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餐盤清洗機;特別是涉及一種餐盤自動清理方法。
背景技術:
現目前很多學校、企業、工廠等的食堂就餐人數眾多,需要專門設置餐盤回收工位,并且在餐盤回收工位上有配置有很多專門從事回收餐盤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都是人工將餐盤內的剩菜剩飯倒入泔水容器內,再將粗略清理后的餐盤放入收集桶內,之后再集中清洗。由于學校、企業、工廠等食堂人流量大,用餐時間集中,往往會在同一時間有很多人將用餐后的餐盤送到餐盤回收處,餐盤回收工位上的工作人員需要一一的將每一個餐盤內的剩菜剩飯倒入泔水容器進行回收處理,之后再把餐盤放進餐盤收集箱,這會給餐盤回收工位上的工作人員造成很大的工作壓力,這種餐盤回收方試工作效率不高同時勞動強度大,由于前序清理不充分會給后續清洗餐盤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另一方面人工清理時餐盤內的剩菜剩飯容易飛濺,這樣很不衛生。
因此,怎樣才可以解決在餐盤回收過程中工作效率不高、勞動強度大、剩飯剩菜飛濺等問題,成為有待本領域人員考慮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勞動強度、工作效率高的餐盤自動清理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餐盤自動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餐盤設置為鐵質材料制得,設置一個環形的輸送帶,輸送帶內設置鐵磁性材料,從上方將餐盤放置并吸合到輸送帶上,使得輸送帶旋轉經過豎向側面時,餐盤內的食物殘渣自動掉落實現清理,再依靠設置在輸送帶下方的餐盤解除機構解除餐盤固定,使其掉入下方餐盤收集桶內,實現餐盤自動化清理。
這樣,利用磁鐵吸合的原理,使得餐盤能夠在輸送帶上吸合前行,然后在經過輸送帶前側時使得食物殘渣能夠依靠自重掉落,故代替人工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方法優選采用以下的餐盤清洗裝置實現。該裝置包括殼體、連接于殼體一側的主動輪、連接于殼體另一側的從動輪、繞設于主動輪和從動輪上的輸送帶;輸送帶上設置有能夠固定餐盤于其外的餐盤固定裝置,在輸送帶轉動方向前側面的位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盛裝剩菜剩飯的泔水容器,輸送帶下部位置的殼體上還設置有用于解除餐盤固定的餐盤解除機構,餐盤解除機構所在位置的輸送帶正對的下方設置有餐盤收集桶;所述餐盤為鐵質餐盤,所述輸送帶內設置有鐵磁性材料構成能夠吸合固定餐盤于其表面的餐盤固定裝置
本技術方案中,在殼體的兩側分別連接有主動輪和從動輪,輸送帶繞設于主動輪和從動輪上,輸送帶上設置有能夠固定餐盤于其外的餐盤固定裝置,在清理餐盤時,餐盤可放置于輸送帶上,直接靠鐵磁性材料將餐盤吸合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在輸送帶轉動方向前側面的位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盛裝剩菜剩飯的泔水容器,餐盤在經過輸送帶傳動方向前側時餐盤內的剩菜剩飯可傾倒入泔水容器內進行收集處理。輸送帶下部位置的殼體上設置有用于解除餐盤固定的餐盤解除機構,餐盤解除機構所在位置的輸送帶正對的下方設置有餐盤收集桶,餐盤在餐盤解除機構的作用下從輸送帶上脫落進而掉落到餐盤收集桶內,方便收集。本發明結構簡單,結構緊湊,餐盤直接放于輸送帶上,無需其它夾緊結構,餐盤吸附于輸送帶上,傳送平緩可靠,工作效率高,可有效降低使用者勞動強度。
作為優化,在輸送帶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的位置設置有餐盤清洗裝置,所述餐盤清洗裝置包括連接于殼體內側面的且與輸送帶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相鄰的毛刷清理輪,毛刷清理輪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安裝座上的輪盤本體和設置于輪盤本體周向外側表面的刷毛層,刷毛層厚度大于餐盤深度且寬度大于餐盤寬度并用于實現餐盤的清刷處理。
