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消防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地上消火栓。
背景技術:
消火栓也叫消防栓,有地上消火栓和墻上消火栓等,用于消防車供水或者連接水管進行滅火。傳統的地上消火栓包括栓體和閥體,栓體連接閥體,閥體連接地下水道,栓體內設置頂桿,閥體內設置閥門,通過從頂部轉動頂桿控制閥門打開,使閥體向栓體供水,而栓體從側部的供水口向外供水。
然而,地上消火栓一般設置在道路旁,當被車輛撞擊斷裂后,閥體損壞,容易造成大量漏水,而且閥體拆卸更換不方便,造成維修難度大,另外閥體上的水壓表即使沒有損壞也被一起更換,造成資源浪費,導致維修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被撞后漏水更少、維修更方便和維修成本更低的地上消火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地上消火栓,包括栓體、防撞節、閥體、水壓表、浮球閥和挺桿;所述栓體頂部設置有排氣閥;所述防撞節設置于所述栓體與閥體之間,所述防撞節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法蘭盤與栓體和閥體連接,所述防撞節外側壁設置有環斷凹槽;所述閥體頂端側部設置有泄水閥,所述泄水閥通過泄水通道與所述防撞節內腔連通;所述泄水通道包括位于所述防撞節底端法蘭盤中的上段泄水通道和位于所述閥體頂端法蘭盤中的下段泄水通道;所述水壓表設置于所述栓體側壁,所述水壓表通過水壓通道與所述閥體內腔連通;所述水壓通道包括位于栓體側壁中的上段水壓通道和位于防撞節側壁中的下段水壓通道;所述浮球閥設置于所述閥體中,所述浮球閥的直徑大于所述防撞節底端的閥口口徑;所述挺桿頂部連接于所述栓體,所述挺桿底部伸至所述浮球閥上方。
所述泄水閥包括彈簧和擋珠,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下段泄水通道內,所述擋珠設置于所述彈簧與下段泄水通道的排水孔之間,所述排水孔的直徑小于所述擋珠的直徑。
所述上段泄水通道的上端水平設置并且與所述防撞節內腔連通,所述上段泄水通道的下端豎直設置并且開口設置于所述防撞節底端法蘭盤的底壁;所述下段泄水通道的上下兩端開口分別設置于所述閥體頂端法蘭盤的頂壁和底壁。
所述排氣閥包括排氣孔和浮力閥片,所述浮力閥片活動設置于所述排氣孔底端。
所述栓體頂部還設置有栓蓋,所述栓蓋頂部設置有操作孔。
還包括密封墊片,所述密封墊片包括一體成型連接的法蘭盤墊圈部和閥門墊圈部,所述法蘭盤墊圈部設置于所述防撞節底端法蘭盤與閥體頂端法蘭盤之間,所述閥門墊圈部設置于所述防撞節底端閥口與浮球閥之間;所述法蘭盤墊圈部設置有與法蘭盤螺栓孔相對應的螺栓通孔和與所述泄水閥的泄水通道相對應的泄水通道連通孔;所述閥門墊圈部包括一體成型連接的環形部和管形部,所述管形部垂直設置于所述環形部中央并;所述環形部中央設置有內環口,所述管形部中央設置有管腔,所述環形部的內環口與所述管形部的管腔連通;所述環形部設置有與所述壓力表的水壓通道相對應的水壓通道連通孔;所述管形部套接于所述防撞節底部閥口內。
所述閥門墊圈部的環形部的內環口底端設置有與所述浮球閥頂端外壁相適配的密封喇叭口,所述密封喇叭口的底端直徑大于所述環形部的內環口直徑。
所述管形部為圓管形。
所述環形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法蘭盤墊圈部的厚度。
所述環形部的厚度從與法蘭盤墊圈部的連接處到內環口逐漸增大。
