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防臭地漏,包括一個殼體,殼體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設置有開口,殼體的下端開口的周邊設置有一個環形存水腔,環形存水腔位于殼體內側,環形存水腔的頂面開放,環形存水腔的上側設置有一個浮動部件,浮動部件的底面覆蓋殼體的下端開口,浮動部件的底面周邊向下設置有環狀突出部,環狀突出部延伸到環形存水腔內,浮動部件的軸向長度小于殼體的軸向長度。浮動部件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壓在環形存水腔的內圓側壁的上端面上,阻斷殼體下方管道與室內空間的氣流通道,實現機械密封。同時,浮動部件底面周邊的環狀突出部壓入環形存水腔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結構。本發明的機械密封依靠重力實現,開啟方式依靠浮力,保證了工作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防臭地漏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排水裝置,特別是一種防臭地漏。
[0002]【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建筑物中設置的地漏采用水封方式進行密封,以防止管道內氣體向室內逸出,在長期未使用的情況下,水分揮發后,密封失效。因此,部分地漏采用機械方式密封,如使用彈簧力、或磁力、或杠桿,但是金屬彈簧長期在污水中使用后會導致彈簧腐蝕、發絲纏繞等問題而導致失效;磁鐵則會因為磁性衰減、導向臟污等原因導致失效;杠桿也同樣會因為轉軸摩擦增大而導致不能有效密封。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臭地漏,所述的這種防臭地漏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地漏的密封容易失效的技術問題。
[0004]本發明的這種防臭地漏,包括一個殼體,其中,所述的殼體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設置有開口,殼體的下端開口的周邊設置有一個環形存水腔,所述的環形存水腔位于殼體內側,環形存水腔的頂面開放,環形存水腔的上側設置有一個浮動部件,所述的浮動部件的底面覆蓋殼體的下端開口,浮動部件的底面周邊向下設置有環狀突出部,所述的環狀突出部延伸到環形存水腔內,浮動部件的軸向長度小于殼體的軸向長度。
[0005]進一步的,環狀突出部與環形存水腔的底面和側壁之間均設置有間隙。
[0006]進一步的,環形存水腔與殼體下端開口相鄰的側壁呈錐形。
[0007]進一步的,浮動部件與殼體同軸。
[0008]進一步的,浮動部件的底面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凸臺,所述的凸臺延伸到殼體的下端開口內。
[0009]進一步的,浮動部件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至少三個導向翼,任意一個所述的導向翼的外側均與殼體的內壁相切。
[0010]進一步的,殼體的下部呈圓柱形,殼體的中部呈錐形。
[0011]進一步的,殼體的上端設置有一個蓋板,所述的蓋板中設置有透水孔,殼體內、蓋板的下方設置有箅子,所述的箅子中設置有過水孔。
[0012]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殼體埋設在建筑物的地板中。浮動部件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壓在環形存水腔的內圓側壁的上端面上,阻斷殼體下方管道與室內空間的氣流通道,實現機械密封。同時,浮動部件底面周邊的環狀突出部壓入環形存水腔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結構。這樣,實現了水封和機械密封的雙重密封效果。即便在長期不使用,環形存水腔的存水揮發后,單純依靠浮動部件與環形存水腔的內圓側壁的上端面的機械配合,也能保持密封狀態。當需要泄水時,廢水通過蓋板和箅子流入殼體中,浮動部件周圍的水位升高,當升高到一定程度,浮動部件所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時,浮動部件浮起,開始泄水。當地面的水漏完后,殼體墻內的水位開始下降,待水位下降到某一水平,浮動部件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時,浮動部件開始下落,重新實現機械與水封雙重密封。
[0013]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發明在地漏殼體中設置環形存水腔,在環形存水腔的內圓側壁的上方設置浮動部件,利用浮動部件和環形存水腔形成機械與水封相結合的密封方式,機械密封依靠重力實現,而其開啟方式依靠浮力,保證了工作可靠性。
[001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防臭地漏的結構示意圖。
[0015]【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防臭地漏,包括一個殼體4,其中,所述的殼體4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設置有開口,殼體4的下端開口的周邊設置有一個環形存水腔7,所述的環形存水腔7位于殼體4內側,環形存水腔7的頂面開放,環形存水腔7的上側設置有一個浮動部件3,所述的浮動部件3的底面31覆蓋殼體4的下端開口,浮動部件3的底面31周邊向下設置有環狀突出部,所述的環狀突出部延伸到環形存水腔7內,浮動部件3的軸向長度小于殼體4的軸向長度。
[0016]進一步的,環狀突出部與環形存水腔7的底面和側壁之間均設置有間隙。
[0017]進一步的,環形存水腔7與殼體4下端開口相鄰的側壁呈錐形。
[0018]進一步的,浮動部件3與殼體4同軸。
[0019]進一步的,浮動部件3的底面31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凸臺,所述的凸臺延伸到殼體4的下端開口內。
[0020]進一步的,浮動部件3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至少三個導向翼,任意一個所述的導向翼的外側均與殼體4的內壁相切。
[0021]進一步的,殼體4的下部呈圓柱形,殼體4的中部呈錐形。
[0022]進一步的,殼體4的上端設置有一個蓋板1,所述的蓋板I中設置有透水孔,殼體4內、蓋板I的下方設置有箅子2,所述的箅子2中設置有過水孔。
[0023]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殼體4設置在建筑物的地板上并位于瓷磚5和砂漿6的開孔內,蓋板I與瓷磚5平齊。浮動部件3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壓在環形存水腔7的內圓側壁71的上端面上,阻斷殼體4下方管道9與室內空間的氣流通道,實現機械密封。同時,浮動部件3底面周邊的環狀突出部壓入環形存水腔7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結構。這樣,實現了水封和機械密封的雙重密封效果。即便在長期不使用,環形存水腔7的存水揮發后,單純依靠浮動部件3與環形存水腔7的內圓側壁71的上端面的機械配合,也能保持密封狀態。當需要泄水時,廢水通過蓋板I和箅子2流入殼體4中,浮動部件3周圍的水位升高,當升高到一定程度,浮動部件3所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時,浮動部件3浮起,開始泄水。當地面的水漏完后,殼體4墻內的水位開始下降,待水位下降到某一水平,浮動部件3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時,浮動部件3開始下落,重新實現機械與水封雙重密封。
【權利要求】
1.一種防臭地漏,包括一個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設置有開口,殼體的下端開口的周邊設置有一個環形存水腔,所述的環形存水腔位于殼體內側,環形存水腔的頂面開放,環形存水腔的上側設置有一個浮動部件,所述的浮動部件的底面覆蓋殼體的下端開口,浮動部件的底面周邊向下設置有環狀突出部,所述的環狀突出部延伸到環形存水腔內,浮動部件的軸向長度小于殼體的軸向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環狀突出部與環形存水腔的底面和側壁之間均設置有間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環形存水腔與殼體下端開口相鄰的側壁呈錐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浮動部件與殼體同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浮動部件的底面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凸臺,所述的凸臺延伸到殼體的下端開口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浮動部件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至少三個導向翼,任意一個所述的導向翼的外側均與殼體的內壁相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殼體的下部呈圓柱形,殼體的中部呈錐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殼體的上端設置有一個蓋板,所述的蓋板中設置有透水孔,殼體內、蓋板的下方設置有箅子,所述的箅子中設置有過水孔。
【文檔編號】E03F5/04GK104179241SQ201410369638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張堯弟, 邱錦昱 申請人:上海龍勝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