這樣,當輸送帶帶動餐盤旋轉至前側面位置,可以依靠餐盤清洗裝置的毛刷清理輪更好地實現對餐盤的清刷處理。
作為優化,餐盤清洗裝置還包括連接于殼體內側面的且與輸送帶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的下部位置相對的伸縮機構,安裝座固定在伸縮機構的伸出端上,還包括和伸縮機構并列設置在殼體上且正對輸送帶的餐盤檢測開關,餐盤檢測開關和伸縮機構聯動設置。
這樣,可以控制當餐盤位于輸送帶側面上部位置時,伸縮機構處于縮回狀態,使得餐盤清洗裝置和輸送帶之間留出供餐盤內殘渣食物掉下的空間;當餐盤檢測開關檢測到餐盤進入餐盤清洗裝置位置時,再依靠伸縮機構帶動安裝座伸出,實現對餐盤的清理。這樣可以避免食物殘渣掉落到毛刷清理輪上,更好地提高清理的可靠性。清理完畢后伸縮機構向后縮回,避免毛刷清理輪對干凈餐盤的影響。
進一步地,安裝座上還設置有正對輸送皮帶方向設置有噴頭。
這樣,可以依靠噴頭噴出清洗液或清水對餐盤進行清洗,更好地提高清洗效率。
進一步地,噴頭包括正對毛刷清理輪的清理側設置的清洗液噴頭,以及位于安裝座中間位置水平設置的清水噴頭。這樣,清洗時,先依靠清洗液噴頭噴出清洗液供毛刷清理輪對餐盤的清洗。毛刷清理輪清洗完畢后,在伸縮機構縮回的過程中,再啟動清水噴頭,噴出清水對餐盤進行沖洗,從餐盤中部將清洗液殘留物從四周沖出,更好地提高餐盤清洗可靠性。
進一步地,毛刷清理輪和毛刷清理電機傳動相連。這樣能夠靠電機帶動毛刷清理輪旋轉實現主動清洗,提高清洗可靠性。
進一步地,毛刷清理輪包括位于安裝座上下兩側并列設置的兩個,毛刷清理電機能夠帶動兩個毛刷清理輪的清理側相對向外旋轉。這樣可以在毛刷清理輪清洗時,同時將清水噴頭打開,使得清水噴頭噴出的清水在餐盤上從中心往四周流動,使其和毛刷清理輪清洗方向相一致,極大地提高毛刷清理輪的清洗效果。毛刷清理輪清洗完畢后,再伸縮機構回縮過程中,清水噴頭繼續噴水一段時間,將餐盤中部清洗液殘留物從四周沖出。
進一步地,下側位于毛刷清理輪下方位置還具有向輸送帶方向水平延伸出的承托擋板。這樣,餐盤清洗裝置中伸縮機構伸出后,帶動承托擋板運動至餐盤下方,擋住餐盤,避免清洗過程中餐盤掉落,保證清洗的順暢進行。
進一步地承托擋板前端上表面還設置有接觸開關。這樣,接觸開關可以和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相連并實現控制,使得餐盤檢測開關檢測到餐盤進入餐盤清洗裝置位置時,依靠伸縮機構帶動安裝座伸出,承托擋板同時伸出至待清洗餐盤下方,待清洗餐盤和接觸開關接觸后,可以控制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暫停,保持待清洗餐盤靜止不動,此時對餐盤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伸縮機構帶動承托擋板縮回,此時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重新啟動,帶動輸送帶旋轉,將清洗完畢的餐盤往下帶走。極大地提高了整個清洗過程的流暢性和可靠性。
作為優化,所述餐盤解除機構包括相對于外殼固定設置的擋板,擋板平行設置于輸送帶下表面下方,擋板和輸送帶之間留有小于餐盤厚度的間隙。這樣,當餐盤被輸送至餐盤收集桶上方時可自動的脫落至餐盤收集桶內,節約人力。
作為優化,餐盤外表面底部邊緣設置有倒角,擋板正對輸送帶輸送方向的一方為刃口結構,且刃口到輸送帶外表面的距離小于倒角高度;餐盤收集桶位于擋板刃口前側下方。
這樣,方便擋板上設有的刃口插入輸送帶外表面與餐盤的底面之間將餐盤刮落。
作為優化,所述餐盤解除機構包括電磁鐵,電磁鐵用于對輸送帶上的餐盤提供向下的鐵磁吸合力。
