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通過方形塊與第二轉動件19上的方形槽1901配合來與第二轉動件19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9內設有用于定位第二雙聯齒輪17的第二定位管902,所述第二雙聯齒輪17通過插入第二定位管902內的第三定位軸28進行定位。
所述第二轉動件19包括有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所述固定件9設在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之間,且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上分別設有與固定件9端部配合的環形定位槽903,所述第二錐形齒輪18設在第二傳動軸23上,所述第二傳動軸23穿過所述左轉動部和右轉動部將第二轉動件19、固定件9連接定位。
本發明床護欄自動折疊過程和原理如下,床護欄展開的過程與折疊過程轉動方向剛好相反。
1、開啟電機25,從圖中方向看,電機25驅動第一傳動軸22順時針轉動,帶動固定在第一傳動軸22上的第一圓柱齒輪10順時針轉動,第一鎖勾20隨第一傳動軸22一同順時針轉動,遠離第一卡勾802,第一圓柱齒輪10帶動外嚙合的第二圓柱齒輪12逆時針轉動,第二圓柱齒輪12帶動內嚙合的內齒輪件13逆時針轉動,內齒輪件13通過凸柱1301帶動第一轉動件8及第一卡勾802逆時針轉動,第一轉動件8因此而能夠帶動下欄桿逆時針也即向下壓板1外側方向翻轉,由豎直向上方向翻轉成豎直向下方向;
2、第一錐形齒輪11隨第一傳動軸22一同順時針轉動并帶動第一雙聯齒輪14逆時針(由上往下看),第一雙聯齒輪14上的圓柱齒輪部帶動外嚙合的第三圓柱齒輪15順時針轉動并進一步帶動傳動桿6順時針轉動;
3、順時針轉動的傳動桿6先后帶動第四圓柱齒輪16順時針轉動、第二雙聯齒輪17逆時針轉動,第二雙聯齒輪17上的斜齒輪部進一步帶動外嚙合的第三錐形齒輪18帶動順時針轉動,第三錐形齒輪18通過傳動塊21帶動第二轉動件19順時針也即往下壓板1內側方向翻轉,最終實現上欄桿3與下欄桿2的完全折疊。
本發明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發明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