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可調節嬰兒床。
背景技術:
在第一發育階段,嬰兒長大特別快。新生兒以將嬰兒放置在小空間的方式使用搖籃或嬰兒車,然而,在幾個月到幾歲的年紀時,使用具有較高且更安全的邊緣的兒童床以防止嬰兒掉出來。
因此,搖籃和兒童床對于單個嬰兒來說是必須的。
現有技術中已知這樣的可調節嬰兒床,該可調節嬰兒床能夠從搖籃轉變成兒童床從而適應嬰兒的年紀,由此用作這兩種產品。這樣的嬰兒床通常以豎向木質桿的框架形成,然而,構造成接納床墊的木質底壁適于在兩個可能的不同的高度處機械地連接至框架。隨著嬰兒長大,可以選擇朝向地面降低底壁,由此獲得兒童床。
這樣的現有技術的可調節嬰兒床具有大的重量和高的成本。此外,使用復雜的機構來改變底部的高度,通常需要從嬰兒床的內部觸及底壁。因此,成人要彎過嬰兒床的剛性邊緣到一定位置,而這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在這樣的操作期間,重的底部可能突然掉落,或可能因其大的尺寸和側桿的剛性而不易重新定位至新的水平位置。
此外,嬰兒碰撞木質桿可能是危險的。
現有技術中也已知具有較輕重量和較低成本的嬰兒床,這樣的嬰兒床例如由紡織物材料制成并且能夠折疊至減小的體積以方便運輸。然而,這些類型的嬰兒床不能轉變成兒童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節嬰兒床,該可調節嬰兒床能夠通過使用簡單的調節機構適應嬰兒的年紀,該調節機構能夠在由輕質且便宜的材料制成的嬰兒床中使用。
如下文更好地說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通過如在技術方案中所限定的可調節嬰兒床實現。該可調節嬰兒床包括:框架;圍擋元件,所述圍擋元件附接至所述框架并且構造成接納嬰兒,其中:所述圍擋元件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側壁在附接至所述框架的頂邊部與連接至所述底壁的底邊部之間延伸,由此與所述底壁一起界定構造成接納嬰兒的腔室,所述側壁的所述頂邊部限定所述腔室的開口并且與所述底壁在縱向方向上間隔開,所述框架包括上部和支承構件,所述上部附接至所述側壁的所述頂邊部以用于支承所述圍擋元件,所述支承構件構造成擱置在地面上并且固定至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以支承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所述支承構件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與相應支承端部之間延伸,所述支承端部與所述嬰兒床的所述頂邊部在所述縱向方向上間隔開,所述側壁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嬰兒床包括拉鏈,所述拉鏈與所述側壁相關聯并且構造成被手動致動來使所述嬰兒床在第一構型與第二構型之間轉變,其中,在所述第一構型中所述底壁與所述側壁的所述頂邊部之間的在所述縱向方向上的距離d1小于在所述第二構型中所述底壁與所述側壁的所述頂邊部之間的在所述縱向方向上的距離d2。
附圖說明
現在將參照示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以說明和非限制性的方式給出,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嬰兒床;
-圖2示出了圖1的處于不同操作構型中的嬰兒床;以及
-圖3示出了圖2的嬰兒床的主視圖;
-圖4示出了圖1的嬰兒床的細節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的嬰兒床的不同實施方式;以及
-圖6示出了圖5的處于不同操作構型中的嬰兒床。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根據本發明的可調節嬰兒床總體上以數字1指示。嬰兒床1包括圍擋元件7,該圍擋元件7附接至框架2并且構造成接納嬰兒。
圍擋元件7包括底壁3和側壁4。
側壁4在附接至框架2的頂邊部41與連接至底壁3的底邊部42之間延伸,由此與底壁3一起界定構造成接納嬰兒的腔室。側壁4的頂邊部41限定腔室的開口并且與底壁3在縱向方向x-x上間隔開。優選地,側壁4僅在側壁4的頂邊部41處機械地連接至框架2。
優選地,嬰兒床1包括擱置在底壁3上的床墊(未示出)。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底壁3呈矩形形狀,存在四個側壁4,并且側壁4的頂邊部41呈矩形形狀,其尺寸與底壁3相同。優選地,當使用嬰兒床時,縱向方向x-x與豎向方向一致,并且底表面3在與縱向方向x-x垂直的平面上延伸。
側壁4包括由柔性材料、優選地由紡織物材料制成的至少一部分。優選地,圍擋元件7完全由紡織物材料制成。在這種情況中,側壁4的底邊部42通過連續的紡織物連接至底壁3。側壁4可以包括透明的或半透明部分例如網眼部分,以使得能夠看到內部的嬰兒,并且可以有利于空氣進入嬰兒床1中。
根據替代實施方式,側壁4由紡織物材料制成,然而,底壁3由剛性材料制成,從而對床墊和其上的嬰兒提供更強的支承。替代性地,底壁3可以完全由織物(fabric)制成,例如,由兩層織物制成,在兩層織物之間有用于支承床墊的木質插入件。
框架2包括上部21和支承構件22。支承構件22構造成擱置在地面上,并且固定至框架2的上部21以用于支承框架2的上部21。框架2的上部21附接至側壁4的頂邊部41以用于支承圍擋元件7。
優選地,框架2的上部21限定嬰兒床1的頂邊部,并且側壁4的頂邊部41固定至嬰兒床1的頂邊部。嬰兒床1的頂邊部位于距底壁3的足夠的距離處以防止嬰兒脫離或掉出嬰兒床1。
優選地,支承構件22在框架2的上部21與相應支承端部23之間延伸,支承端部23與嬰兒床1的頂邊部在縱向方向x-x上間隔開。
