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48915閱讀:322來源:國知局
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大量的立交橋、橋梁、隧道被修建并投入使用,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然而由于施工建設過程中排水措施不完善,每到汛期,降雨量大而急,城市排水管網不堪重負,來不及排澇,往往會出現嚴重積水內澇,從而導致城市交通擁堵,需要調動警力進行交通疏導,甚至出現市民被困車輛中喪生的現象,造成重大的人員、財產損失。

目前,針對城市積水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案措施。一種是增設地下排水管線,該方案工程量大,尤其對于設有較多房舍的區域,從而難以實施。另一種是在特定位置(如河岸邊等)修筑堤壩,通常的防洪堤壩由泥土堆成、石塊砌成或者鋼筋混凝土澆筑構成,建造成本高,且適用性差,并不適用于城市積水排澇的情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積水問題甚至洪澇問題。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集水防洪裝置,包括柱狀的集水袋,設置在所述集水袋上的至少一抽水裝置和至少一組折疊架。所述抽水裝置包括水泵和與所述水泵連接的水管,所述集水袋設有供所述水管穿設的通孔,所述水管一端伸出所述集水袋。所述氣墊朝向所述水泵一側設有一通水孔;每組所述折疊架包括多個并行排列的伸縮件。

進一步地,所述集水袋頂部設有一排水口,所述集水袋在排水口處設有閥門和/或排水管。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件為可伸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兩端連接在所述集水袋上。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件包括多個子伸縮件,所述子伸縮件包括主控軸和連接在所述主控軸上的四個連接臂。

進一步地,當所述折疊架包括多個所述伸縮件時,相鄰所述伸縮件由連接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集水防洪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集水袋內部的氣墊,所述氣墊包括按照所述集水袋形狀排列后連接為一體的多個子氣墊;任一所述子氣墊與至少一相鄰子氣墊的連接處設有延展孔,使得任一所述子氣墊與至少一相鄰子氣墊導通。

進一步地,所述集水防洪裝置還包括積水檢測單元、廣播單元、處理器和/或充氣裝置。所述積水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集水防洪裝置附近的當前水位。所述處理器,用于比較所述當前水位和存儲的警戒水位,當所述當前水位達到所述警戒水位時,控制所述廣播單元播放存儲的避讓提示信息,及控制所述水泵抽送積水至所述集水袋內,和/或控制所述充氣裝置往集水袋內充氣,所述伸縮件在充水作用和充氣作用下朝所述集水袋頂部方向伸長,從而帶動所述集水袋打開。

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所述集水防洪裝置包括柱狀的集水袋,設置在所述集水袋上的至少一抽水裝置和至少一組折疊架。所述抽水裝置包括水泵和與所述水泵連接的水管,所述集水袋設有供所述水管穿設的通孔,所述水管一端伸出所述集水袋。所述氣墊朝向所述水泵一側設有一通水孔;每組所述折疊架包括多個并行排列的伸縮件。所述應用路段包括設置在地面上與所述集水防洪裝置相匹配的一組或多組固定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應用路段還包括設置在路面上與所述集水防洪裝置相匹配的至少一凹陷。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為設置在所述路面與所述折疊架相匹配的卡槽或多個固定孔。

本發明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通過拉動折疊架打開或收回該集水防洪裝置,在固定好集水防洪裝置后,水泵抽送積水至集水袋內的氣墊內,從而及時的盡心集水防洪,減少積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及洪澇給人們帶來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同時,減少了現有地下管線排水負擔,在無需增設地下管線的情況下,以較低的成本很好的解決了城市積水及洪澇問題,節約人力物力。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集水袋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B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集水袋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2C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集水袋的第三結構示意圖;

圖3A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折疊架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3B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折疊架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氣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A示出了圖5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自動控制系統的第一模塊示意圖;

圖6B示出了圖5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自動控制系統的第二模塊示意圖;

圖7示出了圖5所示的集水防洪裝置的自動控制系統的模塊示意圖;

