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除塵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型渦旋離心分離真空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在世界范圍內,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廣為普及,其方便程度,功能的強大,畫質的精細等深受人們的大力贊賞和喜愛。同時,與過去的膠片照相機和攝像機相比,更加直觀,而且不需要沖洗膠片,大大降低了攝影攝像成本。照相機和攝像機的配件技術也在飛速發展,例如,在攝影攝像行業,人們最重視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其中之一就是鏡頭,拍攝不同的主題,在不同的場景等都需要使用不同的鏡頭,這樣就需要攝影攝像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頻繁地更換鏡頭。以數碼照相機為例,我們知道,照相機的鏡頭與機身后部的感光元件處于同一直線上,當我們更換鏡頭的時候最容易使得灰塵進入機身而附著于感光元件上,使得排出的照片上存在黑點,極大地影響了拍照的質量。因此人們經常自行或者找專業機構定期不定期地對感光元件進行清潔。但是感光元件是攝影器材中最精密的元件之一,如果清潔方法不當,如在清潔過程中用嘴吹氣吹落灰塵等,會使得唾液落在感光元件上,對感光元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很早以前,我們就有了利用洗耳球吹氣的方式清潔攝影器材,但是,也容易造成不小心洗耳球的吹嘴部分觸碰到器材,從而對器材,尤其是對感光元件造成損害。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想到利用吸塵器來清潔,但是對于感光元件來說,需要小尺寸的吸塵器,吸塵器體積小了,必然電機功率不能太大,自然產生的吸力也小,因此,在這個方面的技術亟待開發。
例如,申請號為cn200720149488.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數碼相機影像傳感器用吸塵器,包括殼體和安裝在一端的吸管,殼體內設有控制電路,該電路由電源、開關、電機串聯構成,電機輸出軸上設有葉輪,該葉輪置于殼體與吸管的連接處,在葉輪對應的殼體部位設有濾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器還包括插接在吸管一端的吸頭,該吸頭由軟性材料制成。
使用時,先將兩枚5號aa電池或充電電池裝入電池盒,然后打開數碼相機的電源,將拍攝模式設為m,調教方式設為mf。接著,卸下相機鏡頭,將相機快門速度設為b檔,并按下快門。這時便可打開本實用新型除塵器的電源,讓除塵器的吸頭垂直貼近于影像傳感器ccd或cmos的表面,左右往復輕拭表面1至3次,影響傳感器表面的灰塵便被清除掉。
根據以上描述,結合該專利附圖可知,該實用新型的原理僅為利用電機驅動小葉片產生吸力,而電機僅僅是由兩節5號電池供電,可見其功率非常小,顯然不能真正的清潔干凈感光元件,同時該實用新型的吸管很容易觸碰到感光元件,導致感光元件表面鍍膜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微型渦旋離心分離真空除塵裝置,氣流攜帶污物進入所述裝置后,利用渦旋產生器產生強力渦旋氣流,將污物帶入離心分離腔,最終通過離心力將污物收集到儲污腔中,通過真空腔將干凈的氣流吸入真空腔并經過過濾后從出風口排出;反之排出的氣流可以吹掉污物,從而實現以小體積,簡單的結構,利用產生的渦旋氣流離心分離污物和干凈的氣流,通過排出的氣流吹氣的兩種方式高效除塵的功能。
本發明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渦旋離心分離真空除塵裝置,包括:大致呈圓筒形殼體,所述殼體一端為手柄部,另一端為裝置的進氣口,在所述手柄部的端部設有電源開關,還設有電源線的出口,在所述殼體的內部,從所述裝置進氣口到所述手柄部依次設有儲污腔、離心分離腔、吸塵器電機腔,在所述儲污腔內設有與所述裝置進氣口相連通的風道,所述風道的另一端連接有設置于所述離心分離腔的渦旋產生器,在所述風道的大致中部的所述殼體的內壁設有消靜電環,在所述風道與所述渦旋產生器的連接處的所述殼體的內壁設有密封圈;
所述渦旋產生器為一端具有封閉端的圓筒體,所述圓筒體另一端為封閉端圓盤,開口端與所述風道連接,在所述圓筒體的外壁,靠近所述封閉端側設有兩個螺旋狀風道,且所述螺旋狀風道為中空,所述螺旋狀風道的一端與所述圓筒體連通,另一端為開口;
