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兩種產品,一種是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由床體和小床組合而成,小床既能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取出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床體組合一起使用。而另一種產品則是小床作為嬰幼兒用床單獨存在時,具有減少螨蟲寄生,以及方便清洗、且清洗后易于抹干風干(短時間內就可以再使用)的優點。
背景技術:
很多家長會在嬰幼兒出生后在父母床邊放一個嬰幼兒用床,0-3歲或更大一些的嬰幼兒在嬰幼兒用床上睡眠能避免很多和大人睡一床產生的問題:大人睡眠時可能會無意識的壓傷嬰幼兒、雙方容易受對方的干擾影響睡眠質量等等。但稍大一點的嬰幼兒可能會不愿意睡在嬰幼兒用床上,或者不愿意長期與父母分開床睡。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具體為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的一部分——小床——既能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取出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床體組合一起使用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包括有床體,其特征是,還包括有小床,所述小床由框架和支承層組成,所述支承層與框架固定連接,所述的小床可拆卸地與床體固定連接,或者所述的床體包括有支承機構,小床直接放置于支承機構上或小床可拆卸地與支承機構固定連接,或者所述的床體包括有床板,小床直接放置于床板上,或者所述的床體包括有搖桿,小床可拆卸地與搖桿成搖床式活動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小床可以方便的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取出,例如放到大人床上使用,讓嬰幼兒在小床上睡而大人在旁邊陪睡(大人也是睡在大人床上),當嬰幼兒入睡之后再提起小床(連嬰幼兒一起)放入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直接用手抱起睡著的嬰幼兒的動作過大而弄醒嬰幼兒。另一方面,當然嬰幼兒也可以就此與大人同時睡大人床上(幼兒睡在小床),這樣也能較好的避免或減少前述的大人壓傷嬰幼兒等各種問題。
另一方面,所述框架和支承層可以成四邊矩形或大致成四邊矩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圓形或大致成圓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橢圓形或大致成橢圓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
另一方面,所述支承層材料可以是木板。
另一方面,為減少螨蟲寄生,所述支承層材料可以用布、網布、金屬材質制成的網或塑料材質制成的網(例如特斯林網布)等制成。由于小床的支承層具有柔軟性,即使支承層處于繃緊狀態地與小床的框架固定連接,也只是一定程度的繃緊,只需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就行,所以具有較佳的柔軟性。也就是說,即使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其小床上不放置床墊,嬰幼兒直接睡在小床上,也能讓嬰幼兒感到和床墊一樣的柔軟舒適,從而節省了配置枕頭、床墊的費用。另一方面,這些材料具有螨蟲不易寄生或減少寄生的特點,而且由于無需配置枕頭、床墊這些易于寄生螨蟲的物件,即使支承層能寄生也只有少部分螨蟲,且由于易于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取出小床以方便清洗、且清洗后易于抹干風干(短時間內就可以再使用),故其衛生狀況得到改善。
發明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除了具有前述的小床——既能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取出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床體組合一起使用的優點外,還具有減少螨蟲寄生、易于取出小床、方便清洗和風干小床(短時間內就可以再使用)、小床柔軟舒適、無需配備枕頭床墊以節省成本的優點。
在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為實現上述的功能和效果,所述的小床為以下方式之一:
a)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框架包含2個或4個邊框,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所述的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表面帶有夾板,優選為上表面帶有夾板,支承層的外邊處于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和夾板之間,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分別有2個或以上對應的孔,鉚釘或螺釘或螺栓穿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對應的孔,使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固定連接,從而使支承層的外邊被夾緊,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當夾板位于邊框的上表面時,由于平鋪開的支承層處于夾板和邊框之間,因此夾板比支承層高,夾板就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當夾板位于邊框的外側面或底面或內側面時,支承層的外邊依次包裹住邊框的上表面、外側面、底面、內側面等,支承層處于小床的最頂面,由于沒有夾板的占用位置,使得小床頂面的平鋪面積最大化,嬰幼兒睡眠空間得到擴大。當其支承層的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時,能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因夾板與邊框夾緊支承層的不牢固而產生的支承層滑移,如果支承層相對邊框產生滑移則支承層的支撐部難以保證能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所述的凸起狀的縫合部,內有條狀物時,能更好的保證其縫合部處于凸起狀態。
