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南方平原灌區節水-生態-景觀型灌溉渠道,屬于南方平原灌區生態渠道建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常見的灌溉渠道護砌方法主要包括土坡夯實、混凝土襯砌、預制砌塊護砌以及空心磚護砌等。這些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護坡、固坡、防滲的效果,空心磚護坡還具有創造生物棲息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及改善渠道生態環境的作用。但總體而言,采用一種護砌方法的效果較為單一,或存在輸水能力差、成本較高的問題,或存在生態面積有限、生態效果受限的問題,均無法實現綜合節水、生態、景觀三方面功能的效果。因此,如何在既滿足渠道輸水需要的同時又能做到良好的生態和景觀效果,成為當前灌區渠道建設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南方平原灌區節水-生態-景觀型灌溉渠道,在滿足渠道灌溉功能的同時,又為生物生存創造了適宜的棲息環境、改善了渠道的景觀效果,實現了節水、生態、景觀三者之間的協調共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南方平原灌區節水-生態-景觀型灌溉渠道,所述灌溉渠道在縱向等距離設置生態帶;同時,灌溉渠道的渠道橫斷面上根據水位分為多個區位,每個區位根據相應的水位設置對應的邊坡防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邊坡防護的坡比的范圍為1:2.5-1:1.5,其按照特征水位分為常水位以下區、水位變動區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常水位以下區與渠底交界處設有混凝土底檻,混凝土底檻的規格為30cm×40cm,常水位以下區與水位變動區、水位變動區與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之間設有混凝土格梗,混凝土格梗的規格為20cm×30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縱向等距離設置生態帶,生態帶與多個區位交叉設置,在縱向兩側坡頂至渠底分別由水泥磚砌階梯式踏步通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常水位以下區采用土工布結合全混凝土或預制塊襯砌,其中采用的全混凝土澆筑及預制塊的厚度均為10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水位變動區自下而上攤鋪有土工布、碎石墊層、空心磚,其中空心磚的厚度為6cm,空心磚內的中空部分覆有土植草,碎石墊層的厚度為10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土坡夯實后采用喬、灌、草相結合進行空間立體植被護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生態帶由坡頂延伸至渠底,自下而上分別攤鋪土工布、黏土夯實、空心磚,空心磚孔洞中覆土、植草,每兩個生態帶之間的距離為350m-400m,寬度為10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階梯式踏步通道自坡頂延伸至渠底,在縱向兩側每隔200m-300m交替設置,階梯式踏步通道的寬度根據渠道等級選擇5m或2m或1m的規格。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灌溉渠道包括橫向和縱向設置,依據不同分區的防治重點對坡面進行針對性處理,在滿足渠道基本功能和坡面穩定性的前提下,低成本實現生態景觀型渠道的可持續發展與建設;橫向按照特征水位分為常水位以下區、水位變動區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分別針對各區的建設要求提出對應的措施,同時滿足了保證渠道輸水能力、提高渠道生態效果、改善渠道及周邊景觀的功能;縱向等距離設置生態帶,生態帶由空心磚或砌塊護坡形成,空心處覆土、植草而發揮植物的生態功能,同時形成一定的粗糙度便于落入渠道的青蛙、蛇、蟾蜍等體型較小的動物的逃生;階梯式踏步通道便于附近居民、牲畜的取用水以及落水的人、牲畜、貓、狗等體型稍大的動物逃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渠道橫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渠道縱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使用空心磚的類型,其中4a為菱形空心磚,4b為六角形空心磚,4c為“8”字形空心磚。
圖中:1為常水位以下區,2為水位變動區,3為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4為生態帶,5為階梯式踏步通道,6為底檻,7為格梗,8為渠底。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南方平原灌區節水-生態-景觀型灌溉渠道,所述灌溉渠道在縱向等距離設置生態帶;同時,灌溉渠道的渠道橫斷面上根據水位分為多個區位,每個區位根據相應的水位設置對應的邊坡防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邊坡防護的坡比的范圍為1:2.5-1:1.5,其按照特征水位分為常水位以下區、水位變動區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常水位以下區與渠底交界處設有混凝土底檻,混凝土底檻的規格為30cm×40cm,常水位以下區與水位變動區、水位變動區與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之間設有混凝土格梗,混凝土格梗的規格為20cm×30cm;混凝土格埂的存在可有效提高渠道邊坡的抗沖刷能力和穩定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縱向等距離設置生態帶,生態帶與多個區位交叉設置,在縱向兩側坡頂至渠底分別由水泥磚砌階梯式踏步通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常水位以下區采用土工布結合全混凝土或預制塊襯砌,其中采用的全混凝土澆筑及預制塊的厚度均為10cm;預制塊之間的微小縫隙雖然會產生一定的滲漏,但同時也為植物的生長和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達到生態和節水相結合的效果。施工時在襯砌層下鋪設一層土工布,用于減少渠道的滲漏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水位變動區自下而上攤鋪有土工布、碎石墊層、空心磚,其中空心磚的厚度為6cm,空心磚內的中空部分覆有土植草,碎石墊層的厚度為10cm;空心磚孔洞部分覆土植草并可適量滲水,施工時,在襯砌層下鋪設10cm厚的碎石墊層及一層土工布,以減少水土流失;空心磚由混凝土澆筑振搗而成,厚度5cm,具體規格尺寸以工廠生產為準,空心磚中心帶有孔洞可覆土植草,圖4所示,具體使用的空心磚種類有“8”字形空心磚、六角形空心磚、菱形空心磚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區土坡夯實后采用喬、灌、草相結合進行空間立體植被護坡;具體植物種類的選擇可根據灌區氣候狀況,選擇適合于當地生長的、具有觀賞性的植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生態帶由坡頂延伸至渠底,自下而上分別攤鋪土工布、黏土夯實、空心磚,空心磚孔洞中覆土、植草,每兩個生態帶之間的距離為350m-400m,寬度為10m;形成生態型生物逃生廊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階梯式踏步通道自坡頂延伸至渠底,在縱向兩側每隔200m-300m交替設置,階梯式踏步通道的寬度根據渠道等級選擇5m或2m或1m的規格;在階梯式踏步通道和生態帶兩側的一定范圍內(干渠兩側各30m、支渠兩側各10m)采用土工格柵防護,以利于水生動植物的遷徙和生長。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沖刷破壞,在建筑物等下游不宜設置生態帶。
南方平原地區地勢低、水資源相對豐富,渠道一般兼具河道功能,非灌溉季節渠底也會存留一部分水,黏土區渠底護砌夯實即可,砂土區則要做相應的護砌,以提高渠底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南方平原灌區節水-生態-景觀型灌溉渠道適用于沙土、壤土灌區的坡面防護,但在具體應用時有所不同,其中壤土區的渠道邊坡比在1:2.0-1:1.5之間,沙土區渠道邊坡比在1:2.5-1:2.0之間。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申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