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錨索下索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地下洞室頂拱可折疊錨索下索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地下洞室在進行頂拱錨索施工中,原有搭設施工腳手架為滿足錨索鉆機鉆孔作業空間,腳手架頂部與洞室頂拱之間距離較大,一般為2.0~3.0m,后續無法直接下索且不能夠采用吊車配合吊運。為滿足下索施工要求,需增設腳手架配合手動葫蘆吊運下索,下索完成后進行下道工序時又要拆除腳手架,增加工作量和成本投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地下洞室頂拱可折疊錨索下索輔助裝置,其結構合理,牢固實用,可折疊、運輸方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下洞室頂拱可折疊錨索下索輔助裝置,包括四根立桿,兩根為一組,每組交叉連接有兩根斜撐,兩組立桿的端部還通過四根橫桿對稱連接;其中,兩根橫桿位于立桿的頂部,兩根橫桿位于立桿的底部,位于立桿的頂部的兩根橫桿之間連接有橫撐,橫撐上安裝有手動葫蘆。
進一步地,位于立桿的底部的兩根橫桿的下方均設有固定槽,立桿的底部位于固定槽內。通過固定槽的設置,便于其安放到位。
所述固定槽采用槽鋼制成,固定槽的中部還垂直連接有豎桿,豎桿的頂部和底部與橫桿連接。豎桿一方面可以確保該裝置的穩定性,另外,也能對橫撐起一定的支撐作用。
所述立桿的兩端設有套管,其套接在立桿上,斜撐通過螺栓連接到套管的外部。通過套管的設置,使得斜撐的安裝及拆卸方便,便于裝置的收攏。
所述套管為采用DN80鋼管截成的部件;立桿、斜撐、橫桿及橫撐是采用Φ48鋼管加工成的桿件。通過上述材料組成的裝置牢固實用,且可以可重復利用、成本較低。
所述立桿與橫桿之間、橫桿與橫撐之間均采用腳手架十字扣件連接固定,便于安裝和拆卸。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設計,結構合理、可折疊、運輸方便、牢固實用、可重復利用、成本較低,可作為小洞室鉆爆及支護平臺,也可作為臨時施工作業平臺,用途廣泛。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 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述的范圍。
如圖1-3所示,一種地下洞室頂拱可折疊錨索下索輔助裝置,包括四根立桿1,兩根為一組,每組交叉連接有兩根斜撐2,兩組立桿的端部還通過四根橫桿3對稱連接;其中,兩根橫桿位于立桿的頂部,兩根橫桿位于立桿的底部,位于立桿的頂部的兩根橫桿之間連接有橫撐4,橫撐上安裝有手動葫蘆5。
位于立桿的底部的兩根橫桿的下方均設有固定槽6,立桿的底部位于固定槽內。
所述固定槽6采用槽鋼制成,固定槽的中部還垂直連接有豎桿7,豎桿的頂部和底部與橫桿連接。
所述立桿的兩端設有套管8,其套接在立桿上,斜撐通過螺栓連接到套管的外部。
所述套管為采用DN80鋼管截成的部件;立桿、斜撐、橫桿及橫撐是采用Φ48鋼管加工成的桿件。
所述立桿與橫桿之間、橫桿與橫撐之間均采用腳手架十字扣件連接固定。
使用時:先將斜撐與套管采用螺栓固定,后將套管套在立桿上,橫桿采用腳手架十字扣件安裝到位,當裝置斜撐伸展到位后,用螺栓套管與立桿固定。采用腳手架十字扣件將、橫撐、豎桿固定;并安裝懸掛手拉葫蘆,最后在立桿底部焊接固定槽即可。
該裝置使用前,除橫撐外,其余可提前完成加工,然后吊運至相關部位,最后安裝橫撐及手動葫蘆即可使用。該裝置可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