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衛浴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單按快裝蓋板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單按鍵快裝蓋板很多,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2950607u)所公開的一種馬桶蓋板用單按快裝裝置,包括蓋板、圈蓋、支座、殼體、阻尼器、鎖扣組件和按鍵組件等。該結構的蓋板組件在需要拆卸清洗維護時,需要一只手持續按壓住按鍵機構解鎖支座,另一只手輔助同時向上提拉蓋板,因此,該結構在操作上不是十分方便,尤其對于重量和體積相對較大的智能蓋板更是如此。
因此,上述結構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按快裝蓋板,其無需用手持續按壓按鍵機構解鎖,操作十分便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單按快裝蓋板組件,包括兩支座、一蓋板組件及設于蓋板組件上的一按鍵組件和兩鎖扣組件,其中,蓋板組件上設有樞轉軸套,兩鎖扣組件軸向裝設于樞轉軸套內并鏡像地位于按鍵組件的兩側,鎖扣組件包括鎖扣本體、鎖片、外殼和彈簧,彈簧穿設于鎖片上,外殼與鎖扣本體旋轉卡接,以將鎖片限定于鎖扣本體上,并使鎖片的一端露出外殼之外并與按鍵組件聯動相接,所述的鎖片包括鎖舌和解鎖舌,鎖扣本體徑向還設有一插孔;支座上設有一插銷;通過插銷與插孔對接,能將支座可裝拆地裝接在蓋板組件上,而通過一次按壓并釋放按鍵組件,能帶動鎖片沿軸向向按鍵方向移動并定位從而使鎖扣組件解鎖。
優選地,所述的蓋板組件包括蓋板和座圈,樞轉軸套設于兩者之一上。
優選地,所述的鎖片包括鎖桿,鎖桿的一端具有鎖桿卡槽,另一端上下并排地設置有鎖舌和解鎖舌,其中,鎖舌的外緣部具有半圓形插槽,而解鎖舌的外緣部具有u形插槽,且u形插槽的兩自由端具有向內側延伸的凸起。
優選地,所述的鎖扣本體沿軸向延伸設有一柱形孔,柱形孔內設有一橫截面呈雙排長條狀的插槽,且雙排長條狀的插槽與鎖扣本體上徑向設置的插孔垂直交叉相通。
優選地,所述的插銷上設有鎖槽。
優選地,所述的鎖扣本體相對的表面兩側設有凸點,相應地,外殼的相對兩側設有卡孔,且外殼內部的卡孔一側相對地設有導向槽。
優選地,所述的按鍵組件包括一按鍵、兩個滑塊以及一基座,所述的兩個滑塊分別安裝于基座的兩側并可相對于基座滑動,所述鎖片和滑塊連接,所述的按鍵上設有按鍵斜面,所述的滑塊上設有和按鍵斜面配合的滑塊斜面,所述的按鍵被按壓時通過兩者斜面之間的配合帶動滑塊向按鍵中間移動。
優選地,所述的兩滑塊之間通過一彈簧進行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只需要按壓并釋放按鍵組件,按鍵組件就能帶動鎖片沿軸向向按鍵方向移動并通過解鎖舌定位從而使鎖扣組件解鎖。因此,該結構的蓋板組件,無需一只手長時間按壓按鍵組件,使得蓋板組件從馬桶座上拆卸下來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可行,尤其對于重量和體積均較大的智能馬桶蓋板組件優勢更加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組裝效果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3為本發明的鎖扣組件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組裝后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按鍵組件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6為圖5中按鍵組件的滑塊結構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按鍵組件與鎖扣組件聯動關系剖面視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自鎖的使用狀態立體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自鎖的使用狀態縱向剖面視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自鎖的使用狀態第一橫向剖面視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自鎖的使用狀態第二橫向剖面視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解鎖的使用狀態縱向剖面視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解鎖的使用狀態第一橫向剖面視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解鎖的使用狀態第二橫向剖面視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與支座裝配后,鎖扣組件處于解鎖的使用狀態立體圖。
