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擴大頭錨桿錨索囊袋。
背景技術:
預應力錨桿、錨索作為一種提供主動支護抗力的筋錨固體裝置,在高陡邊坡、大型地下洞室、不穩定塊體等項目的加固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較多的基坑支護工程項目中,以膨脹土地區的深基坑工程支護難度最大,由于基坑土體的膨脹特性,普通錨桿、錨索無法達到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錨桿、錨索擴大頭段增加囊袋以包裹漿體的擴大頭錨桿錨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擴大頭錨桿錨索囊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力桿件、上套組件、囊袋、下套組件,所述上套組件包括上擋板、上外套圈、上內套圈,所述上擋板固定在上外套圈和上內套圈頂端,所述囊袋為兩端開口處徑向收縮的布袋。
進一步地,所述上擋板上設有注漿孔、傳力孔、泄壓孔。
又進一步地,所述上擋板注漿孔位于上擋板中部,其內固定安裝有注漿管。
又進一步地,所述上擋板泄壓孔內固定安裝有泄壓閥。
又進一步地,所述下套組件包括下擋板、下外套圈、下內套圈,下擋板固定在下外套圈和下內套圈底端。
又進一步地,所述囊袋兩端口分別由上外套圈和上內套圈、下外套圈和下內套圈擠壓固定。
又進一步地,所述下擋板上設有與上擋板相對應的固力孔,傳力桿件穿過傳力孔和固力孔固定在下擋板上。
又進一步地,所述上擋板傳力孔與下擋板固力孔之間固定安裝有隔離管,隔離管內置有鋼絞線、鋼筋等傳力桿件。
再進一步地,所述下擋板底端固定安裝有導向頭。
更進一步地,所述導向頭內設置有螺桿和安裝在螺桿上的小擋板,螺桿固定安裝在下擋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擴大頭錨桿錨索囊袋,通過在錨桿、錨索擴大頭段增加囊袋以包裹漿體,防止漿體擴散,保證錨桿、錨索成型錨固體的完整性和高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套組件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套組件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擴大頭錨桿錨索囊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力桿件、上套組件2、囊袋3、下套組件6,所述上套組件2包括上擋板8、上外套圈10、上內套圈9,所述上擋板8焊接固定在上外套圈10和上內套圈9頂端,所述上擋板8上設有注漿孔13、傳力孔11、泄壓孔12,所述上擋板8注漿孔13位于上擋板8中部,其內焊接固定安裝有注漿管5,所述上擋板8泄壓孔12內固定安裝有泄壓閥1,所述下套組件6包括下擋板16、下外套圈15、下內套圈14,下擋板16固定在下外套圈15和下內套圈14底端,所述下擋板16上設有與上擋板8相對應的固力孔19,傳力桿件穿過傳力孔11和固力孔19固定在下擋板16上,所述下擋板16底端固定安裝有導向頭7,所述導向頭7內設置有螺桿17和安裝在螺桿17上的小擋板18,螺桿17固定安裝在下擋板16上,所述囊袋3兩端口分別由上外套圈10和上內套圈9、下外套圈15和下內套圈14擠壓固定。
其中,采用鋼絞線、鋼筋作為傳力桿件,傳力桿件通過擠壓套、螺絲圈等固定構件固定于下擋板16上。囊袋3為兩端開口處徑向收縮的布袋。
工作原理:先鉆孔,再利用高壓噴射的清水或者水泥漿切割土體進行擴孔,形成擴大頭段空腔,再放入該擴大頭錨桿、錨索,再對囊袋內進行注漿,利用囊袋3的可填充性使囊袋3在已切割成型的空腔內充分飽滿,最后對囊袋外進行注漿,形成擴大頭錨固體。在注漿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泄壓閥1自動打開,以保護囊袋3不被壓破,利于囊袋3腔體的充分填充及定型,形成承壓體。
具體構件參數例如下:
1)囊內注漿管:長度1.7m,下端1.3m為Φ25的鍍鋅管,上端400mm為壁厚4.0mm的Φ25鋼管;
2)上擋板:鋼板厚度20mm,直徑130mm,中間鉆 1個Φ25注漿孔;周邊均布鉆1~4個傳力孔(孔徑根據傳力桿件直徑確定,本實施例中采用鋼絞線作為傳力桿件,傳力孔取Φ25),沿中線于注漿孔布鉆2個Φ22泄壓孔;
3)外擋圈(上外擋圈、下外擋圈):外擋圈為外徑133mm,內徑4mm的鋼管制作;內外擋圈通過擠壓固定囊袋帆布;
4)囊袋:使用帆布或其他類似材質制作而成的布袋,尺寸需根據擴大頭尺寸確定,本實施例中帆布尺寸為2.2m×1.9m;
5)內擋圈(上內擋圈、下內擋圈):內擋圈為外徑114mm,壁厚4.0mm的鋼管制作;內外擋圈通過擠壓固定囊袋帆布;
6)下擋板:鋼板厚度20mm,直徑130mm,均布鉆4個Φ25固力孔,中心設置螺桿孔(20)以焊接螺桿;
7)導向頭:分為直筒段和圓錐段,直筒段直徑133mm,壁厚4.0mm,高120mm,圓錐段高70mm,端部直徑133mm,壁厚4.0mm;
8)泄壓閥:采用2根Φ22厚度3.0mm的鋼管制作,靠近端部鉆泄壓開孔并套塑料套;
9)螺桿:采用M10,長度125mm(含螺母、平墊、彈墊);
10)小擋板:采用5mm厚鋼板,直徑100mm,中心鉆螺桿孔Φ10;
11)固定構件:擠壓套采用內徑為21mm,外徑為36mm,長度為60mm的鋼管。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增加隔離管4,上擋板8傳力孔11與下擋板16固力孔19之間焊接固定有隔離管4,傳力桿件置于隔離管4內。
傳力桿件是從囊袋3內隔離管4中穿過,不與注漿體直接接觸,使得拉力直接傳至擴大頭錨固體最底端,還增加了傳力桿件的抗腐蝕和耐久性能。
具體構件參數例如下:
隔離管:采用1~4根鍍鋅管(孔徑根據傳力桿件直徑確定),長度1.7m,主要供傳力桿件穿過,將其與囊內水泥漿隔離;其他構件如實施例1參數例。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擴大頭錨桿錨索囊袋,通過在錨桿、錨索擴大頭段增加囊袋3以包裹漿體,防止漿體擴散,保證錨桿、錨索成型錨固體的完整性和高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