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包括攪拌室和烘干室,攪拌室的側壁上開設有污物進料口、攪拌出料口、冷卻風輸入口和熱氣輸入口,攪拌室外設有與污物出料口相連通配合的送料機構,烘干室上開設有污物入料口和污物出料口,攪拌出料口與污物入料口相連通配合,攪拌室內設有攪拌輸送桿,攪拌室外設有燃燒器和送風機,燃燒器的輸出端與熱氣輸入口相連通,送風機的輸出端與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烘干室外設有控制污物出料口導通或截止的卸料控制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可對濾渣進行干燥,使濾渣在轉運過程中不會出現污水滴漏的問題,方便轉運,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還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佳,操作方便,結構簡易,運行費用低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污車,特別涉及一種對吸污車的濾渣進行處理的濾渣烘干
目.0
【背景技術】
[0002]吸污車(Suct1n sewage truck)吸污車是收集、中轉清理運輸污泥、污水,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型環衛車輛,吸污車可自吸自排,工作速度快,容量大,運輸方便,適用于收集運輸糞便、泥漿、原油等液體物質。吸污車采用國內技術領先的吸污車真空栗,吸力大,吸程遠,特別適合用于下水道內的淤積物的抽吸、裝運和排卸,尤其是可吸下水道泥漿、淤泥、石子、磚塊等較大物體。傳統的吸污車的工作方式是將糞便、泥漿、原油等液體物質抽取運送至外地直接排掉,該工作方式成本高,還會造成二次污染,由此現有的吸污車具有污物、污水分離機,其可將糞便、泥漿、原油等液體物質進行污水與污物進行分離,但只限于對污水與污物之間的分離,而污物從污水中分離出來后呈濕狀,不宜轉運,且濕狀的污物還轉運過程中仍有少量的水分,易存在污水滴漏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吸污車未對分離后的污物進行處理而造成不宜轉運、二次污染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包括攪拌室和烘干室,上述攪拌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處于攪拌室下部的污物進料口,處于攪拌室上部的攪拌出料口和冷卻風輸入口,及處于污物進料口下方的熱氣輸入口,上述攪拌室外設有對污物進行輸送的送料機構,上述送料機構的輸出端與上述污物出料口相連通配合,上述烘干室處于攪拌室外,上述烘干室上開設有處于烘干室上部的污物入料口和處于烘干室下部的污物出料口,上述攪拌出料口與上述污物入料口相連通配合,上述攪拌室內設有轉動的,對污物進行攪拌并使污物螺旋上升輸送至攪拌出料口處的攪拌輸送桿,上述攪拌室上安裝有控制攪拌輸送桿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上述攪拌室外設有產生熱氣的燃燒器和產生風的送風機,上述燃燒器的輸出端與熱氣輸入口相連通,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與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上述烘干室外設有控制污物出料口導通或截止的卸料控制裝置。
[0006]上述攪拌室與上述烘干室共設置在一個箱體內,上述箱體呈中空結構,上述箱體內設有將箱體的中空腔室隔成不連通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上述左腔室為上述烘干室,上述右腔室為上述攪拌室,上述隔板的上部開設有供左腔室與右腔室相連通的通口,上述通口為上述污物入料口和上述攪拌出料口。
[0007]上述隔板位于上述通口處鎖固有豎立設置的導料板,上述導料板的左側面上設有若干塊向下傾斜設置的弧形板,各弧形板沿導料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設置,且各弧形板沿導料板的上下方向間隔并排分布,相鄰的兩弧形板之間形成有過料間距,上述導料板位于各過料間距處均開設有與過料間隔相連通的連通口。