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的靠近所述離心分離腔的一端設有過濾網支架,通過過濾網罩從所述離心分離腔一側將過濾網扣合于所述過濾網支架;
在所述離心分離腔內部,在所述過濾網罩上設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呈階梯管狀,大管口為真空腔出氣口,與所述過濾網罩連接,小管口為真空腔進氣口;
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內部設有吸塵器電機和用于控制所述吸塵器電機的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線相連接,所述電源開關在所述殼體內部設置于所述控制電路上;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的壁上設有裝置出風口。
進一步的,所述渦旋產生器的所述螺旋狀風道從與所述圓筒體的連通的端部到所述開口,沿所述圓筒體向下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離心分離腔呈大致漏斗狀,所述漏斗狀的小口與所述儲污腔連接,所述漏斗狀的大口與所述吸塵器電機腔連接。
進一步的,在所述離心分離腔與所述儲污腔的接口處形成臺階狀,所述儲污腔外突于所述離心分離腔。
進一步的,所述吸塵器電機、所述真空腔、所述離心分離腔和所述渦旋產生器同軸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采用hepa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儲污腔、所述離心分離腔和所述吸塵器電機腔為分體式。
進一步的,所述儲污腔、所述離心分離腔和所述吸塵器電機腔相互之間為卡口式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進氣口連接多種形狀的吸頭。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出風口連接多種形狀的吹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可手持操作,重量輕;
2.便于安裝、操作和日常維護,除塵效率高,清潔干凈、徹底;
3.吸力大,不易產生阻塞,且能夠通過吸氣和吹氣兩種方式除塵;
4.避免了損傷感光元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裝置的剖面圖。
圖2為所述裝置的正視圖。
圖3為所述渦旋產生器的示意圖。
圖4為所述吸頭的示意圖。
圖中:1-裝置進氣口,2-儲污腔,3-風道,4-消靜電環,5-密封圈,6-渦旋產生器,6-1-圓筒體,6-2-封閉端圓盤,6-3-螺旋狀風道,6-4-開口,7-離心分離腔,8-真空腔進氣口,9-真空腔,10-過濾網罩,11-過濾網,12-過濾網支架,13-吸塵器電機,14-吸塵器電機腔,15-手柄部,16-電源開關,17-電源線,18-裝置出風口,19-吸頭進風管,20-吸頭出風口,21-吸頭擋板,22-吸頭限位機身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所述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大致呈圓筒形殼體,所述殼體一端為手柄部15,另一端為裝置進氣口1,在所述手柄部15的端部設有電源開關16,還設有電源線17的出口,在所述殼體的內部,從所述裝置進氣口1到所述手柄部15依次設有儲污腔2、離心分離腔7、吸塵器電機腔14,在所述儲污腔2內設有與所述裝置進氣口1相連通的風道3,所述風道3的另一端連接有設置于所述離心分離腔7的渦旋產生器6,在所述風道3的大致中部的所述殼體的內壁設有消靜電環4,在所述風道3與所述渦旋產生器6的連接處的所述殼體的內壁設有密封圈5;
如圖3所示,所述渦旋產生器6為一端具有封閉端圓盤6-2的圓筒體6-1,所述圓筒體6-1的另一端為封閉端圓盤6-2,開口端與所述風道3連接,在所述圓筒體6-1的外壁,靠近所述封閉端圓盤6-2側設有兩個螺旋狀風道6-3,且所述螺旋狀風道6-3為中空,所述螺旋狀風道6-3的一端與所述圓筒體6-1連通,另一端為開口;
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的靠近所述離心分離腔7的一端設有過濾網支架12,通過過濾網罩10從所述離心分離腔7一側將過濾網11扣合于所述過濾網支架12;
在所述離心分離腔7內部,在所述過濾網罩10上設有真空腔9,所述真空腔9呈階梯管狀,大管口為真空腔出氣口,與所述過濾網罩10連接,小管口為真空腔進氣口8;
