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固定建筑物內的給排水產品,尤其是指新型防臭地漏。
背景技術:
地漏是一種常見的主要安裝在固定建筑物地面上進行污水排放的給排水產品,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地漏品種繁多、款式多樣,如根據形狀的不同可分為圓形地漏、橢圓形地漏、長條形地漏或其它多邊形地漏等,而且這類地漏除了具備快速排水的功能外,在外形美觀、防臭防蟲等方面也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如公開的中國專利號為201120015005. 3的“一種新型地漏”、及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710061726.6的“同層防臭多功能地漏
及其安裝方法”就是針對上述這兩種功能的改進,尤其是防臭地漏的結構中能具備水封防臭的功能,為固定建筑物內人們的生活環境健康帶來極大的幫助,故更受消費者的歡迎。常見的防臭地漏主要是由安裝座、排水孔、防臭組件和漏水組件等構成,該防臭地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安裝座在地面上安裝位置過高或過低的問題,而上述這類安裝座都是連體結構的,故很難直接通過改變安裝座來進行防臭地漏安裝位置的調整,為施工帶來極大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根據地面安裝位置的不同而隨時進行安裝座高低調整的新型防臭地漏。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新型防臭地漏,包括安裝在地面上的安裝座,該安裝座內設有排水孔,在排水孔內設有防臭組件,安裝座頂面設有漏水組件,所述的安裝座是由底座和可卸式密封插裝連接在底座頂部的上體構成,該上體頂部為延伸而成的連體結構,所述的防臭組件安裝在上體的排水孔內,所述的漏水組件安裝在連體結構內。所述的防臭組件包括密封安裝在上體的排水孔內的存水盒,該存水盒中部設有向上延伸的溢水管道,存水盒內設有倒扣在溢水管道上的防臭蓋;所述的防臭蓋與存水盒、防臭蓋與溢水通道之間均設有相連通的排水通道,該排水通道同時又與溢水管道、排水孔相連通。所述的防臭蓋與存水盒、防臭蓋與溢水管道之間所形成的排水通道結構是在存水盒內壁上設有多個橫截面呈“ L”型的支撐塊,所述的防臭蓋倒扣設置在該支撐塊上。所述的防臭蓋呈倒扣的碗狀或長條形盒狀,該防臭蓋上還設有捏片。所述的漏水組件包括頂漏水組件或側漏水組件;所述的頂漏水組件是在存水盒上方設有安裝在連體結構頂面的頂蓋,該頂蓋上密布有多個下水孔;所述的側漏水組件是在連體結構內壁上設有多個呈“ L”型的支撐塊,連體結構頂面設有安裝在所述支撐塊上的頂蓋,并在頂蓋與連體結構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該排水間隙與排水通道相連通;或在存水盒頂面設有密封安裝的蓋板,該蓋板與連體結構內壁之間設有排水間隙,蓋板頂面安裝有頂蓋,蓋板上設有分別連通排水間隙和排水通道的通水孔;或在連體結構頂面安裝有頂蓋,連體結構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定位頂蓋安裝的定位塊,該頂蓋與連體結構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在頂蓋上還設有分別連通排水間隙和排水通道的通水孔。所述的頂蓋頂面設有安裝槽,該安裝槽內設有相配裝的瓷磚。所述的上體內設有內肩,相應在存水盒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配裝在所述內肩上的外肩,所述的存水盒外圓周面上設有密封圈。所述的上體頂面或頂蓋頂面均可安裝有裝飾圈。所述的底座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一圈封水邊,底座底面或側面安裝有排水管。所述的防臭地漏為圓形地漏或長條形地漏或橢圓形地漏或三角形地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分體式結構的安裝座,該分體式安裝座主要是由底座和可卸式密封插裝連接在底座頂部的上體構成,出廠時的上體可適當做高,這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旦遇到安裝座在地面上安裝位置過高時,只需通過裁剪調整上體的高度即可,故為施工帶來極大便利。