[0008]上述送料機構包括送料筒、絞龍和電機,上述污物進料口處于上述箱體的右側壁下部,上述送料筒橫臥處于上述箱體的右側外,并沿箱體的左右方向延伸設置,上述送料筒為其左端呈敞開狀,右端呈閉合狀的中空筒體,上述送料筒的左端端部與箱體鎖固在一起,且送料筒的左端端口與污物進料口相連通,上述絞龍懸空處于上述送料筒的中空腔室內,并沿送料筒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上述絞龍的右端端部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上述送料筒的右端端面上,上述電機安裝在送料筒的右端端部外,且上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絞龍的右端端部傳動連接在一起,上述送料筒的右端上側壁上開設有下料口,上述送料筒上方位于下料口處鎖固有下料斗。
[0009]上述送風機安裝在上述箱體的頂面上,且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處設有風管,上述風管的第一端與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鎖固連接在一起,并相連通,上述風管的第二端端口與上述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配合。
[0010]上述攪拌輸送桿具有豎桿體和橫桿體,上述豎桿體豎立于上述攪拌室內,且上述豎桿體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攪拌室的上、下兩端處,上述橫桿體設置有若干個,各橫桿體均與上述豎桿體相互垂直設置,且各橫桿體由下而上間隔排列,并沿著豎桿體的軸向方向螺旋分布;上述轉動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上述驅動電機豎立在上述攪拌室的頂面上方,且上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上述豎桿體的上端端部傳動連接。
[0011]上述箱體的底部位于上述烘干室的區域處呈由上而下漸縮的錐狀結構,且上述箱體底面位于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處開設有上述污物出料口;上述卸料控制裝置包括堵料板、轉軸、安裝座和驅動電機,上述安裝座鎖固在上述箱體上,且上述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處于上述安裝座內,上述轉軸沿箱體的左右方向橫臥設置,并轉動安裝于上述安裝座內,上述驅動電機安裝在安裝座外,且上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伸入上述安裝座內,并與上述轉軸的右端固定連接,上述堵料板平放于上述安裝座內,并與上述污物出料口密貼配合,上述堵料板與上述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在一起,上述安裝座的底面開設有與污物出料口相貫通的下料口。
[0012]上述安裝座的下方設有對濾渣進行打包的打包機,上述打包機的輸入端與上述下料口相承接。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經脫水后的濾渣通過送料機構送至攪拌室內,此時,啟動轉動驅動裝置、燃燒器和送風機,燃燒器將熱氣至攪拌室的底部內,攪拌室內的濾渣隨攪拌輸送桿的轉動而向上輸送,在輸送過程中因熱氣上升的原理使濾渣會與上升的熱氣進行攪拌混合,濾渣與熱氣碰撞和混合,待濾渣與熱氣混合后從攪拌出料口和污物入料口輸送至烘干室,同時,送風機產生的風經冷卻風輸入口流至攪拌室內,并流至烘干室內,與熱氣混合的濾渣在烘干室內通過冷風和熱風的配合可使濾渣在烘干室內干燥,干燥后濾渣最終通過卸料控制裝置從污物出料口送出。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可對濾渣進行干燥,使濾渣在轉運過程中不會出現污水滴漏的問題,方便轉運,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通過攪拌輸送桿使濕的濾渣與熱氣得到均勻充分的攪拌,消除濾渣表面靜止的氣膜,傳遞速率高,干燥效果佳,并通過送風機可使熱氣輸入口輸入較高的溫度的熱氣,大大加快了干燥速度,還具有操作方便,結構簡易,運行費用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攪拌室I和烘干室2,攪拌室I的側壁上開設有處于攪拌室I下部的污物進料口 11,處于攪拌室I上部的攪拌出料口和冷卻風輸入口 12,及處于污物進料口 11下方的熱氣輸入口 13,攪拌室I外設有對污物進行輸送的送料機構3,送料機構3的輸出端與污物出料口 11相連通配合,烘干室2處于攪拌室I的一側外,烘干室2上開設有處于烘干室2上部的污物入料口和處于烘干室2下部的污物出料口,攪拌出料口與污物入料口相連通配合,攪拌室2內設有轉動的,對污物進行攪拌并使污物螺旋上升輸送至攪拌出料口處的攪拌輸送桿4,攪拌室2上安裝有控制攪拌輸送桿4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攪拌室I外設有產生熱氣的燃燒器5和產生風的送風機6,燃燒器5的輸出端與熱氣輸入口相連通,送風機6的輸出端與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烘干室2外設有控制污物出料口導通或截止的卸料控制裝置。