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衛生間節水裝置,屬于衛浴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衛生間坐便器一般由進水管、水箱、水位控制裝置和排水閥組成,水箱內事先儲備干凈的自來水,大小便后按動排水閥沖洗便池,水位降低到一定位置,觸發水位控制裝置打開進水管,注入新的自來水存儲到水箱內以備下次使用。坐便器水箱中的水沒加任何利用地只用于沖洗便池,造成自來水的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衛生間節水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衛生間節水裝置,包括坐便器、輔助水箱、盥洗盆,所述輔助水箱上至少設置一個進水管、一個出水管和一個溢水管,其中進水管連接盥洗盆的下水口,出水管連接坐便器的蓄水箱,溢水管接入盥洗盆的下水管道。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水箱安裝在坐便器與盥洗盆之間,進水管安裝在輔助水箱靠近盥洗盆的一側,出水管安裝在輔助水箱靠近坐便器一側,溢水管位于出水管同側。
更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位于輔助水箱的側面上部,距離箱體頂部8~12cm,所述溢水管與進水管位于輔助水箱同一高度,所述出水管位于輔助水箱箱體側面底部,輔助水箱箱內出水口底部與箱體底部持平。
更進一步的,所述坐便器蓄水箱距離頂部高度2/3處設置進水口,用于連接出水管,在坐便器蓄水箱內設置一個傾斜的水管,水管高端連接進水口,低端位于坐便器蓄水箱內。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水箱的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或者由兩個長方體對接而成的L形體,在輔助水箱靠墻的一面上設置掛架,通過膨脹螺絲安裝在墻體上。
工作原理:坐便器的使用方法與現有坐便器相同,沖水時,水位下降,輔助水箱內的水由于重力自然流入坐便器水箱,即使輔助水箱內沒水,坐便器依然使用其水箱內的水,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而便后洗手或者其他用水,產生廢水時,廢水首先進入輔助水箱,由于盥洗盆用水會產生肥皂等污物漂浮在水面上,溢水管與進水管同一高度,有助于將漂浮的污物沖入下水道中,出水管設置在坐便器蓄水箱2/3處,在輔助水箱內蓄水時不會造成水反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充分利用盥洗盆與坐便器蓄水箱的高度差,在兩者之間設置輔助水箱,由于水箱上進水管、出水管和溢水管的合理布局,將盥洗盆中的水巧妙利用,又不至于將污物帶入坐便器蓄水箱中,設計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充分合理的節約用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坐便器,2、輔助水箱,21、進水管,22、出水管,23、溢水管,3、盥洗盆。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衛生間節水裝置,包括坐便器1、輔助水箱2、盥洗盆3,所述輔助水箱2上至少設置一個進水管21、一個出水管22和一個溢水管23,其中進水管21連接盥洗盆3的下水口,出水管22連接坐便器1的蓄水箱,溢水管23接入盥洗盆3處的下水管道。
所述輔助水箱2安裝在坐便器1與盥洗盆3之間,進水管21安裝在輔助水箱2靠近盥洗盆3的一側,出水管22安裝在輔助水箱2靠近坐便器1一側,溢水管23位于出水管22同側。
所述進水管21位于輔助水箱2的側面上部,距離箱體頂部8~12cm,所述溢水管23與進水管21位于輔助水箱2同一高度,所述出水管22位于輔助水箱2箱體側面底部,輔助水箱2箱內出水口底部與箱體底部持平。
所述坐便器1蓄水箱距離頂部高度2/3處設置進水口,用于連接出水管22,在坐便器1蓄水箱內設置一個傾斜的水管,水管高端連接進水口,低端位于坐便器蓄水箱內。
所述輔助水箱2的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或者由兩個長方體對接而成的L形體,在輔助水箱2靠墻的一面上設置掛架,通過膨脹螺絲安裝在墻體上。
工作原理:坐便器的使用方法與現有坐便器相同,沖水時,水位下降,輔助水箱內的水由于重力自然流入坐便器水箱,即使輔助水箱內沒水,坐便器依然使用其水箱內的水,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而便后洗手或者其他用水,產生廢水時,廢水首先進入輔助水箱,由于盥洗盆用水會產生肥皂等污物漂浮在水面上,溢水管與進水管同一高度,有助于將漂浮的污物沖入下水道中,出水管設置在坐便器蓄水箱2/3處,在輔助水箱內蓄水時不會造成水反流。
本發明充分利用盥洗盆與坐便器蓄水箱的高度差,在兩者之間設置輔助水箱,由于水箱上進水管、出水管和溢水管的合理布局,將盥洗盆中的水巧妙利用,又不至于將污物帶入坐便器蓄水箱中,設計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充分合理的節約用水。
申請實施例只是用于說明本申請所公開的技術特征,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簡單的替換所進行的改變,仍然屬于本申請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