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一種百葉窗,尤其涉及一種葉片可旋轉、可收放的百葉窗。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筑外遮陽類百葉窗,葉片可移動可旋轉的種類單一,本發明申請人申請的200820108953.x和zl200920108807.1兩種葉片可旋轉可收放的遮陽百葉窗,在技術方案上,比較復雜,而且無法滿足抗風性安全性以及多樣性需求。另外,還有一種左右移動的百葉窗,由于其百葉垂直放置,所以遮陽效果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外的百葉窗,每一個葉片彼此獨立,具備旋轉和收放功能,從而可以提高遮陽、采光、通風,抗風和視野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百葉窗包括窗框、若干葉片。窗框由第一橫梁、第二橫梁和左右縱梁相互垂直連接構成的矩形框架,其中左右縱梁各設有縱向滑道,左右滑道內對稱設有若干滑塊。滑塊帶有橫向貫通葉片軸孔,且左右滑塊的葉片軸孔同軸設定。葉片為矩形橫片結構,葉片長軸方向的兩端各連接設有葉片軸,兩端的葉片軸互為同軸設定;葉片兩端的葉片軸,分別與左右滑塊的葉片軸孔配合。左右縱梁縱向對稱分布若干定位鉤,各個葉片通過葉片軸鉤掛在各個定位鉤內。
優選的,百葉窗包括葉片定位機構,其由定位鉤、定位軸組成;所述定位鉤對稱分布在左右縱梁內滑道的一側,并且定位鉤的尾部設有定位軸孔,定位軸孔內設有定位軸,定位軸與縱梁連接;定位鉤開口朝向滑道的另一側。若干葉片通過葉片軸掛置在各自對應定位鉤開口內。
優選的,百葉窗包括葉片翻轉機構,其包括:翻轉器、傳動軸、翻轉電機、減速器、聯軸節。翻轉器由外殼、空心蝸桿、渦輪組成。空心蝸桿軸向貫通設有多邊形軸孔。外殼為空心長方體外殼上下兩面分別對應設有貫通的第一輸入軸孔和第二輸入軸孔。空心蝸桿位于外殼內部,其兩端分別與第一輸入軸孔和第二輸入軸孔配合。外殼內部設有渦輪,渦輪與空心蝸桿軸向垂直嚙合。外殼的一側設有與渦輪同軸的輸出軸孔。葉片軸通過葉片軸孔穿過滑塊,并經輸出軸孔插入翻轉器的外殼內部,與渦輪同軸連接。傳動軸截面為多邊形,并與空心蝸桿的多邊形軸孔對應。傳動軸設置在左右縱滑道的內側,與空心蝸桿的多邊形軸孔同軸配合。翻轉電機設置在第一橫梁內部,翻轉電機輸出軸與減速器輸入軸連接,減速器輸出軸通過聯軸節與傳動軸連接。
優選的,百葉窗包括葉片收放機構,其由雙出軸減速電機、主動鏈輪、從動鏈輪、鏈條、托架、滑板組成。雙出軸減速電機的兩端具有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所述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分別連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位于第一橫梁內部的兩端。第二橫梁內部的兩端分別設有與同側主動鏈輪對應的從動鏈輪。左右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設有鏈條,所述鏈條為中間撓性件嚙合傳動。左右滑道內還各設有滑板,滑板位于所有滑塊的最下側。左右鏈條中相對稱的一節設有托架,托架與滑道內的滑板連接。
優選的,百葉窗包括葉片鎖定機構,其由縱拉桿、鎖桿、鎖桿軸、拉桿軸組成。鎖桿的一端設有鎖桿孔,另一端設有鎖扣。若干鎖桿設置在滑道的一側,并與定位鉤對應。鎖桿通過鎖桿孔內的鎖桿軸與縱梁連接。縱拉桿與縱梁平行設定,并在各個鎖桿的對應位置設有拉桿軸。鎖桿中部設有拉桿軸孔,各鎖桿中部的拉桿軸孔與縱拉桿所對應的拉桿軸配合。縱拉桿的底部設有斜向的導向槽;所述滑板底側朝向滑道開口方向設有滑柱,滑柱探出滑道,并插入縱拉桿的導向槽內。
優選的,百葉窗包括控制系統,其主要由:角度傳感器、第一觸點開關、第二觸點開關、控制器構成。角度傳感器位于傳動軸的底部,并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觸點開關位于滑道的底端,第二觸點開關位于滑道的頂端,第一觸點開關和第二觸點開關分別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控制器分別與翻轉電機和雙出軸減速電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翻轉器與傳動軸可分別代替滑塊和滑道。