這樣,電磁鐵通電后直接抵消輸送帶的鐵磁吸合力,使得餐盤向下掉入到餐盤收集桶內,方便可靠且結構簡單。電磁鐵可以和擋板配合使用,更好地提高餐盤接觸使其從輸送帶掉落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電磁鐵為環形且設置于餐盤收集桶上端口處。這樣,可以更好地對進入餐盤收集桶上方的餐盤施加向下的吸引力,使得餐盤更好地掉落到餐盤收集桶內。
作為優化所述泔水容器正對餐盤運動方向的一側外壁還向上設置有用于對餐盤計數的紅外計數器。這樣,工作人員從紅外計數器上讀取餐盤收集桶內餐盤的數量,當數量達到預定個數時,便于及時進行更換餐盤收集桶。
作為優化,所述殼體對毛刷清理輪和輸送帶均形成半包圍結構,輸送帶上部表面露出于殼體形成供餐盤置入的區域。這樣,一方面,在毛刷清理輪對餐盤進行清理時剩菜剩飯不會飛濺到殼體以外的區域,清理物可隨著半包圍結構滑落至泔水容器內;另一方面,殼體對毛刷清理輪形成半包圍結構可避免毛刷清理輪外漏,可降低安全隱患;殼體對輸送帶形成半包圍結構,輸送帶裸露的部分少,可降低安全隱患,操作更加安全。
作為優化,所述從動輪至少為兩個并且從動輪沿殼體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輸送帶在殼體的高度方向上的位于兩個從動輪之間的部分形成位于餐盤清洗裝置內側的豎直平滑段,所述平滑段與毛刷清理輪之間形成用于對餐盤進行清理的清理通道。
這樣,餐盤在平滑段時與毛刷清理輪的水平距離始終保持一致,清理更加的平穩,有利于保證清洗質量,清洗時間也更長;毛刷清理輪至少為兩個,能夠提高清洗效率,清洗更充分質量更高。
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代替人工實現餐盤的自動清理以及清洗,能夠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的餐盤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時:一種餐盤自動清理方法,其特點在于:將餐盤設置為鐵質材料制得,設置一個環形的輸送帶,輸送帶內設置鐵磁性材料,從上方將餐盤放置并吸合到輸送帶上,使得輸送帶旋轉經過豎向側面時,餐盤內的食物殘渣自動掉落實現清理,再依靠設置在輸送帶下方的餐盤解除機構解除餐盤固定,使其掉入下方餐盤收集桶內,實現餐盤自動化清理。
這樣,利用磁鐵吸合的原理,使得餐盤能夠在輸送帶上吸合前行,然后在經過輸送帶前側時使得食物殘渣能夠依靠自重掉落,故代替人工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方法實施時采用以下的餐盤清洗裝置實現。該裝置如圖1-2所示,包括殼體1、連接于殼體1一側的主動輪2、連接于殼體1另一側的從動輪3、繞設于主動輪2和從動輪3上的輸送帶4;輸送帶4上設置有能夠固定餐盤于其外的餐盤固定裝置41,在輸送帶4轉動方向前側面的位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盛裝剩菜剩飯的泔水容器5,輸送帶4下部位置的殼體1上還設置有用于解除餐盤固定的餐盤解除機構6,餐盤解除機構所在位置的輸送帶正對的下方設置有餐盤收集桶7。
該裝置中,在殼體的兩側分別連接有主動輪和從動輪,輸送帶繞設于主動輪和從動輪上,輸送帶上設置有能夠固定餐盤于其外的餐盤固定裝置,在清理餐盤時,餐盤可放置于輸送帶上,直接將餐盤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在輸送帶轉動方向前側面的位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盛裝剩菜剩飯的泔水容器,餐盤在經過輸送帶傳動方向前側時餐盤內的剩菜剩飯可傾倒入泔水容器內進行收集處理。輸送帶下部位置的殼體上設置有用于解除餐盤固定的餐盤解除機構,餐盤解除機構所在位置的輸送帶正對的下方設置有餐盤收集桶,餐盤在餐盤解除機構的作用下從輸送帶上脫落進而掉落到餐盤收集桶內,方便收集。本發明結構簡單,結構緊湊,餐盤直接放于輸送帶上,無需其它夾緊結構,餐盤吸附于輸送帶上,傳送平緩可靠,工作效率高,可有效降低使用者勞動強度。