b)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框架包含2個或4個邊框,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包裹部、支撐部,所述的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表面帶有夾板,優選為上表面帶有夾板,支承層的外邊處于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和夾板之間,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分別有2個或以上對應的孔,鉚釘或螺釘或螺栓穿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對應的孔,使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固定連接,從而使支承層的外邊被夾緊,之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一起反轉,使支承層的包裹部包裹于夾板和/或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當反轉后的邊框或夾板位于上方時,由于平鋪開的支承層處于夾板和邊框之間,因此邊框或夾板比支承層高,邊框或夾板就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當夾板位于邊框的外側面或底面或內側面時,支承層的外邊依次包裹住邊框的上表面、外側面、底面、內側面等,支承層處于小床的最頂面,由于沒有夾板的占用位置,使得小床頂面的平鋪面積最大化,嬰幼兒睡眠空間得到擴大。當其支承層的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時,能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因夾板與邊框夾緊支承層的不牢固而產生的支承層滑移,如果支承層相對邊框產生滑移則支承層的支撐部難以保證能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所述的凸起狀的縫合部,內有條狀物時,能更好的保證其縫合部處于凸起狀態。
c)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框架包含2個或4個邊框,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2個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長度方向的表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優選的實施例為:支承層的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長度方向的表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卡有支承層,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相對于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與對應的2個邊框固定連接,提高了支承層的繃緊度、分散了繃緊力提高了支承層的耐用度、使邊框變形更小、減小了每個邊框所需的材料尺寸,從而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概率。
d)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框架包含2個或4個邊框,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2個或4個邊框的外側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由于卡槽位于邊框的外側面,從而使邊框的上表面被支承層遮蓋住,避免了手腳皮膚觸及金屬材質的邊框產生的冰涼感,避免了小物品掉入卡槽,避免小兒的手指、皮膚、衣物被套等被卡槽夾住的可能性。當卡槽位于邊框的內側面或下表面時,形成的小床其邊框比支承層高,邊框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
e)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框架包含2個或4個邊框,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中空的縫合部,縫合部分別套于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優選的實施例為: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套有支承層,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為了解決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從而令中空的縫合部相對邊框發生適應性滑移,使邊框產生滑移摩擦異響聲的問題,此小床還可以包括有螺釘或鉚釘穿過中空的縫合部和邊框,使中空的縫合部固定于邊框上,這樣就不會發生適應性滑移。或者中空的縫合部與邊框之間還套有一層柔性材料,和/或邊框的外周有增大摩擦力的條紋,和/或中空的縫合部的內表面是摩擦系數很小的柔性材料,優選為絲綢。由于柔性材料的柔軟性,中空的縫合部與之摩擦有吸音效應,摩擦系數很小的柔性材料相當于起到一個滑動軸承的作用,以減小滑移的異響聲。
上述的小床的所有方式,其優選的實施例為:所述的小床由支承層與包含4個邊框的框架組成,所述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對應的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與支承層固定連接,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相對于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與對應的2個邊框固定連接,提高了支承層的繃緊度、分散了繃緊力、提高了支承層的耐用度、使邊框變形更小、減小了每個邊框所需的材料尺寸,從而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概率。
另外,所述小床可以是下列結構之一:
小床下部或外側有腳,腳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小床上部或外側有床欄,床欄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小床下部或外側有腳,且小床上部或外側有床欄,腳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床欄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另外,所述小床還包括有至少1根的橫桿,所述橫桿位于支承層的下方,與框架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固定連接。這樣框架就不容易被處于繃緊狀態的支承層的張力拉扯至變形。
另外,所述的橫桿和/或邊框帶可調節機構,當框架產生了一定的變形或支承層的張力、繃緊狀態不夠時,可以通過調整可調節機構來作出修正。此可調節機構可以是螺桿螺母螺合機構、或者為腰形孔與螺釘組合、或者為腰形孔與螺栓組合。
另外,可以設計邊框的較窄的上表面,優選為較窄的上表面的橫截面大致成矩形的邊框,優選其上表面的寬度尺寸約3-30mm之間。這樣設計能讓邊框的上表面尺寸盡可能的小,以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機率。