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9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集水防洪裝置;200-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10-集水袋;11-通孔;12、15-排水口;13、16-閥門;14-排水管;20-抽水裝置;21-水泵;22-水管;30-氣墊;31-子氣墊;311-通水孔;312-延展孔;313-充氣裝置;40-折疊架;41-伸縮件;411-立柱;412-子伸縮件;4121-主控軸;4122-連接臂;4123-伸縮柱;42-連接件;50-自動化控制系統;51-處理器;52-積水檢測單元;53-報警單元;531-生成模塊;532-廣播模塊;533-無線通信模塊;54-廣播單元;55-獲取單元;60-固定裝置;61-固定孔;62-卡槽;70-凹陷。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進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圖中給出了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的優選實施例。集水防洪裝置及其應用路段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包括集水袋10,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的至少一抽水裝置20,以及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或外部的一組或多組折疊架4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可以適用于多種應用環境,例如城市道路旁、屋頂或堤壩建設路段等環境。

集水袋10由可折疊的柔性材料制成,優選地,具有很好的耐摩擦、耐曬等抗疲勞特性。集水袋10的體積,即長度、高度和寬度可以根據集水防洪裝置100應用路段通常的積水狀況自由設置。本實施例中,集水袋10的寬度等于積水水位高度,高度等于集水防洪裝置100應用路段寬度,從而集水袋10的容積與路面積水體積相適應。優選地,為了提高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穩定性,可以適當增加其寬度,降低其高度。

本實施例中,集水袋10包括頂部、底部、至少一側部和/或至少一端部,為了方便描述,這里根據集水袋10的形狀進一步將“側部”區分為第一側部、第二側部等,將“端部”進一步區分為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等。

集水袋10的形狀設置包括多種實施方式,可以是柱狀結構,如立方體形狀、圓柱狀、多個立方體拼接形成的柱狀,如“T”字形狀等。下面分別對每種形狀的集水袋10進行描述。

請一并參閱圖2A所示,集水袋10為立方體形狀,此時,集水袋10包括頂部、底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請一并參閱圖2B所示,集水袋10為“T”字形狀,可以理解,這種結構適用于城市十字路口路段。此時,集水袋10包括頂部、底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端部、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和第三側部。請一并參閱圖2C所示,集水袋10為塔狀,可以是截面為任意形狀的柱體,如圓柱體、圓錐體或前述項目的任意組合。此時,集水袋10包括頂部、底部和側部。這種結構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在使用時,占地面積較大,從而穩定性好。

折疊架40用于支撐集水袋10,及通過伸縮的方式帶動集水袋10打開或收回。當集水袋10的形狀為立方體形狀時,兩組折疊架40對稱設置在集水袋10的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當集水袋10的形狀為“T”字形狀時,集水袋10的第一側部、第二側部和第三側部分別設有一組折疊架40。當集水袋10的形狀為塔狀時,一組折疊架40首尾連接設置在集水袋10側部。

本實施例中,折疊架40設置在集水袋10外部,包括多個并行排列的伸縮件41。當然,為了提高防洪裝置100美觀性及外部平整性,折疊架40也可以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僅伸縮件41端部從集水袋10底部伸出,不過此時應十分注意集水袋10伸出伸縮件41處的密封性,如設置密封圈等。

優選地,當折疊架40包括多個伸縮件41時,相鄰伸縮件41由連接件42連接。連接件42為固定在集水袋10上的直桿或直板等,伸縮件41連接在連接件42上,從而伸縮件41通過連接件42連接在集水袋10上。連接件42不僅用于連接相鄰的伸縮件41,當集水防洪裝置100應用于積水較多或水勢較急的環境時,還可以對集水袋10形成一定的卸力作用,減少伸縮件41的支撐負擔,不至于使得集水袋10不堪重負而變形,或因伸縮件41 不堪重負使得集水防洪裝置100不穩定。

伸縮件41可以由金屬材料或木制材料等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伸縮件41可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伸縮。當使用集水防洪裝置100時,伸長伸縮件41,從而帶動集水袋10朝頂部方向打開;當集水防洪裝置100使用完畢,縮短伸縮件41,從而減小集水防洪裝置100體積,便于對裝置進行管理。

本實施例中,伸縮件41的設置包括多種實施方式。請一并參閱圖3A所示,一種實施方式中伸縮件41為可伸縮的立柱411。立柱411豎直固定在集水袋10上。立柱41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集水袋10的頂部和底部。立柱411的粗細,即截面直徑可以根據伸縮件41的高度相應調節。

