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屬于基坑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灌注樁基坑處于松軟土層時,如松散的砂土層或粉土層。由于松軟土層土質較差,滲透系數較大,灌注樁成孔施工中容易造成塌孔,從而無法保證樁的成孔質量。由于松軟土層壓縮系數較大,土體重度遠小于混凝土重度,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擴徑嚴重,往往造成充盈系數較大,遠遠超過設計值,從而無法保證樁的成孔質量。這不僅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更無法保證灌注樁施工質量。不斷地塌孔,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返工處理,不僅耽誤了工期,還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因此,采用合理經濟的措施進行灌注樁的施工,有著重要的技術價值和經濟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以用于解決現有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基坑處于松軟土層條件下,灌注樁成孔質量差,充盈系數較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包括止水帷幕樁1、灌注樁孔2、鋼筋籠3、灌注樁4;
在基坑開挖邊線外圍設置止水帷幕樁1形成水泥土攪拌樁復合體,待止水帷幕樁樁身設計強度達到75%以上;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隔樁設置灌注樁孔2(隔樁指的是每隔一個止水帷幕樁1設置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灌注樁4。
所述止水帷幕樁1采用三軸攪拌樁或高壓旋噴樁進行設置,直徑在850mm~1500mm,具體尺寸根據灌注樁4直徑而定,要求至少比灌注樁4的直徑大250mm。
止水帷幕樁1直徑至少比灌注樁4的直徑大250mm。
所述止水帷幕樁1樁身長度至少比灌注樁4長500mm。
所述灌注樁4采取隔樁施工(此處隔樁,指的是“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設置一個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一個灌注樁4”并應在灌注樁混凝土24h后,間隔一個灌注樁孔2施工,即接著“間隔一個灌注樁孔2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形成下一個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下一個灌注樁4”)滿足灌注樁4與灌注樁4之間間隔灌注樁孔2施工,灌注樁孔2與灌注樁孔2之間間隔一個止水帷幕樁1。
其中,
所述止水帷幕樁1的水灰比控制在0.8:1~1.5:1。
所述灌注樁孔2水平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的樁位偏差均不宜超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所述鋼筋籠3要求按照施工圖提前制作,在起吊、運輸和安裝過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變形。
所述灌注樁4要求按照施工圖紙設計,采取隔樁施工。
所述灌注樁4混凝土坍落度在180mm~220mm。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1)止水帷幕樁1軸線及樁位放樣;
(2)待軸線及樁位放樣完畢后,樁機就位后施工止水帷幕樁1;
(3)待止水帷幕樁1樁身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再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隔樁設置灌注樁孔2;
(4)下放已經制作好的鋼筋籠3至設計標高;
(5)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灌注樁4,對剩余灌注樁4進行隔樁施工。
(6)灌注樁4全部施工完成,得到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
(7)進行基坑開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技術通過先施工止水帷幕樁,再在達到設計強度的止水帷幕樁樁心位置施工灌注樁孔,使達到一定強度的止水帷幕樁在灌注樁成孔施工中起到護壁作用,形成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基坑處于松軟土層條件下,灌注樁成孔質量差,充盈系數較大的問題。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不僅減少了施工空間,而且有效地保證了灌注樁樁身質量,提高了灌注樁施工技術的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施工完成后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施工完成后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灌注樁成孔后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灌注樁成孔后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下放鋼筋籠后平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下放鋼筋籠后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澆筑混凝土后平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澆筑混凝土后剖面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混凝土灌注樁全部施工完成后平面示意圖;
圖中:1-止水帷幕樁,2-灌注樁孔,3-鋼筋籠,4-灌注樁。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9所示,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包括止水帷幕樁1、灌注樁孔2、鋼筋籠3、灌注樁4;
在基坑開挖邊線外圍設置止水帷幕樁1形成水泥土攪拌樁復合體,待止水帷幕樁樁身設計強度達到75%以上;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隔樁設置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灌注樁4。
所述止水帷幕樁1采用三軸攪拌樁進行設置;止水帷幕樁1直徑至少比灌注樁4的直徑大250mm。
所述止水帷幕樁1樁身長度至少比灌注樁4長500mm。
所述灌注樁4采取隔樁施工。
實施例2:如圖1-9所示,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包括止水帷幕樁1、灌注樁孔2、鋼筋籠3、灌注樁4;
在基坑開挖邊線外圍設置止水帷幕樁1形成水泥土攪拌樁復合體,待止水帷幕樁樁身設計強度達到75%以上;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隔樁設置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灌注樁4。
所述止水帷幕樁1采用高壓旋噴樁進行設置;止水帷幕樁1直徑至少比灌注樁4的直徑大250mm。
所述止水帷幕樁1樁身長度至少比灌注樁4長500mm。
所述灌注樁4采取隔樁施工。
實施例3:如圖1-9所示,一種松軟土層基坑中支護與止水合一的組合結構,包括止水帷幕樁1、灌注樁孔2、鋼筋籠3、灌注樁4;
在基坑開挖邊線外圍設置止水帷幕樁1形成水泥土攪拌樁復合體,待止水帷幕樁樁身設計強度達到75%以上;在止水帷幕樁1樁心位置隔樁設置灌注樁孔2,在灌注樁孔2中下放鋼筋籠3到設計標高,在下放了鋼筋籠3的灌注樁孔2中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形成灌注樁4。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