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水取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結構包括樁基和取水頭,所述樁基由埋插在內河河床的多條固定樁構成,全部固定樁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頭為一體式鋼筋混凝土框體結構,在取水頭的底部設有與樁基固定樁對應的安裝凹槽,取水頭利用該安裝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頭的側壁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連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本發明還公開其結構的施工方法,該結構穩定性好、保證結構安全可靠,施工方法方案簡單、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等有益效果。
【專利說明】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水取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適用于在水中施工打樁建立長期供水取水的取水結構及其結構的施工。屬于電廠循環水系統構筑物結構及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內陸發電廠建筑系統中,循環水系統一般采用二次循環供水系統,需在內河建設取水口取水作為補給水。在地質條件差的情況下,取水端口需要通過連接樁基基礎,但所述取水端如何與樁基連接成即為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現有的技術的取水端口主要有二種結構形式:1、取水頭部采用鋼制結構,樁基采用鋼管樁,取水頭部與鋼管樁通過螺栓有效連接。其存在如下缺點:由于取水頭部采用鋼結構,其穩定性較差,取水頭部需要考慮防腐,整體造價及維護費用較高。2、取水頭部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樁基采用鋼管樁或管樁,其存在如下缺點: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環境,需考慮圍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較長,圍堰費用高,并且對于工程水深較大、地質較差,不具備形成干地施工的條件時,取水頭部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是不可行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在降低工程造價、保證結構穩定性的前提下,提供一種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該內河取水口結構克服現有技術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環境,需考慮圍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較長,圍堰費用高的缺陷。
[0004]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為了提供一種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
[0005]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0006]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包括樁基和取水頭,所述樁基由埋插在內河河床的多條固定樁構成,全部固定樁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頭為一體式鋼筋混凝土框體結構,在取水頭的底部設有與樁基固定樁對應的安裝凹槽,取水頭利用該安裝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頭的側壁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連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0007]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還可以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0008]進一步地,所述取水頭部為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取水頭的底部設有固定墩,所述的安裝凹槽設在固定墩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取水頭的主體部分為長方形狀,在所述主體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導流結構。
[0010]進一步地,在取水頭中設置有帶蓋的維護入口。
[0011]進一步地,所述的導流結構順河水流向設置,形成取水頭的側墻。
[0012]進一步地,在入水口處設有過濾網,該過濾網由多條不銹鋼鋼支并排安裝而成;在出水口處預埋有鋼套管。
[0013]進一步地,所述多條固定樁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鋼管構成,形成鋼管理體制樁基。
[0014]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0015]如前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0016]I)在內河的河床中選好位置,挖開表層淤泥,在選定的位置按設的間隔打樁,使全部固定樁的頂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由多條固定樁組成的樁基高度的樁基;
[0017]2)在陸地上預制好鋼筋混凝土取水頭,在取水頭的底部預留與樁基的固定樁上端部尺寸和形狀對應的凹槽;在取水頭的側壁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設在取水頭的上部,出水口設在取水頭的下部
[0018]3)利用水上吊裝施工設備,將取水頭扣接安裝在樁基上,由取水頭的凹槽直接扣在樁基的固定樁上固定,形成密封式集水井;
[0019]4)在出水口連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0020]本發明的目的之二還可以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0021]進一步地,所述的基樁采用鋼管樁,在安裝取水頭時將各基樁割平,使各基樁上端呈同一水平面。
[0022]進一步地,在取水頭的下段及取水管周邊回填砂,在沙層上利用石塊壓緊壓實,避免流失,形成河床;所述的河床由低層的回填砂層和砂層上的石塊層壓實構成。
[0023]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顯著效果:
[0024]1、本發明由于將取水頭設置為一體式鋼筋混凝土框體結構,在取水頭的底部設有與樁基固定樁對應的安裝凹槽,取水頭利用該安裝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頭的側壁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設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連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因此解決水頭部采用鋼結構存在的穩定性較差、需要考慮防腐、整體造價及維護費用較高等音量,具有穩定性好、無需考慮防腐和整體造價及維護費用低的有益效果。
[0025]2、本發明由于取水頭部為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取水頭的底部設有固定墩,所述的安裝凹槽設在固定墩上,取水頭利用該安裝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上,因此可在水上作業,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取水頭部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存在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環境、需考慮圍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較長和圍堰費用高等問題,具有結構穩定性好、保證結構安全可靠、施工方案簡單、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等有益效果。
[0026]3、本發明在取水頭下段、取水管與樁基埋在河床下,并在取水頭下段、取水管與樁基周邊回填砂層和石塊層,有效防止取水頭與樁基脫離,使取水頭在河床上更加牢固,使用性能更好。
[0027]4、本發明的取水頭在河流方向的前后兩側設置有V角形的導流墻,有效的防止流水過急時對取水頭產生沖擊,影響取水頭的使用性能,避免遭到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發明結構實施例1的平面布置圖。
