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尾礦壩處防滲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理論中,礦山尾礦庫初期壩采用透水壩可以使尾砂堆積體內的水盡快排至庫外,降低壩體的浸潤線,加快尾礦固結,提高壩體穩定性,若尾礦中的水不能充分排除,不但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一種結構簡單、防滲效果好的尾礦壩防滲結構的出現很有必要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其結構簡單,防滲效果好。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包括尾礦壩,在所述尾礦壩的上游設置有防滲排滲坡,其中,所述防滲排滲坡由內至外依次由碎石層、防滲膜、及干砌塊石層組成,所述尾礦壩由下至上依次由防滲層和礫石層組成,所述防滲排滲層的防滲膜與所述尾礦壩的防滲層相連接。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防滲排滲層的防滲膜和所述尾礦壩的防滲層均為土工布膜。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所述防滲膜與干砌塊石層之間設置有排水管道。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通過防滲層和排水管道的應用,能夠及時將尾礦中的水及時排出,有效的防止尾礦對水源的污染。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_尾礦壩、2-防滲排滲坡、11-防滲層、12-礫石層、21-碎石層、22-防滲膜、23-干砌塊石層、24-排水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所示,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包括尾礦壩1,在尾礦壩I的上游設置有防滲排滲坡2,其中,防滲排滲坡2由內至外依次由碎石層21、防滲膜22、及干砌塊石層23組成,尾礦壩I由下至上依次由防滲層11和礫石層12組成,防滲排滲層2的防滲膜22與尾礦壩I的防滲層11相連接。[0014]本實用新型中,防滲排滲層2的防滲膜22和尾礦壩I的防滲層11均為土工布膜。為了達到更換的排水效果,在防滲膜22與干砌塊石23層之間設置有排水管道2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包括尾礦壩,在所述尾礦壩的上游設置有防滲排滲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滲排滲坡由內至外依次由碎石層、防滲膜、及干砌塊石層組成,所述尾礦壩由下至上依次由防滲層和礫石層組成,所述防滲排滲坡的防滲膜與所述尾礦壩的防滲層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滲排滲坡的防滲膜和所述尾礦壩的防滲層均為土工布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滲膜與干砌塊石層之間設置有排水管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尾礦壩防滲處理系統,包括尾礦壩,在所述尾礦壩的上游設置有防滲排滲坡,所述防滲排滲坡由內至外依次由碎石層、防滲膜、及干砌塊石層組成,所述尾礦壩由下至上依次由防滲層和礫石層組成,所述防滲排滲坡的防滲膜與所述尾礦壩的防滲層相連接。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通過防滲層和排水管道的應用,能夠及時將尾礦中的水及時排出,有效的防止尾礦對水源的污染。
文檔編號E02B3/16GK202881902SQ2012205617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羅仕悅, 陸其潮, 王世和, 許春茂, 劉國兵 申請人: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