本新型中,燃燒器5和送風機6均為一現有的產品,在此不再累述。
[0016]本新型的優選方案是:該攪拌室I與烘干室2共設置在一個箱體100內,箱體100呈中空結構,箱體100內設有將箱體100的中空腔室隔成不連通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101,該左腔室即為所述的烘干室2,右腔室即為所述的攪拌室1,隔板101的上部開設有供左腔室與右腔室相連通的通口,此通口即為所述的污物入料口,也為所述的攪拌出料口。
[0017]所述的送料機構3包括送料筒31、絞龍32和電機33,污物進料口11處于箱體100的右側壁下部,送料筒31橫臥處于箱體100的右側外,并沿箱體100的左右方向延伸設置,送料筒31為其左端呈敞開狀,右端呈閉合狀的中空筒體,送料筒31的左端端部與箱體100鎖固在一起,且送料筒31的左端端口與污物進料口 11相連通,即箱體100位于污物進料口 11的口沿凸設有第一安裝環,送料筒31的左端端口外側壁凸設有與第一安裝環相貼配合的第二安裝環,第一安裝環與第二安裝環通過螺栓與螺母的配合鎖固在一起,該絞龍32懸空處于送料筒31的中空腔室內,并沿送料筒31的長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絞龍32的右端端部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送料筒31的右端端面上,電機33固定安裝在送料筒31的右端端部夕卜,且電機33的輸出軸與絞龍32的右端端部傳動連接在一起,即電機33橫臥設置,電機33的輸出軸朝左設置,電機33輸出軸的端部伸入送料筒31的右端內與絞龍33的軸桿固定連接在一起,且送料筒31的右端上側壁上開設有下料口,送料筒31上方位于下料口處鎖固有下料斗34,此下料斗34呈上大下小的錐狀結構,下料斗34的上、下兩端均呈敞開狀,下料斗34的下端端部與送料筒31鎖固在一起,且下料斗34的下端端口與下料口相對位連通。
[0018]所述的送風機6安裝在箱體100的頂面上,且送風機6的輸出端設有風管61,風管61的第一端與送風機6的輸出端通過螺栓與螺母配合的方式鎖固在一起,且風管61的第一端與送風機6的輸出端相連通,風管61的第二端與冷卻風輸入口 12相連通配合,即風管61的第二端端部套緊于冷卻風輸入口 12內。
[0019]所述的攪拌輸送桿4具有豎桿體41和橫桿體42,豎桿體41豎立于攪拌室I內,且豎桿體41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攪拌室I的上、下兩端內,橫桿體42設置有若干個,各橫桿體42均與豎桿體41相互垂直設置,且各橫桿體42由下而上間隔排列,并沿著豎桿體41的軸向方向螺旋分布;所述的轉動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7,驅動電機7豎立在攪拌室I的頂面上方,且驅動電機7的輸出軸朝下設置并伸入攪拌室I內與豎桿體41的上端端部傳動連接。
[0020]所述的卸料控制裝置包括堵料板81、轉軸82、安裝座83和驅動電機84,安裝座83鎖固在箱體I的下底面上,該箱體100的底部位于烘干室I的區域處呈由上而下漸縮的錐狀結構,且箱體100底面位于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處呈敞開狀,此錐狀結構的小端端口即為所述的污物出料口,且該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伸入安裝座83內,所述的轉軸82沿箱體100的左右方向橫臥設置,并轉動安裝于安裝座83內,驅動電機84安裝在安裝座83的右側外,且驅動電機84的輸出端朝左設置并伸入安裝座83內,與轉軸82的右端端部固定連接在一起,堵料板81平放于安裝座83內,并與污物出料口(即錐狀結構的小端端口)密貼配合,堵料板81與轉軸82的左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安裝座83的底面開設有與污物出料口相貫通的下料口(圖中未示出)。