以上是小床和床體組合在一起時使用的情況,如果家長由于某種考慮例如家居面積小的原因而不配置組合式嬰幼兒用床,此時可以只配置小床。小床作為嬰幼兒用床單獨存在時,具有減少螨蟲寄生、以及方便清洗、且清洗后易于抹干風干(短時間內就可以再使用)的優點。
解決問題的手段:
一種小床,由包含2個或4個邊框的框架和支承層組成,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大致成四邊矩形、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所述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采用這樣的結構,小床可以方便的放到大人床上使用,讓嬰幼兒在小床上睡而大人在旁邊陪睡(大人仍然睡在大人床上),能較好的避免或減少前述的大人壓傷嬰幼兒等各種問題。
另一方面,所述框架和支承層可以成四邊矩形或大致成四邊矩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圓形或大致成圓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橢圓形或大致成橢圓形,或者所述框架和支承層成腰鼓形或大致成腰鼓形。
另一方面,為減少螨蟲寄生,所述支承層材料可以用布、網布、金屬材質制成的網或塑料材質制成的網(例如特斯林網布)等制成。由于小床的支承層具有柔軟性,即使支承層處于繃緊狀態地與小床的框架固定連接,也只是一定程度的繃緊,只需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就行,所以具有較佳的柔軟性。也就是說,即使本發明的小床上不放置床墊,嬰幼兒直接睡在小床上,也能讓嬰幼兒感到和床墊一樣的柔軟舒適,從而節省了配置枕頭、床墊的費用。另一方面,這些材料具有螨蟲不易寄生或減少寄生的特點,而且由于無需配置枕頭、床墊這些易于寄生螨蟲的物件,即使支承層能寄生也只有少部分螨蟲,且由于小床清洗很方便、且清洗后易于抹干風干(短時間內就可以再使用),故其衛生狀況得到改善。
另外,為實現上述的功能和效果,所述的小床為以下方式之一:
a)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所述的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表面帶有夾板,優選為上表面帶有夾板,支承層的外邊處于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和夾板之間,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分別有2個或以上對應的孔,鉚釘或螺釘或螺栓穿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對應的孔,使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固定連接,從而使支承層的外邊被夾緊,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當夾板位于邊框的上表面時,由于平鋪開的支承層處于夾板和邊框之間,因此夾板比支承層高,夾板就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當夾板位于邊框的外側面或底面或內側面時,支承層的外邊依次包裹住邊框的上表面、外側面、底面、內側面等,支承層處于小床的最頂面,由于沒有夾板的占用位置,使得小床頂面的平鋪面積最大化,嬰幼兒睡眠空間得到擴大。當其支承層的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時,能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因夾板與邊框夾緊支承層的不牢固而產生的支承層滑移,如果支承層相對邊框產生滑移則支承層的支撐部難以保證能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所述的凸起狀的縫合部,內有條狀物時,能更好的保證其縫合部處于凸起狀態。
b)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包裹部、支撐部,所述的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表面帶有夾板,優選為上表面帶有夾板,支承層的外邊處于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和夾板之間,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分別有2個或以上對應的孔,鉚釘或螺釘或螺栓穿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對應的孔,使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固定連接,從而使支承層的外邊被夾緊,之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一起反轉,使支承層的包裹部包裹于夾板和/或邊框的至少一個表面,2個對邊的邊框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當反轉后的邊框或夾板位于上方時,由于平鋪開的支承層處于夾板和邊框之間,因此邊框或夾板比支承層高,邊框或夾板就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當夾板位于邊框的外側面或底面或內側面時,支承層的外邊依次包裹住邊框的上表面、外側面、底面、內側面等,支承層處于小床的最頂面,由于沒有夾板的占用位置,使得小床頂面的平鋪面積最大化,嬰幼兒睡眠空間得到擴大。當其支承層的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時,能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因夾板與邊框夾緊支承層的不牢固而產生的支承層滑移,如果支承層相對邊框產生滑移則支承層的支撐部難以保證能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所述的凸起狀的縫合部,內有條狀物時,能更好的保證其縫合部處于凸起狀態。
c)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2個或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長度方向的表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優選的實施例為:支承層的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4個邊框的各自其中一個長度方向的表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卡有支承層,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相對于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與對應的2個邊框固定連接,提高了支承層的繃緊度、分散了繃緊力提高了支承層的耐用度、使邊框變形更小、減小了每個邊框所需的材料尺寸,從而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概率。