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在輸送帶4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的位置設置有餐盤清洗裝置,所述餐盤清洗裝置包括連接于殼體內側面的且與輸送帶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相鄰的毛刷清理輪82,毛刷清理輪82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安裝座8上的輪盤本體和設置于輪盤本體周向外側表面的刷毛層,刷毛層厚度大于餐盤深度且寬度大于餐盤寬度并用于實現餐盤的清刷處理。
這樣,當輸送帶帶動餐盤旋轉至前側面位置,可以依靠餐盤清洗裝置的毛刷清理輪更好地實現對餐盤的清刷處理。
其中,餐盤清洗裝置還包括連接于殼體內側面的且與輸送帶轉動方向的前側面的下部位置相對的伸縮機構81,安裝座固定在伸縮機構的伸出端上,還包括和伸縮機構81并列設置在殼體上且正對輸送帶的餐盤檢測開關84,餐盤檢測開關和伸縮機構聯動設置。
這樣,可以控制當餐盤位于輸送帶側面上部位置時,伸縮機構處于縮回狀態,使得餐盤清洗裝置和輸送帶之間留出供餐盤內殘渣食物掉下的空間;當餐盤檢測開關檢測到餐盤進入餐盤清洗裝置位置時,再依靠伸縮機構帶動安裝座伸出,實現對餐盤的清理。這樣可以避免食物殘渣掉落到毛刷清理輪上,更好地提高清理的可靠性。清理完畢后伸縮機構向后縮回,避免毛刷清理輪對干凈餐盤的影響。
其中,安裝座上還設置有正對輸送皮帶方向設置有噴頭。
這樣,可以依靠噴頭噴出清洗液或清水對餐盤進行清洗,更好地提高清洗效率。
其中,噴頭包括正對毛刷清理輪的清理側設置的清洗液噴頭85,以及位于安裝座中間位置水平設置的清水噴頭83。這樣,清洗時,先依靠清洗液噴頭噴出清洗液供毛刷清理輪對餐盤的清洗。毛刷清理輪清洗完畢后,在伸縮機構縮回的過程中,再啟動清水噴頭,噴出清水對餐盤進行沖洗,從餐盤中部將清洗液殘留物從四周沖出,更好地提高餐盤清洗可靠性。
其中,毛刷清理輪82和毛刷清理電機(圖中未畫出)傳動相連。這樣能夠靠電機帶動毛刷清理輪旋轉實現主動清洗,提高清洗可靠性。
其中,毛刷清理輪82包括位于安裝座上下兩側并列設置的兩個,毛刷清理電機能夠帶動兩個毛刷清理輪的清理側相對向外旋轉。(實施時,可以依靠齒輪機構傳動,實現兩個毛刷清理輪清理側的相對向外旋轉控制)這樣可以在毛刷清理輪清洗時,同時將清水噴頭打開,使得清水噴頭噴出的清水在餐盤上從中心往四周流動,使其和毛刷清理輪清洗方向相一致,極大地提高毛刷清理輪的清洗效果。毛刷清理輪清洗完畢后,再伸縮機構回縮過程中,清水噴頭繼續噴水一段時間,將餐盤中部清洗液殘留物從四周沖出。
其中,下側位于毛刷清理輪下方位置還具有向輸送帶方向水平延伸出的承托擋板86。這樣,餐盤清洗裝置中伸縮機構伸出后,帶動承托擋板運動至餐盤下方,擋住餐盤,避免清洗過程中餐盤掉落,保證清洗的順暢進行。
其中,承托擋板86前端上表面還設置有接觸開關87。這樣,接觸開關可以和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相連并實現控制,使得餐盤檢測開關檢測到餐盤進入餐盤清洗裝置位置時,依靠伸縮機構帶動安裝座伸出,承托擋板同時伸出至待清洗餐盤下方,待清洗餐盤和接觸開關接觸后,可以控制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暫停,保持待清洗餐盤靜止不動,此時對餐盤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伸縮機構帶動承托擋板縮回,此時輸送帶的主動輪的電機重新啟動,帶動輸送帶旋轉,將清洗完畢的餐盤往下帶走。極大地提高了整個清洗過程的流暢性和可靠性。
當然具體實施時,伸縮裝置可以是液壓缸、氣缸或電子推桿,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餐盤為鐵質餐盤,所述輸送帶4內設置有鐵磁性材料構成能夠吸合固定餐盤于其表面的餐盤固定裝置41。這樣,輸送帶內設置有鐵磁性材料,并且能夠將餐盤固定在輸送帶的表面,輸送帶在傳動過程中更加的平穩,對餐盤的清理更加的徹底,清理質量更加穩定。當然具體實施時,可在輸送帶上表面設置多個夾持裝置,利用夾持裝置將餐盤進行固定,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
