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排沖洗閥。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的沖洗閥由于其結構多種多樣,但是大多通用性差,排水量無法自由調節,很難配合不同規格馬桶使用,同時密封和水路啟閉的控制結構復雜,造成了沖洗閥的使用不方便或故障率高帶來的不方便;當自來水管道進水壓力變小,現有沖洗閥不能關閉水路,造成水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的雙排沖洗閥。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雙排沖洗閥,包括安裝于壓力水箱上的閥體,閥體下端具有出水口,閥體中部設置有由水壓控制上下浮動的活動閥芯,閥體中部具有與壓力水箱相通的進水孔,所述進水孔與出水口之間由活動閥芯上下浮動控制通斷;閥體內具有位于活動閥芯上側的上進水腔以及位于活動閥芯周部并與進水孔相通的下進水腔,活動閥芯中部開設有連通上進水腔和出水口的泄壓孔,所述泄壓孔內設有控制泄壓孔通斷的泄壓桿。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側壁具有連通上進水腔和下進水腔的縫孔,所述活動閥芯受上進水腔的水向下壓力作用的受力面積大于受下進水腔的水向上壓力作用的受力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上端旋接有伸入上進水腔中的用以調節活動閥芯上限位置的調節螺釘,所述閥體內設置有位于活動閥芯下方的過水孔,活動閥芯底部連接有與過水孔滑動配合的導向套,導向套與過水孔之間留有供水通過的間隙。
進一步的,所述泄壓桿上端具有堵住泄壓孔的擋圈,活動閥芯內具有向下推動擋圈堵住泄壓孔的第一彈簧,所述上進水腔內具有向下推動活動閥芯的第三彈簧,閥體兩側設有一對可向中間移動并推動泄壓桿擺動的釋放桿,兩釋放桿由位于閥體上方的一對按鍵分別控制向中間移動。
進一步的,兩按鍵下方分別設置有隨按鍵上下移動的壓桿,閥體兩側還分別鉸接有連桿,連桿下端與對應側的釋放桿外端活動連接,連桿上端具有與對應側壓桿下端貼合的楔形面以使壓桿下壓時連桿上端向外打開、連桿下端向中間收攏并推動釋放桿向中間移動;閥體兩側設置有推動釋放桿向外移動的第三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壓桿與按鍵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位于按鍵下方設置有推動按鍵向上復位的第四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雙排沖洗閥各功能件的豎放設計,能有效利用水壓差及連通器原理,實現準確密封和水路開啟,利用水壓差的低壓密封技術,經濟有效,元件組合簡單,裝配方便可靠,同時可以自由調節排水量,配合不同規格馬桶使用,因為活動閥芯是上下運動的,即是利用到活動閥芯的自重,無論自來水管道進水壓力變多小(即背壓也小),活動閥芯都會向下運動關閉水路。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側視圖;
圖3是圖2中A-A剖面圖;
圖4是圖3中B-B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爆炸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00-壓力水箱、110-排水口、200-閥體、210-出水口、220-活動閥芯、221-泄壓孔、222-第一彈簧、223-第一密封墊、224-第二密封墊、225-導向套、230-進水孔、240-上進水腔、241-第二彈簧、250-下進水腔、260-泄壓桿、261-擋圈、270-縫孔、280-調節螺釘、290-釋放桿、291-第三彈簧、300-彎管、400-按鍵、410-壓桿、420-第四彈簧、500-連桿、510-楔形面、600-安全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一種雙排沖洗閥,包括安裝于壓力水箱100上的閥體200,閥體200下端具有出水口210,出水口210通過排水管與壓力水箱底部的排水口110相連接,排水口110排出的水用以沖洗馬桶;閥體200中部設置有由水壓控制上下浮動的活動閥芯220,活動閥芯是沿著豎直方向或傾斜方向做上下運動;閥體200中部具有經彎管300與壓力水箱100相通的進水孔230,所述進水孔230與出水口210之間由活動閥芯220上下浮動控制通斷,活動閥芯220上浮時出水口210與進水孔230連通,壓力水箱100內的經沖洗閥排入馬桶進行沖洗。
