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防栓,具體涉及一種地埋式消防栓。
背景技術:
消防栓包括室內消防栓和室外消防栓,室外消防栓又分為地上消防栓和地下消防栓。地上消防栓固定在地面上,使用方便,但其影響交通,容易發生碰撞,造成財產和資源的浪費;而地下消防栓雖然不存在地上消防栓的問題,但其在使用時需要消防員下井安裝消防水帶,給消防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地下消防栓雖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在地上安裝消防水帶、使用方便的地埋式消防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地埋式消防栓,包括消防栓箱體、設置在消防栓箱體上端口的上蓋、設置在消防栓箱體內并將消防栓箱體分隔成上下兩部分的箱體隔板、設置在消防栓箱體內并位于箱體隔板上方的上下兩端封閉的豎直固定管、可沿豎直固定管滑動的第一活塞、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并與第一活塞相連接的豎直升降管及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的自適應啟閉機構,所述箱體隔板上設有若干上通孔,消防栓箱體的底面上設有若干下通孔;所述豎直固定管的上端設有避讓通孔,所述豎直升降管的上端穿過避讓通孔并位于豎直固定管上方,豎直升降管的上端封閉,豎直升降管上并位于豎直固定管上方設有消防接口,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往下穿過第一活塞,且豎直升降管的下端開口,所述豎直固定管內側面上并位于第一活塞上方設有固定管上限位塊,豎直固定管內側面上并位于第一活塞下方設有固定管下限位塊,所述自適應啟閉機構包括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并位于豎直升降管下方的第一導套、可滑動設置在第一導套內的第一導桿及設置在第一導桿上用于控制豎直升降管通/斷的閥芯,所述第一導套通過第一連接桿與豎直固定管相連接,閥芯位于第一導套的上方,第一導桿外側面上并位于第一導套下方設有第一導桿限位塊;所述豎直固定管外側面上并位于第一導套下方設有進水口及排水口,進水口上設有進水開關閥門,排水口上設有排水開關閥門。本方案的地下消防栓可以在地上安裝消防水帶、使用方便。另一方面,本方案的豎直升降管的升降操作不需要額外的動力設備。
作為優選,當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下限位塊上時,所述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內并封堵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口;當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上限位塊上時,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的下方。
作為優選,豎直固定管內并位于第一活塞上方設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套設在豎直升降管上。
作為優選,閥芯與豎直升降管同軸。
作為優選,豎直升降管與豎直固定管同軸設置。
作為優選,與進水口相對的消防栓箱體的側面上設有穿管通孔。
作為優選,消防栓箱體的上端面設有環繞消防栓箱體的上端口的密封圈。
作為優選,上蓋與消防栓箱體鉸接相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可以在地上安裝消防水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地埋式消防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消防栓箱體1a,上蓋2a, 密封圈3a,箱體隔板4a,上通孔5a,下通孔6a;
豎直升降管1,升降管限位塊2,消防接口3,第一活塞4,閥芯5,第一導套6,第一導桿7,固定管下限位塊8,排水開關閥門9,第一導桿限位塊10,排水口11,避讓通孔12,豎直固定管13,固定管上限位塊131,進水口14,進水開關閥門15,進水管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地埋式消防栓包括消防栓箱體1a、設置在消防栓箱體上端口的上蓋2a、設置在消防栓箱體內并將消防栓箱體分隔成上下兩部分的箱體隔板4a、設置在消防栓箱體內并位于箱體隔板上方的上下兩端封閉的豎直固定管13、可沿豎直固定管滑動的第一活塞4、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并與第一活塞相連接的豎直升降管1及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的自適應啟閉機構。箱體隔板與消防栓箱體的底面相平行。消防栓箱體的上端面設有環繞消防栓箱體的上端口的密封圈3a。上蓋與消防栓箱體鉸接相鄰。箱體隔板上設有若干上通孔5a。消防栓箱體的底面上設有若干下通孔6a。與進水口相對的消防栓箱體的側面上設有穿管通孔。
豎直固定管的上端設有避讓通孔12。豎直升降管與豎直固定管同軸設置。豎直升降管的上端穿過避讓通孔并位于豎直固定管上方。豎直升降管的上端封閉。豎直升降管上并位于豎直固定管上方設有消防接口3,本實施例的消防接口的個數為一個。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往下穿過第一活塞,且豎直升降管的下端開口。豎直升降管與第一活塞密封固定連接。豎直固定管內側面上并位于第一活塞上方設有固定管上限位塊131,豎直固定管內側面上并位于第一活塞下方設有固定管下限位塊8。豎直固定管內并位于第一活塞上方設有復位彈簧2。復位彈簧套設在豎直升降管上。復位彈簧的上端抵靠在豎直固定管的內頂面上,下端抵靠在第一活塞上。
自適應啟閉機構包括設置在豎直固定管內并位于豎直升降管下方的第一導套6、可滑動設置在第一導套內的第一導桿7及設置在第一導桿上用于控制豎直升降管通/斷的閥芯5。第一導套通過第一連接桿與豎直固定管相連接。閥芯位于第一導套的上方。第一導桿外側面上并位于第一導套下方設有第一導桿限位塊10。閥芯與豎直升降管同軸。閥芯可由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口移動至豎直升降管內。豎直固定管外側面上并位于第一導套下方設有進水口14及排水口11。進水口上設有進水開關閥門15。排水口上設有排水開關閥門9。
如圖1所示,當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下限位塊上時,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內并封堵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口。
當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上限位塊上時,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的下方。
本實施例的地埋式消防栓的具體使用過程如下:
如圖1所示,將地埋式消防栓安裝到地下,將進水管16穿過消防栓箱體的側面上的穿管通孔并與進水開關閥門的進口相連接。
使用時:消防人員將進水開關閥門開啟,進水管內的水進入豎直固定管內,接著,在水壓作用下通過第一活塞帶動豎直升降管上升,在豎直升降管上升的過程中,當消防接口上移至地表上方時,消防人員就可以在地上開始安裝消防水帶,在閥芯與豎直升降管分離前將消防水帶接頭迅速與消防接口對接。
另一方面,在豎直升降管上升的過程中,還將帶動閥芯及第一導桿一同上升,當第一導桿限位塊抵靠在第一導套上時,閥芯及第一導桿停止上升;而第一活塞還將帶動豎直升降管繼續上升,直至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上限位塊上為止,此時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的下方。當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的下方時,豎直固定管內的水將進入豎直升降管并由消防接口排入消防水帶;因而本發明的地埋式消防栓在實際使用時只需要開啟進水開關閥門這一個閥門,就可以實現豎直升降管上升,方便消防人員在地上安裝消防水帶(不需要額外的動力設備),并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自動為消防水帶供水。
在地埋式消防栓使用完成后,關閉進水開關閥門,開啟排水開關閥門;接著,將豎直升降管壓下復位,直至第一活塞抵靠在固定管下限位塊上為止,此時,閥芯位于豎直升降管內并封堵豎直升降管的下端口;再接著,關閉排水開關閥門即可。
另外,由于箱體隔板、上通孔及下通孔的設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泄漏到消防栓箱體內的水可以快速下流到箱體隔板下方,然后通過下通孔滲入地底,避免水聚集在消防栓箱體內而影響消防栓箱體內管道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