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滲板樁注膠連接鎖扣。
背景技術:
板樁被廣泛應用在在河堤護岸、止水圍堰、河堤整治及地下防滲墻等水利工程中,多個板樁連接組成板樁墻埋入地下,用來達到防滲止水效果,并且隨著其制造材料不斷改進,由最初的木板、混凝土、鋼板樁等傳統材料,改進到現在的塑鋼板樁、復合材料板樁等等,不僅耐腐蝕性能好、還環保無污染并可重復使用,能夠適應各種施工環境。
為了提高板樁連接后的防滲水性能,常用的較為方便的方法是在板樁兩端的鎖扣內表面上涂滿膠體或者粘上密封材料,使兩個板樁在連接時被粘在一起或者通過密封材料把連接縫隙填滿,但是這些方法不能做到使縫隙完全被填滿,容易留有空隙,造成連接后板樁的防滲水性能較差。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改進,使連接后的板樁具有更好的防滲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滲效果更好的防滲板樁注膠連接鎖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防滲板樁注膠連接鎖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的公扣上和母扣接觸的一側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注膠通道,所述注膠通道用于在公扣和母扣連接時通入膠液填滿公扣和母扣之間的縫隙以形成密封。
作為第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的注膠通道為圓形注膠通孔,所述的注膠通孔上設置有若干個圓孔。
進一步的,所述的圓孔直徑與注膠通孔直徑相同,圓孔間距為10-20cm。
作為第二種改進方案,所述的注膠通道為設置在公扣上的第一凹槽,還包括設置在母扣上能夠與第一凹槽組成圓形的第二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的注膠通道還包括鑲嵌在第二凹槽中的注膠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凹槽上設置有弧形凸起。
優選的,所述的弧形凸起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防滲板樁注膠連接鎖扣具有以下優點:
1、注膠通道的結構使注膠操作更方便,能夠確保注膠后的板樁連接處密封性更好;
2、公扣上設置的圓形注膠通孔使注膠更集中,密封膠的利用率更高,注入的膠液從設置在注膠通孔上的圓孔流入公扣和母扣之間的縫隙,逐漸將縫隙填滿,達到密封防滲水的效果;
3、注膠管的結構也使注膠更集中,隨著注膠的進行注膠管同時被提拉出注膠通道,膠液逐漸填滿縫隙,確保了鎖扣連接處具有較好的密封性;注膠完成后注膠管也被完全拉出,重復利用;
4、可以應用在現有的大部分板樁結構中,防滲水效果好,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中所述連接鎖扣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A-A剖面圖;
圖3是實施例二中所述連接鎖扣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所述連接鎖扣的組合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二中母扣上第二凹槽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防滲板樁注膠連接鎖扣,包括公扣1和母扣2,所述的公扣1上和母扣2接觸的一側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注膠通道,所述注膠通道用于在公扣1和母扣2連接時通入膠液填滿公扣1和母扣2之間的縫隙以形成密封。公扣1為C形,母扣2為T形,也可以是現有的其他相互能匹配連接的結構,所述的膠液為專用的密封膠。
如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注膠通道為圓形注膠通孔6,注膠通孔6上設置有若干個圓孔7,優先考慮將所述的圓孔7直徑設置為與注膠通孔6的直徑相同,圓孔間距為10-20cm,可以根據實際板樁的長度設計為間距10cm、15cm或者20cm。
具體操作時,將板樁上設置了注膠通孔6和圓孔7的公扣1與另一板樁的母扣2連接,連接完的板樁被整體打壓入地下一定深度,再由板樁鎖扣上的注膠通孔內不斷注入密封膠,密封膠液通過圓孔流入公扣和母扣之間的縫隙中,逐漸將縫隙填滿,直至膠液從最上端的板樁連接處溢出,注膠完成,膠液在一段時間后會凝固,使板樁無縫的連接在一起。
如圖3、圖4和圖5所示的實施例二中,所述的注膠通道為設置在公扣1上的第一凹槽4,還包括設置在母扣2上能夠與第一凹槽4組成圓形的第二凹槽5。所述的注膠通道還包括鑲嵌在第二凹槽5中的注膠管3。所述的第二凹槽5上設置有弧形凸起,用于鑲嵌住注膠管3。所述的弧形凸起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主要作用是使注膠管穩定的嵌入在第二凹槽中。
具體使用時,先將注膠管3鑲嵌在母扣2上的第二凹槽5中,再將母扣2與公扣1連接,連接完的板樁被整體打壓入地下一定深度,膠液由板樁上端連接鎖扣中的注膠管3注入,注膠的同時,注膠管也被慢慢從連接鎖扣中拉出,直至注膠完成,注膠管被完全拉出,注膠管可重復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