[0029]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30]圖3為圖2的B-B剖視圖。
[0031]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出水口處的鋼套管安裝示意圖。
[0032]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施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4]實施例1:
[0035]參照圖1至圖5所示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包括樁基I和取水頭2,所述樁基I由埋插在內河河床3的多條固定樁構成,全部固定樁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頭2為一體式鋼筋混凝土框體結構,在取水頭2的底部設有與樁基I固定樁對應的安裝凹槽4,取水頭2利用該安裝凹槽4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I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 ;在取水頭2的側壁設有入水口 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 5設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上部,出水口 6設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下部,出水口 6連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0036]實施例中,所述取水頭部2為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取水頭2的底部設有固定墩41 ;所述的安裝凹槽4設在固定墩41上;所述的取水頭2的主體部分為長方形狀,在所述主體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導流結構10 ;在取水頭2中設置有帶蓋的維護入口 14 ;所述的導流結構10順河水流向設置,形成取水頭2的側墻;在入水口 5處設有過濾網11,該過濾網由多條不銹鋼鋼支12并排安裝而成;在出水口 5處預埋有鋼套管13,便于取水管的固定安裝連接;所述多條固定樁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鋼管構成,形成鋼管理體制樁基I。
[0037]上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8]I)在內河的河床中選好位置,挖開表層淤泥,在選定的位置按設的間隔打樁,使全部固定樁的頂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由多條固定樁組成的樁基I高度的樁基;
[0039]2)在陸地上預制好鋼筋混凝土取水頭2,在取水頭的底部預留與樁基的固定樁上端部尺寸和形狀對應的凹槽4 ;在取水頭2的側壁設有入水口 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5設在取水頭2的上部,出水口 6設在取水頭2的下部
[0040]3)利用水上吊裝施工設備,將取水頭2扣接安裝在樁基上,由取水頭2的凹槽4直接扣在樁基的固定樁上固定,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 ;
[0041]4)在出水口 6連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0042]在具體方法實施中,所述的基樁I采用鋼管樁,在安裝取水頭時將各基樁割平,使各基樁上端呈同一水平面;在取水頭的下段及取水管周邊回填砂,在沙層上利用石塊壓緊壓實,避免流失,形成河床;所述的河床3由低層的回填砂層8和砂層8上的石塊層9壓實構成。
[0043]實施例2
[0044]本實施例2所述的技術特征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建在水流平穩的河內區域中,省去在取水頭2主體部分二端各延伸的一三角形形成的導流結構10。其余同實施例1。
[0045]本發明應用于某內陸大型燃氣發電廠補給水系統,取水口離岸距離約220m,取水口位置的淤泥厚約40m,海岸地勢平坦。所述取水頭部的樁基I采用4根直徑為600mm鋼管樁,樁長50m。取水頭采用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干地上制作成型后,采用水上吊裝施工。將取水頭部2預制時預留的安裝凹槽4直接扣在鋼管樁上,將取水頭2與樁基I進行有效固定連接,然后在樁基I和取水頭2周邊回填砂層8,并在砂層上利用石塊層9壓緊壓實。從施工及運行情況看,效果良好,滿足了設計要求。
【權利要求】
1.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包括樁基(I)和取水頭(2),其特征在于:所述樁基(I)由埋插在內河河床(3)的多條固定樁構成,全部固定樁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頭(2)為一體式鋼筋混凝土框體結構,在取水頭(2)的底部設有與樁基(I)固定樁對應的安裝凹槽(4),取水頭(2)利用該安裝凹槽(4)直接扣接固定安裝在樁基(I)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在取水頭(2)的側壁設有入水口(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5)設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上部,出水口(6)設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下部,出水口(6)連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頭部(2)為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取水頭(2)的底部設有固定墩(41),所述的安裝凹槽(4)設在固定墩(4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水頭(2)的主體部分為長方形狀,在所述主體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導流結構(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取水頭(2)中設置有帶蓋的維護入口(1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 流結構(10)順河水流向設置,形成取水頭(2)的側墻。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入水口(5)處設有過濾網(11),該過濾網由多條不銹鋼鋼支(12)并排安裝而成;在出水口(5)處預埋有鋼套管(13)。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條固定樁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鋼管構成,形成鋼管理體制樁基(I)。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內河的河床中選好位置,挖開表層淤泥,在選定的位置按設的間隔打樁,使全部固定樁的頂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由多條固定樁組成的樁基(I)高度的樁基; 2)在陸地上預制好鋼筋混凝土取水頭(2),在取水頭的底部預留與樁基的固定樁上端部尺寸和形狀對應的凹槽(4);在取水頭(2)的側壁設有入水口(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5)設在取水頭(2)的上部,出水口(6)設在取水頭(2)的下部 3)利用水上吊裝施工設備,將取水頭(2)扣接安裝在樁基上,由取水頭(2)的凹槽(4)直接扣在樁基的固定樁上固定,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 4)在出水口(6)連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剛性內河取水口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樁(I)采用鋼管樁,在安裝取水頭時將各基樁割平,使各基樁上端呈同一水平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電廠循環水系統的內河取水口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取水頭的下段及取水管周邊回填砂,在沙層上利用石塊壓緊壓實,避免流失,形成河床;所述的河床(3)由低層的回填砂層(8)和砂層(8)上的石塊層(9)壓實構成。
【文檔編號】E03B3/04GK104074234SQ201410338633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鐘香蘭, 馬兆榮, 何小華, 徐榮彬 申請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