另一實施方式中,伸縮件41可控伸縮。如圖1所示,伸縮件41包括多個子伸縮件412。本實施例中,子伸縮件412包括主控軸4121和連接在主控軸4121上的四個連接臂4122,主控軸4121控制調節連接至同一連接件42的兩連接臂4122之間的夾角,從而調節伸縮件41的長度和/或相鄰連接件42之間的間距。請一并參閱圖3B所示,另一實施例中,子伸縮件412包括多個并行排列的伸縮柱4123。伸縮柱4123為可伸縮的短柱。當然,伸縮件41還可以為其他實施方式,這里不做限制。

當積水嚴重或發生洪澇時,相關人員打開并固定本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即拉動伸縮件41,使得伸縮件41伸長,并對靠近集水袋10底部的伸縮件41進行固定,從而進行集水防洪。

抽水裝置20用于抽送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的積水至集水袋10內部。抽水裝置20設置集水袋10固定部,其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自由設置。本實施例中,抽水裝置20包括物理連接的水泵21和水管22。

水泵21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為了保證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穩定性,水泵21設置在集水袋10靠近底部位置,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對水泵21采取防水措施。水管22從集水袋10內部伸出。集水袋10設有供水管22穿設的通孔11。

另一實施例中,集水防洪裝置100還包括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的氣墊30。氣墊30用于盛裝水泵21抽送的積水。氣墊30由可折疊的柔性材料制成,如帆布、氣囊等。氣墊30的形狀、大小等與集水袋10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本實施例中,整個氣墊30通過粘接等方式連接在集水袋10內壁上。

請一并參閱圖2A所示,某些實施例中,集水袋10頂部及氣墊30相應位置均設有一排水口12。氣墊30上的排水口12與集水袋10上的排水口12相匹配。集水袋10在排水口12處設有一閥門13和/或排水管14。排水管14可拆卸連接在集水袋10上。排水管14用于連接另一集水防洪裝置100。當集水袋10內裝滿積水時,閥門13打開,氣墊30內的積水通過排水管14流向另一集水防洪裝置100,當然,最終連通的集水防洪裝置100的數量可以根據需求設置,優選地,最后連接的集水防洪裝置100位于河邊等可以排水的位置,如此,積水及時排放到河中,減少集水防洪裝置100集水防洪負擔,可以有效避免持續降雨導致積水嚴重時集水防洪裝置100不夠用的情況。

請一并參閱圖4所示,另一實施例中,氣墊30包括按照集水袋10形狀排列后連接為一體的多個子氣墊31。子氣墊31為柱狀結構,彼此緊靠連接,形成多個格區。子氣墊31的軸向平行于集水袋10底部所在平面。圖4僅示例性的給出了集水袋10為立方體形狀時可以使用的一種3*6個方形的子氣墊31排列及連接的結構示意圖,當然,子氣墊31的數目、形狀及排列可以根據需求自由設置,如1個立方體形狀的子氣墊31、1*8個矩形的子氣墊31或4*7個三角形的子氣墊31排列及連接,這里不做限制。

進一步地,靠近水泵21的一子氣墊31在朝向水泵21一側設有一通水孔311。任一子氣墊31與至少一相鄰的子氣墊31的連接處設有延展孔312,任一子氣墊31與至少一相鄰的子氣墊31導通,從而水泵21抽送的積水可以從靠近集水袋10固定部沿著子氣墊31的導通路徑不斷向集水袋10內部流動,換句話說,當一子氣墊31充滿水時,靠近集水袋10頂部一側的相鄰及導通的子氣墊31開始注水,從而集水袋10在氣墊30充水作用下不斷朝頂部方向打開。

當使用完成后,集水防洪裝置100可以完全搬移至其他位置,不僅便于裝置的維護及保管,也避免了對正常交通造成影響。此外,集水防洪裝置100內的積水可以用于灌溉或沖洗贓物等。例如,抽送集水防洪裝置100內的積水至灑水車內,從而利用積水噴灑馬路或澆灌植物等。

實施例2

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5所示,同實施例1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包括集水袋10,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的氣墊30和至少一抽水裝置20,以及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或外部的一組或多組折疊架40。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還包括自動化控制系統50。自動化控制系統50設置在集水袋10內部。自動化控制系統50的設置應注意密封防水,優選地設置在集水袋10和氣墊30形成的縫隙中。

本實施例中,自動化控制系統50用于根據檢測的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積水狀況生成報警信息,以提示相關人員打開并固定集水防洪裝置100。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式,當使用集水防洪裝置100集水時,已經完全打開集水袋10,并對所有伸縮件41進行固定;當集水防洪裝置100使用完成時,集水防洪裝置100可以完全從其應用路段脫離,便于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維護及保管,同時避免了對正常交通造成影響。