有利地,本發明的嬰兒床可以采用各種框架類型,可以采用可折疊類型以使嬰兒床折疊成更小的體積并且容易運輸,特別是在側壁和底壁完全由紡織物材料制成時更是如此。
例如,框架2的上部21可以由兩個管狀構件組成,這兩個管狀構件通過兩個接合元件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支承構件22可以是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支承構件21的四個支腿。通過這種布置,嬰兒床1可以通過將支承構件22從框架2的上部移除并且使框架2的上部22的兩個管狀構件旋轉而折疊。在圍擋元件7完全由紡織物材料制成的情況下,容易進行這樣的旋轉。因此,框架2的上部22和圍擋元件7可以例如在袋中運輸。
嬰兒床1包括與側壁4相關聯的拉鏈5。優選地,拉鏈5在側壁4的外部圍繞側壁4延伸。更優選地,拉鏈5包括滑動件和兩個相鄰的限位止動構件,并且拉鏈5圍繞整個側壁4延伸。
拉鏈5構造成手動致動并且在閉合構型與打開構型之間轉變,由此使嬰兒床1在第一構型與第二構型之間轉變,從而使得在第一構型中底壁3與側壁4的頂邊部41之間的在縱向方向x-x上的距離d1小于在第二構型中底壁3與側壁4的頂邊部41之間的在縱向方向x-x上的距離d2。
有利地,嬰兒床1可以在第一構型中對幼兒使用,并且當嬰兒長大時,嬰兒床2可以以第二構型使用,從而為嬰兒提供了在縱向方向x-x上的用于站立的更大的空間。
距離d1和d2可以根據嬰兒床的期望功能以多種方式進行選擇。
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特別如圖1、圖2和圖3中所示的,距離d2等于嬰兒床1的頂邊部與支承構件2的支承端部23之間的在縱向方向x-x上的距離d3。換句話說,當嬰兒床1處于第二構型中時,底壁3靠近地面。根據該實施方式,在第二構型中,嬰兒床1與兒童床相當。
在這里,嬰兒床1優選地包括腳座6,腳座6固定在底壁3下面并且構造成在嬰兒床1處于第二構型時擱置在地面上。因此,在第二構型中,腳座6支承底壁3,然而在第一構型中,側壁4支承底壁3。
在該實施方式中,嬰兒床可以具有例如68cm的高度,即,距離d3為68cm,在這種情況下,d2也為68cm,然而,d1可以是43cm。
根據不同的實施方式,特別如圖5和圖6中所示,距離d2小于距離d3,例如d2等于d3的一半。d1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小于d2。
根據該實施方式,側壁4在第一構型和第二構型中都支承底壁3。
例如,在該實施方式中,如果距離d3為68cm,則距離d2可以為33cm并且距離d1為23cm。
根據一個實施方式,拉鏈5包括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構造成以可移除的方式聯接在一起。優選地,拉鏈5的第二部件52與側壁4的底邊部42相關聯,即,與底壁3的外邊緣相關聯。
在第一構型中,拉鏈5的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穩固地聯接在一起,即,拉鏈5閉合。特別地,當嬰兒床1處于第一構型中時,拉鏈的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必須保持聯接在一起,甚至在靜止或移動的嬰兒的重力作用下也必須保持聯接在一起。
在第二構型中,拉鏈5的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在縱向方向x-x上彼此間隔開,即,拉鏈5打開。
根據優選實施方式,側壁4包括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4。側壁4的第一部分43沿縱向方向x-x在側壁4的頂邊部41與拉鏈5的第一部件51之間延伸。側壁4的第二部分44在拉鏈5的第一部件51與拉鏈5的第二部件52之間延伸。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嬰兒床的細節圖,并且特別示出了在從一個構型轉變成另一個構型期間拉鏈5和側壁4的細節圖。
在第一構型中,底壁3通過閉合的拉鏈5直接連接至側壁4的第一部分43。側壁4的第一部分43沿縱向方向x-x在側壁4的頂邊部41與拉鏈5之間延伸,然而,側壁4的第二部分44在腔室內突出,優選在底壁3上方突出。如果嬰兒床1包括床墊,則在第一構型中,側壁4的第二部分44優選地設置在床墊與底壁3之間。
在第一構型中,在腔的外部上在側壁4的第一部分44與底壁3之間由于閉合的拉鏈5而存在連續性。
在第二構型中,側壁4的第一部分43沿縱向方向x-x在側壁4的頂邊部41與打開的拉鏈5的第一部件51之間延伸,而側壁4的第二部分44沿縱向方向x-x在底壁3與側壁4的第一部分43之間延伸,即,在打開的拉鏈5的第一部件51與打開的拉鏈5的第二部件52之間延伸。
側壁4的第二部分44構造成在從第二構型轉變成第一構型期間折疊在腔室內。側壁4的第二部分44構造成在從第一構型轉變成第二構型期間沿縱向方向x-x在拉鏈5的第一部件51與拉鏈5的第二部件52之間延伸而展開。
為了能夠實施根據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操作,側壁4的至少第二部分44由柔性材料、優選地由紡織物材料制成。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顯然認識到可以在不脫離如下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做出如上所述的多種改變和變型以實現特定需求。例如,拉鏈5可以位于腔內部而非腔外部,另外,拉鏈5的第二部件52可以位于不同于側壁4的底邊部42的高度的高度處,另外,嬰兒床1可以轉變成超過兩個構型,每個構型在側壁4的頂邊部41與底壁3之間具有不同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