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沖洗機構的啟動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
背景技術:
目前,沖洗機構的啟動機構大多為機械式,這就使得啟動機構的安裝僅局限于靠近沖洗機構的位置,有很大局限性。沖洗機構采用氣動傳力啟動機構即氣動按鈕,安裝方便快捷、穩定性好,尤其是按鈕位置不受安裝位置約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的高度或方位固定,甚至可以安裝在另一個房間或樓層,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方便性。但在使用過程中,氣動按鈕氣腔內的氣體壓縮和排水閥的推動部件受到外力的擠壓,以及兩者間采用軟管連接的氣體受到擠壓,使得其內部的空氣會有少許泄漏出密封體,從而使其內部的空氣量減少、空氣壓力下降,影響利用空氣作為媒介傳力的效果;同時無法確保下壓松手后按鈕能順利回彈,或反應靈敏,所以每次工作后必須對內部的空氣量和壓力進行補充和平衡。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補氣靈敏、可靠且結構簡單的氣動按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通過在柱塞與本體之間安裝一密封件,并使密封件分別與柱塞和本體相互配合,達到自動補氣、按鈕按壓后順利回彈的使用效果,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包括柱塞、上蓋、本體和彈簧;上蓋與本體相固接;本體的底端設有出氣口 ;彈簧安裝在本體的腔內;還包括一密封件;上蓋開有一導向孔,柱塞活動套裝在該導向孔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體的腔內,彈簧張頂在柱塞和本體的內底壁之間;該柱塞的底部周圈設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動配合在該凹槽中,以隨柱塞的上下移動而在本體內壁上密封滑動,同時與凹槽的槽壁之間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開的氣流通道。進一步的,還包括一第一凸圈,該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密封件的頂面和所述凹槽的上槽壁之間,以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封閉或打開所述氣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密封件的頂面,該第一凸圈配合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的下側,以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凹槽的上槽壁。所述的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下面,該第一凸圈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密封件的頂面。所述的密封件和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凹槽中還設有一進氣結構。所述的進氣結構為設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個或多個通孔;所述柱塞的底面向上開有一沉孔;所述凹槽的通孔與該沉孔相連通。所述的進氣結構為沿徑向設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槽壁上的一條或多條溝槽。
所述的密封件的外側壁設有第二凸圈,該第二凸圈與所述本體的內側壁之間呈密封配合。所述的本體的外側壁的頂部周圈設有若干倒鉤,所述上蓋的側壁周圈設有若干卡孔,上蓋的各個卡孔分別與對應的本體外側壁的倒鉤相卡接配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上蓋的頂面開有導向孔,柱塞活動套裝在該導向孔中,且其底部伸入本體的腔內;在柱塞的底部開有凹槽,密封件活動配合在該凹槽中,并與本體的內側壁之間呈密封配合;彈簧張頂在柱塞的底端和本體的內底壁之間;使得下壓柱塞后,密封件與柱塞之間的氣流通道閉合,從而將氣流壓出本體的出氣口 ;松開柱塞后,密封件與柱塞之間的氣流通道打開,從而對本體腔內自動補氣,同時,按鈕在彈簧的回復力作用下迅速回彈。顯然,本發明具有補氣靈敏、結構簡單、可靠等特點。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不局限于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柱塞的立體構造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密封件的立體構造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柱塞與密封件(氣流通道密封)的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柱塞與密封件(氣流通道打開)的狀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在按鈕微下壓時的狀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在按鈕完全下壓時的狀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在按鈕松開后的狀態及氣流流向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通過軟管與排水閥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請參見附圖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包括柱塞1、上蓋2、本體5、彈簧4和密封件3 ;柱塞1的頂部設有一按鈕(圖中未體現);上蓋2與本體5 相固接;本體5的底端設有出氣口 ;彈簧4安裝在本體5的腔內;上蓋2開有一導向孔21, 柱塞1活動套裝在該導向孔21中,且柱塞1的底部伸入本體5的腔內;彈簧4張頂在柱塞 1的底端和本體5的內底壁之間;該柱塞1的底部周圈設有一凹槽11,密封件3活動配合在該凹槽11中,以隨柱塞1的上下移動而在本體5的內壁上密封滑動,同時與凹槽11的槽壁之間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開的氣流通道。