d)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縫合部內有條狀物,2個或4個邊框的外側面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由于卡槽位于邊框的外側面,從而使邊框的上表面被支承層遮蓋住,避免了手腳皮膚觸及金屬材質的邊框產生的冰涼感,避免了小物品掉入卡槽,避免小兒的手指、皮膚、衣物被套等被卡槽夾住的可能性。當卡槽位于邊框的內側面或下表面時,形成的小床其邊框比支承層高,邊框相當于一個矮的床欄,當床體的上圍欄被放下后,此床欄能一定程度的提醒、保護嬰幼兒不會掉下床去。
e)所述的支承層可劃分有支承層的外邊、支撐部,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帶有中空的縫合部,縫合部分別套于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從而使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或4個外邊與對應的2個或4個邊框固定連接,2個或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優選的實施例為: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套有支承層,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為了解決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從而令中空的縫合部相對邊框發生適應性滑移,使邊框產生滑移摩擦異響聲的問題,此小床還可以包括有螺釘或鉚釘穿過中空的縫合部和邊框,使中空的縫合部固定于邊框上,這樣就不會發生適應性滑移。或者中空的縫合部與邊框之間還套有一層柔性材料,和/或邊框的外周有增大摩擦力的條紋,和/或中空的縫合部的內表面是摩擦系數很小的柔性材料,優選為絲綢。由于柔性材料的柔軟性,中空的縫合部與之摩擦有吸音效應,摩擦系數很小的柔性材料相當于起到一個滑動軸承的作用,以減小滑移的異響聲。
上述的小床的所有方式,其優選的實施例為:所述的小床由支承層與包含4個邊框的框架組成,所述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對應的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被固定連接,使支承層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4個邊框形成的四周完整地與支承層固定連接,避免在邊框的拐角處形成空洞,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物品等下掉的可能性,避免了好動的嬰幼兒因此受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相對于支承層的2個對邊的外邊與對應的2個邊框固定連接,提高了支承層的繃緊度、分散了繃緊力、提高了支承層的耐用度、使邊框變形更小、減小了每個邊框所需的材料尺寸,從而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概率。
另外,小床為下列結構之一:
小床下部或外側有腳,腳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小床上部或外側有床欄,床欄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小床下部或外側有腳,且小床上部或外側有床欄,腳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床欄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另外,所述小床還包括有至少1根的橫桿,所述橫桿位于支承層的下方,與框架不可調節地或可調節地固定連接。這樣框架就不容易被處于繃緊狀態的支承層的張力拉扯至變形。
另外,所述的橫桿和/或邊框帶可調節機構,當框架產生了一定的變形或支承層的張力、繃緊狀態不夠時,可以通過調整可調節機構來作出修正。此可調節機構可以是螺桿螺母螺合機構、或者為腰形孔與螺釘組合、或者為腰形孔與螺栓組合。
另外,可以設計邊框的較窄的上表面,優選為較窄的上表面的橫截面大致成矩形的邊框,優選其上表面的寬度尺寸約3-30mm之間。這樣設計能讓邊框的上表面尺寸盡可能的小,以降低嬰幼兒頭部碰撞邊框的機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立體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小床放大人床上使用的立體圖;
圖3是實施例二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立體圖;
圖4是實施例二的小床立體圖;
圖5是實施例二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
圖6是實施例三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
圖7是實施例四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五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六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等連接的剖視圖;
圖10是實施例七的小床立體圖;
圖11是實施例八的小床立體圖;
圖12是實施例九的小床立體圖;
圖12-a是實施例九的小床的局部放大圖;
圖13是實施例十的小床立體圖(底部朝上);
圖14是實施例十一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立體圖;
圖15是實施例十二的小床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床體2:上圍欄3:支承層4:夾板5:邊框6:鉚釘7:橫桿8:包裹部9:凸起狀的縫合部10:卡槽11:較窄的上表面12:縫合部13:柔性材料14:孔15:螺桿16:螺母17:腰形孔18:螺釘19:床板20:腳21:儲物層23:搖桿24:大床25:組合式嬰幼兒用床26:床欄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該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由床體1、床板19、小床等組成,小床直接放置于床板上。圖2示出了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小床放大人床上使用的立體圖,其小床已經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取出放大人床上使用,讓嬰幼兒在小床上睡而大人在旁邊陪睡(大人也是睡在大人床上),當嬰幼兒入睡之后再提起小床(連嬰幼兒一起)放入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中,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直接用手抱起睡著的嬰幼兒的動作過大而弄醒嬰幼兒。另一方面,當然嬰幼兒也可以就此與大人同時睡大人床上(幼兒睡在小床),這樣也能較好的避免或減少大人睡眠時可能會無意識的壓傷嬰幼兒、雙方容易受對方的干擾影響睡眠質量等各種問題。另一方面,該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已經包括有床板19,所以取出了小床,嬰幼兒也可以直接睡在嬰幼兒床的床板上。