其它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餐盤固定裝置41還可以為固定設置在輸送帶4外表面的多個吸盤,吸盤間隔排布在輸送帶上且開口向外設置。這樣,在輸送帶外表面上設置多個用于吸附餐盤的吸盤,餐盤吸附在吸盤上不易脫落,方便后續清理,并且采用吸盤結構簡單可靠。當然具體實施時,可以是塑料的真空吸盤,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另外,具體實施時,吸盤還可以和輸送帶內設置的鐵磁性材料配合使用,共同提高對餐盤的固定效果。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餐盤解除機構包括相對固定設置在外殼1上的擋板6,擋板平行設置于輸送帶4下表面下方,擋板和輸送帶4之間留有小于餐盤厚度的間隙。這樣,當餐盤被輸送至餐盤收集桶上方時可自動的脫落至餐盤收集桶內,節約人力。本實施方案中,擋板6靠支架固定在餐盤收集桶后側上方。方便其安裝固定并完成和餐盤收集桶的配合。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如圖1所示,餐盤外表面底部邊緣設置有倒角,擋板正對輸送帶輸送方向的一方為刃口結構,且刃口到輸送帶4外表面的距離小于倒角高度;餐盤收集桶位于擋板刃口前側下方。
這樣,方便擋板上設有的刃口插入輸送帶外表面與餐盤的底面之間將餐盤刮落。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餐盤解除機構包括電磁鐵10,電磁鐵10用于對輸送帶上的餐盤提供向下的鐵磁吸合力。
這樣,電磁鐵通電后直接抵消輸送帶的鐵磁吸合力,使得餐盤向下掉入到餐盤收集桶內,方便可靠且結構簡單。電磁鐵可以和擋板配合使用,更好地提高餐盤接觸使其從輸送帶掉落的可靠性。
其中,電磁鐵10為環形且設置于餐盤收集桶7上端口處。這樣,可以更好地對進入餐盤收集桶上方的餐盤施加向下的吸引力,使得餐盤更好地掉落到餐盤收集桶內。
其中,所述餐盤收集桶正對餐盤運動方向的一側外壁還向上設置有用于對餐盤計數的紅外計數器9。這樣,工作人員從紅外計數器上讀取餐盤收集桶內餐盤的數量,當數量達到預定個數時,再進行更換餐盤收集桶。當然具體實施時,可在殼體上連接一控制器,控制器與紅外計數器電連接,紅外計數器可將計數信息反饋到控制器,當計數達到預設的數值,控制器報警,提醒操作者更換餐盤收集桶,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殼體1對毛刷清理輪82和輸送帶4均形成半包圍結構,輸送帶4上部表面露出于殼體形成供餐盤置入的區域。這樣,一方面,在毛刷清理輪對餐盤進行清理時剩菜剩飯不會飛濺到殼體以外的區域,清理物可隨著半包圍結構滑落至泔水容器內;另一方面,殼體對毛刷清理輪形成半包圍結構可避免毛刷清理輪外漏,可降低安全隱患;殼體對輸送帶形成半包圍結構,輸送帶裸露的部分少,可降低安全隱患,操作更加安全。當然具體實施時,可在毛刷清理輪相應的位置連接一罩殼將其罩住,在殼體的上部增設一殼蓋,預留出放餐盤的通孔,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
本具體實施方案中,如圖1所示,所述從動輪3至少為兩個并且從動輪3沿殼體1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輸送帶4在殼體1的高度方向上的位于兩個從動輪3之間的部分形成位于餐盤清洗裝置內側的豎直平滑段,所述平滑段與毛刷清理輪82之間形成用于對餐盤進行清理的清理通道。這樣,餐盤在平滑段時與毛刷清理輪的水平距離始終保持一致,清理更加的平穩,有利于保證清洗質量,清洗時間也更長;毛刷清理輪至少為兩個,能夠提高清洗效率,清洗更充分質量更高。當然具體實施時,兩個從動輪所在的直線可以與水平方向呈一銳角,方便餐盤的粗清理,同樣屬于本裝置可實施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