具體地,請一并參閱圖6A和圖6B所示,自動化控制系統50包括處理器51、積水檢測單元52和報警單元53。積水檢測單元52和報警單元53均與處理器51電性連接。

積水檢測單元52用于檢測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的當前水位,可以是水位傳感器等。具體地,處理器51控制積水檢測單元52周期性檢測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的當前水位。

報警單元53用于生成報警信號。具體地,處理器51比較檢測的當前水位和存儲的警戒水位,當所述檢測的當前水位達到所述警戒水位時,控制報警單元53生成報警信號。這里,報警單元53包括兩種實施方式。如圖6A所示,一種實施方式報警單元53包括生成模塊531和廣播模塊532,處理器51控制生成模塊531生成報警信號,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報警信號為存儲的用于提示相關人員打開集水防洪裝置100的語音信息,處理器51控制廣播模塊532廣播該報警信號。如圖6B所示,另一種實施方式報警單元53包括生成模塊531和無線通信模塊533,處理器51控制生成模塊531生成報警信號,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報警信號為存儲的提示相關人員打開集水防洪裝置100的文本、語音或圖片等信息,處理器51控制無線通信模塊533發送該報警信號至控制端,從而提示相關人員打開集水防洪裝置100進行集水防洪,即拉動折疊架40并進行固定。

進一步地,當所述檢測的當前水位達到所述警戒水位時,處理器51控制水泵21抽送積水至氣墊30內。此時靠近水泵21的一子氣墊31在注水過程中不斷膨脹,當該子氣墊31充滿水時,與該子氣墊31導通的子氣墊31開始注水,如此重復,氣墊30充水作用下慢慢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延伸,從而氣墊30慢慢展開,帶動集水袋10慢慢打開。最終氣墊30的展開程度與積水狀況正相關。

另一實施例中,自動化控制系統50用于根據附近積水狀況自動打開或收回集水防洪裝置100,并進行集水防洪。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式,集水防洪裝置100即使在未使用狀態下,也固定在應用路段,即靠近集水袋10底部的伸縮件41固定在地面,從而可以更加及時的采取集水防洪措施。

這種實施方式中,子氣墊30內部設有一充氣裝置313(圖中未示)。充氣裝置313用于給氣墊30充氣,從而使得氣墊30膨脹,增強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穩定性,同時一定程度上提高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美觀性。

這種實施方式中,集水袋10底部及氣墊30相應位置均設有一排水口15(圖中未示)。氣墊30上的排水口15與集水袋10上的排水口15相匹配。集水袋10在排水口15處設有一閥門16(圖中未示)。

請一并參閱圖7所示,這種方式中自動化控制系統50包括處理器51、積水檢測單元52和廣播單元54。積水檢測單元52和廣播單元54均與處理器51電性連接。需要說明的是,水泵21、充氣裝置313和主控軸4121也均和處理器51電性連接。

積水檢測單元52用于檢測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的當前水位,可以是水位傳感器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100在附近的當前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時,集水防洪裝置100打開并開始抽水;在附近的當前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時,集水防洪裝置100開始排水。

具體地,當積水檢測單元52檢測到的當前水位達到存儲的警戒水位時,處理器51控制廣播單元54播放存儲的避讓提示信息。所述避讓提示信息為用于提示集水防洪裝置100附近的行人及形式車輛及時避讓的語音信息。同時,處理器51控制立柱41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伸長;或控制每一子伸縮件412上的主控軸4121減小相鄰連接臂4122之間的夾角,使得伸縮件41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伸長,和/或控制充氣裝置313往子氣墊31內部充氣,從而帶動集水袋10逐漸朝其頂部方向打開。這種方式,集水防洪裝置100自動打開,可以根據附近積水狀況更加及時的利用該裝置進行集水防洪,同時減少了相關人員的工作負擔。

當積水檢測單元52檢測到的當前水位低于存儲的警戒水位時,處理器51控制閥門16打開,從而將積水從排水口15排出,避免未來時間有更多的積水時集水防洪裝置100不堪重負。

優選地,再一實施例中,自動化控制系統50還包括獲取單元55。

獲取單元55用于接收來自控制端的裝置打開/收回指令或排水指令。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實施方式中,控制端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判斷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降雨情況,從而發出不同的控制指令。