優選的,從動鏈輪通過調整支架與縱梁底端固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百葉窗每一個葉片彼此獨立,具備旋轉和收放功能,從而可以提高遮陽、采光、通風,抗風和視野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縱梁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翻轉器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橫梁內部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收放機構底部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鎖定機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控制器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圖6百葉窗包括:窗框、若干葉片、葉片定位機構、葉片翻轉機構、葉片收放機構、葉片鎖定機構和控制系統。窗框由第一橫梁1、第二橫梁2和左右縱梁3相互垂直連接構成的矩形框架,左右縱梁3各設有縱向滑道4,左右滑道4內對稱設有若干滑塊6。滑塊6帶有橫向貫通葉片軸孔5,且左右滑塊6的葉片軸孔5同軸設定。葉片7為矩形橫片結構,葉片7長軸方向的兩端各連接設有葉片軸8,兩端的葉片軸8互為同軸設定。葉片兩端的葉片軸8分別與左右滑塊6的葉片軸孔5配合。葉片定位機構由對稱分布在左右縱梁4的若干定位鉤9構成。定位鉤9位于滑道4的一側,并且定位鉤9的尾部設有定位軸孔10,定位軸孔10內設有定位軸11,定位軸11與縱梁3連接,定位鉤開口12朝向滑道4的另一側。葉片7通過葉片軸8掛置在各自對應定位鉤開口12內。葉片翻轉機構包括:翻轉器13、傳動軸14、翻轉電機15、減速器49、聯軸節25。翻轉器13由外殼16、空心蝸桿17、渦輪22組成。空心蝸桿17軸向貫通設有多邊形軸孔19。外殼16為空心長方體,外殼16上下兩面分別對應設有貫通的第一輸入軸孔20和第二輸入軸孔21。空心蝸桿17位于外殼16內部,其兩端分別與第一輸入軸孔20和第二輸入軸孔21配合。外殼16內部設有渦輪22,渦輪22與空心蝸桿17軸向垂直嚙合。外殼16的一側設有與渦輪22同軸的輸出軸孔23。葉片軸8通過葉片軸孔5穿過滑塊6,并經輸出軸孔23插入翻轉器13的外殼16內部,與渦輪22同軸連接。傳動軸14截面為多邊形,并與空心蝸桿17的多邊形軸孔19對應。傳動軸14設置在左右滑道4的內側,與空心蝸桿17的多邊形軸孔19同軸配合。翻轉電機15設置在第一橫梁1內部,翻轉電機15輸出軸52與減速器輸入軸51連接,減速器輸出軸50通過聯軸節25與傳動軸14連接。百葉窗葉片收放機構包括:雙出軸減速電機26、主動鏈輪27、從動鏈輪28、鏈條29、托架30、滑板33。所述雙出軸減速電機26的兩端具有第一輸出軸31和第二輸出軸32,所述第一輸出軸31和第二輸出軸32分別連有主動鏈輪27。主動鏈輪27位于第一橫梁1內部的兩端。第二橫梁2內部的兩端分別設有與同側主動鏈輪27對應的從動鏈輪28。左右主動鏈輪27與從動鏈輪28之間設有鏈條29,所述鏈條29為中間撓性件嚙合傳動。左右滑道4內還各設有滑板33,滑板33位于所有滑塊6的最下側;左右鏈條29中相對稱的一節設有托架30,托架30與滑道4內的滑板33連接。葉片鎖定機構包括:縱拉桿34、鎖桿35、鎖桿軸36、拉桿軸37;鎖桿35的一端設有鎖桿軸孔38,另一端設有鎖扣39。若干鎖桿35設置在滑道4的一側,并與定位鉤9對應。鎖桿35通過鎖桿軸孔38內的鎖桿軸36與縱梁3連接。縱拉桿34與縱梁3平行設定,縱拉桿的一側與各個鎖桿35對應的位置設有拉桿軸37。鎖桿35中部設有拉桿軸孔40,各鎖桿35中部的拉桿軸孔40與縱拉桿34所對應的拉桿軸37配合。縱拉桿34的底部設有斜向的導向槽41。滑板33底側朝向滑道4開口方向設有滑柱42,滑柱42探出滑道4,并插入縱拉桿34的導向槽41內。本發明中還可以用翻轉器13與傳動軸14可分別代替滑塊6和滑道4。另外,從動鏈輪28可以通過調整支架24與縱梁底端固定。
