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明確冒泉水的點,即泉眼的位置,以泉眼為點成一條彎道盡量較少的、最短的線,主要經過出水量較大的泉眼,兼顧較小的泉眼;
第二步:在地勢較低的一側挖掘深度為1m的∪型渠溝,兩側夯實;
第三步:根據設計好的開挖路線順著田面開挖一條臨時明溝,排水口挖深0.8米,在最里面的泉眼一端挖深0.6米,溝底寬0.3-0.4米,將泉眼上的浮泥掏干凈;
第四步:在開挖的臨時明溝底部鋪設0.1-0.2米厚濾料,主要以細沙為主;夯實,在濾料上鋪設軟式加筋透水管,該管在最里面的泉眼露出田面0.3-0.5m,在排水口接近∪型渠溝0.3-0.5m時截斷軟式加筋透水管,套上管徑相同的PVC管,PVC管頭露出明溝,然后在鋪設0.1-0.2米厚濾料,夯實,回填土壤;排水口一端緊貼PVC管四周的泥土夯實;
第五步:在透氣端用1-2層濾網封堵管頭,以免雜物進入堵塞管道;
第六步:用軟木做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塞子,塞住PVC管排水端,在需要排水的時候去掉塞子排水,極端干旱需要蓄水時堵住排水端;在需要清洗管道時打開排水端,從透氣端倒入大量的水,可將管道中的雜物沖走。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在冒泉水集中處埋設暗管;暗管與泉眼分布的路線一致;明溝開挖在冷浸田最低洼一邊,挖掘兩側夯實的呈∪型溝渠。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挖掘深度為1m兩側夯實的呈∪型溝渠。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不同泉眼分布狀況順著田面開挖一條臨時明溝,排水口挖深0.8米,透氣端挖深0.6米,溝底寬0.3-0.4米,將泉眼上的浮泥掏干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埋設的管道上方填0.1-0.2米厚濾料,夯實,回填土壤;排水口一端緊貼PVC管四周的泥土夯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為埋在土壤里面的能排水通氣的軟式加筋透水管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泉眼埋設一根暗管。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泉眼比較深,在泉眼處填入碎石加硬處理,形成一個有斜度的平緩的臨時明溝,在溝底部墊一層0.1-0.2米厚濾料,沿臨時明溝放入加筋軟式透水管,透氣端露出地面0.4-0.5米,用1-2層濾網封堵管頭;軟管排水端套上1米長的同徑PVC管,PVC管頭露出明溝。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暗管明溝排水改良冷泉田的方法的冷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