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溢水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室內外排水地漏,尤其是具有防溢水防臭功能的地漏。
背景技術:
經網上和已公開的專利文獻檢索查詢發現,目前市售和己公開的專利文獻 中,已有許多具有防溢水防臭功能的地漏,但這些地漏存在一定技術缺陷。其 主要表顯在兩個方面,其一為結構復雜,流徑彎曲,流通斷面較小,易產生堵
塞。如ZL200620057828. 1所示,因地漏的工作環境很差,污水中混雜的細小 雜物在通過彎曲徑口處不可能很流暢,會產生存積而發生堵塞現象。其二為在 結構技術上采取了易生銹和疲勞損壞金屬構件如彈簧等,使之使用壽命縮短。 如ZL200520046691. 5所示,該裝置是利用彈簧的壓力來關閉堵板的,故在排 水時首先要克服彈簧的壓力造成的阻力,只有當水的重力遠遠高于彈簧壓力 時,才能排泄通暢,如果彈簧銹損或疲勞損壞變形,其封堵功能就會喪失。
上述兩種裝置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的原因,其缺陷是難以克服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優化設計,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流通口徑較 大,無任何金屬構件,開閉靈活,在污染源前端實施可靠性封堵的地漏。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在圓形筒體上口設一個帶多 孔狀的上口蓋;在圓形筒體一側設一個向傾外斜50度角并向內延展的斜切平 面,在斜切平面下部設兩個支撐體,支撐體上設圓孔一個;在圓形筒體下口設 一個與下口形狀一致的檔板,檔板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配重,檔板的兩側設一個 小圓柱,小圓柱分別嵌入支撐體上的圓孔中,檔板上平面粘結一塊柔性密封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化,減少制造費用,筒體內流通口徑較 大,直通排泄,不會存積殘留雜物而堵塞,全部構件采用塑料件,無因金屬構 件不適應潮濕環境而產生銹損的現象,尤其是將封堵檔板設計在底部,更加有 效地增強了止回封堵的能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l、圖2、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溢水防臭地漏是由筒體(1)、上 口蓋(2)、檔板(3)、密封襯(4)、配重(5)、支撐架(6)等部件構成。上 口蓋(2)為圓形板體,板體平面呈多孔狀以便進水和隔檔較大的雜物;筒體 (l)為中空狀的圓柱體,上進水口端設一道止口臺階,以便上口蓋(2)放入, 在圓柱體一側的中部,設一個向外傾斜50度角并向內延展的斜切平面,下排 水口端呈馬蹄形狀,在斜切平面下部兩端,分別連接一個長方形支撐架(6), 支撐架(6)上設一個圓孔,在圓孔中嵌入檔板(3)上的小圓柱,使之成為絞 形連接;檔板(3)和配重(5)為一整體結構,以兩邊的小圓柱為平衡支點, 配重(5) —端要略重于檔板(3)的這一端,使之在水流通過時,利用水的動 能就能輕易地開啟檔板(3),水流就會迅速通過筒體而排入管道,當水流排泄 完后,其動能消失,在配重(5)的重力作用下,檔板(3)又迅速閉合并隨時 保持關閉狀態,加之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是從污染源前端實施封堵的技術,所以 能更加有效地封堵住來至下水管道中的異味和壓力不大的返水。
權利要求1、一種防溢水防臭地漏,它由筒體、上口蓋、檔板、密封襯、配重、支撐架部件構成,其特征是在圓形筒體上口設一個帶多孔狀的上口蓋;在圓形筒體一側設一個向傾外斜50度角并向內延展的斜切平面,在斜切平面下部設兩個支撐體,支撐體上設圓孔一個;在圓形筒體下口設一個與下口形狀一致的檔板,檔板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配重,檔板的兩側設一個小圓柱,小圓柱分別嵌入支撐體上的圓孔中,檔板上平面粘結一塊柔性密封襯。
2、 如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防溢水防臭地漏,其特征是檔板和配重為一整 體結構,從底部封堵下排水口,以檔板兩邊的小圓柱為平衡支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溢水防臭地漏,其由筒體(1)、上口蓋(2)、擋板(3)、密封襯(4)、配重(5)、支撐架(6)等部件構成,在筒體(1)上口設一個帶多孔狀的上口蓋(2),在筒體(1)下口設一個與下口形狀一致的擋板(3),擋板(3)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配重(5),利用水的動能就能輕易地開啟擋板(3)排泄污水,當水流排泄完后,在配重(5)的重力作用下,擋板(3)又迅速閉合并隨時保持關閉狀態,由于采取的是從污染源前端實施封堵的技術,所以能更加有效地封堵住來至下水管道中的異味和壓力不大的返水。
文檔編號E03C1/28GK201065563SQ20072007993
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5日
發明者樂永光 申請人:樂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