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屬于消防系統領域。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上設有水箱進水口和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水箱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針對上述的水箱出水口設置有臥式井用泵組,該臥式井用泵組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的臥式井用泵組的出水口處依次連接止回閥和閥門后與消防主管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移動方便,可循環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另外采用電機干式安裝的臥式井用泵組,安全性高,結構簡單,安裝及檢修方便,水泵體工作時無需排氣即啟動后能立刻出水。
【專利說明】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防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預防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火災,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了《GB50720-201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而根據該規范所知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必須設置用于撲救施工現場火災、引導施工人員安全疏散等的各類消防設施,包括滅火器、臨時消防給水系統、消防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識、臨時疏散通道等,其中臨時消防給水系統是一個重要的消防設施。現有的臨時消防給水系統是固定的、不可循環使用的,一旦建設工程完成后只能將其丟棄,不能搬運到其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再次使用,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03]另外現有上述臨時消防給水系統中使用的傳統井用泵是將潛水電機與水泵體直接連接成一體并潛入水中工作的提水工具,傳統井用泵中采用充水式潛水電機,電動機內注滿清水用于冷卻電動機和潤滑軸承。但是傳統井用泵在實際使用中由于需要將電動機置于水中,因此存在安全性低的問題,又由于在實際使用中電動機是泵組中最易損壞的部件,使得置于水中的電動機進行維修時維修不便,費時費力;且傳統井用泵水泵體與泵軸連接處采用用橡膠軸承,使井用泵在水平安裝下泵軸受葉輪重力影響而變形;而且現有的傳統井用泵中電機的安裝方式不符合最新出臺的《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中要求采用電機干式安裝的消防水泵的要求。另外現有存在的臥式泵組雖然電機干式安裝,但是存在結構復雜、檢修困難以及工作時需要先進行排氣進而延誤火災救援時間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移動方便,可循環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另外采用電機干式安裝的臥式井用泵組,安全性高,結構簡單,安裝及檢修方便,水泵體內設置有硬質合金軸承,保證了井用泵在水平安裝下泵軸不受葉輪重力影響而變形,水泵體工作時無需排氣即啟動后能立刻出水。
[0006]2.技術方案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上設有水箱進水口和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水箱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針對上述的水箱出水口設置有臥式井用泵組,該臥式井用泵組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的臥式井用泵組的出水口處依次連接止回閥和閥門后與消防主管連通。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水箱上設有兩個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兩個水箱出水口設置有兩個臥式井用泵組。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消防主管上設有泄壓閥,該泄壓閥的一端與消防主管連通,泄壓閥的另一端與水箱連通。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設有便于移動的輪子。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臥式井用泵組包括設置于水箱內的水泵體和位于水箱外的出水段殼體、傳動殼體、電機,所述的水泵體通過出水段殼體與傳動殼體固連,且水泵體中的泵軸穿過上述的出水段殼體伸入傳動殼體與傳動軸的一端相連,該傳動軸的另一端伸出傳動殼體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其中出水段殼體中與水泵體固連的一端上設置有法蘭結構,臥式井用泵組通過上述的法蘭結構與水箱固連;傳動殼體與傳動軸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出水段殼體與傳動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結構;所述的出水段殼體上開設有出水口。
[0013]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密封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出水段殼體上的端蓋和位于出水段殼體內的調節塊,所述的調節塊與端蓋之間設有機械密封。
[0014]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傳動殼體上正對泵軸與傳動軸處開設有檢修口。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端蓋與出水段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0016]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水泵體內設置有硬質合金軸承。
[0017]3.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底座上設有水箱,水箱上設有水箱進水口和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水箱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針對上述的水箱出水口設置有臥式井用泵組,,該臥式井用泵組固定安裝在底座上,臥式井用泵組的出水口處依次連接止回閥和閥門后與消防主管連通,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集合成一體,可循環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
[0020](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消防主管上設有泄壓閥,該泄壓閥的一端與消防主管連通,泄壓閥的另一端與水箱連通,防止因消防主管內的壓力過大而出現消防主管爆裂的問題;
[0021](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底座上設有便于移動的輪子,便于搬運;
[0022](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水泵體通過出水段殼體與傳動殼體固連,且水泵體中的泵軸穿過上述的出水段殼體伸入傳動殼體與傳動軸的一端相連,該傳動軸的另一端伸出傳動殼體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其中出水段殼體中與水泵體固連的一端上設置有法蘭結構,臥式井用泵組通過上述的法蘭結構與水箱固連,使得水泵體位于水箱中,其余出水段殼體、傳動殼體和電機位于水箱外,使得電機能干式安裝,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性高;
[0023](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傳動殼體與傳動軸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出水段殼體與傳動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結構,通過密封結構防止水進入傳動殼體內,確保軸承不被腐蝕,增加了使用壽命;