[0021 ]所述的安裝座83的下方設有對濾渣進行打包的打包機9,打包機9的輸入端與安裝座83的下料口相承接。
[002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經脫水后的濾渣倒入下料斗34內,下料斗34內的濾渣流至送料筒31內,送料筒31內的濾渣經鉸龍32的轉動由右至左輸送至污物進料口 11內,即濾渣輸送至攪拌室I內,此時,啟動驅動電機7、燃燒器5和送風機6,燃燒器5產生的熱氣經熱氣輸入口 13流至攪拌室I的底部內,攪拌室I內的熱氣向上流動,同時驅動電機7的啟動帶動攪拌輸送桿4轉動,攪拌輸送桿4轉動時通過各橫桿體42可對攪拌室I內的濾渣進行攪拌,攪拌同時利用各橫桿體42的螺旋上升分布,會帶動濾渣向上輸送,邊向上輸送邊攪拌,且熱氣也向上流動,即濾渣在攪拌時會與熱氣進行攪拌混合在一起,濾渣與熱氣碰撞和混合,兩者進行熱傳遞,且濾渣與熱氣混合后從隔板101上部的通口輸送至烘干室2,同時,送風機6產生的風經風管61和冷卻風輸入口 12流至攪拌室I內,并流至烘干室2內,與熱氣混合的濾渣在烘干室2內通過冷風和熱風的配合可使濾渣在烘干室內干燥,干燥后,驅動電機84啟動,轉軸82轉動,轉軸82的轉動帶動堵料板81作周向轉動,堵料板81的轉動會與污物出料口相錯位,污物出料口導通,干燥后的濾渣下落到安裝座內,最終從安裝座的83的下料口輸出至打包機9內,由打包機9對濾渣進行打包。
[0023]本實用新型的濾渣烘干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通過熱氣與風的配合可對濾渣進行干燥,使濾渣在轉運過程時呈干燥狀態,不會出現污水滴漏的問題,方便轉運、打包,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0025]二、利用攪拌輸送桿4和燃燒器5的底置使濾渣會與熱氣得到均勻充分的攪拌,消除濾渣表面靜止的氣膜,傳遞速率高,干燥效果佳,干燥速度快;
[0026]三、通過送風機6送入攪拌室I和烘干室2內的風,使燃燒器5可給熱氣輸入口輸入較高的溫度的熱氣,大大加快了干燥速度,且冷卻風輸入口 12處于上部,利用冷卻風輸入口12輸入的風的風力能夠促進攪拌室I內的濾渣送至烘干室2內;
[0027]四、具有干燥、打包功能,方便使用和推廣,并有操作方便,結構簡易,運行費用低的優點;
[0028]五、通過下料斗34的錐狀結構和箱體I底部位于烘干室2處的錐狀結構可對濾渣的下料起到導向作用,以防濾渣掉出的問題。
[0029]本實用新型中,該隔板101位于通口處鎖固有豎立設置的導料板103,導料板103的左側面上設有若干塊向下傾斜設置的弧形板104,各弧形板104沿導料板103的前后方向延伸設置,且各弧形板104沿導料板103的上下方向間隔并排分布,相鄰的兩弧形板103之間形成有過料間距200,導料板103位于各過料間距200處均開設有與過料間隔相連通的連通口(圖中未示出),這樣,攪拌室I內的濾渣經導料板103的連通口與過濾間距200至烘干室2內,利用此導料板103的弧形結構可對濾渣從攪拌室送至烘干室的輸送起到導向作用,以防濾渣出現亂濺現象。
[0030]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各種變形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室和烘干室,上述攪拌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處于攪拌室下部的污物進料口,處于攪拌室上部的攪拌出料口和冷卻風輸入口,及處于污物進料口下方的熱氣輸入口,上述攪拌室外設有對污物進行輸送的送料機構,上述送料機構的輸出端與上述污物出料口相連通配合,上述烘干室處于攪拌室外,上述烘干室上開設有處于烘干室上部的污物入料口和處于烘干室下部的污物出料口,上述攪拌出料口與上述污物入料口相連通配合,上述攪拌室內設有轉動的,對污物進行攪拌并使污物螺旋上升輸送至攪拌出料口處的攪拌輸送桿,上述攪拌室上安裝有控制攪拌輸送桿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上述攪拌室外設有產生熱氣的燃燒器和產生風的送風機,上述燃燒器的輸出端與熱氣輸入口相連通,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與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上述烘干室外設有控制污物出料口導通或截止的卸料控制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攪拌室與上述烘干室共設置在一個箱體內,上述箱體呈中空結構,上述箱體內設有將箱體的中空腔室隔成不連通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