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河道截污裝置。
背景技術:
在河道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保證河道內不會被大量的垃圾和廢物所污染,同時也為了防止垃圾和廢物對河道以及河道內的通水管道造成堵塞,往往會在河道的進水口處設有相應的河道截污裝置,用于對水流中的垃圾和廢物等進行攔截過濾。但與此同時所存在的問題是,限于結構和設計上的限制,現有的河道截污裝置的結構往往是固定尺寸的,這樣當需要在不同的河道內設置截污裝置時,便需要針對每個河道的寬度而生產不同尺寸的截污裝置,這無疑影響了截污裝置的靈活適應性,同時也不利于截污裝置的標準化、大規模量產,相應地,這也大大影響了河道截污裝置自身的使用性能和適用范圍。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進行靈活的結構變化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河道,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適用范圍的新型河道截污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在所述右支柱的頂部及底部還分別連接有水平向左設置的上橫柱和下橫柱,在所述左支柱的頂部與所述上橫柱的左端之間還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頂部伸縮桿,在所述左支柱的底部與所述下橫柱的左端之間還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底部伸縮桿,同時在所述頂部伸縮桿和底部伸縮桿上還均設有緊固旋鈕;在所述上橫柱上還設有安裝架,在所述安裝架上還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設置,并且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的底端還連接有豎直向下延伸的轉軸,且所述轉軸分別通過上軸承及下軸承與所述上橫柱及下橫柱轉動連接,同時該截污裝置還包括了攔網,并且所述攔網的左端與所述左支柱連接,所述攔網的右端與所述轉軸連接。
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間還連接有多個水平設置的中間伸縮桿。
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所述轉軸的頂部還固定套設有環形定位盤,在所述環形定位盤上還開設有螺紋通孔,同時在所述環形定位盤的螺紋通孔內還螺紋連接有豎向設置的定位螺桿。
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所述左支柱和攔網之間還設有拉力傳感器,在所述左支柱的頂端還設有防水盒,在所述防水盒內還分別設有微控制器、報警器和無線發射器,并且所述拉力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報警器和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
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所述左支柱的頂端還安裝有紅外攝像頭,并且所述紅外攝像頭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進行靈活的結構變化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河道,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適用范圍。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新型河道截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左支柱1,右支柱2,上橫柱3,下橫柱4,頂部伸縮桿5,底部伸縮桿6,安裝架7,電機8,轉軸9,攔網10,中間伸縮桿11,環形定位盤12,定位螺桿13,紅外攝像頭1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包括左支柱1和右支柱2,在右支柱2的頂部及底部還分別連接有水平向左設置的上橫柱3和下橫柱4,在左支柱1的頂部與上橫柱3的左端之間還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頂部伸縮桿5,在左支柱1的底部與下橫柱4的左端之間還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底部伸縮桿6,同時在頂部伸縮桿5和底部伸縮桿6上還均設有緊固旋鈕;在上橫柱3上還設有安裝架7,在安裝架7上還設有電機8,電機8的輸出軸豎直向下設置,并且在電機8的輸出軸的底端還連接有豎直向下延伸的轉軸9,且轉軸9分別通過上軸承及下軸承與上橫柱3及下橫柱4轉動連接,同時該截污裝置還包括了攔網10,并且攔網10的左端與左支柱1連接,攔網10的右端與轉軸9連接。
在上述結構下,將該截污裝置放置于河道的進水口,根據河道的寬度相應地調節左支柱1和右支柱2之間的距離,并將左支柱1和右支柱2分別進行固定,而通過啟動電機8帶動轉軸9轉動(在轉軸9正向轉動或者反向轉動的過程中,攔網10相應地便會逐步纏繞在轉軸9上或者從轉軸9上逐步脫離纏繞),便可以始終保證左支柱1和轉軸9之間的攔網10始終處于張緊狀態,這大大保證了對垃圾和廢物等的攔截過濾效果。
作為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左支柱1和右支柱2之間還連接有多個水平設置的中間伸縮桿11,以進一步增強截污裝置的結構強度。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轉軸9的頂部還固定套設有環形定位盤12,在環形定位盤12上還開設有螺紋通孔,同時在環形定位盤12的螺紋通孔內還螺紋連接有豎向設置的定位螺桿13。這樣,當轉軸9轉動調節完畢后,便可以旋緊定位螺桿13,使得定位螺桿13的底端緊緊頂住上橫柱3,從而對轉軸9進行更加穩固的位置固定。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左支柱1和攔網10之間還設有拉力傳感器,在左支柱1的頂端還設有防水盒,在防水盒內還分別設有微控制器、報警器和無線發射器,并且拉力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微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報警器和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這樣,當拉力傳感器檢測到攔網10所受的拉力過大時,便可以及時進行報警,并將該拉力信息通過無線發射器進行對外發送(如發送至遠程的監控中心或者手機終端),從而大大保證了攔網10的安全運行。
作為再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河道截污裝置,其中在左支柱1的頂端還安裝有紅外攝像頭14,并且紅外攝像頭14的輸出端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這樣,通過紅外攝像頭14便可以進一步實現了對截污現場的視頻采集,而采集信息便可通過無線發射器進行對外發送,從而實現了對截污現場的遠程監控。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進行靈活的結構變化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河道,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適用范圍。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