采用本發明的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栓體與閥體之間設置有防撞節,防撞節外側壁設置環斷凹槽,在消火栓被車輛撞擊斷裂后,防撞節優先斷裂,以保護消火栓其他部位,避免大量漏水,而且在維修更換時,只需更換防撞節即可,資源浪費少,維修成本更低。
2、用于栓體和防撞節排泄廢水的泄水閥設置在閥體頂端,在防撞節斷裂后不用隨防撞節一起更換,減少浪費資源,提高維修效率,降低維修成本。
3、顯示閥體水壓的壓力表設置在栓體側部,在防撞節斷裂后,不用隨防撞節一起更換,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維修效率,降低維修成本。
4、傳遞水壓的上段水壓通道位于栓體側壁中,下段水壓通道位于防撞節側壁中,在防撞節被撞擊斷裂后,水壓通道的斷裂處噴出小水柱,可以提示肇事者、路人和車輛注意,進而通知供水部門進行維修,漏水更少。
5、閥體內采用浮球閥,即使防撞節被撞擊斷裂后,浮球閥依然關閉,不會造成大量漏水,維修更方便。
6、由于挺桿與浮球閥相抵接,在防撞節斷裂后,挺桿依然保持完好,防撞性更好,在維修更換時,所需更換的部件更少,維修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密封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栓蓋,2-栓體,3-挺桿,4-防撞節,5-泄水閥,6-浮球閥,7-閥體,8-環斷凹槽,9-水壓通道,10-水壓表,11-排氣閥,12-法蘭盤墊圈部,13-螺栓通孔,14-環形部,15-內環口,16-密封喇叭口,17-管腔,18-管形部,19-水壓通道連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地上消火栓,包括栓體、防撞節、閥體、水壓表、浮球閥、挺桿。栓體頂部設置有排氣閥,用于排出地下水道斷水后吸入的氣體。防撞節設置于栓體與閥體之間,防撞節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法蘭盤連接栓體底部和閥體頂部。防撞節外側壁設置有環斷凹槽,環斷凹槽為環形凹槽,圍繞防撞節外側壁一圈或者兩圈或者多圈,使得環斷凹槽處的防撞節側壁厚度較薄,消火栓被車輛撞擊后,優先從環斷凹槽處斷裂,盡量減少消火栓其他部位的損壞。閥體頂端側部設置有泄水閥,泄水閥通過泄水通道與所述防撞節內腔連通,泄水通道包括位于防撞節底端法蘭盤中的上段泄水通道和位于閥體頂端法蘭盤中的下段泄水通道,防撞節內的水經過上段泄水通道流入下段泄水通道,下段泄水通道將水排出到消火栓外,泄水閥用于排出使用消火栓后滯留在防撞節內與栓體內的水。閥體底部設置有法蘭盤用于連接地下水道。水壓表設置于栓體側壁,水壓表通過水壓通道與閥體內腔連通。水壓通道包括位于栓體側壁中的上段水壓通道和位于防撞節側壁中的下段水壓通道。栓體與防撞節連接后上段水壓通道與下段水壓通道對準連通,閥體內的水壓經過上段水壓通道傳遞到上段水壓通道,上段水壓通道中的水壓傳遞到水壓表。浮球閥設置于閥體中,浮球閥的直徑大于防撞節底端的閥口口徑。浮球閥為空心的光滑密封的圓球,在地下水道的水浮力下,浮球閥上浮到防撞節底端的閥口,即可自動堵住閥口。挺桿頂部螺紋密封連接于栓體頂部,挺桿底部伸至浮球閥上方。用扳手旋轉挺桿,使挺桿下壓浮球閥,即可使浮球與閥口離開,進而打開閥口,若挺桿上收,離開浮球,則浮球堵住閥口,閥口關閉。
如圖1所示,泄水閥包括彈簧和擋珠,彈簧設置于下段泄水通道內,擋珠設置于彈簧與下段泄水通道的排水孔之間,排水孔的直徑小于擋珠的直徑。用釘子或者起子上頂擋珠即可打開泄水閥排水,否則擋珠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堵住排水孔自動關閉泄水閥。通過設置彈簧和擋珠在泄水通道內,泄水通道不用攻絲,相比設置內螺紋連接單向閥的方式,減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可以提高效率。