圖I為圓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頂漏水組件,平板狀頂蓋上設有長圓形下水孔)。圖2為圖I的俯視圖(平板狀頂蓋上設有長圓形下水孔)。圖3為圖I的俯視圖(平板狀頂蓋上設有梯形下水孔)。圖4為圓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頂漏水組件,倒扣的矩形盒狀頂蓋上設有弧形下水孔)。圖5為圖4的俯視圖(倒扣的矩形盒狀頂蓋上設有弧形下水孔)。圖6為圓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頂蓋為矩形)。圖7為圖6的俯視圖(頂蓋為矩形)。圖8為圓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包括圓形蓋板和圓形頂蓋)。圖9為圖8的俯視圖(頂蓋和蓋板均為圓形)。圖10為圓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包括矩形蓋板和矩形頂蓋)。圖11為圖10的俯視圖(頂蓋和蓋板均為矩形)。圖12為長條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頂漏水組件,倒扣的長條形盒狀頂蓋上設有角尺形下水孔)。圖13為圖12的俯視圖(倒扣的長條形盒狀頂蓋上設有角尺形下水孔)。圖14為長條形防臭地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頂蓋上設有安裝槽)。圖15為圖14的俯視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頂蓋上設有安裝槽)。圖16為圖14的俯視圖(安裝有側漏水組件,頂蓋上未設有安裝槽)。圖17為排水管安裝在底座底面的直通式防臭地漏剖視結構示意圖(圓形防臭地漏)。圖18為排水管安裝在底座底面的直通式防臭地漏剖視結構示意圖(長條形防臭地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上述附圖并采用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再進行詳細描述。如圖圖18所示,I.安裝座、11.底座、111.封水邊、112.排水管、12.上體、121.連體結構、13.排水孔、2.防臭組件、21.存水盒、211.外肩、212.溢水管道、22.密封圈、23.防臭蓋、231.捏片、24.排水通道、25.支撐塊、3.漏水組件、31.頂蓋、311.下水孔、312.安裝槽、32.排水間隙、33.蓋板、34.通水孔、4.裝飾圈、35.定位塊。 新型防臭地漏,主要是一種安裝在固定建筑物內用于污水排放的給排水產品,該防臭地漏可根據使用場合的需要分別設計為如圖廣圖11所示的圓形地漏或如圖12 圖16所示的長條形地漏或橢圓形地漏或三角形地漏或其它任何形狀的多邊形地漏等。所述的防臭地漏主要包括安裝座I、防臭組件2和漏水組件3。所述的安裝座I采用塑料制成并通過水泥直接澆筑固定在地面上,該安裝座I內設有上、下貫通的排水孔13 ;所述的安裝座I是由底座11和可卸式插裝連接在底座頂部的上體12構成,在底座11側面安裝有排水管112,該排水管與安裝座I內的排水孔13相通用于排放污水,形成同層排水結構,排水管112也可如圖17、圖18所示直接安裝在底座11底面,即形成直通排水結構;底座11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一圈封水邊111,該封水邊能使排放污水時的滲水在流到封水邊上后進行阻擋,防止污水繼續向封水邊111外圍擴散,從而實現較好的防滲效果。所述的上體12呈中空圓柱體狀,該上體外表面設計有復雜排列的花紋,以方便水泥澆筑,上體12底部外圓周面上設有一圈“O”型密封圈,它與底座11之間形成密封連接,上體12高度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進行設計,一般在出廠時會將高度適當做高。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安裝座I是分兩步進行安裝的,首先將底座11安裝好,然后根據安裝座I在地面上的安裝位置安裝上體12,例如遇到安裝座I位置過高時,只需通過裁剪調整上體12的高度即可,為施工帶來極大便利;上體12頂部為延伸而成的連體結構121,該連體結構可設計為矩形狀連體結構或圓形狀連體結構或長條形狀連體結構,如圖廣圖7、圖10、圖11所示的圓形地漏為矩形狀連體結構,圖8、圖9所示的圓形地漏為圓形狀連體結構,圖12 圖16所示的長條形地漏為長條狀連體結構,這種設計在上體頂部的連體結構121主要用于安裝漏水組件3,并在該連體結構的頂面設有金屬裝飾圈4,起到美觀和保護的作用,而防臭組件2通常直接安裝在上體12的排水孔13內。