請參閱圖7,控制系統由:角度傳感器43、第一觸點開關45、第二觸點開關44、控制器46構成。角度傳感器43位于傳動軸14的底部,并與控制器46電性連接。第一觸點開關45位于滑道4的底端,第二觸點開關44位于滑道4的頂端,第一觸點開關45和第二觸點開關44分別與控制器46電性連接。控制器46分別與翻轉電機15和雙出軸減速電機26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落窗操作:初始狀態,所有葉片7呈水平姿態處與第一橫梁1處,且最底側的葉片7通過葉片軸8搭落在托架30頂部,其余葉片7通過滑塊6在導軌4內向上堆疊,最頂部的滑塊7觸發第二觸點開關44,滑板33底部的滑柱42擠壓縱拉桿34,并通過拉桿軸37,將所有鎖桿35向上翻轉,此時百葉窗為全通透狀態。通過控制器46對百葉窗進行落窗操作,使雙出軸減速電機26正轉啟動,驅動鏈條29運轉,連接在鏈條29上的托架30及滑板33通過滑道4的約束向下行進,所有滑塊6在葉片7在重力作用下,跟隨托架30向下行進,最頂部滑塊6釋放第二觸點開關。當最下側葉片7的葉片軸8滑落至最上側定位鉤9尾部時,葉片軸8將定位鉤9向遠離滑道4的方向擠壓,使定位鉤9傾斜,并讓開滑道4。葉片軸8繼續下滑,當滑至定位鉤開口12時,定位鉤9又受到另一葉片7的葉片軸8擠壓而不能閉合,從而使最底側葉片軸8順利通過。當最頂側的葉片軸8滑至定位鉤9時,由于再沒有葉片軸8對定位鉤9擠壓,定位鉤9在重力作用下,閉合并鉤掛到最后一葉片軸8,將其就位,以此類推,所有葉片軸8通過定位鉤9,各就各位。此時滑板33上的滑柱42滑入縱拉桿34底部的導向槽41,并將縱拉桿34向下拉動,帶動所有鎖桿35向下翻轉,并通過鎖扣39將葉片軸8鎖定在定位鉤9內。此時,滑板33觸發第一觸點開關45,第一觸點開關45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46,控制器46停止雙出軸減速電機26運轉,此時落窗操作完成。
葉片翻轉操作:控制器46根據第一觸點開關45的觸發信號來響應葉片翻轉命令。當第一觸點開關45處于觸發狀態時,可以通過控制器46對葉片7進行各種角度的翻轉操作,否則不響應翻轉請求。當控制器46收到翻轉命令時,啟動翻轉電機15,翻轉電機15通過減速器49、聯軸節25、傳動軸14、以及空心蝸桿17和渦輪22將扭矩傳遞給葉片軸8,使葉片7發生角度變化,同時通過傳動軸14底部的角度傳感器43,將角度返回值反饋給控制器46,當葉片7翻轉角度達到命令要求時,控制器46停止翻轉電機15的運轉。
葉片回收:通過操作控制器46可將葉片7回收至第一橫梁1處,當進行葉片7回收操作時,控制器46先通過角度傳感器43判斷葉片7姿態,當葉片7為水平姿態時,直接啟動雙出軸減速電機26進行葉片回收操作,當葉片7為非水平姿態時,先通過葉片翻轉電機15將葉片旋轉至水平姿態。葉片7回收時,控制器46反向啟動雙出軸電機26,并通過主動鏈輪27帶動鏈條29運轉,鏈條29帶動托架30及滑板33釋放第一觸點開關45并按滑道4方向,向上行進。同時,滑柱42通過導向槽41將縱拉桿34向遠離滑道4的方向擠壓,從而使鎖桿35向上翻轉,并解除對葉片軸8的鎖定。當托架30向上行進至最底側葉片軸8位置時,托架30頂部將葉片軸8托起,由于滑道4與定位鉤9的開口12夾角小與90度,葉片軸8向上行進的過程中,通過定位鉤9的開口12將定位鉤9向遠離滑道4的方向擠壓,從而使葉片軸8脫離定位鉤9繼續向上行進,并通過最底側的滑塊6將滑道4內其余滑塊6依次托起,從而帶動剩余葉片7回收到第一橫梁1處,當最頂側的滑塊6被托至第二觸點開關44時,控制器收到第二觸點開關44的觸發信號,并停止雙出軸減速電機26的運轉,此時葉片7回收操作完成。
本發明通過接入市電或電池進行運轉,并可通過無線遙控器48進行遙控操作,同時為保證運行的可靠性,添加了一些冗余結構,如滑道4與滑塊6完全可通過傳動軸14和翻轉器13來代替。同時將底部的調整支架24作為鏈條漲緊器使用。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