[0024](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出水段殼體與傳動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結構,密封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出水段殼體上的端蓋和位于出水段殼體內的調節塊,調節塊與端蓋之間設有機械密封,機械密封為現有已經成熟的技術,密封效果好,而設置調節塊是為了調整機械密封的工作長度,保證機械密封的最佳密封性能,同時還能起到防止泵軸軸向竄動的作用;
[0025](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傳動殼體上正對泵軸與傳動軸處開設有檢修口,便于調整泵軸伸入傳動殼體的軸向長度,便于實時監測傳動殼體中是否有水以便及時控制電機的關開,便于檢修;
[0026](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端蓋與出水段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為了進一步提高密封性,防止水進入傳動殼體內;
[0027](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水泵體內設置有硬質合金軸承,可實現臥式安裝,保證了泵軸在水平安裝時不因水泵體內的葉輪重力影響而變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臥式井用泵組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臥式井用泵組中密封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003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32]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底座;2、輪子;3、臥式井用泵組;31、電機;32、傳動殼體;321、檢修口 ;33、出水段殼體;34、水泵體;35、傳動軸;36、機械密封;37、調節塊;38、泵軸;39、端蓋;4、止回閥;5、閥門;6、消防主管;7、泄壓閥;8、水箱;9、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0034]實施例1
[0035]結合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包括底座I,底座I上設有水箱8 ;水箱8上設有水箱進水口和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水箱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9,針對上述的水箱出水口設置有臥式井用泵組3,該臥式井用泵組3固定安裝在底座I上,本實施例中水箱8上設有兩個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兩個水箱出水口設置有兩個臥式井用泵組3,其中一個作為備用;臥式井用泵組3的出水口處依次連接止回閥4和閥門5后與消防主管6連通,為了防止因消防主管6內壓力過大而造成消防主管6爆裂的問題,消防主管6上設有泄壓閥7,該泄壓閥7的一端與消防主管6連通,泄壓閥7的另一端與水箱8連通,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集合成一體,安全可靠,能夠循環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其中臥式井用泵組3包括設置于水箱8內的水泵體34和位于水箱8外的出水段殼體33、傳動殼體32、電機31,水泵體34通過出水段殼體33與傳動殼體32固連,且水泵體34中的泵軸38穿過上述的出水段殼體33伸入傳動殼體32與傳動軸35的一端相連,該傳動軸35的另一端伸出傳動殼體32與電機31的輸出軸相連,其中出水段殼體33中與水泵體34固連的一端上設置有法蘭結構,臥式井用泵組3通過上述的法蘭結構與水箱8固連,使得水泵體34位于水箱中,其余出水段殼體、傳動殼體和電機位于水箱外,使得電機能干式安裝,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性高;傳動殼體32與傳動軸35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本實施例中軸承設有兩個,出水段殼體33與傳動殼體32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結構(參見圖3所示),通過密封結構防止水進入傳動殼體32內,確保軸承不被腐蝕,增加了使用壽命;該密封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出水段殼體33上的端蓋39和位于出水段殼體33內的調節塊37,調節塊37與端蓋39之間設有機械密封36,機械密封36為現有已經成熟的技術,密封效果好,通過設置調節塊37來調整機械密封36的工作長度,保證機械密封36的最佳密封性能,同時還能起到防止泵軸38軸向竄動的作用;為了實現臥式安裝,保證了泵軸38在水平安裝時不因水泵體34內的葉輪重力影響而變形,水泵體內設置有硬質合金軸承;為了進一步提高密封性,防止水進入傳動殼體32內,端蓋39與出水段殼體33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出水段殼體33上開設有出水口 ;傳動殼體32上正對泵軸38與傳動軸35處開設有檢修口 321,便于調整泵軸38伸入傳動殼體32的軸向長度,便于實時監測傳動殼體32中是否有水以便及時控制電機31的關開,便于檢修。
[0036]實施例2
[0037]本實施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底座I上設有便于移動的輪子2,便于移動。
[0038]當建筑施工結束后可以利用搬運裝置將底座I及集合在底座I上的水箱8、臥式井用泵組3、進水管9、消防主管6等主要部件運輸到下一個建筑施工現場且只需將該建筑施工現場中的主水管與進水管9連通,消防設備與消防主管6連通即可工作,可循環使用,降低了成本。
[003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移動方便,可循環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另外采用電機31干式安裝的臥式井用泵組,安全性高,結構簡單,安裝及檢修方便,水泵體34工作時無需排氣即啟動后能立刻出水。
[0040]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水箱(8);所述的水箱(8)上設有水箱進水口和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水箱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9),針對上述的水箱出水口設置有臥式井用泵組(3),該臥式井用泵組(3)固定安裝在底座(I)上;所述的臥式井用泵組(3)的出水口處依次連接止回閥(4)和閥門(5)后與消防主管(6)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8)上設有兩個水箱出水口,針對上述的兩個水箱出水口設置有兩個臥式井用泵組(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主管(6)上設有泄壓閥(7),該泄壓閥(7)的一端與消防主管(6)連通,泄壓閥(7)的另一端與水箱(8)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便于移動的輪子(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臥式井用泵組⑶包括設置于水箱⑶內的水泵體(34)和位于水箱⑶外的出水段殼體(33)、傳動殼體(32)、電機(31),所述的水泵體(34)通過出水段殼體(33)與傳動殼體(32)固連,且水泵體(34)中的泵軸(38)穿過上述的出水段殼體(33)伸入傳動殼體(32)與傳動軸(35)的一端相連,該傳動軸(35)的另一端伸出傳動殼體(32)與電機(31)的輸出軸相連,其中出水段殼體(33)中與水泵體(34)固連的一端上設置有法蘭結構,臥式井用泵組(3)通過上述的法蘭結構與水箱(8)固連;傳動殼體(32)與傳動軸(35)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出水段殼體(33)與傳動殼體(32)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結構;所述的出水段殼體(33)上開設有出水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出水段殼體(33)上的端蓋(39)和位于出水段殼體(33)內的調節塊(37),所述的調節塊(37)與端蓋(39)之間設有機械密封(3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殼體(32)上正對泵軸(38)與傳動軸(35)處開設有檢修口(32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蓋(39)與出水段殼體(33)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體(34)內設置有硬質合金軸承。
【文檔編號】E03B11/16GK204126010SQ201420573669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成占華 申請人:江蘇華達給排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