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臨時圍墻的基礎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
背景技術:
臨時圍墻是指建筑工程開工前為將施工區域應形成封閉施工所建設的臨時圍擋。圍墻由墻身、基礎組成。圍墻基礎一般有砌體砌筑、混凝土澆筑等形式。現有的臨時圍墻安裝時操作繁瑣,施工速度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能夠解決臨時圍墻安裝時操作繁瑣,施工速度慢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包括:
預設高度和寬度的基礎本體;
設置于基礎本體的頂面上的圍墻板塊卡槽。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述基礎本體的截面形狀為梯形。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所述基礎本體的材質為混凝土。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一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兩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一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
進一步的,在上述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中,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兩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預設高度和寬度的基礎本體,設置于基礎本體的頂面上的圍墻板塊卡槽,在使用時將基礎本體設置于需要設置臨時圍墻的地面,然后將圍墻板塊插入圍墻板塊卡槽,從而形成圍墻,另外,可使用多個基礎本體和圍墻板塊拼接而成需要長度的臨時圍墻,本實用新型能使臨時圍墻的施工操作更為簡便,施工速度更快。此外,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一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兩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側壁進行固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的截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如下:
1-圍墻板塊卡槽,2-圍墻立柱留槽,3-圍墻豎向背楞留槽,4-基礎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臨時圍墻預制裝配式基礎,包括:
預設高度和寬度的基礎本體4;
設置于基礎本體4的頂面上的圍墻板塊卡槽1,具體的,在使用時將基礎本體設置于需要設置臨時圍墻的地面,然后將圍墻板塊插入圍墻板塊卡槽,從而形成圍墻,所述基礎本體的高度和寬度,可以根據基上插入圍墻板塊的體積與重量確定,另外,可使用多個基礎本體和圍墻板塊拼接而成需要長度的臨時圍墻,本實用新型能使臨時圍墻的施工操作更為簡便,施工速度更快。
優選的,如圖1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的截面形狀為梯形,所述頂面位于所述梯形的上底上,所述上底短于所述梯形的下底,從而圍墻板塊卡槽設置于上底的一面上,保證安裝圍墻板塊的穩定性。
優選的,如圖1和2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的材質為混凝土,便于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完成,批量生產,成本低廉。
優選的,如圖1和2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上圍墻板塊卡槽1的一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3,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側壁進行固定。
優選的,如圖1和2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上圍墻板塊卡槽1的兩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3,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側壁進行更穩定的固定。
優選的,如圖1和2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上圍墻板塊卡槽1的一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2,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兩端進行固定。
優選的,如圖1和2所示,所述基礎本體4上圍墻板塊卡槽1的兩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2,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兩端進行更好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通過預設高度和寬度的基礎本體,設置于基礎本體的頂面上的圍墻板塊卡槽,在使用時將基礎本體設置于需要設置臨時圍墻的地面,然后將圍墻板塊插入圍墻板塊卡槽,從而形成圍墻,另外,可使用多個基礎本體和圍墻板塊拼接而成需要長度的臨時圍墻,本實用新型能使臨時圍墻的施工操作更為簡便,施工速度更快。此外,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一側設置有圍墻豎向背楞留槽,所述基礎本體上圍墻板塊卡槽的兩端設置有圍墻立柱留槽,從而實現對插入圍墻板塊卡槽的圍墻板塊的側壁進行固定。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