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包括翻轉門、隔熱層、太陽能電池板、通氣管、隔音層和連軸桿;所述翻轉門與制水機體通過活動架連接,所述隔熱層設置在制水機體的內壁上,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制水機體的頂端通過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制水機體的右側面設置有進氣口,所述隔音層固定安裝在制水機體的內部,所述通氣管依次穿過抽風泵和壓縮機與空氣制冷機相連接,所述抽風泵的外側面上固定安裝有消音器,所述空氣制冷機與冷凝管相連接,所述連軸桿固定在制水機體的內壁上,所述滾輪的上側面與活動推拉板滾動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太陽能供電和冷凝制水的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小,且移動方便,提高了制水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
[0001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制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制水機從人們呼吸的空氣中汲取水分,生成安全的飲用水,保障了人民的飲水權利。而這種空氣制水機在缺水干燥地區,其需要量更大,普通的空氣制水機體積較大,因此攜帶不方便,且普通的空氣制水機結構復雜,操作流程繁瑣,工作時噪音較大,因此不能滿足快速應急供給,普通的空氣制水機未設置節約能源的裝置,不符合當下企業追求的環保節能理念,且普通的空氣制水機制水效率低下、耗費時間較長,也不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太陽能供電和冷凝制水的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小且可以移動,便于提高制水效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包括翻轉門、隔熱層、太陽能電池板、通氣管、隔音層和連軸桿;所述翻轉門與制水機體通過活動架連接,所述隔熱層設置在制水機體的內壁上,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制水機體的頂端通過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制水機體的右側面設置有進氣口,且進氣口內固定有過濾網,所述隔音層固定安裝在制水機體的內部,所述通氣管依次穿過抽風栗和壓縮機與空氣制冷機相連接,且抽風栗、壓縮機和空氣制冷機都固定在制水機體的內部頂端,所述抽風栗的外側面上固定安裝有消音器,且壓縮機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增壓機,所述空氣制冷機與冷凝管相連接,且冷凝管的底端設置有冷凝管出水口,所述連軸桿固定在制水機體的內壁上,且連軸桿與滾輪固定連接,所述滾輪的上側面與活動推拉板滾動連接,且活動推拉板上設置有儲水容器。
[0005]優選的,所述壓縮機位于空氣制冷機與抽風栗之間,且空氣制冷機設置抽風栗的左側。
[0006]優選的,所述冷凝管穿過隔音層與空氣制冷機相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儲水容器位于冷凝管出水口和溫度控制器的下方,且溫度控制器在冷凝管出水口的右側。
[0008]優選的,所述翻轉門的外壁上安裝有溫度顯示屏、溫度調節鍵和門把手。
[0009]優選的,所述制水機體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
[0010]優選的,所述隔音層的底部安裝有溫度控制器。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太陽能供電和冷凝制水的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小且可以移動,太陽能電池板的設置很好地體現了環保節約的理念,立式柜體結構布局的設置大大地減少了占地面積,萬向輪的設置可以方便的給消費者提高便利,抽水栗、壓縮機、空氣制冷機的設置大大減少了空氣液化成水滴的時間,設置在抽水栗上的消音器和制水機體內的隔音層用來消除在制水時產生的噪音,溫度控制器、溫度顯示屏和溫度調節鍵的設置,確保實時監測制水機體內的溫度,以確保制水的順利完成。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翻轉門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翻轉門;2-活動架;3-空氣制冷機;4-隔熱層;5-太陽能電池板;6-增壓機;7-壓縮機;8-抽風栗;9-消音器;10-通氣管;11-制水機體;12-冷凝管出水口; 13-萬向輪;14-冷凝管;15-溫度控制器;16-隔音層;17-進氣口 ; 18-支架;19-過濾網;20-連軸桿;21_滾輪;22-儲水容器;23-活動推拉板;24-溫度調節鍵;25-溫度顯示屏;26-門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包括翻轉門1、隔熱層4、太陽能電池板5、通氣管1、隔音層16和連軸桿20 ;翻轉門I與制水機體11通過活動架2連接,隔熱層4設置在制水機體11的內壁上,太陽能電池板5與制水機體11的頂端通過支架18固定連接,制水機體11的右側面設置有進氣口 17,且進氣口 17內固定有過濾網19,隔音層16固定安裝在制水機體11的內部,通氣管10依次穿過抽風栗8和壓縮機7與空氣制冷機3相連接,且抽風栗8、壓縮機7和空氣制冷機3都固定在制水機體11的內部頂端,抽風栗8的外側面上固定安裝有消音器9,且壓縮機7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增壓機6,空氣制冷機3與冷凝管14相連接,且冷凝管14的底端設置有冷凝管出水口 12,連軸桿20固定在制水機體11的內壁上,且連軸桿20與滾輪21固定連接,滾輪21的上側面與活動推拉板23滾動連接,且活動推拉板23上設置有儲水容器22,壓縮機7位于空氣制冷機3與抽風栗8之間,且空氣制冷機3設置抽風栗8的左側,冷凝管14穿過隔音層16與空氣制冷機3相連接,儲水容器22位于冷凝管出水口 12和溫度控制器15的下方,且溫度控制器15在冷凝管出水口 12的右側,翻轉門I的外壁上安裝有溫度顯示屏25、溫度調節鍵24和門把手26,制水機體11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13,隔音層16的底部安裝有溫度控制器15。
[0018]工作原理:啟動抽風栗8、壓縮機7和空氣制冷機3,使得空氣通過進氣口17進入通氣管10中,進氣口 17處設置的過濾網19用來過濾吸入時的雜質,通氣管10依次穿過抽風栗
8、壓縮機7和空氣制冷機3與空氣制冷機3相通連接,抽風栗8用來抽取空氣進去通氣管10中的,設置在抽風栗8上的消音器9用來消除抽風栗8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壓縮機7將通氣管10中的空氣進行快速壓縮,然后通過通氣管10送進空氣制冷機3里,設置在壓縮機7上的增壓機6用來根據不同大氣壓對壓縮處理進行適當調整的,空氣制冷機3將傳遞來的熱空氣進行制冷處理,制冷后的冷空氣通過冷凝管14液化成水滴,然后通過冷凝管出水口 12落入儲水容器22里,儲水容器22放置在活動推拉板23上,由于活動推拉板23與固定在制水機體11內壁上的滾輪21滾動連接,所以儲水容器22可以放置在和取出制水機體11,翻轉門I上設置的溫度顯示屏25和溫度調節鍵24用來監測和調節制水機體11內部的溫度。
[0019]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包括翻轉門(I)、隔熱層(4)、太陽能電池板(5)、通氣管(10)、隔音層(16)和連軸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門(I)與制水機體(11)通過活動架(2)連接,所述隔熱層(4)設置在制水機體(11)的內壁上,所述太陽能電池板(5)與制水機體(11)的頂端通過支架(18)固定連接,所述制水機體(11)的右側面設置有進氣口(17),且進氣口(17)內固定有過濾網(19),所述隔音層(16)固定安裝在制水機體(11)的內部,所述通氣管(10)依次穿過抽風栗(8)和壓縮機(7)與空氣制冷機(3)相連接,且抽風栗(8)、壓縮機(7)和空氣制冷機(3)都固定在制水機體(11)的內部頂端,所述抽風栗(8)的外側面上固定安裝有消音器(9),且壓縮機(7)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增壓機(6),所述空氣制冷機(3)與冷凝管(14)相連接,且冷凝管(14)的底端設置有冷凝管出水口(12),所述連軸桿(20)固定在制水機體(11)的內壁上,且連軸桿(20)與滾輪(21)固定連接,所述滾輪(21)的上側面與活動推拉板(23)滾動連接,且活動推拉板(23)上設置有儲水容器(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7)位于空氣制冷機(3)與抽風栗(8)之間,且空氣制冷機(3)設置抽風栗(8)的左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4)穿過隔音層(16)與空氣制冷機(3)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容器(22)位于冷凝管出水口(12)和溫度控制器(15)的下方,且溫度控制器(15)在冷凝管出水口(12)的右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門(I)的外壁上安裝有溫度顯示屏(25)、溫度調節鍵(24)和門把手(26)。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機體(11)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13)。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空氣制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層(16)的底部安裝有溫度控制器(15)。
【文檔編號】E03B3/28GK205712307SQ2016205311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5日
【發明人】郭愛華
【申請人】郭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