閥體200內具有位于活動閥芯220上側的上進水腔240以及位于活動閥芯220周部并與進水孔相通的下進水腔250,所述活動閥芯220受上進水腔240的水向下壓力作用的受力面積大于受下進水腔250的水向上壓力作用的受力面積,活動閥芯220中部開設有連通上進水腔240和出水口210的泄壓孔221,所述泄壓孔221內設有控制泄壓孔221通斷的泄壓桿260;在上進水腔240和下進水腔250都充滿水時,上進水腔240中的水對活動閥芯220向下的作用力大于下進水腔250中的水對活動閥芯220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活動閥芯220處于堵住出水口210的位置,當擺動泄壓桿260打開泄壓孔221時,上進水腔240中的水經泄壓孔和出水口排走泄壓,使得上進水腔240中的水對活動閥芯220向下的作用力與活動閥芯220重力之和小于下進水腔250中的水對活動閥芯220向上的作用力,活動閥芯向上運動,打開水路,水排入馬桶中進行沖洗。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體200內側壁具有連通上進水腔240和下進水腔250的縫孔270,在活動閥芯向上運動時,進水口進來的水能夠通過縫孔270緩慢的流入上進水腔中,上進水腔中的水慢慢變多直至推動活動閥芯220再次下行隔斷進水孔和出水口,停止向馬桶排水。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體200上端旋接有伸入上進水腔240中的用以調節活動閥芯220上限位置的調節螺釘280,控制調節螺釘280伸入上進水腔240中的長度,能夠調整活動閥芯220上行時的上限位置,進而起到調節水量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體220內設置有位于活動閥芯220下方的過水孔,活動閥芯底部連接有與過水孔滑動配合的導向套225,導向套225與過水孔之間留有供水通過的間隙,活動閥芯220通過導向套225進行上下運動的導向,避免出現晃動。活動閥芯220向上運動時,過水孔連通進水孔和出水口;活動閥芯220向下運動并堵住過水孔時,水路關閉。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活動閥芯上套設有位于上進水腔和下進水腔之間的第一密封墊223,第一密封墊阻斷上進水腔和下進水腔使得水只能通過縫孔流入上進水腔中,活動閥芯220下端還設置有密封進水孔和出水口之間水路的第二密封墊22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泄壓桿260上端具有堵住泄壓孔221的擋圈261,活動閥芯220內具有向下推動擋圈261堵住泄壓孔221的第一彈簧222,為防止活動閥芯不能向下關閉水路,上進水腔240內具有向下推動活動閥芯220的第二彈簧241,輔助推動活動閥芯向下運動關閉水路;閥體200兩側設有一對可向中間移動并推動泄壓桿擺動的釋放桿290,兩釋放桿290由位于閥體上方的一對按鍵400分別控制向中間移動,壓力水箱和閥體200均是安裝于馬桶的水箱內,而按鍵400則是安裝于水箱上側。
活動閥芯220自身重力加上與活動閥芯220裝配在一起的第一彈簧222、第一密封墊223、第二密封墊224、導向套225和泄壓桿260等部件的重力,使得活動閥芯220整體具有靠自重向下運動的作用力,在上進水腔和下進水腔的水壓一樣時,無論自來水管道進水壓力變多小(即背壓也小),活動閥芯都會向下運動關閉水路。
在本實施例中,兩按鍵400下方分別設置有隨按鍵上下移動的壓桿410,閥體200兩側還分別鉸接有連桿500,連桿500下端與對應側的釋放桿290外端活動連接,連桿500上端具有與對應側壓桿410下端貼合的楔形面510以使壓桿410下壓時連桿500上端向外打開、連桿500下端向中間收攏并推動釋放桿290向中間移動;閥體200兩側設置有推動釋放桿290向外移動的第三彈簧291;按壓按鍵時帶動泄壓桿260擺動,雖然泄壓桿260擺動的幅度較小而且時間較短,但足以讓上進水腔排走部分或全部的水,通過縫孔270對上進水腔進行緩慢的補水,進而控制活動閥芯關閉的時間,利用上進水腔進行補水的這段之間,在活動閥芯完全關閉之前對馬桶進行排水沖洗。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桿410與按鍵400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位于按鍵400下方設置有推動按鍵400向上復位的第四彈簧420,通過轉動壓桿410能夠調節壓桿的高度,壓桿的高度不同,下壓時推動連桿擺動的幅度便不同,進而泄壓桿260擺動的幅度也隨之不同,上進水腔補水的時間便不同,排入馬桶中的水也就不同,因此兩個按鍵400分別控制大沖水和小沖洗。
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