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小家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帶攪拌裝置的防溢養生壺。
背景技術:
目前,養生壺已經成為居家生活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家用電器,人們喜歡用養生壺來煮養生茶、煲粥或者烹煮藥膳等。市場上現有的養生壺絕大部分都沒有設置攪拌裝置,因此當用養生壺來煮養生茶、煲粥或者烹煮藥膳時,尤其是烹煮較粘稠的食物時,養生壺的壺底容易出現糊底現象,影響養生壺中烹煮物的口味,而且在養生壺使用后也很難清洗壺底。而有些東西煮的時間需要的比較長,人們不可能一直守在養生壺旁邊,所以在養生壺反復煮東西的過程中,又很容易出現沸騰從而導致水從養生壺內溢出的問題。煮東西時水溢出不僅影響煮的效果,而且影響養生壺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如果溢出的水進入底座與電路部分接觸,就會出現短路,甚至會引起火災等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帶攪拌裝置的防溢養生壺。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可以有效避免養生壺烹煮過程中的糊底問題,又可以有效防止人們在使用養生壺煮東西時,養生壺內的水因為沸騰而溢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攪拌裝置的防溢養生壺,其中,包括壺身、底座和攪拌裝置,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壺身的放置區以及用于給所述攪拌裝置充電的無線充電座,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所述無線充電座上,攪拌裝置能固定在所述壺身頂部對壺身內的液體進行攪拌,所述攪拌裝置上設有防溢檢測探頭,所述底座內設有主控制電路板,所述攪拌裝置能與所述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所述攪拌裝置能固定在所述壺身頂部對壺身內的液體進行攪拌,所以當養生壺中的烹煮物在烹煮過程中需要攪拌時,直接將攪拌裝置固定在壺身頂部,然后啟動攪拌裝置,就可以邊烹煮邊攪拌,可有效避免壺身底部附近的烹煮物在烹煮過程中長時間與壺身底部接觸而出現糊底的問題。攪拌裝置不使用時,就放在無線充電座上,無線充電座會給攪拌裝置充電。
本發明中,攪拌裝置上設有防溢檢測探頭,且所述攪拌裝置能與所述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這樣當在養生壺壺身內加入水和其他東西進行烹煮,并且將攪拌裝置固定在壺身頂部進行攪拌時,剛開始壺身內的液面是低于防溢檢測探頭的,也就是說液面接觸不到防溢檢測探頭;當烹煮到一定時間后,水沸騰了,液面開始翻滾,隨著繼續加熱,液面翻滾的更加厲害,當液面翻滾的與防溢檢測探頭相接觸時,防溢檢測探頭就會通過攪拌裝置向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傳送一個檢測到液面的信號,當主控制電路板接收到該檢測信號后,它就會控制養生壺停止加熱或者減小加熱功率,這樣壺身內的液體就會慢慢停止沸騰,液面也會隨之下降,當液面離開防溢檢測探頭后,防溢檢測探頭就會向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傳送一個未檢測到液面的信號,主控制電路板接收到該檢測信號后,就會控制養生壺繼續正常加熱,如此循環往復。通過這樣的設計,當壺身內的液體沸騰后,液面即將達到能夠溢出的高度時,主控制電路板就會控制養生壺停止加熱或者減小加熱功率,因此就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們在使用養生壺煮東西時,養生壺內的液體因為沸騰而溢出的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主殼體,所述主殼體內設有鋰電池、第一從控制電路板、第一耦合線圈和電動馬達,所述防溢檢測探頭設在所述主殼體的底部,所述鋰電池、第一耦合線圈、電動馬達以及防溢檢測探頭均與所述第一從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鋰電池為第一從控制電路板和電動馬達提供電能,所述第一從控制電路板能與所述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防溢檢測探頭反饋的信息就是通過第一從控制電路板傳送給主控制電路板的,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軸穿出到主殼體底部之外,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軸上可拆卸裝設有攪拌桿,這樣,在壺身內烹煮的食物需要切碎或粉碎時,可以將攪拌桿換成粉碎刀攪拌組件,這樣既可以實現攪拌功能,又可以實現切碎、粉碎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主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下殼體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上殼體上,所述上殼體的外徑大于所述下殼體的外徑。所述壺身頂部設有壺蓋,所述壺蓋包括內蓋和外蓋,所述外蓋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內蓋蓋合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與所述下殼體的外徑相適配。