如圖1所示,上段泄水通道的上端水平設置并且與防撞節內腔連通,上段泄水通道的下端豎直設置并且開口設置于防撞節底端法蘭盤的底壁。下段泄水通道的上下兩端開口分別設置于閥體頂端法蘭盤的頂壁和底壁。當防撞節與閥體連接后,上段泄水通道和下段泄水通道對準連通。通過將泄水通道頂端設置在防撞節底端法蘭盤內、將泄水通道底端出口設置在閥體頂端法蘭盤底壁,使泄水通道的入口更低、出口向下,可以最大化地排出滯留在防撞節內的水,可以減少雨水、灰塵等進入泄水閥,從而減少損壞,延長使用壽命。
如圖1所示,排氣閥包括排氣孔和浮力閥片,浮力閥片活動設置于排氣孔底端。消火栓的閥體打開時,消火栓內灌滿水,浮力閥片上浮而堵住排氣孔,消火栓的閥體向上排氣時,消火栓內罐有空氣,浮力閥片沒有水的浮力而重力下落進而打開排氣孔進而排氣。該排氣閥結構更簡單,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
如圖1所示,栓體頂部還設置有栓蓋,栓蓋頂部設置有操作孔,通過消火栓專用扳手可以伸入操作孔內旋動即可驅動挺桿,使挺桿上移或者下移。栓蓋將挺桿隱藏在內,防止消火栓被不正常使用。
如圖2所示,還包括密封墊片,密封墊片包括一體成型連接的法蘭盤墊圈部和閥門墊圈部,法蘭盤墊圈部設置于防撞節底端法蘭盤與閥體頂端法蘭盤之間,閥門墊圈部設置于防撞節底端閥口與浮球閥之間。由于法蘭盤墊圈和閥門墊圈一體成型,兩個墊圈變為一個,在維修墊片時,兩個墊圈一次性安裝,操作更簡單,裝配效率更高。
法蘭盤墊圈部設置有與法蘭盤螺栓孔相對應的螺栓通孔和與泄水閥的泄水通道相對應的泄水通道連通孔。由于螺栓通孔只設置在法蘭盤墊圈部,閥門墊圈部不用螺栓固定,使得閥門墊圈部變形更少,被浮球閥擠壓時,變形更均勻,與浮球閥貼合更緊密,漏水更少,使閥門密封性更好。
閥門墊圈部包括一體成型連接的環形部和管形部,管形部垂直設置于環形部中央并。環形部中央設置有內環口,管形部中央設置有管腔,環形部的內環口與管形部的管腔連通。環形部設置有與壓力表的水壓通道相對應的水壓通道連通孔。管形部套接于防撞節底部閥口內。由于閥門墊圈部除環形部外還設置有管形部,管形部可以向上套接在防撞節底部閥口內,使得閥門墊圈部不僅墊在閥口外還墊在閥口內壁,避免浮球閥直接與閥口接觸,提高浮球閥與閥口之間的密封性,以及減少浮球閥磨損和變形,另外,閥門墊圈部的位移更少和變形更均衡,使閥門墊圈部的密封性更好,進而提高閥門的密封性。
如圖2所示,閥門墊圈部的環形部的內環口底端設置有與浮球閥頂端外壁相適配的密封喇叭口,密封喇叭口的底端直徑大于環形部的內環口直徑。閥門墊圈部底部中央設置與浮球閥頂端相匹配的密封喇叭口,使得浮球閥與閥門墊圈部之間接觸面更大,進而使密封面更大,使浮球閥與閥口之間的密封性更好。
如圖2所示,管形部為圓管形部。圓管形的管形部,外側壁面積更大,與閥口內壁接觸面更大、摩擦力更大、套接更穩定,進而密封性更好。
如圖2所示,環形部的厚度大于法蘭盤墊圈部的厚度。由于環形部反復受到浮球閥的擠壓以及水液的腐蝕,通過設置更厚的厚度,可以提高使用壽命,而且彈性更好,進而提高與浮球閥之間的接觸緊密性,進而提高密封性。
環形部的厚度從與法蘭盤墊圈部的連接處到內環口逐漸增大。通過設置逐漸增厚的環形部,可以使環形部被浮球閥擠壓變形時,環形部變形更分散,更具有梯度性,減少閥門墊圈部與法蘭盤墊圈部的連接處受到的彎折變形量,進而減少閥門墊圈部與法蘭盤墊圈部的連接處的斷裂,減少漏水,提高密封性,提高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