所述的防臭組件2包括存水盒21和防臭蓋23,該存水盒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肩211,相應在上體12內設有與所述外肩配裝的內肩,故存水盒21通過內、外肩的配裝可懸空設置在上體12的排水孔13內,同時在存水盒21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O”型密封圈22,并通過該“O”型密封圈與上體12內壁相接觸而實現存水盒21的密封安裝結構;所述的存水盒21中部設有一根向上延伸的溢水管道212,該溢水管道與排水孔13相連通,存水盒21內壁還設有四個呈“ L”型的支撐塊25。所述的存水盒21內設有倒扣在溢水管道212上的防臭蓋23,該防臭蓋底部安裝在“ L”型的支撐塊25上,故通過支撐塊使得防臭蓋23與存水盒21、防臭蓋與溢水通道212之間形成有相連通的排水通道24,該排水通道也與溢水管道212、排水孔13相連通。防臭蓋23頂面設計的非常光滑,方便污水快速排放,同時該頂面還設有捏片231,方便手指捏拿取出防臭蓋。所述的存水盒21和防臭蓋23的形狀主要是根據防臭地漏的具體形狀進行設計的,如圖廣圖11所示的圓形地漏需要設計圓柱體狀的存水盒21和倒扣的碗狀防臭蓋23,如圖12 圖16所示的長條形地漏則需要設計長條形盒狀的存水盒21和倒扣的長條形盒狀防臭蓋23。所述的漏水組件3包括如圖f圖5、圖12、圖13所示的頂漏水組件或如圖6 圖11、圖1Γ圖16所示的側漏水組件;所述的頂漏水組件是在存水盒21上方設有安裝在連體結構121頂面的頂蓋31,該頂蓋采用不銹鋼制成,一般設計為如圖f圖3所示的矩形平板狀結構或如圖4、圖5所示倒扣的矩形盒狀結構或如圖12、圖13所示倒扣的長條形盒狀結構,頂蓋31上密布有多個下水孔311,該下水孔可根據美觀需要設計為不同的形狀圖案,如 圖2所示的長圓形下水孔或如圖3所示的梯形下水孔或如圖5所示的弧形下水孔,從下水孔311排放的污水可直接進入存水盒21內。所述的側漏水組件可設計為如圖6、圖7所示適用于圓形地漏的結構,它是在矩形狀連體結構121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呈“ L”型的支撐塊25,連體結構121頂面設有安裝在該支撐塊上的頂蓋31,通過支撐塊結構使得頂蓋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32,該排水間隙與排水通道24相連通。所述的側漏水組件也可設計為如圖圖11所示適用于圓形地漏的結構,它是在存水盒21頂面設有一個如圖8、圖9所示密封安裝的圓形塑料蓋板或如圖10、圖11所示密封安裝的矩形塑料蓋板,該蓋板33與圓形狀連體結構或矩形狀連體結構的內壁之間設有排水間隙32,蓋板33頂面安裝有頂蓋31,蓋板上還設有多個通水孔34,用于分別連通排水間隙32和排水通道24。所述的側漏水組件還可設計為如圖1Γ圖16所示適用于長條形地漏的結構,它是在長條狀連體結構頂面直接安裝有頂蓋31,在連體結構121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定位塊35,該定位塊主要用于間隔頂蓋31與連體結構121,除了方便定位頂蓋31安裝,還使得頂蓋與長條狀連體結構的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32,同時在頂蓋31側面設有多個通水孔34,用于分別連通排水間隙32和排水通道24。所述的側漏水組件的頂蓋31頂面也可以設有如圖6、圖14所示的安裝槽312,并在該安裝槽內設有相配裝的瓷磚,用于安裝后的地漏更加美觀,同時該頂蓋31上還可安裝有裝飾圈4,起到保護和美觀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地面污水通過頂蓋31上的下水孔311、或蓋板33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的排水間隙32、排水孔13、或頂蓋31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的排水間隙32、排水孔13流入存水盒21內,由于防臭蓋23與存水盒21、防臭蓋與溢水管道212之間的排水通道24是一個橫截面呈“U”型的通道,它也是一個污水的溢出通道,故當污水沖入較多時,存水盒內灌滿的污水即可溢出至溢出管道212內,并通過排水孔13和排水管112排出,在污水不流入該防臭地漏時,存水盒21內的排水通道24會始終存有積水,就能形成水封防臭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防臭地漏,包括安裝在地面上的安裝座(1),該安裝座內設有排水孔(13),在排水孔內設有防臭組件(2),安裝座(I)頂面設有漏水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座(I)是由底座(11)和可卸式密封插裝連接在底座頂部的上體(12 )構成,該上體頂部為延伸而成的連體結構(121 ),所述的防臭組件(2)安裝在上體(12)的排水孔(13)內,所述的漏水組件(3)安裝在連體結構(121)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臭組件(2)包括密封安裝在上體(12)的排水孔(13)內的存水盒(21),該存水盒中部設有向上延伸的溢水管道(212),存水盒內設有倒扣在溢水管道(212)上的防臭蓋(23);所述的防臭蓋與存水盒(21)、防臭蓋與溢水通道(212)之間均設有相連通的排水通道(24),該排水通道同時又與溢水管道(212)、排水孔(13)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臭蓋(23)與存水盒(21)、防臭蓋與溢水管道(212)之間所形成的排水通道(24)結構是在存水盒(21)內壁上設有多個橫截面呈“ L”型的支撐塊(25),所述的防臭蓋(23)倒扣設置在該支撐塊(25)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臭蓋(23)呈倒扣的碗狀或長條形盒狀,該防臭蓋上還設有捏片(23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水組件(3)包括頂漏水組件或側漏水組件;所述的頂漏水組件是在存水盒(21)上方設有安裝在連體結構(121)頂面的頂蓋(31),該頂蓋上密布有多個下水孔(311);所述的側漏水組件是在連體結構(121)內壁上設有多個呈“ L”型的支撐塊(25),連體結構(121)頂面設有安裝在所述支撐塊(25)上的頂蓋(31),并在頂蓋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32),該排水間隙與排水通道(24)相連通;或在存水盒(21)頂面設有密封安裝的蓋板(33),該蓋板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設有排水間隙(32),蓋板頂面安裝有頂蓋(31),蓋板上設有分別連通排水間隙(32)和排水通道(24)的通水孔(34);或在連體結構(121)頂面安裝有頂蓋(31),連體結構(121)的內壁上設有多個定位頂蓋(31)安裝的定位塊(35),該頂蓋與連體結構(121)內壁之間形成排水間隙(32),在頂蓋(31)上還設有分別連通排水間隙(32)和排水通道(24)的通水孔(3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蓋(31)頂面設有安裝槽(312 ),該安裝槽內設有相配裝的瓷磚。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體(12)內設有內肩,相應在存水盒(21)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配裝在所述內肩上的外肩(211),所述的存水盒(21)外圓周面上設有密封圈(22)。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體(12)頂面或頂蓋(31)頂面均可安裝有裝飾圈(4)。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1)頂部外圓周面上設有一圈封水邊(111),底座底面或側面安裝有排水管(112)。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臭地漏為圓形地漏或長條形地漏或橢圓形地漏或三角形地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防臭地漏,涉及一種安裝在固定建筑物內用于污水排放的給排水產品,該防臭地漏包括安裝座、排水孔、防臭組件和漏水組件等,其所披露的技術特征在于提供一種分體式結構的安裝座,該分體式安裝座主要是由底座和可卸式密封插裝連接在底座頂部的上體構成,出廠時的上體可適當做高,這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旦遇到安裝座在地面上安裝位置過高時,只需通過裁剪調整上體的高度即可,故為施工帶來極大便利。
文檔編號E03F5/06GK202672324SQ20122024148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王海周 申請人:王海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