這樣,在需要用攪拌裝置時,可以很方便的將攪拌裝置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上。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充電座內設有第二從控制電路板和與所述第一耦合線圈耦合的第二耦合線圈,所述第二耦合線圈與所述第二從控制電路板連接,所述第二從控制電路板與所述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無線充電座上設有用于放置所述攪拌裝置的充電槽。這樣,將攪拌裝置放入充電槽后,第一耦合線圈和第二耦合線圈會發生磁感應,在第一耦合線圈中產生電流,第一耦合線圈通過第一從控制電路板給鋰電池充電。當然,無線充電座也可以不直接設置在底座上,而是設置成獨立放置在底座一側,這樣只要用一個電源插頭將外部電源和第二從控制電路板連接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與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設有用于控制第一從控制電路板與主控制電路板通訊的攪拌按鈕,所述底座內設有時間控制模塊,所述時間控制模塊與所述主控制電路板連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設有定時按鈕,所述定時按鈕與所述時間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控制面板上還設有功能選擇按鈕和功率調節旋鈕。當攪拌裝置固定在第一通孔上之后,按下攪拌按鈕,所述第一從控制電路板與主控制電路板之間即完成配對,可以進行無線通訊了,即啟動了攪拌裝置;再通過調節定時按鈕,則可以選擇攪拌裝置的工作模式,攪拌裝置的工作模式包括常開,也就是整個烹煮過程中一直攪拌,還包括間隔式攪拌,也就是在烹煮過程中,每間隔一段固定時間攪拌一次;通過功能選擇按鈕可以根據壺身內烹煮的食物來選擇對應的加熱模式,功率調節旋鈕可以調節養生壺加熱功率的大小。
本發明中,養生壺的加熱方式包括以下兩種,第一種是,所述放置區設有子芯電連接器,子芯電連接器與所述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壺身底部設有加熱盤,所述加熱盤底部設有與所述子芯電連接器配合的母芯電連接器,母芯電連接器與所述加熱盤電連接,壺身通過子芯電連接器與母芯電連接器的配合與底座連接起來;所述主控制電路板控制加熱盤加熱來對養生壺壺身內的食物進行烹煮。
第二種是,所述放置區設有電磁加熱裝置,電磁加熱裝置與所述底座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壺身放置在所述電磁加熱裝置上,主控制電路板控制電磁加熱裝置加熱來對養生壺壺身內的食物進行烹煮。
進一步的,所述壺身側壁上設有把手,方便壺身的拿取。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一電源插頭,用于連接電源給底座供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養生壺上設計了攪拌裝置,攪拌裝置包括不同的工作模式,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攪拌裝置合適的工作模式,有效的避免養生壺烹煮過程中的糊底現象。
2、本發明在攪拌裝置上設置了防溢檢測探頭,可以有效防止人們在使用養生壺煮東西時,養生壺內的液體因為沸騰而溢出的問題,且防溢檢測探頭與主控制電路板之間為無線通訊,不需要復雜的線路。
3.本發明在攪拌裝置內設置了鋰電池,攪拌裝置的運行由其內部的鋰電池提供電能,并為攪拌裝置設置了配套的無線充電座,使得攪拌裝置的使用更方便、更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使用攪拌裝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壺身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壺身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攪拌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攪拌裝置的縱向剖面圖。
圖8是本發明底座的縱向剖面圖。
圖9是本發明壺蓋的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帶攪拌裝置3的防溢養生壺,其中,包括壺身1、底座2和攪拌裝置3,底座2上設有用于放置壺身1的放置區4以及用于給攪拌裝置3充電的無線充電座5,攪拌裝置3置于無線充電座5上,攪拌裝置3能固定在壺身1頂部對壺身1內的液體進行攪拌,攪拌裝置3上設有防溢檢測探頭31,底座2內設有主控制電路板,攪拌裝置3能與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攪拌裝置3能固定在壺身1頂部對壺身1內的液體進行攪拌,所以當養生壺中的烹煮物在烹煮過程中需要攪拌時,直接將攪拌裝置3固定在壺身1頂部,然后啟動攪拌裝置3,就可以邊烹煮邊攪拌,可有效避免壺身1底部附近的烹煮物在烹煮過程中長時間與壺身1底部接觸而出現糊底的問題。攪拌裝置3不使用時,就放在無線充電座5上,無線充電座5會給攪拌裝置3充電。