具體地,當控制端根據天氣預報發現未來將有大雨時,處理器51控制獲取單元55接收來自控制端的裝置打開指令。處理器51響應裝置打開指令,處理器51控制立柱41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伸長;或控制每一子伸縮件412上的主控軸4121減小相鄰連接臂4122之間的夾角,使得伸縮件41朝集水袋10頂部方向伸長,和/或控制充氣裝置313往子氣墊31內部充氣,從而帶動集水袋10逐漸朝其頂部方向打開,做好集水防洪的準備。

進一步地,當集水防洪裝置100使用過程中,控制端根據天氣預報發現未來雨勢減弱時,處理器51控制獲取單元55接收來自控制端的排水指令。處理器51響應排水指令,控制閥門16打開,從而積水從排水口15排出,及時將內部積水轉移,騰出集水袋10更多的盛水空間,保證集水防洪裝置100可以持續集水防洪。

進一步地,當集水防洪裝置100使用完成后,處理器51控制獲取單元55接收來自控制端的裝置收回指令。處理器51響應裝置收回指令,控制每一子伸縮件412上的主控軸4121增大相鄰連接臂4122之間的夾角,使得伸縮件41朝集水袋10底部方向縮短,從而逐漸收回集水袋10。

實施例3

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200,包括設置在路面的與集水防洪裝置100匹配的一組或多組固定裝置60。固定裝置60的數量與折疊架40的數量相同,也就是說,一組固定裝置60用于固定一組折疊架40。

其中,集水防洪裝置100如實施例1、實施例2或實施例3中描述,這里不再贅述。

固定裝置60用于當集水防洪裝置100打開時,固定集水防洪裝置100。

本實施例中,與伸縮件41的結構相對應地,固定裝置60的設置包括多種實施方式。當伸縮件41為多個立柱411時,對應的實施方式:每組固定裝置60為設置在地面的與伸縮件41相匹配的多個固定孔61。另一實施方式中固定裝置60也可以是設置在地面的與伸縮件41相匹配的多個固定柱(圖中未示)。可以理解,一組折疊架40中的每一立柱411對應一固定孔61,且固定孔61的孔徑、形狀、排列等與立柱411的截面直徑、形狀、排列相適應。固定孔61可以是設置在地面的凹坑,孔洞等。具體地,相鄰固定孔61之間的間距與相鄰立柱411之間的間距相匹配。這種方式適用于城市環境,設置的固定孔61只有在需要時使用,而平時并不會影響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200的正常交通。

請一并參閱圖9所示,當伸縮件41為多個并行排列的子伸縮件412時,對應的實施方式:每組固定裝置60為設置在地面的與伸縮件41和/或連接件42相匹配的卡槽62。伸縮件41和/或連接件42靠近集水袋10底部一端落入卡槽62內,并固定在卡槽62內部。

另一實施例中,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200還包括設置在地面與集水防洪裝置100相匹配的至少一凹陷70。凹陷70為凹陷于地面的槽道,形狀與集水袋10底部相適應。固定裝置60設置在凹陷70內。凹陷70的深度可以根據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200通常的積水狀況自由設定,可以理解,當集水防洪裝置應用路段200地勢較低,通常積水嚴重,則可以適當增加凹陷70的深度,從而提高集水防洪裝置100的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集水防洪裝置,通過拉動折疊架打開或收回該集水防洪裝置,在固定好集水防洪裝置后,水泵抽送積水至集水袋內的氣墊內,從而及時的進行集水防洪,減少積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及洪澇給人們帶來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同時,減少了現有地下管線排水負擔,在無需增設地下管線的情況下,以較低的成本很好的解決了城市積水及洪澇問題,節約人力物力。

在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又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通信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SHOW| 合江县| 新昌县| 云龙县| 宣城市| 东辽县| 沙湾县| 杂多县| 米易县| 鄱阳县| 邯郸县| 莆田市| 黎平县| 黎川县| 白水县| 金乡县| 乌海市| 华容县| 邯郸县| 象山县| 江达县| 柳林县| 郎溪县| 公主岭市| 湘潭市| 徐州市| 渑池县| 思南县| 阿勒泰市| 肇源县| 乌兰浩特市| 大兴区| 芮城县| 柳河县| 体育| 贺兰县| 北辰区| 榆中县| 蒙山县| 婺源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