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內部設有吸塵器電機13和用于控制所述吸塵器電機13的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線17相連接,所述電源開關16在所述殼體內部設置于所述控制電路上;在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的壁上設有裝置出風口18。
使用時,按壓所述電源開關16,接通電路,所述吸塵器電機13啟動,產生吸力,使得感光元件上的污物在直線運動的氣流的帶動下,通過所述裝置進氣口1進入所述風道3,當氣流經過所述渦旋產生器6時,首先氣流以直線運動的方式進入所述螺旋產生器6的所述圓筒體6-1內,然后進入所述螺旋狀風道6-3,隨著所述中空部分旋轉著從所述螺旋狀風道6-3的開口噴出后,氣流從直線運動變為螺旋上升運動,從而產生渦旋,帶動污物旋轉上升進入所述離心分離腔7,旋轉上升的氣流產生的離心力,將污物被甩到所述離心分離腔7的內壁上,由于慣性減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污物順勢向下,當遇到從所述螺旋產生器開口向下噴出的氣流產生的向下的渦旋,污物再次被加速落入所述儲污腔2。同時,在所述渦旋氣流上升的過程中,由于所述真空腔9的進氣口較小,周圍的帶有大量污物的渦旋氣流被擋在所述真空腔9的進氣口的周圍,同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污物被甩到所述離心分離腔7的內壁上,從而使得殘留的污物繼續下落到所述儲污腔2內。而由于渦旋中心的離心力幾乎為零,該部分的氣流帶有的污物也極少,此帶有極少污物的氣流繼續螺旋上升進入所述真空腔9的進氣口,并且經過所述過濾網11的過濾后,變為純凈氣流,并從所述出風口18排出。到此為止實現了所述除塵裝置的吸氣除塵功能。用吸氣的方式對感光元件除塵。
當打開所述電源開關16啟動所述吸塵器電機后,當氣流從所述出風口18排除后,可以用來吹掉一般的物品的灰塵,從而實現所述除塵裝置的吹氣除塵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渦旋產生器6的所述螺旋狀風道6-3從與所述圓筒體6-1的連通的端部到所述開口,沿所述圓筒體6-1向下延伸。
上述結構使得直線的氣流經過渦旋產生器6從所述螺旋狀風道6-3后,變為向下噴出的渦旋氣流,使得很多污物直接被噴射到所述儲污腔2中,并且由于這部分污物碰到所述儲污腔2的內壁后,由于離心分離腔7的出口小于儲污腔2,同時阻力抵消了噴射力,使得大部分污物直接落入所述儲污腔2,而不再繼續上升,從而提高了除塵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離心分離腔7呈大致漏斗狀,所述漏斗狀的小口與所述大口徑儲污腔2連接,所述漏斗狀的大口與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連接。
進一步的,在所述離心分離腔7與所述儲污腔2的接口處形成臺階狀,所述儲污腔2外突于所述離心分離腔7。
上述結構的所述儲污腔2的內徑大于所述離心分離腔7接口處的內徑,使得接口處形成臺階狀接口,當污物落入所述儲污腔2后,由于所述接口作用,污物不容易再重新返回所述離心分離腔7,從而更加有效地改善除污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吸塵器電機13與所述離心分離腔7同軸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11采用hepa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儲污腔2、所述離心分離腔7、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為分體式。
進一步的,所述儲污腔2、所述離心分離腔7、所述吸塵器電機腔14相互之間為卡口式連接。
上述分體式結構便于所述裝置的拆裝,清潔,日常維護。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進氣口1連接多種形狀的吸頭。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出風口18連接多種形狀的吹頭。
能夠根據清潔位置、構造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吸頭和吹頭。所述限位裝置能夠避免所述裝置損傷感光元件。所述吸頭,如圖4所示,優選授權公開號為cn204445690u的發明的專利的吸頭。
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