本實施例中,攪拌裝置3上設有防溢檢測探頭31,且攪拌裝置3能與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這樣當在養生壺壺身1內加入水和其他東西進行烹煮,并且將攪拌裝置3固定在壺身1頂部進行攪拌時,剛開始壺身1內的液面是低于防溢檢測探頭31的,也就是說液面接觸不到防溢檢測探頭31;當烹煮到一定時間后,水沸騰了,液面開始翻滾,隨著繼續加熱,液面翻滾的更加厲害,當液面翻滾的與防溢檢測探頭31相接觸時,防溢檢測探頭31就會通過攪拌裝置3向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傳送一個檢測到液面的信號,當主控制電路板接收到該檢測信號后,它就會控制養生壺停止加熱或者減小加熱功率,這樣壺身1內的液體就會慢慢停止沸騰,液面也會隨之下降,當液面離開防溢檢測探頭31后,防溢檢測探頭31就會向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傳送一個未檢測到液面的信號,主控制電路板接收到該檢測信號后,就會控制養生壺繼續正常加熱,如此循環往復。通過這樣的設計,當壺身1內的液體沸騰后,液面即將達到能夠溢出的高度時,主控制電路板就會控制養生壺停止加熱或者減小加熱功率,因此就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們在使用養生壺煮東西時,養生壺內的液體因為沸騰而溢出的問題。
如圖6和圖7所示,攪拌裝置3包括主殼體32,主殼體32內設有鋰電池33、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第一耦合線圈35和電動馬達36,防溢檢測探頭31設在主殼體32的底部,鋰電池33、第一耦合線圈35、電動馬達36以及防溢檢測探頭31均與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電連接,鋰電池33為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和電動馬達36提供電能,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能與主控制電路板進行無線通訊,防溢檢測探頭31反饋的信息就是通過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傳送給主控制電路板的,電動馬達36的輸出軸穿出到主殼體32底部之外,電動馬達36的輸出軸上可拆卸裝設有攪拌桿37,這樣,在壺身1內烹煮的食物需要切碎或粉碎時,可以將攪拌桿37換成粉碎刀攪拌組件,這樣既可以實現攪拌功能,又可以實現切碎、粉碎功能。
如圖6、圖7和圖9所示,主殼體32包括上殼體321和下殼體322,下殼體322通過螺釘固定在上殼體321上,上殼體321的外徑大于下殼體322的外徑。壺身1頂部設有壺蓋6,壺蓋6包括內蓋61和外蓋62,外蓋62上設有第一通孔63,內蓋61蓋合在第一通孔63上,第一通孔63的直徑與下殼體322的外徑相適配。這樣,在需要用攪拌裝置3時,可以很方便的將攪拌裝置3固定在第一通孔63上。
如圖8所示,無線充電座5內設有第二從控制電路板52和與第一耦合線圈35耦合的第二耦合線圈53,第二耦合線圈53與第二從控制電路板52連接,第二從控制電路板52與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無線充電座5上設有用于放置攪拌裝置3的充電槽51。這樣,將攪拌裝置3放入充電槽51后,第一耦合線圈35和第二耦合線圈53會發生磁感應,在第一耦合線圈35中產生電流,第一耦合線圈35通過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給鋰電池33充電。
如圖1到圖3所示,底座2上設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與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控制面板21上設有用于控制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與主控制電路板通訊的攪拌按鈕22,底座2內設有時間控制模塊,時間控制模塊與主控制電路板連接,控制面板21上設有定時按鈕23,定時按鈕23與時間控制模塊連接,控制面板21上還設有功能選擇按鈕24和功率調節旋鈕25。當攪拌裝置3固定在第一通孔63上之后,按下攪拌按鈕22,第一從控制電路板34與主控制電路板之間即完成配對,可以進行無線通訊了,即啟動了攪拌裝置3;再通過調節定時按鈕23,則可以選擇攪拌裝置3的工作模式,攪拌裝置3的工作模式包括常開,也就是整個烹煮過程中一直攪拌,還包括間隔式攪拌,也就是在烹煮過程中,每間隔一段固定時間攪拌一次;通過功能選擇按鈕24可以根據壺身1內烹煮的食物來選擇對應的加熱模式,功率調節旋鈕25可以調節養生壺加熱功率的大小。
如圖3到圖5所示,放置區4設有子芯電連接器41,子芯電連接器41與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壺身1底部設有加熱盤7,加熱盤7底部設有與子芯電連接器41配合的母芯電連接器8,母芯電連接器8與加熱盤7電連接,壺身1通過子芯電連接器41與母芯電連接器8的配合與底座2連接起來;主控制電路板控制加熱盤7加熱來對養生壺壺身1內的食物進行烹煮。
如圖1到圖5所示,壺身1側壁上設有把手9,方便壺身1的拿取。底座2上設有第一電源插頭,用于連接電源給底座2供電。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類似,其區別在于,養生壺的加熱方式不同,本實施例中,放置區4設有電磁加熱裝置,電磁加熱裝置與底座2內的主控制電路板電連接,壺身1放置在電磁加熱裝置上,主控制電路板控制電磁加熱裝置加熱來對養生壺壺身1內的食物進行烹煮。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類似,其區別在于,本實施例中,無線充電座5不直接設置在底座2上,而是設置成獨立的,放置在底座2一側,無線充電座5上設有用于將外部電源和第二從控制電路板52連接起來的第二電源插頭。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