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纖維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纖維床墊自動化加工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化學纖維可用于制作床墊等生活用品,化纖制備床墊需要對化纖進行預熱、加熱、壓型、保溫和冷卻等工序,目前行業中還沒有出現一種纖維床墊自動化加工裝置,現有的制作過程需要大量人工進行人工或非連續的機械加工,加工過程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加工效率低,質量一致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纖維床墊自動化加工成型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纖維床墊加工過程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加工效率低,質量一致性較差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纖維床墊自動化加工成型裝置,由鏈輪式輸送平臺、上下兩個筐模循環導鏈架、備料工位、裝料工位、預壓工位、循環壓型工位、預熱工位、加熱工位、保溫工位、水循環降溫工位和筐模循環工位組成,備料工位、裝料工位、預壓工位、循環壓型工位、預熱工位、加熱工位、保溫工位和水循環降溫工位依次設置在鏈輪式輸送平臺上,兩個筐模循環導鏈架設置在鏈輪式輸送平臺頂部,備料工位底部和裝料工位底部設置連通管,預壓工位出口與循環壓型工位相連,循環壓型工位與預熱工位之間設置電動升降門,預熱工位通過一個電動升降門與加熱工位相連,循環壓型工位底部與加熱工位底部設置自循環風管,保溫工位位于加熱工位和水循環降溫工位之間,水循環降溫工位與筐模循環工位相連,保溫工位底部設置連通管、水循環降溫工位底部設置連通管,高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分別與裝料工位和筐模循環工位相連,低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分別與循環壓型工位和保溫工位相連。
本發明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化纖原料通過鏈輪式輸送平臺送至備料工位,備料工位的原料再裝入裝料工位中的筐模中,筐模先后進入預壓工位、循環壓型工位、預熱工位、加熱工位、保溫工位和水循環降溫工位進行壓型、加溫、保溫和冷卻處理,水循環降溫工位冷卻的筐模將成型化纖倒出再通過鏈輪式輸送平臺送出,空的筐模再通過高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送回至裝料工位,保溫工位中如果出現筐模中纖維熱壓效果不好,可通過低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將筐模轉回至循環壓型工位。
本發明實現了纖維床墊加工過程的自動流水化加工,大大降低了加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加工效率,質量一致性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鏈輪式輸送平臺、2筐模循環導鏈架一、3筐模循環導鏈架二、4備料工位、5裝料工位、6連通管、7預壓工位、8循環壓型工位、9預熱工位、10加熱工位、11保溫工位、12水循環降溫工位、13筐模循環工位、14自循環風管、15連通管、16電動升降門、17連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纖維床墊自動化加工成型裝置,由鏈輪式輸送平臺1、筐模循環導鏈架一2、筐模循環導鏈架二3、備料工位4、裝料工位5、預壓工位7、循環壓型工位8、預熱工位9、加熱工位10、保溫工位11、水循環降溫工位12和筐模循環工位13組成,備料工位4、裝料工位5、預壓工位7、循環壓型工位8、預熱工位9、加熱工位10、保溫工位11、水循環降溫工位12和筐模循環工位13依次設置在鏈輪式輸送平臺1上,兩個筐模循環導鏈架設置在鏈輪式輸送平臺1頂部,備料工位4底部和裝料工位5底部設置連通管6,預壓工位7出口與循環壓型工位8相連,循環壓型工位8與預熱工位9之間設置電動升降門16,預熱工位9通過一個電動升降門與加熱工位10相連,循環壓型工位8底部與加熱工位10底部設置自循環風管14,保溫工位11位于加熱工位10和水循環降溫工位12之間,水循環降溫工位12與筐模循環工位13相連,保溫工位11底部設置連通管15、水循環降溫工位底部設置連通管17,筐模循環導鏈架二3分別與裝料工位5和筐模循環工位13相連,筐模循環導鏈架一2分別與循環壓型工位8和保溫工位11相連。
本發明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化纖原料通過鏈輪式輸送平臺送至備料工位,備料工位的原料再裝入裝料工位中的筐模中,筐模先后進入預壓工位、循環壓型工位、預熱工位、加熱工位、保溫工位和水循環降溫工位進行壓型、加溫、保溫和冷卻處理,水循環降溫工位冷卻的筐模將成型化纖倒出再通過鏈輪式輸送平臺送出,空的筐模再通過高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送回至裝料工位,保溫工位中如果出現筐模中纖維熱壓效果不好,可通過低處的筐模循環導鏈架將筐模轉回至循環壓型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