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裝卸撈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面漂浮物清理裝置的領域,尤其是一種快速裝卸撈網。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和自然環境中產生的垃圾漂入水中,從而影響水面環境,針對這樣的現象,需要對水面漂浮的固體、粘稠物體的進行清理工作,目前大多數清理方法所采用的是簡易的撈網,其網袋和網圈通過掛接、穿掛方式或其他方式相結合,而網袋均未做過預處理,由于在裝卸過程中需要較長時間(10秒-3分鐘不等),對清理作業的連續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整體效率比較低,因此裝卸工作量大,速度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快速裝卸撈網,其設計結構合理、裝卸方便、使用簡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裝卸撈網,包括手柄和連接在手柄端部的網圈以及套在網圈上的網袋,所述的網圈外側上邊緣和外側下邊緣上分別具有向下翻的上折邊和向上翻的下折邊,所述的網圈通過上折邊和下折邊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網圈縱向截面呈“[”形結構,所述的網袋上口邊沿上環形穿置有尼龍扎帶,網袋通過尼龍扎帶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內。為了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避免出現生銹現象,所述的手柄和網圈的材質為不銹鋼。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快速裝卸撈網,在網袋上穿置尼龍扎帶,將網袋通過尼龍扎帶牢牢限制在網圈的凹槽內,從而能夠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應對網袋內物體的載荷,其安裝方便、拆卸簡單、可以重復使用并且可以量產。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中網圈與尼龍扎帶結合后的縱向剖視圖。圖中1.手柄,2.網圈,21.上折邊,22.下折邊,3.網袋,4.尼龍扎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和圖2所示的快速裝卸撈網,包括材質為不銹鋼的手柄1,在手柄I端部連接有材質為不銹鋼的網圈2,在網圈2上套置有網袋3,在網圈2外側上邊緣和外側下邊緣上分別具有向下翻的上折邊21和向上翻的下折邊22,網圈2通過上折邊21和下折邊22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網圈2縱向截面呈“[”形結構,網袋3上口邊沿上環形穿置有尼龍扎帶4,網袋3通過尼龍扎帶4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內。本實用新型的快速裝卸撈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首先對尚未安裝的撈網網袋3進行預處理,預先穿上高強度的尼龍扎帶4,并扣至正好適合網圈外徑的位置,便于使用時迅速安裝;然后網圈2的圈壁制作成“[”形,凹槽朝向外側,恰好可容納高強度的尼龍扎帶4從外面套上,網圈2外側邊緣上的上折邊21和下折邊22使得高強度的尼龍扎帶4被牢牢限制在凹槽內,使得這種結合方式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應對網袋3內物體的載荷;在安裝時,只需將預先穿有高強度的尼龍扎帶4的網袋3套入網圈外側的凹槽內,并將尼龍扎帶4收緊,即安裝完畢,整個過程通常只需2-3秒鐘;在卸下網袋3時,只需握住外露的尼龍扎帶4尾端,向下翻轉,即可在不到I秒鐘的時間里完成;卸下的網袋3若無破損,則清洗之后再次預穿高強度的尼龍扎帶4,可重復使用,節約環保。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快速裝卸撈網,其特征是:包括手柄(I)和連接在手柄(I)端部的網圈(2)以及套在網圈(2)上的網袋(3),所述的網圈(2)外側上邊緣和外側下邊緣上分別具有向下翻的上折邊(21)和向上翻的下折邊(22),所述的網圈(2)通過上折邊(21)和下折邊(22)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網圈(2)縱向截面呈“[”形結構,所述的網袋(3)上口邊沿上環形穿置有尼龍扎帶(4),網袋(3)通過尼龍扎帶(4)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裝卸撈網,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⑴和網圈(2)的材質為不銹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快速裝卸撈網,包括手柄和連接在手柄端部的網圈以及套在網圈上的網袋,網圈外側上邊緣和外側下邊緣上分別具有向下翻的上折邊和向上翻的下折邊,網圈通過上折邊和下折邊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網圈縱向截面呈“[”形結構,網袋上口邊沿上環形穿置有尼龍扎帶,網袋通過尼龍扎帶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內。所述的快速裝卸撈網,在網袋上穿置尼龍扎帶,將網袋通過尼龍扎帶牢牢限制在網圈的凹槽內,從而能夠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應對網袋內物體的載荷,其安裝方便、拆卸簡單、可以重復使用并且可以量產。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3066048SQ20132006025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王志軍, 俞鎮慌, 高曉軍 申請人:王志軍, 俞鎮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