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錨,尤其涉及一種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
背景技術: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主要有兩種錨,一是永久性系泊錨錠,主要在海上、江河、湖泊和港口用來固定浮游平臺、深水網箱、浮游棧橋和碼頭。系泊錨錠為沉重式錨錠,沉重式錨錠又包括地面式和埋入式,其主要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制造,少數 也用鑄鐵制造,這種錨取材容易,制作和加工也簡單,所以目前被廣泛使用;二是動力錨,它主要是利用火藥爆炸或其他動力將錨體射入底層。雖然以上兩種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錨,但是這兩種常用的錨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第一,因為主要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制造,所以系泊錨錠體積大,浮力大,易漂移,自重大,抓重比小,并且該種錨的搬運、吊裝和埋設作業較困難,特別是在水域較深的情況下,施工更加困難,且施工周期長,產生的施工費用也很高;第二,動力錨,因為要以火藥爆炸或其他動力將錨體射入地層,所以需要特種生產、儲運和施工,對技術和安全的要求比較高,每次作業前需提前做大量的地質勘查工作,并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結構試射發動機的推力,反復試驗;另外,因為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要設置生產不同的裝藥,種類多,這就使得實際推廣應用的難度更大。如果是利用其他的動力埋入錨,則每個錨內必須安裝一臺動力裝置,相對成本比較高,再加上錨體外徑限定了動力裝置的大小和功率,因此動力裝置產生的動力也有限,這就使得動力錨不適合在復雜地質條件下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錨固裝置施工困難、錨入土層淺、抓重比小、成本高以及不能適應復雜地質條件等缺陷,提供一種可分解、易搬運、施工簡單、成本低、錨入土層深、抓重比大、作業速度快、效率高以及能適應復雜地質條件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包含錨殼體、尾部底板、錨側板、主鰭和防旋板,錨殼體內壁設有定位防旋卡槽,錨殼體下部設有透水孔,錨殼體下端為錐形,并設有高壓水噴孔,尾部底板上設有懸吊支耳和錨纜支耳;尾部底板內側與錨殼體頂端外側連接,錨側板為喇叭狀,錨側板上端與尾部底板外側相連,錨側板下端與錨殼體外側連接;主鰭置于錨殼體上,主鰭上端與錨側板連接,防旋板置于錨殼體下端。在本發明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中,定位防旋卡槽有4條。在本發明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中,主鰭有4塊。在本發明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中,防旋板有3-4片。在本發明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中,透水孔有6-8個。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和原理為在振動沖擊錘或其他動力源產生的強大沖擊振動力和高壓水泵通過高壓水管和高壓水噴孔向底泥(砂)噴射的高壓水加速底泥(砂)液化的共同作用下,將分體錨打入河海底泥(砂)層深處,同時把錨纜帶入地下所需深度,然后振動沖擊錘或其他動力源在起吊裝置拉力和振動力的作用下被吊起,此時連接振動沖擊錘或其他動力源與分體錨的繩索斷開,分體錨和錨纜留在地下。留在底泥(砂)中的分體錨中空部經過一定時間沉積滿底泥(砂)后,分體錨尾部底板和主鰭共同產生抗壓拉力,為浮體平臺、浮游棧橋或碼頭提供足夠的錨固力。其中,尾部底板主要承受向上的垂直拉力,主鰭主要用于增加水平阻力;錨側板為 喇叭狀結構,主要用來減少下錨的阻力,防旋板主要是為防止分體錨旋轉并傳遞擊振力,高壓噴水孔主要用來向底泥噴射高壓水加速底泥液化從而減小下錨的阻力;振動沖擊錘和分體錨的重量都很大,為了避免在工作過程中動力源與分體錨分離,故在尾部底板上設置了懸吊支耳,懸吊支耳主要是起到緊固連接振動沖擊錘或其他動力源與分體錨的作用;錨纜支耳的作用是通過錨纜連接浮體,為浮體提供足夠的錨固力;以上這些都證明了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具有可分解、易搬運、施工簡單以及成本低等優點。在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中,置于錨殼體內壁上的定位防旋卡槽有4條,與此相應地,振動沖擊錘外側也設置有4條定位防旋卡條,且錨殼體內壁上的定位防旋卡槽和振動沖擊錘外側的定位防旋卡條相互對應,并且錨體和振動沖擊錘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這樣既能防止錨體與振動沖擊錘之間發生旋轉,又能便于錨體與振動沖擊錘分離。作為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在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中,置于錨殼體上并與錨側板相連的主鰭有4片,其中有2片主鰭與水平方向的拉力垂直,這2片主鰭主要承受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為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在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中,錨殼體下端斜面連接有3-4片防旋板,這樣就能防止錨體下沉過程中旋轉,同時又傳遞擊振力使得分體錨快速刺入泥沙中,保證錨體快速下沉。較佳地,在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中,錨殼體下部設有6-8個透水孔,這是為了便于動力源與分體錨分離,因為當分體錨打入底泥深處后,泥沙會浸入動力源與分體錨間的縫隙中,如果沒有透水孔,則分體錨中空部很可能形成真空,此時就很難將動力源與分體錨分離,所以在分體錨殼體下端設置透水孔更便于動力源與分體錨的分離。另外,在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中,錨殼體下端中心處設有高壓水噴孔,主要用于向底泥噴射高壓水加速底泥液化,從而減少下錨阻力。最后,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所述分體錨的有益效果,以本發明所述的分體錨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系列試驗,部分試驗數據如下表I分體錨抓重比
權利要求
1.種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其特征在于,包含錨殼體(14)、尾部底板(4)、錨側板(13)、主鰭(6)和防旋板(7),所述錨殼體(14)內壁設有定位防旋卡槽(17),所述錨殼體(14)下部設有透水孔(15),所述錨殼體(14)下端為錐形,并設有高壓水噴孔(16),所述尾部底板(4)上設有懸吊支耳(5)和錨纜支耳(11);所述尾部底板(4)內側與錨殼體(14)頂端外側連接,所述錨側板(13)為喇叭狀,錨側板(13)上端與所述尾部底板(4)外側相連,錨側板(13)下端與所述錨殼體(14)外側連接;所述主鰭(6)置于錨殼體(14)上,主鰭(6)上端與所述錨側板(13)連接,所述防旋板(7)置于所述錨殼體(14)下端。
2.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防旋卡槽(17)有4條。
3.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鰭(6)有4塊。
4.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板(7)有3-4片。
5.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15)有6-8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包含錨殼體、尾部底板、錨側板、主鰭和防旋板,錨殼體內壁設有定位防旋卡槽,錨殼體下部設有透水孔,錨殼體下端為錐形,并設有高壓水噴孔,尾部底板上設有懸吊支耳和錨纜支耳;尾部底板內側與錨殼體頂端外側連接,錨側板為喇叭狀,錨側板上端與尾部底板外側相連,錨側板下端與錨殼體外側連接;主鰭置于錨殼體上,主鰭上端與錨側板連接,防旋板置于錨殼體下端。本發明所述的帶高壓噴孔的埋入式寬尾結構分體錨具有可分解、易搬運、施工簡單、成本低、錨入土層深、抓重比大、作業速度快、效率高以及能適應復雜地質條件等優點。
文檔編號E02B3/24GK102635093SQ20121014249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余光明, 劉浩然, 劉紅喜, 肖欽民, 袁奎星, 魏樂燕 申請人:余光明, 劉紅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