圖3示出了實施例二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立體圖,與實施例一的區別是,該組合式嬰幼兒用床沒有床板但包括有例如承重銷這樣的支承機構(沒有圖示出),小床直接放置于支承機構上就可使用。因此需要時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小床,例如把小床放大人床上或把小床拿去清洗。
圖4是實施例二的小床立體圖。小床由支承層3與包含4個邊框5的框架組成,框架和支承層成四邊矩形,支承層可以用布、網布、金屬材質制成的網或塑料材質制成的網(例如特斯林網布)等制成。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與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彼此固定連接,使支承層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由于小床的支承層具有柔軟性,即使支承層處于繃緊狀態地與小床的框架固定連接,也只是一定程度的繃緊,只需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就行,所以具有較佳的柔軟性。也就是說,即使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其小床上不放置床墊,嬰幼兒直接睡在小床上,也能讓嬰幼兒感到和床墊一樣的柔軟舒適,從而節省了配置枕頭、床墊的費用。另一方面,這些材料具有螨蟲不易寄生或減少寄生的特點,而且由于無需配置枕頭、床墊這些易于寄生螨蟲的物件,即使支承層能寄生也只有少部分螨蟲,且由于易于從組合式嬰幼兒用床取出小床以方便清洗、且清洗后易于抹干風干,故其衛生狀況得到改善。
圖5是實施例二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支承層3的4個外邊處于4個壓板4和4個邊框5之間,且支承層的4個外邊、4個壓板、4個邊框都設置有若干個對應的孔,然后用鉚釘使之固定。之后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彼此固定連接,使支承層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橫桿7處于兩個對邊的邊框之間,使橫桿與這兩個邊框固定連接,避免或減少了邊框因支承層繃緊的張力可能產生的變形。
圖6是實施例三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與實施例二的區別是,支承層的外邊先被夾板和邊框用鉚釘夾緊,之后夾板、支承層的外邊、邊框一起反轉,使支承層的包裹部8包裹于夾板的外側面,支承層的支撐部(中間的懸空部分)處于小床的上部,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彼此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此實施例的好處是夾板被支承層遮擋,避免了嬰幼兒手腳皮膚觸及金屬材質制成的夾板產生的冰涼感,也提高了小床的美感。
圖7是實施例四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是在實施例三的基礎上,在支承層的外邊增加了凸起狀的縫合部9,并且內有條狀物,這樣能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因夾板與邊框夾緊支承層的不牢固而產生的支承層滑移,如果支承層相對邊框產生滑移則支承層的支撐部難以保證能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
圖8是實施例五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橫桿等連接的剖視圖。支承層3的4個外邊帶有凸起狀的縫合部9,縫合部內有條狀物,4個邊框的外側面都帶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0,縫合部分別卡進對應的卡槽,從而使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對應的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彼此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
圖9是實施例六的小床的邊框與支承層等連接的剖視圖。支承層3的4個外邊帶有中空的縫合部12,縫合部12分別套于對應的4個邊框5,從而使支承層的4個外邊與對應的4個邊框固定連接,4個邊框不可調節地彼此固定連接,使支承層的支撐部以所需的張力處于繃緊狀態。為了解決支承層的支承層承受嬰幼兒體重后有少量下陷從而令中空的縫合部相對邊框發生適應性滑移,使邊框產生滑移摩擦異響聲的問題,中空的縫合部12與邊框5之間還套有一層柔性材料13。由于柔性材料的柔軟性,中空的縫合部與之摩擦有吸音效應,摩擦系數很小的柔性材料相當于起到一個滑動軸承的作用,能減小滑移的異響聲。
圖10是實施例七的小床立體圖,小床上部有床欄26,床欄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有床欄的小床,則能對在小床中睡眠的嬰幼兒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
圖11是實施例八的小床立體圖,小床下部有腳20,腳與小床不可拆卸地或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圖12是實施例九的小床立體圖,圖12-a是實施例九的小床的局部放大圖,其邊框5和橫桿7帶有可調節機構——螺桿15和螺母16,用于調整支承層的繃緊所需的張力大小。當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使用一段時間后,支承層會有所松馳,調整螺桿15和螺母16,使得邊框產生一定程度的張開,能讓支承層重新變得繃緊。
圖13是實施例十的小床立體圖(底部朝上),該小床由2個對邊的邊框5、3個橫桿7和支承層3組成,其邊框5和橫桿7帶有可調節機構——腰形孔17和螺釘18,用于調整支承層的繃緊所需的張力大小。當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使用一段時間后,支承層會有所松馳,調整腰形孔17和螺釘18,使得邊框產生一定程度的張開,能讓支承層重新變得繃緊。
圖14是實施例十一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立體圖,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床體包括有4個搖桿23,小床可拆卸地與搖桿成搖床式活動連接。此時的小床就成了一個搖床。
圖15是實施例十二的小床立體圖,小床下部有腳20,外側有可拆式床欄26,此床欄26用螺釘18與床腳20螺釘固定連接。當此小床需要放置在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上使用時,可快速的拆除兩側的床欄26,再把小床放置于組合式嬰幼兒用床上使用。
通過上文對本發明的組合式嬰幼兒用床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的描述,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基礎上采用本領域公知技術的改進和替代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