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巖土工程監測領域的裝置,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監測防波堤地基沉降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港口建設工程越來越多,港區的建設也由近岸水域向外海深水區邁進,深水區海底地形復雜,地層土質多樣,并且風高浪大,建設港區具有很大的難度。防波堤具有抵抗風浪、防止泥沙游積及維護港內水域平穩的作用,在整個港區建設過程中尤為重要。
在防波堤修筑過程中,需要對地基沉降進行監測,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整理,以期來指導施工。目前在防波堤地基沉降監測中,主要采用布設沉降盤的方法,利用水準儀等進行觀測,而沉降盤在布設過程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施工船舶的碰撞;2)較大拋石填料對沉降盤的損壞;3)冬季施工,受浮冰的影響。
通過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沉降盤在布設過程中經常遭到破壞,保護工作非常困難,因此需要找到一種易于保護又便于監測的防波堤地基沉降裝置,以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易于保護又便于監測的防波堤地基沉降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監測防波堤地基沉降的裝置,包括水位傳感箱、鋼絲軟管、球形浮漂、鋼套管、鐵墜、鋼絞線及電纜,將接有電纜的水位傳感箱裝在鋼絲軟管內,所述鋼絲軟管半跨在防波堤地基上,鋼絲軟管的端頭要高出海底1-2m,所述電纜端頭要高于海面3-5m,所述電纜端頭同時接有帶球形浮漂的鋼絞線及帶鐵墜的綱絞線。
距坡底50-100m位置,將鋼套管打進海底以下2-3m,將接有電纜的水位傳感箱放進鋼套管底部,所述電纜端頭要高于海面3-5m,所述電纜端頭接有帶球形浮漂的鋼絞線。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將水位傳感箱裝在鋼絲軟管內,避免了受較大拋石填料對設備的損壞,將電纜端頭同時接有帶球形浮漂的鋼絞線及帶鐵墜的綱絞線,解決了傳統設備如沉降盤等被施工船舶的碰撞、冬季施工受浮冰破壞等的影響,同時本裝置還具有埋設質量好、監測數據精確、埋設效率高、易于保護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位傳感箱,2、電纜,3、鋼絲軟管,4、鐵墜,5、球形浮漂,6、鋼套管,7、鋼絞線,8、防波堤地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見圖1,一種監測地基沉降的裝置,包括水位傳感箱1、電纜2、鋼絲軟管3、鐵墜4、球形浮漂5、鋼套管6、鋼絞線7。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及使用方法:(一)將接有電纜2的水位傳感箱1裝在鋼絲軟管3內,所述鋼絲軟管3半跨在防波堤地基8上,鋼絲軟管3的端頭要高出海底1-2m,所述電纜端頭要高于海面3-5m,所述電纜端頭同時接有帶球形浮漂的鋼絞線及帶鐵墜的綱絞線。
(二)距坡底50-100m位置,將鋼套管6打進海底以下2-3m,將接有電纜2的水位傳感箱1放進鋼套管底部,所述電纜端頭要高于海面3-5m,所述電纜端頭接有帶球形浮漂的鋼絞線。
(三)用水位監測儀測得鋼絲軟管3內電纜2記錄的水位值。
(四)用水位監測儀測得鋼套管6內電纜2記錄的水位值。
(五)用步驟(三)測得的水位值減去用步驟(四)測得的水位值,獲得防波堤地基的第一組高度。
(六)按照監測頻率要求,重復步驟(三)~步驟(五),獲得防波堤地基的第二組高度。
(七)用第二組高度減去第一組高度,便可得到防波堤地基在這段時間內產生的沉降值。
(八)按照監測頻率要求,多次重復步驟(三)~步驟(七),即可得到防波堤地基的連續沉降量。
(九)用最后一組高度減去第一組高度,便可得到防波堤地基在這段時間內產生的總沉降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以其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的相關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對等同組件的放大、縮小、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仍然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