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港口、海岸工程中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
背景技術:
淤泥質土基由于其承載力低,建設碼頭比其它地質條件情況要多一些困難,采用的結構有樁基碼頭和重力式碼頭結構。其中重力式碼頭有著耐久性好,抗震性強、對地面荷載適應性強、易于改造等優點,因而被廣泛采用。但是當重力式碼頭結構上方荷載大,淤泥質土基承載力不足時,碼頭易出現前傾、不均勻沉降、甚至整體失穩。一般需要將淤泥質土層挖除,大量淤泥的存放又產生一些環境問題,或對地基進行大范圍加固處理,重力式碼頭結構寬度較大,增加施工難度和造價,工期較長。因此,現有技術中:碼頭下方淤泥質土基進行大范圍開挖,會影響后方陸域的生產,開挖、拋泥會產生一些環境問題;對地基進行大范圍的地基處理,不便于施工,工程造價高,工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淤泥質土層要大開挖,影響后方陸域的正常生產,廢棄淤泥產生環保問題,或對淤泥質土層進行大范圍加固,碼頭結構寬度大,施工難度較大,工期長,造價高的問題;實現經濟、安全、易施工的碼頭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淤泥質土層、柔性樁、塊石基床、鋼筋混凝土板、空心方塊、碼頭胸墻、塊石棱體;所述淤泥質土層為海床的表層或淺層覆蓋的承載力低的土層,所述柔性樁打設于海床并穿透所述淤泥質土層,所述塊石基床為拋石于開挖后所述的淤泥質土層和柔性樁頂,所述鋼筋混凝土板安裝于所述塊石基床上,所述空心方塊安裝于所述鋼筋混凝土板上,所述碼頭胸墻為現澆混凝土或預制安裝于所述空心方塊上方,所述塊石棱體拋石于空心方塊內、空心方塊及碼頭胸墻后方,各部分形成的整體結構。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柔性樁有多排,橫縱都有一定距離,所述柔性樁為碎石樁、砂樁或大直徑置換塊石樁。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筋混凝土板為整體實心或局部空心,且較所述空心方塊的底寬大。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塊石基床是在所述淤泥質土層、柔性樁頂開挖基槽后拋石形成。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心方塊為空心的混凝土預制塊體,上述空心方塊內及后方回填塊石棱體。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碼頭胸墻為在上述空心方塊頂部現澆的混凝土或安裝的預制構件,所述碼頭胸墻的底寬比所述空心方塊頂寬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通過對承載力低的淤泥質土層打設柔性樁進行地基加固,提高承載力,塊石基床上設置鋼筋混凝土板、空心方塊、卸荷式的碼頭胸墻,降低對基床頂和地基的作用力,空心方塊內和后方、碼頭胸墻設置塊石棱體,形成整體的重力式碼頭結構,有效的降低碼頭結構寬度、地基加固寬度、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便于施工,造價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實施例的碼頭橫斷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實施例的柔性樁基布置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實施例的鋼筋混凝土板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的實施例,包括:淤泥質土層1、柔性樁2、塊石基床3、鋼筋混凝土板4、空心方塊5、碼頭胸墻6、塊石棱體7;其中淤泥質土層1為海床的表層或淺層覆蓋的承載力低的土層,柔性樁2打設于海床并穿透淤泥質土層1,塊石基床3為拋石于開挖后的淤泥質土層1和柔性樁2頂部,鋼筋混凝土板4安裝于塊石基床3上,空心方塊5安裝于鋼筋混凝土板4上,碼頭胸墻6為現澆混凝土或預制安裝于空心方塊5上方,塊石棱體7拋石于空心方塊5內、空心方塊5及碼頭胸墻6的后方,各部分形成的整體結構。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在承載力低的淤泥質土層1海床中,打設有一定間距的多排柔性樁2,并開挖頂部設置塊石基床3,組成了復合的地基基礎,增加了地基基礎承載力;塊石基床3上設置鋼筋混凝土板4,上方安裝空心方塊5,并現澆混凝土或預制安裝碼頭胸墻6,后方拋設塊石棱體7,形成整體的碼頭墻身結構,降低了對塊石基床3頂和其下方的復合地基基礎的壓力;上、下兩方面確保了碼頭結構的穩定、安全,還便于施工,降低了造價。具體的,淤泥質土層1中打設多排柔性樁2,橫、縱向有一定距離,主要形式為碎石樁、砂樁、大直徑置換塊石樁;鋼筋混凝土板4為整體實心或局部空心,較空心方塊5的底寬大;空心方塊5為空心的混凝土預制塊體,空心方塊5內及后方回填塊石棱體7;碼頭胸墻6為在空心方塊5頂部現澆的混凝土或安裝的預制構件,底寬比空心方塊5頂寬大,為卸荷式。塊石基床3是在所述淤泥質土層1、柔性樁2頂開挖基槽后拋石形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淤泥質土基上的重力式碼頭結構,通過在淤泥質土層中打設柔性樁改善了地基承載力,在塊石基床上設置鋼筋混凝土板改善了塊石基床頂應力分布,并和空心方塊5、卸荷式的碼頭胸墻6、塊石棱體7組成上部碼頭結構,降低對地基的壓力。此結構穩定性好,不需要大開挖、外拋淤泥,不影響碼頭后方陸域的正常作業,便于實施且造價低,使用效果好。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本實用新型由申請人首次設計在青島膠州灣內某工程實施,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