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組件解鎖后的局部剖視圖。
圖中,
支座1插銷11鎖槽110蓋板組件2蓋板21
座圈22樞轉軸套23按鍵組件3按鍵31滑塊32
基座33按鍵斜面311滑塊斜面321u型凸棱322
彈簧323鎖扣本體41鎖片42兩鎖扣組件4
外殼43彈簧44鎖桿421鎖桿卡槽422鎖舌423
解鎖舌424半圓形插槽4231u形插槽4241凸起4242
插孔410柱形孔410雙排長條狀的插槽412凸點411
卡孔431導向槽43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單按快裝蓋板組件,包括兩支座1、一蓋板組件2及設于蓋板組件2上的一按鍵組件3和兩鎖扣組件4。
其中,蓋板組件2包括蓋板21和座圈22,座圈22上設有樞轉軸套23,蓋板21與座圈22樞轉連接。當然,樞轉軸套23還可以是設置在蓋板21上。
如圖3和圖7所示,鎖扣組件4軸向裝設于樞轉軸套23內并位于按鍵組件3的兩側。鎖扣組件4包括鎖扣本體41、鎖片42、外殼43和彈簧44,其中,鎖片42包括鎖桿421,鎖桿421的一端具有鎖桿卡槽422,另一端上下并排地設置有鎖舌423和解鎖舌424。鎖舌423的外緣部具有半圓形插槽4231,而解鎖舌424的外緣部具有u形插槽4241,且u形插槽4241的兩自由端具有向內側延伸的凸起4242。
鎖扣本體41上徑向設有插孔410,鎖片42的一端沿軸向插設于鎖扣本體41,鎖片42的另一端和按鍵組件3聯動。具體地,鎖扣本體41沿軸向延伸設有一柱形孔410,柱形孔410內設有一橫截面呈雙排長條狀的插槽412,且雙排長條狀的插槽412與鎖扣本體41上徑向設置的插孔410垂直交叉相通。雙排長條狀的插槽412用于對接鎖片42上的鎖舌423和解鎖舌424。彈簧44穿設于鎖片42的鎖桿421上,外殼43與鎖扣本體41旋轉卡接,以將鎖片42限定于鎖扣本體41上,并使鎖桿卡槽422露出外殼43之外。具體地,鎖扣本體41相對的表面兩側設有凸點411,相應地,外殼43的相對兩側設有卡孔431,且外殼43內部的卡孔431一側相對地設有導向槽432。安裝時,將鎖扣本體41安裝鎖片42的一端對準外殼43并使鎖扣本體41上的凸點411對準外殼43的導向槽432向內對插,當凸點411到達卡孔431處時,向卡孔431扭轉少許,以使凸點411正對卡孔431并限位在卡孔431內,為了準確界定凸點411相對卡孔431扭轉的位置,外殼43內孔設置為階梯狀,以對鎖扣本體41相對外殼43軸向位移進行限位。
如圖4和圖16所示,支座1上設有一插銷11,通過插銷11與插孔410對接,能將支座1可裝拆地裝接在蓋板組件2上,而通過按壓并釋放按鍵組件3,能帶動鎖片42沿軸向向按鍵方向移動并定位從而使鎖扣組件4解鎖。
具體地,插銷11上設有鎖槽110。
如圖5和圖6所示,按鍵組件3包括一按鍵31、兩個滑塊32以及一基座33。其中,兩個滑塊32分別安裝于基座33的兩側并可相對于基座33滑動,按鍵31上設有按鍵斜面311,滑塊32上設有和按鍵斜面311配合的滑塊斜面321,按鍵31被按壓時通過兩者斜面之間的配合帶動滑塊32向按鍵31中間移動。滑塊32上設有u型凸棱322,可插入鎖桿卡槽422內,以將鎖片42與滑塊32鎖接。為了方便按鍵組件3的裝配并保障按鍵組件3的操作穩定性,兩滑塊32之間通過一彈簧323進行連接。
上述結構的單按快裝蓋板組件使用過程如下:如圖8至圖11所示,在將蓋板21與座圈22安裝好后,支座1的插銷11插入鎖扣組件4的鎖扣本體41的插孔410中,鎖片42的鎖舌423卡入支座1的插銷11的鎖槽110中,與此同時鎖片42的解鎖舌424在材料本身的彈性作用及彈簧44的復位作用下抱緊插銷11的銷柱,從而對支座1的插銷11實現自鎖。欲拆卸時,如圖12至圖16所示,按壓按鍵31,在按鍵31的斜面311和滑塊32的斜面321相互作用下,滑塊32被拉向按鍵31的中間,因為鎖桿421的一端與滑塊32鎖接,則鎖片42的鎖桿421也被向按鍵31的方向提拉。鎖片42在被提拉的過程中,鎖舌423的半圓形插槽4231離開插銷11的鎖槽110,而解鎖舌424的u形插槽4241離開插銷11的銷柱,此時,釋放按鍵31,因u形插槽4241內側延伸的凸起4242被插銷11的銷柱限位住,彈簧44的復位彈力不足以克服凸起4242與銷柱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鎖舌423不能復位,從而使得鎖扣組件4被解鎖,此時,對蓋板組件2施加一定的脫拔力,即可將支座1與鎖扣組件4分離。
上述構造,在對蓋板組件2進行拆卸操作時,因為無需一只手持續按壓住按鍵31,使操作者可以使用兩只手同時對蓋板組件2施加脫拔力,因此,使得蓋板組件的拆卸操作變得更加容易,尤其,對于質量和體積均較大的智能蓋板組件的拆裝,優勢更加明顯。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進與等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