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門的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撬結構單門。
背景技術:
單門指具有單個門扇的門,一般用于較小門洞的房間。目前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對單門的安全性能要求也不斷增加。單門的安全性能主要取決于門的厚度材質、鎖芯的安全防護級別、防撬性能,現有的單門的厚度材質以及鎖芯的安全防護級別一般都能夠符合用戶的需求,但是本發明人發現,現有的單門關閉時其門扇和門框之間留有一定的縫隙,大大的減弱了單門的防撬性能,且單門的密封性能和隔離噪音的性能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一種防撬結構單門,解決了現有的單門防撬性能、密封性能和隔離噪音的性能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撬結構單門,包括門框、門扇和鉸鏈,門扇通過鉸鏈鉸接在門框一側,所述門扇左右兩側面上均設有防撬邊,所述門框左右兩側均設有與門扇左右兩側防撬邊配合使用的門框密封條,當關閉門扇時,門扇左右兩側防撬邊分別壓緊門框左右兩側的門框密封條,起密封和隔離噪音的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防撬邊包括防撬邊主體、蓋縫條和防撬密封條,所述防撬邊主體中部開設有一個中部卡槽,所述中部卡槽內開設有復數個預留螺絲孔,所述防撬邊主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設有一條可卡接在門扇上的卡接邊,所述防撬邊主體的底部下端向左側延伸連接有密封卡邊,所述密封卡邊上表面開設有一個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左右兩側壁上均設置有一條卡臂,所述蓋縫條卡接于中部卡槽上,所述防撬密封條卡接于密封卡槽上。
進一步的,所述防撬密封條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單百頁部、防撬減震緩沖部和防撬卡接部,所述單百頁部的一端連接在防撬減震緩沖部一側,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下彎曲形成倒鉤,所述防撬減震緩沖部與單百頁部連接的相對另一側設置有一條壓緊條,所述防撬減震緩沖部內部開設有一個以上的防撬減震緩沖氣囊,所述防撬卡接部底端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個傾斜面,所述防撬卡接部的內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防撬壓縮氣囊,所述防撬卡接部左右兩側的中部分別設置有一個卡接槽,所述密封卡槽內的各所述卡臂對應設置在各所述卡接槽內,所述單百頁部、防撬減震緩沖部和防撬卡接部一體成型。
更進一步的,門框密封條本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百頁部、第二百頁部、門框密封條減震部和門框密封條卡接部,所述第一百頁部、第二百頁部、門框密封條減震部和門框密封條卡接部一體成型,所述第一百頁部的一端連接在門框密封條減震部右側上表面,第一百頁部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百頁部一端連接在門框密封條減震部上表面,所述第二百頁部位于第一百頁部內側,所述第二百頁部的另一端為第二自由端,所述門框密封條減震部的內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門框密封條減震氣孔,所述門框密封條卡接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復數個倒刺條,所述門框密封條卡接部的內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門框密封條卡接氣孔。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防撬結構單門通過在門扇的左右兩側面上設置防撬邊,增強單門的防撬性能,并且門框左右兩側均設有與門扇左右兩側防撬邊配合使用的門框密封條,當關閉門扇時,門扇左右兩側防撬邊分別壓緊門框左右兩側的門框密封條,起密封和隔離噪音的作用;進一步的,所述防撬邊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優點,安裝時,將卡接頭卡接在門扇上,然后在預留螺絲孔上用螺絲將防撬邊本體和門扇固定,再將防撬密封條卡接在密封卡槽內增強門的密封性能和隔音性能,最后將蓋縫條卡接在中部卡槽內;進一步的,所述防撬密封條的單百頁部的自由端向下彎曲形成倒鉤,防撬減震緩沖部上設置有壓緊條,當關門時,倒鉤壓合在壓緊條上,使壓緊條緊密壓合在防撬條表面,防水作用更好,防撬卡接部的內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防撬壓縮氣囊,使防撬卡接部更容易嵌入