上述左腔室為上述烘干室,上述右腔室為上述攪拌室,上述隔板的上部開設有供左腔室與右腔室相連通的通口,上述通口為上述污物入料口和上述攪拌出料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位于上述通口處鎖固有豎立設置的導料板,上述導料板的左側面上設有若干塊向下傾斜設置的弧形板,各弧形板沿導料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設置,且各弧形板沿導料板的上下方向間隔并排分布,相鄰的兩弧形板之間形成有過料間距,上述導料板位于各過料間距處均開設有與過料間隔相連通的連通口。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料機構包括送料筒、絞龍和電機,上述污物進料口處于上述箱體的右側壁下部,上述送料筒橫臥處于上述箱體的右側外,并沿箱體的左右方向延伸設置,上述送料筒為其左端呈敞開狀,右端呈閉合狀的中空筒體,上述送料筒的左端端部與箱體鎖固在一起,且送料筒的左端端口與污物進料口相連通,上述絞龍懸空處于上述送料筒的中空腔室內,并沿送料筒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上述絞龍的右端端部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上述送料筒的右端端面上,上述電機安裝在送料筒的右端端部外,且上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絞龍的右端端部傳動連接在一起,上述送料筒的右端上側壁上開設有下料口,上述送料筒上方位于下料口處鎖固有下料斗。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風機安裝在上述箱體的頂面上,且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處設有風管,上述風管的第一端與上述送風機的輸出端鎖固連接在一起,并相連通,上述風管的第二端端口與上述冷卻風輸入口相連通配合。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攪拌輸送桿具有豎桿體和橫桿體,上述豎桿體豎立于上述攪拌室內,且上述豎桿體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安裝軸承轉動安裝在攪拌室的上、下兩端處,上述橫桿體設置有若干個,各橫桿體均與上述豎桿體相互垂直設置,且各橫桿體由下而上間隔排列,并沿著豎桿體的軸向方向螺旋分布;上述轉動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上述驅動電機豎立在上述攪拌室的頂面上方,且上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上述豎桿體的上端端部傳動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箱體的底部位于上述烘干室的區域處呈由上而下漸縮的錐狀結構,且上述箱體底面位于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處開設有上述污物出料口;上述卸料控制裝置包括堵料板、轉軸、安裝座和驅動電機,上述安裝座鎖固在上述箱體上,且上述錐狀結構的小端端部處于上述安裝座內,上述轉軸沿箱體的左右方向橫臥設置,并轉動安裝于上述安裝座內,上述驅動電機安裝在安裝座外,且上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伸入上述安裝座內,并與上述轉軸的右端固定連接,上述堵料板平放于上述安裝座內,并與上述污物出料口密貼配合,上述堵料板與上述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在一起,上述安裝座的底面開設有與污物出料口相貫通的下料口。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吸污車的濾渣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裝座的下方設有對濾渣進行打包的打包機,上述打包機的輸入端與上述下料口相承接。
【文檔編號】E03F7/10GK205712459SQ20162054800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明人】邱宇馳, 黃達焱, 蘭如才
【申請人】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