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雨水接收矩陣容器,具體涉及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
背景技術:
我國城市周邊河道及地下水污染嚴重,雖然大型污水處理廠建設逐年增加,但污水處理效率低,有專家做過論證,實際處理效率只能達到10%,原因是對雨水,污水,泥流等的污水處理量是按人均恒定排出量來設計的。這樣就出現了處理誤區降雨時,雨水的貯存設備和市政管道容量及其有限,雨水就成了運載污染物的載體帶走污染物,污染周邊河道。因此,對雨水收集利用,在源頭切斷污染源,達到水污染治理目的,同時還可充分利用雨水,節約水資源。目前,國內用于雨水接收的容器均為單體結構,容量小,不能滿足大容量雨水接收的要求,且不方便調節需要的容量,也受周邊建筑環境限制,運輸、安裝,維修不便,造價高。鋼混結構容器能滿足容量需要,但自身重量對地基要求極高,使用壽命短,一旦形成的建筑垃圾,對環境破壞極大,且防滲漏技術要求及造價高,不適合作為城區雨水收集的設施。國外現有的蜂箱式矩陣容器,為了要滿足支撐周邊及頂部重量,蜂箱式骨架自身重量較大,所占有的體積較大,使內部的容積變小,且造價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任意選擇容積,自身重量輕,容積大。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和防滲塑膠層,所述防滲塑膠層內置若干個相互搭接的盒式模塊;所述盒式模塊由面板、側板和端板構成,其底部敞口,模塊內腔設縱隔板和橫隔板,兩者將模塊內腔分隔成若干個小腔室作為榫孔,所述面板上設若干個榫,其數量和位置與榫孔相對應。作為優選所述側板底端設折邊,所述折邊設加強筋。作為優選所述小腔室的縱隔板和橫隔板上對稱設置卡筋。所述防滲塑膠層底部下方依次為沙層、卵石層和鋼混地基;所述防滲塑膠層外側設雨/污水沉淀井,所述雨/污水沉淀井中設排污管和外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入口端連接在雨/污水沉淀井的上部。所述面板、側板和端板采用PVC、樹脂、或樹脂與秸桿顆粒復合材料制作。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中的盒式模塊可相互縱橫搭接,構成矩陣容器的骨架,整體性強度好,且易于施工。使用時,雨/污水沉淀井的上部液體經進水管進入矩陣容器,矩陣容器作為生化池將雨/污水生化處理后再經出水管輸出到使用設備接口。排污管供抽污設備抽污用,外進水管連接外部雨/污水入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可任意選擇容積,自身重量輕,容積大。
圖I為本發明結構示意 圖2為盒式模塊俯視結構示意 圖3為盒式模塊主視結構示意 圖4為盒式模塊左視局部剖面 圖5為盒式模塊仰視結構示意 圖6為盒式模塊立體結構示意 圖7為盒式模塊相互搭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盒式模塊,la、面板,lb、側板,lc、端板,2、榫,3、加強筋,4、折邊,5、榫孔,5a、縱隔板,5b、橫隔板,5c、卡筋,6、進水管,7、出水管,8、排污管,9、外進水管,10、雨/污水沉淀井,11、矩陣容器,12、填土層,13、防滲膠膜,14、沙層,15、卵石層,16、鋼混地基。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明包括進水管6、出水管7和防滲塑膠層13,若干個相互搭接的盒式模塊I構成矩陣容器的骨架,內置于防滲塑膠層13。防滲塑膠層13底部下方依次為沙層14、卵石層15和鋼混地基16 ;防滲塑膠層13外側設雨/污水沉淀井10,井中設排污管8和外進水管9,進水管6的入口端連接在雨/污水沉淀井10的上部。雨/污水經外進水管9排入雨/污水沉淀井10,沉淀后再經進水管6流入矩陣容器,沉淀物經排污管8抽出。矩陣容器作為生化池將雨/污水生化處理后再經出水管7輸出到使用設備接口。如圖2-6所示,盒式模塊I為整體結構,由一塊面板la、兩塊側板Ib和兩塊端板Ic構成,其底部敞口,腔內設縱隔板5a和橫隔板5b,兩者將模塊內腔分隔成十六個小腔室,小腔室作為榫孔5,小腔室的縱隔板5a和橫隔板5b上對稱設置卡筋5c。面板Ia上對應設十六個榫2。側板Ib底端設折邊4,所述折邊4設加強筋3。盒式模塊I可采用PVC、樹脂、或樹脂與秸桿顆粒復合材料制作。圖7為盒式模塊相互搭接結構示意圖。只要將上層盒式模塊的榫孔5套入下層盒式模塊的榫2即可,相互縱橫搭接,構成矩陣容器的骨架,整體性強度好,且易于施工,任意選擇容積。本發明采用盒式模塊作為框架支撐承載重量,拼裝矩陣,根據所需容量來增加或者減少模塊。多個模塊堆砌成矩陣,四周及頂部用防滲塑膠膜焊接,形成水囊即矩陣容器。 骨架自身重量輕,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可有效保護地基。
權利要求
1.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包括進水管(6)、出水管(7)和防滲塑膠層(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滲塑膠層(13)內置若干個相互搭接的盒式模塊(I);所述盒式模塊(I)由面板(la)、側板(Ib)和端板(Ic)構成,其底部敞口,盒式模塊內腔設縱隔板(5a)和橫隔板(5b ),兩者將模塊內腔分隔成若干個小腔室作為榫孔(5),所述面板(Ia)上設若干個榫(2 ),其數量和位置與榫孔(5 )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Ib)底端設折邊(4 ),所述折邊(4 )設加強筋(3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腔室的縱隔板(5a)和橫隔板(5b )上對稱設置卡筋(5c)。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滲塑膠層(13)底部下方依次為沙層(14)、卵石層(15)和鋼混地基(16);所述防滲塑膠層(13)外側設雨/污水沉淀井(10),所述雨/污水沉淀井(10)中設排污管(8)和外進水管(9),所述進水管(6)的入口端連接在雨/污水沉淀井(10)的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模塊(I)采用PVC、樹脂、或樹脂與秸桿顆粒復合材料制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搭接式可變容的雨/污水收集處理矩陣容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和防滲塑膠層,所述防滲塑膠層內置若干個相互搭接的盒式模塊;所述盒式模塊由面板、側板和端板構成,其底部敞口,模塊內腔設縱隔板和橫隔板,兩者將模塊內腔分隔成若干個小腔室作為榫孔,所述面板上設若干個榫,其數量和位置與榫孔相對應。本發明可根據地形拼成各種矩陣,適應大小面積雨/污水收集的使用容量。本發明結構簡單,運輸、安裝方便,任意選擇容量,造價低廉。
文檔編號E03F5/10GK102619274SQ20121009005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趙定成 申請人:安徽滴滴節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