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家紡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洗枕芯。
背景技術:
傳統的枕芯以開松狀滌綸短纖為填充料,洗滌時,枕芯在洗衣機滾筒內滾動后,填充料會發生纏繞、變型、收縮、斷棉等現象,影響枕芯的外觀及使用性能。所以,這類枕芯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不水洗,其中的有害細菌及物質難以通過水洗去除,影響了枕芯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洗枕芯,先將普通開松狀滌綸短纖與低熔點滌綸纖維制作成片狀纖維,然后,再將片狀纖維切割成塊狀后,填入內部分割成若干胞腔的枕芯殼,由于塊狀纖維在洗滌過程中,有效克服了上述纏繞、變型、收縮、斷棉等現象,實現了枕芯的可水洗性。
技術方案:一種水洗枕芯,包括枕芯殼和枕芯;
所述枕芯殼包括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和下層之間通過周邊立襯縫成六面立體的枕芯殼,所述枕芯殼內設有若干個滌綸網孔立襯,所述滌綸網孔立襯將枕芯殼內部分成若干個獨立胞腔,每個胞腔之間在同一個位置留有邊長為1.5-2cm的水流孔,所述胞腔內根據使用功能分配枕芯;
所述枕芯為滌綸片狀棉,所述滌綸片狀棉由開松狀滌綸短纖與低熔點滌綸纖維混合后,梳理鋪成絮狀后焙烘而成的片狀纖維;所述片狀纖維裁割成如下規格:邊長為1-1.5cm的正方體,重量為600-800g。
作為優化:所述枕芯殼使用的面料是由梭織面料與定型棉絎縫成的復合面料,所述定型棉為120-150g/m2。
作為優化:所述枕芯殼的規格為:48*74cm的長方體。
有益效果:本發明生產出的枕芯利于水流通過,易于清洗,不會產生開松狀滌綸短纖存在的纏繞、變型、收縮、斷棉等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的枕芯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枕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水洗枕芯,包括枕芯殼1和枕芯2。所述枕芯殼1包括上層11和下層12,所述上層11和下層12之間通過周邊立襯13縫成六面立體的枕芯殼1,所述枕芯殼1內設有若干個滌綸網孔立襯14,所述滌綸網孔立襯14將枕芯殼1內部分成若干個獨立胞腔15,每個胞腔15之間在同一個位置留有邊長為1.5-2cm的水流孔16,所述胞腔15內根據使用功能分配枕芯2。所述枕芯2為滌綸片狀棉21,所述滌綸片狀棉21由開松狀滌綸短纖與低熔點滌綸纖維混合后,梳理鋪成絮狀后焙烘而成的片狀纖維;所述片狀纖維裁割成如下規格:邊長為1-1.5cm的正方體,重量為600-800g。所述枕芯殼1使用的面料是由梭織面料與定型棉絎縫成的復合面料,所述定型棉為120-150g/m2。所述枕芯殼1的規格為:48*74cm的長方體。
本發明的制作過程如下:先將梭織面料與120-150g/m2定型棉絎縫成復合面料,絎縫單元為邊長為3-5cm的四邊形,定型棉為普通開松狀滌綸短纖與低熔點滌綸纖維混合后,梳理鋪成絮狀后焙烘而成的片狀纖維。然后,將其裁成2塊長方形面料,并縫合成48*74cm的枕芯殼備用;復合面料可以有效防止定型棉立方體顆粒所導致的外觀凹凸不平的外觀缺陷。
上述枕芯殼,內部以滌綸網孔面料為立襯,將枕芯殼分割成若干個獨立胞腔,每個胞腔之間在同一個位置留有邊長為1.5-2cm的水流孔。
開松狀滌綸短纖與低熔點滌綸纖維制作成片狀纖維,裁割成邊長為1-1.5的正方體600-800g,充入內部分割成若干胞腔的枕芯殼后,封口,每一列的填充量可根據使用功能進行分配。這類正方體裝入網孔狀面料為立襯的枕芯殼以后,利于水流通過,易于清洗,不會產生開松狀滌綸短纖存在的纏繞、變型、收縮、斷棉等現象。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
本技術:
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