門框,并且配合防撬減震緩沖部的防撬減震緩沖氣囊,起到更好的減震緩沖作用;進一步的,通過設置門框密封條,起到提高門框和門扇之間的密封及隔離噪音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防撬邊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防撬密封條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門框密封條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考圖1本實施例提供防撬結構單門,包括門扇1、門框2和鉸鏈3,門扇1通過鉸鏈3鉸接在門框2一側,所述門扇1左右兩側面上均設有防撬邊4,所述門框2左右兩側均設有與門扇1左右兩側防撬邊4配合使用的門框密封條6,當關閉門扇1時,門扇1左右兩側防撬邊4分別壓緊門框2左右兩側的門框密封條6,起密封和隔離噪音的作用。
如圖2所示,所述防撬邊4包括防撬邊主體41、蓋縫條48和防撬密封條5,所述防撬邊主體41的左側中部開設有一個中部卡槽42,所述蓋縫條48卡置于中部卡槽42內,所述中部卡槽42內開設有復數個預留螺絲孔44,所述防撬邊主體41頂部的右側和底部的右側均設置有一條卡接邊43,安裝防撬邊時將各所述卡接邊43卡設在門扇上,所述防撬邊主體41的底部下端向左側延伸連接有密封卡邊45,所述防撬邊主體41和密封卡邊45為一體結構,所述密封卡邊45上表面開設有一個密封卡槽46,所述密封卡槽46左右兩內側壁上均設置有一條卡臂47。
如圖3所示,所述防撬密封條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單百頁部51、防撬減震緩沖部52和防撬卡接部53。所述單百頁部51的一端連接在減震緩沖部52的左側,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下彎曲形成倒鉤511。所述防撬減震緩沖部52的右側設置有壓緊條521,所述壓緊條521向右上方傾斜,所述防撬減震緩沖部52的內部設置有一個防撬減震緩沖氣囊522。所述防撬卡接部53的左右兩側中部分別開設有一個卡接槽531,所述防撬卡接部53底端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個傾斜面532,所述防撬卡接部53的內部設置有一個防撬壓縮氣囊533。
安裝時,防撬壓縮氣囊533壓縮,使防撬卡接部53更容易嵌密封卡槽46,可在防撬卡接槽531與密封卡槽46的接觸部位涂上防水密封膠,增強防水密封效果;關門時,單百頁部51下壓,倒鉤511壓合在壓緊條521上,使壓緊條521緊密壓合在防撬條表面,防水和隔音作用更好。防撬卡接部53的防撬壓縮氣囊533配合防撬減震緩沖部52的防撬減震緩沖氣囊522,起到更好的減震緩沖作用。
如圖4所示,所述門框密封條6呈長條形,所述門框密封條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百頁部61、百頁部62、門框減震部63和門框卡接部64,所述百頁部61、百頁部62、門框減震部63和門框卡接部64采用三元乙丙膠材料一體成型。所述百頁部61的一端連接在門框減震部63右側上表面,百頁部61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所述百頁部62一端連接在門框減震部63上表面,所述百頁部62位于百頁部61內側,所述百頁部62的另一端為第二自由端;所述門框減震部62上表面沿門框密封條本體長度方向設置有復數個間隔排列的減震氣囊65,各所述減震氣囊65位于百頁部62內側;所述門框減震部63的內部設置有一個門框減震氣孔631,所述門框減震氣孔631內填充有消音棉;所述門框卡接部6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復數個倒刺條643,所述門框卡接部64的內部設置有門框卡接氣孔641和門框卡接氣孔642,所述門框卡接氣孔641位于門框卡接氣孔642的上方。
安裝時,將門框卡接部64卡接在門框2的安裝部位,門框卡接部64左右兩側的倒刺條643使門框密封條緊緊卡接在門框2的安裝部位上,還可在門框卡接部64和門框安裝部位涂抹防水密封膠以增強卡接效果,使門框密封條穩定卡接在門框2上不易脫落。關門時,門扇依次壓下百頁部61、百頁部62、減震氣囊65、門框減震部63,可以有效的減小關門時的沖擊震動作用,百頁部61和百頁片部62下壓時緊貼防撬條4表面起到密封作用,并且門框減震部63內部的門框減震氣孔631內填充有消音棉可以有效隔離噪音。
上述防撬密封條5的防撬減震緩沖部52內部還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防撬減震緩沖氣囊,所述防撬卡接部53的內部還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防撬壓縮氣囊;
上述的門框密封條6的門框減震部63的內部還可以設置兩個以上門框減震氣孔,各減震氣孔內均填充有消音棉,可增強其減震緩沖的效果。上述消音棉還可用玻璃纖維或波峰吸音海綿代替。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