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物垃圾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垃圾處理越來越重視,現有的食物垃圾處理器價格昂貴,操作復雜,且主要為國外設備。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居住者家里,廚房安裝的水槽普遍比較厚,能承住大的壓強,但是在國內使用的水槽厚度不夠,食物垃圾處理器工作時容易損對水槽造成損壞,因此,開發符合我國人民使用習慣的食物垃圾粉碎機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食物垃圾粉碎效果好、能有效保護水槽的一種食物垃圾粉碎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物垃圾粉碎裝置,包括豎直套接在水槽底板出水口的水槽凸緣件,所述水槽凸緣件下端連通有粉碎室,所述粉碎室包括位于所述水槽凸緣件正下方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水平設有旋轉刀盤,所述旋轉刀盤外側設有嵌在所述第一殼體內壁的固定刀組,所述第一殼體外側穿設有位于所述旋轉刀盤下方的排水彎管。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刀盤上表面鉚接有兩把以旋轉刀盤中心呈中心對稱分布的擺動刀,所述擺動刀旁側設有焊接在所述旋轉刀盤表面的四面體凸塊,所述旋轉刀盤上表面還開有若干用以排盡污水的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刀盤下方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與所述旋轉刀盤的中心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槽凸緣件套接有固定在水槽底板下表面的支撐環,所述水槽凸緣件上端開口套接有防濺罩,所述防濺罩表面開有若干以防濺罩中心向外延伸的長條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排水彎管套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外壁的彎管法蘭,且連接處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殼體上端螺接有與水槽凸緣件下端相接的上蓋,所述上蓋與水槽凸緣件用裝配環套接,且水槽凸緣件與轉配環之間設有第一橡膠墊圈,所述上蓋與第一殼體之間設有第二橡膠墊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食物垃圾粉碎裝置結構合理,密封效果好,利用水槽凸緣件與支撐環配合,大大提高了水槽底板的強度,有效避免粉碎過程中對水槽造成損壞;高速旋轉的旋轉刀盤與固定刀組配合大大提高了食物垃圾粉碎精度,且在水流的沖擊下能快速有效的沖走經粉碎后的食物垃圾。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半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中:1-密封塞;2-石棉墊圈;3-防濺罩;4-支撐環;5-水槽凸緣件;6-第一橡膠墊圈;7-裝配環;8-上蓋;9-第二橡膠墊圈;10-固定刀組;11-擺動刀;12-旋轉刀盤;13-半圓鉚釘;14-第一殼體;15-螺栓;16-第二殼體;17-電機;18-排水彎管;19-后端蓋;20-密封墊;21-彎管法蘭;22-水槽底板;23-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食物垃圾粉碎裝置,包括豎直套接在水槽底板22出水口的水槽凸緣件5,所述水槽凸緣件5下端連通有粉碎室,所述粉碎室包括位于所述水槽凸緣件5正下方的第一殼體14,第一殼體14內水平設有旋轉刀盤12,旋轉刀盤12外側設有嵌在所述第一殼體14內壁的固定刀組10,第一殼體14外側穿設有位于所述旋轉刀盤12下方的排水彎管18。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刀盤12上表面用M6的半圓鉚釘13鉚接有兩把以旋轉刀盤12中心呈中心對稱分布的擺動刀11,所述擺動刀11旁側設有焊接在所述旋轉刀盤12表面的四面體凸塊23,具體形狀可為三棱錐狀,所述旋轉刀盤12上表面還開有若干用以排盡污水的通孔,通孔包括若干直徑為3毫米以及4毫米的圓孔,兩個三角形通孔。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刀盤12下方設有電機17,所述電機17輸出軸與所述旋轉刀盤12的中心固定連接,電機17選用永磁式直流驅動電動機的ZYT104/12。
本實施例中,電機17外側設有第二殼體16,第二殼體16上端與第一殼體14用螺栓15連接,第二殼體16下端用螺栓連接有后端蓋19,所述后端蓋19內部設有密封墊20。
本實施例中,水槽凸緣件5與水槽底板22的連接面設有石棉墊圈2。
本實施例中,為了提高水槽底板22的承載能力,所述水槽凸緣件5套接有固定在水槽底板22下表面的支撐環4。
本實施例中,為了避免水體外濺,所述水槽凸緣件5上端開口套接有防濺罩3,所述防濺罩3表面開有若干以防濺罩3中心向外延伸的長條通孔,防濺罩3的圓弧表面朝下放置,以更好的承接水龍頭流出的水體,當粉碎室工作時又能避免污水濺出。
本實施例中,所述排水彎管18套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14外壁的彎管法蘭21,且連接處設有密封圈。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殼體14上端螺接有與水槽凸緣件5下端相接的上蓋8,所述上蓋8與水槽凸緣件5用裝配環7套接,且水槽凸緣件5與裝配環7之間設有第一橡膠墊圈6,所述上8蓋與第一殼體14之間設有第二橡膠墊圈9。
本實施例中,旋轉刀盤12與固定刀組10之間留有3-5毫米的間隙。
本實施例中,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上蓋和后端蓋的材料均為改性聚丙烯(PP),防濺罩、水槽凸緣件、支撐環和裝配環的材料均為聚氯乙烯(PVC)。
本實施例中,電機17工作一定時間后可自動停止,按處理時間的不同可分為三個工作模式,其所對應的處理時間分別為45秒、90秒和150秒,當食物垃圾量越多,硬度較大時,所處理的時間也就越長。
具體實施過程:取出防濺罩3,將食物垃圾沿著水槽凸緣件5的開口倒入,安裝好防濺罩3,打開水龍頭往粉碎室內注入水體,啟動電機17,電機17帶動旋轉刀盤12高速旋轉,食物垃圾與旋轉刀盤12一同運轉,形成速度差,在離心力的帶動下,旋轉刀盤12與食物垃圾在轉動方向上不一致,旋轉刀盤12上的擺動刀11、凸塊23和固定刀組10對食物垃圾實行撕、破、碎等動作,將食物垃圾粉碎成3-5毫米的細小顆粒,最后在水體的帶動下從排水彎管18排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