其中,進一步的,還包括一第一凸圈31,該第一凸圈31設在所述密封件3的頂面,該第一凸圈31配合在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的下側,以隨所述柱塞1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這里,第一凸圈也可以設在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中;當該第一凸圈設在凹槽11的上槽壁中時,該第一凸圈隨所述柱塞1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密封件3的頂面;所述的密封件3和所述凹槽11的槽底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凹槽11中還設有一進氣結構;該實施例中,所述的進氣結構為設在所述凹槽11的槽底的一個或多個通孔;所述柱塞1的底面向上開有一沉孔;所述凹槽11的通孔與該沉孔相連通;除此,所述的進氣結構也可以是沿徑向設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槽壁上的一條或多條溝槽。所述的密封件3的外側壁設有一第二凸圈32,該第二凸圈32與所述本體5的內側壁之間呈密封配合;所述的本體5的外側壁的頂部周圈設有若干倒鉤51,所述上蓋2的側壁周圈設有若干卡孔22,上蓋2的各個卡孔22分別與對應的本體外側壁的倒鉤51相卡接配合。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由于其密封件3滑套在柱塞1的凹槽11 中,因此,當密封件3與凹槽11的槽壁相互分離時,密封件3與凹槽11的槽壁之間的間隙以及凹槽槽底的通孔與柱塞底端的沉孔之間形成一個氣流通道,用于外界向本體5的腔內補氣。當按鈕微向下壓時,由于密封件3與本體5呈密封配合,因此,密封件3與本體5相對靜止,而柱塞1在壓力驅動下沿導向孔21向下移動,從而使其凹槽11的上槽壁與密封件 3的第一凸圈31相抵靠,此即使氣流通道呈密封狀態,本體5的腔內因與外界隔絕而呈密封狀態。繼續往下壓按鈕,使按鈕的壓力克服密封件3與本體5之間的摩擦力,則密封件3將隨柱塞1 一起往下運動,在壓縮彈簧4的同時,將本體5腔內的空氣壓出出氣口。此時,由于本體5的出氣口通過軟管與排水閥相連接,因此,本體5腔內的氣體即可通過軟管流向排水閥,從而推動排水閥實現排水功能。當松開按鈕時,初始時密封件3與本體5因摩擦力不動,而柱塞1在彈簧4的回復力作用下往上移動,從而使密封件3的第一凸圈31與柱塞1的凹槽11的上槽壁相互分離, 此即使氣流通道打開,本體5的腔內與外界相通,若本體腔內的氣體不足,則外界氣體將從柱塞1的側壁與導向孔21之間的間隙沿打開的氣流通道進入本體5的腔內,直至本體腔內的氣體達到平衡。在彈簧4的回復力作用下,柱塞1最終帶動密封件3—起向上移動,且使氣流通道保持打開的狀態,則柱塞1即可順利并迅速復位。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與現有技術的氣動按鈕相比, 具有結構簡單、補氣靈敏、可靠等特點。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包括柱塞、上蓋、本體和彈簧;上蓋與本體相固接; 本體的底端設有出氣口 ;彈簧安裝在本體的腔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密封件;上蓋開有一導向孔,柱塞活動套裝在該導向孔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體的腔內,彈簧張頂在柱塞和本體的內底壁之間;該柱塞的底部周圈設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動配合在該凹槽中,以隨柱塞的上下移動而在本體內壁上密封滑動,同時與凹槽的槽壁之間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開的氣流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的,還包括一第一凸圈,該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密封件的頂面和所述凹槽的上槽壁之間,以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封閉或打開所述氣流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密封件的頂面,該第一凸圈配合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的下側,以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凹槽的上槽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圈設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下面,該第一凸圈隨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動而離開或抵向所述密封件的頂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和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凹槽中還設有一進氣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結構為設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個或多個通孔;所述柱塞的底面向上開有一沉孔;所述凹槽的通孔與該沉孔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結構為沿徑向設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槽壁上的一條或多條溝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的外側壁設有第二凸圈,該第二凸圈與所述本體的內側壁之間呈密封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的外側壁的頂部周圈設有若干倒鉤,所述上蓋的側壁周圈設有若干卡孔,上蓋的各個卡孔分別與對應的本體外側壁的倒鉤相卡接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補氣結構的氣動按鈕,包括柱塞、上蓋、本體和彈簧;上蓋與本體相固接;本體的底端設有出氣口;彈簧安裝在本體的腔內;還包括一密封件;上蓋開有一導向孔,柱塞活動套裝在該導向孔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體的腔內,彈簧張頂在柱塞和本體的內底壁之間;該柱塞的底部周圈設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動配合在該凹槽中,以隨柱塞的上下移動而在本體內壁上密封滑動,同時與凹槽的槽壁之間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開的氣流通道。該氣控按鈕具有結構簡單、補氣靈敏、可靠等特點。
文檔編號E03D5/02GK102409737SQ20101029226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明者池上飛 申請人:李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